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与核型检测结果分析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h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羊水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与核型检测结果的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的120例19-29周孕妇的未培养羊水细胞,并对其进行核型检测结果分析。结果:120例未培养羊水细胞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成功119例,其中检出正常106例,数目异常13例,与常规细胞培养核型分析结果一样。此外3例正常变异,1例嵌合体,还有1例21三体没有被该项技术检测出来。结论: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未培养羊水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不仅操作简单快读,而且所运用的样本数量也较少,其能有效补充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因此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联合羊水细胞培养,能够好地服务于产前诊断。
  【关键词】羊水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核型检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R714.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251
  出生缺陷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同时也为社会及患者的家庭到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因为遗传原因致使出生缺陷占七成左右,而最为常见的遗传因素就是染色体畸形[1]。因为染色体疾病没有办法治疗,因此产前诊断染色体疾病,對于防止出生缺陷至关重要。经过产前的有效筛查和诊断,降低该类新生儿出生的概率,能有效为社会及患儿家庭减轻一定的负担[2]。基于此,本院此次研究分析了羊水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与核型检测结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以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的120例人员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为(28.89±9.12)岁。孕周为19-29周。对所有患者同时做羊水细胞培养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产前诊断指征包括:(1)孕中期母血清筛查高风险50例;(2)孕妇年龄高于35岁的患者25例;(3)不良孕产史6例;(4)超声产前筛查4例,其中有1例胎儿脖颈后透明带变厚;(5)孕妇外周血无创胎儿DNA检测存在高风险的患儿2例;(6)其他原因导致10例。患者全部已签署了产前诊断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常规羊水细胞培养,在B超的指引下,将淡黄色的清亮羊水抽取25毫升,将其分为两份,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的患者使用5毫升,运用常规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患者使用20毫升,在培养8-10天以后添加秋水仙素,在5小时以后收获,并制片,G显带以后,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计数为30个细胞,对5个核型进行分析。
  1.2.2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未培养羊水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运用国产的该技术探针。未培养羊水细胞对照公司提供的操作步骤处理之后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对每组探针进行有效观察,随机技术不能少于50个细胞。整倍体样本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应有大于90%的间期核计数为整倍体;不是整倍体样本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必须不能少于60%的间期合计数;如果计数结果接近10%,不能将嵌合体情况排除,所以必须添加计数到200个细胞核。
  2 结果
  2.1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结果
  120例羊水细胞成功股119例,有1例因为细胞太少没有办法进行判读。
  2.2对比羊水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果
  羊水培养一次成功119例,成功率高达99.17%。1例经唐氏筛查21三体高风险标本,因孕期大于23周,导致羊水培养失败,之后进行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结果呈低风险状态,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正常。
  培养成功的检测出正常核型为101例,21三体9例,18三体2例,47,XXX1例,47XXY1例,45,X1例。还有1例21三体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没有检测出来,但羊水培养发现其核型为46,XN,rob(21;21)(q10;q10)。有1例染色体嵌合体核型,并不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范围里,经B超检查之后最终停止妊娠。
  3 讨论
  综上所述,当前已经有很多技术在产前诊断中被运用,但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价格昂贵,同时也没有办法确定多少基因拷贝数的变异能致使胎儿异常。但自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出未培养羊水间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开始,该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产前诊断的主要方法[3]。其主要运用荧光标记探针对21三体、18三体、13三体及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等常见染色体畸形进行快速检测。其不仅技术诊断快速,而且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传统核型分析非常重要的一个补充。
  在以往羊水细胞培养的模型分析中,最少要有20毫升羊水才能有效进行双培养体系[4]。此外,羊水细胞培养核型分析能不能成功与细胞培养过程中,克隆细胞、收获细胞及分裂细胞等多少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并且操作步骤较多,非常有可能导致失败,而且等报告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一般要3周左右。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相对常规检测而言,不仅需要的羊水样本量少[5],而且不需要对羊水细胞进行培养,杂交信号简单直观,计数相对也比较容易,报告也能快速出来。一般48小时以内就能出报告,操作步骤简单,极易辨别结果。
  但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染色体数目及性染色异常的诊断过程中,可取代部分,但不能完全取代以往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伴随着产前筛查及诊断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检测技术。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已然成为非常重要的产前诊断方式之一,可与多种检测手段相结合,进而有效提升产前诊断的准确率及效率,并更高效地满足临床需要。
  参考文献:
  [1]周静,周冉,王玉国,等.不同检测方法在羊水细胞性染色体嵌合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1,30(2):92-95.
