走出话题作文审题的误区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t_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作文审题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四种:
  1.就事论事;2.顾此失彼;3.喧宾夺主;4.另起炉灶。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些误区呢?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一、化实为虚,不就事论事
  
  所谓“化实为虚”,就是指“实题虚作”,即化具体为抽象。所谓“实题”,就是指由具体的概念构成的“话题”。从表面上看,实题,都是些实实在在范围较小的事或物。在审这种“话题”时,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化实为虚,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深层思考,深挖其内在含义,或揭示“话题”的比喻意义,或挖掘“话题”象征意义,或表现“话题”的引申意义。从而深化主题,使文章升格。绝不能流于肤浅,就事论事,在“话题”的表面意义上做文章,把注意力放在对“话题”的表层意义的理解上,而置“话题”的比喻意义、引申意义、象征意义等寓意于不顾,导致跑题。
  
  二、关照全局,不顾此失彼
  
  所谓“顾此失彼”,是指考生审题时,马虎草率,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话题作文题或“话题”的某一要素上,以偏代全,把构成话题的其他要素抛到了九霄云外,而导致跑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只顾及由多要素构成的话题作文题中的“话题材料”这一要素,而抛弃了其它要素,或只顾及“简析”等要素而舍弃“话题材料”。
  话题作文题,按构成方式来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话题 注意事项(写作要求);
  (二)话题材料 话题 注意事项(写作要求);
  (三)话题材料 简析 话题 注意事项(写作要求)。
  在审由多要素构成的话题作文题时,由于“话题材料”在前,其它要素在后,这就往往容易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审题时,顾此失彼: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话题材料”的分析、理解上,而将话题作文题的其他要素抛到了九霄云外;或者,只重视话题作文题的其他要素,而完全舍弃“话题材料”。
  第二种:只顾及由多要素构成的“话题”的某一要素,而抛弃了其他要素。
  话题作文的“话题”,有的是由一个要素构成的,如: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是“诚信”;2003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是“杂”,这些“话题”都只有一个要素。有的“话题”是由两个要素构成的,如: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是由“心灵”和“选择”这两个要素构成的。有的“话题”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的,如: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的“话题”是“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就是一个多要素“话题”。
  在写这种“话题”由多要素构成的作文时,考生也往往容易犯顾此失彼的错误,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话题”中的某一要素上,而忽略了其他要素。如2002年,有考生写“心灵的选择”这一话题时,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如何选择”,而把“心灵”这一重要要素丢在一边,只字不提。其结果可想而知。
  
  三、突出重点,不喧宾夺主
  
  有的“话题”是一个偏正关系的短语,至少由两个要素构成,这种“话题”的各个要素之间并不是平等的,而是有主次之分的。因此,在审这种题时,一定要过细分辨,抓住重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不分主次,不辨轻重,喧宾夺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详略不当,主次颠倒。
  “话题”的重心,往往最能体现题旨,它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型的“话题”,其表意重心就是“偏的部分”(定语)。审题时,只要抓住了“偏的部分”(定语),就不会跑题。
  如2002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就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选择”,“偏的部分”(定语)是“心灵”。因此,“心灵”就是这个“话题”的重心。“心灵”一词,《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是:指人的内心、思想、精神等。这就是说,考生在写“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时,所写的选择的事件,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无论是经常发生的还是偶发的,无论是个体的还是集体的,等等,在选择时,都必须有内心的活动,有思想的参与,有精神的引导;都必须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让内心站出来抉择。但是,有的考生在审题时,不认真思考、辨析,而颠倒了主次,详写“选择”,略写“心灵”,喧宾夺主,结果走进了喧宾夺主的误区。
  
  四、紧扣话题,不另起炉灶
  
  所谓“另起炉灶”,是指在确立主题或自拟题目时,抛开“话题”,用意义相近或相关的概念取而代之,使文章的内容超出了话题所限定的范围。
  另起炉灶,也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抛开话题,另立中心。
  在确立文章的中心(主题)时,由于受与“话题”意义相近或相关的概念的干扰,对所供“话题”的理解出现错误,往往容易抛开“话题”,另起炉灶,用别的概念来取而代之。而所确立的主题(中心)与“话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结果,走进了审题的误区,造成跑题。
  第二种:抛开话题,随意拟题。在自拟话题作文的题目时,抛开所供“话题”,另起炉灶。所拟的题目的内涵和外延,与命题者所供的“话题”的内涵和外延有一定的距离。行文时,抛开“话题”,紧扣自拟的题目去着笔,结果跑题。
  
  单位:湖北江汉油田广华中学
其他文献
论坛坛主,北林苑院长、总景园师何昉:很高兴与来自港深各地专家们共同参加2006年中国深圳?风景园林及景观分会论坛,这次分会主题是“走向未来”,充分体现了论坛的主题精神是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at first. A concept of knowledge tree is in
CRM:一种新的管理理念说起CRM,人们会觉得有一些新潮,一些陌生,认为它是一个地道的外国制造。但说起“关系”,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对“
语文新课标向我们提出要求:“能正确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那么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常用的标点符号呢?常用的有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破折号、书名号、
蜂,在我们这个数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民族的文化里,历来是勤劳的楷模。在分类上,蜂属于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数量约有20 000种之多。在这些为数众多的蜂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蜜蜂和黄蜂。其实这是一个笼统的叫法。  蜜蜂一般指细腰亚目中身披毛衣(全身遍布绒毛),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的种类。它们都生着特别的口器,既能咀嚼又可以吸食液体,这在昆虫大家族中是独一无二的装备。黄蜂则是凶猛的掠食者,它们全身光滑,长
人,是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但却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新问题,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都有不同的回答,每一次回答都可以得出一些新意,这些新意积
人创造了音乐。音乐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这种意识不能凭空产生,必然有其根源,这根源就是现实生活。客观现实是具体的客观存在,于是,音乐就必然与人对现实的某种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而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已成为国力提升的重要依托。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企业家群体既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又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