  [2]郭芬芬,杨红,徐盈,等.324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诊断分析及遗传咨询[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1,30(2):137-140.
  [3]李显筝,许玲,胡晶晶,等.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染色体嵌合体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20,39(2):104-108.
  [4]侯东霞,侯丽青,董弘,等.联合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微阵列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诊断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胎儿一例[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20,37(11):1276-1279.
  [5]李一平,任华.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球技术对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产前诊断[J].海南医学,2020,31(2):221-22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分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6~2020.6收入的老年CHF患者(n=86),采用随机分列表法将其分为2组,均43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额外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护理水平。结果:在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v6.2)评分上,护理前两组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1.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对检测先天性心脏病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收产前检查的产妇2000例為对象,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与胎儿心脏超声筛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结果: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为0.45%,高于常规超声0.10%,P<0.05;诊断准确率为100.00%,高于常规超声22.22%,P0.05),可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预检分诊与挂号相结合在门诊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特定时间(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对来本院就诊的200例患者进行选取,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开展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预检分诊与挂号相结合的优质护理模式,就两组挂号等候时间、诊疗等候时间及分诊不当率、退号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挂号等候时间、诊疗等候时间相比对照组,均偏短
期刊
【摘要】目的:判断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孕晚期胎儿大脑中动脉S/D比值参考价值。方法:2020.01~2021.01来我院产检孕婦随机选取102例,等差数列法分为试验组(n=51,胎儿宫内窘迫)和参照组(n=51,正常妊娠孕妇),均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诊断,对比两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值,诊断准确度,判断胎儿窘迫度与S/D 值相关性。结果:试验组各项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皆比对照组小,且胎儿窘
期刊
【摘要】目前,口腔额面部畸形、感染、肿瘤、外伤等原因所致的颌面部骨组织缺损疾病已经成为口腔医学界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临床一般会选择骨移植进行治疗,因此过程中骨替代材料的选择则显得至关重要。替代材料中,常见的有人工骨、异种骨、同种异体骨、自体骨、组织工程骨等。而组织工程骨在其中的优势十分显著,其自身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传导性、诱导性、生物降解性等均较高,是较为理想的一种骨替代材料。鉴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康复护理(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CRN)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HE)在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CHF患者120例,随机抽样分成观察组(60例,CRN联合HE干预)和对照组(60例,常规护理),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于门诊西药房内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处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西药房500份处方,依据综合管理开展时间分组,观察组采取综合管理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式。结果:门诊西药不合理处方最主要的原因是用药时间间隔不合理,其次按占比依次为给药方式不合理、用药次数不合理、药物剂量不合理、药物搭配不合理以及药物选择不合理,观察组的门诊西药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肠梗阻肿瘤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的护理。方法:2018年2月—2020年10月进行本研究的肠梗阻肿瘤患者研究样本选择,共选择80例,将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0例应用传统的治疗与护理)和观察组(40例应用营养支持疗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之间相比数据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满意度与对照组之间相比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进行口腔修复后医师反馈对口腔修复患者实施二氧化锆修复体的方式,对于提高患者咀嚼功能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制作的80例修复体应用于口腔修复患者,并根据医生的反馈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对照组应用烤瓷修复体。观察两种不同类型修复体对于两组患者口腔修复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为促进早产儿精细动作发育情况开展家庭式视觉—运动整合训练的效果。方法:时间节点范围确定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抽取在本院分娩的早产儿66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随访,以是否开展家庭式视觉—运动整合训练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33例。常规训练用于对照组中,基于此,家庭式视觉—运动整合训练增加至实验组中,就两组早产儿精细动作发育情况施以对比。结果:抓握评分、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