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女性为载体: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的礼制抗争与人性追求

来源 :民俗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ba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时代思潮的产物.从士大夫塑造的知礼的杞梁妻到民众塑造的纵情任欲的孟姜女,该研究体现了顾颉刚对旧礼制的批判和对新道德的追求.在其交叠的叙述中,女性成为其批判旧礼制、传达新道德的载体.一方面,民众被塑造成与士大夫阶层相对的、未受礼制熏陶的、富于情感的人,是中华民族依然保持着活力的象征,而女性作为民俗学者眼中最多情的群体,又成为民众的代表;另一方面,女性被塑造成封建礼制的牺牲品,是“奴隶的奴隶”,因而,女性的生存状况便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将女性从家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赋予其自由平等的人性便具有了正当性.
其他文献
孔子家族志的社会功能在明代开始出现明显的转化,一是由"敬宗收族"向"垂教于世"的转化,二是由"奠世系,辨昭穆"向氏族管理的过渡.这种转化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部条件的催化,一是孔子家族志与孔氏族谱的互动、互补,再是孔子家族志与地方志的互动、互鉴.这种社会功能的转化,反映的是孔子家族志编写的本质由维护宗族血缘关系向扩大社会教化功能的转化.
高校领域设置非遗学科问题日渐引起关注,韩国的案例或许可供借鉴.韩国的非遗保护起步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00年后经历转型,非遗教育从单纯的指定传承人传授教育,发展为包括技艺传承人教育、专门人才培养和社会普及教育在内的“非遗教育铁三角”,形成了传授教育和学科教育并进的双轨制模式.其中,高校学科教育不仅承担了提升传统传授教育的职能,而且致力于培养符合新时代文化传承需要的非遗专门人才.目前的学科设置上表现出跨学科融合和突出优势学科的特点,人才培养上重视实践能力和专门能力的培训,还存在学科独立性模糊和理论建设不
1945年10月,重庆谈判刚刚结束,“双十协定”墨迹未干,蒋介石转头便发布了进攻解放区的密令.这时,国民党还没完全做好发动内战的准备,甚至还于1946年1月与共产党签署了“停战协定”,在重庆召集各党派代表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不料,仅过了半年,蒋介石就派嫡系部队23万人悍然进攻鄂豫边境的中原解放区,矛头直指延安,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期刊
武侠小说作为一种非现实主义的通俗文学体裁,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其叙事方式具有典型的幻想故事(童话)的特征,小说人物的行为符合故事这种语言游戏的角色功能.金庸小说的游戏设置从一开始就内在地规定了英雄成长故事的方向和结局,而《侠客行》中的角色设置、驱动设置,则限定了角色的行为必须遵循特定的游戏规则.方向和规则共同引导和制约着故事的情节发展.故事如同棋局,角色设置如同棋子,驱动设置如同走棋规则.金庸的多部武侠小说之所以每部都有新意且引人入胜,关键在于他的每一部小说,都会适度地发明一些新的武功、增加一些新的游
近现代冀南乡村灾乱频发,流民现象周期性出现,梅花拳以师门、教门为纽带,自觉建构地方社会秩序并努力维持,由此形成了“在乡的江湖”的社会空间.梅花拳精英通过对“天地君亲师”等符号的活用,贴近国家礼治话语,在对自身体系予以神圣建构的同时,操持乡村社区公益,体现出地方尚武习俗与信仰活动的相互嵌入,可以视为广泛意义上的中国礼治传统的一部分.“在乡的江湖”的凸显,是近现代以来国家力量介入乡村程度日益加深、农民的社会流动加速的一种文化反映.循此路径,或有助于推进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理解.
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理念下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获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形成国际潮流,并取得巨大成绩.伴随着专业化、系统化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展开,中国学界也针对这一热点现象和相关问题开展了学术研究,研究的深入逐渐引发了对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传统学科有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厘清其与这些学科(特别是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之间的关系,对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归属、定位以及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金庸剧为代表的武侠剧中人物形象的多元化现象,是随着武侠片制作在香港正式起步,大量在武馆修习武术的武林中人参与其中,抓住粤语功夫武侠片在市场大行其道的机会,将武术从现实送上银幕,发展武侠剧制作技术,使演员无需任何武术基础便能够饰演武侠人物的结果.但是,金庸剧人物形象自由多变,虽然受惠于粤语武侠片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武侠剧制作技术,实际上表现的是文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遵循商业社会的运作规则,两者的“江湖”逻辑是不同的.
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传统的“礼俗互动”话语及其实践,建构了传统社会的统一性.顾炎武的风俗教化观是传统“礼俗互动”的缩影,他认为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的风俗是全民性的,论世必考其风俗,历史兴衰与风俗美恶联系紧密.整顿风俗必然要以礼乐教化为纪纲,“民德厚而礼俗成”是其风俗教化观的主要宗旨,其风俗教化观对当下的礼俗互动话语具有一定的现代启示意义.新格局下的“礼俗互动”话语及其实践方兴未艾,传统礼俗的现代性转化及其互动为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发挥这种本土思想资源在国家治理与民间自治上的社会整合功能,有助于推进
日本《社会教育法》把博物馆定性为教育机构,《博物馆法》规定博物馆的正式职员需要有“学艺员”国家资格.日本高校设置几十年的“学艺员资格”课程,构建了文化财(文化遗产)专业的基础.概览日本文化财学科从构建本科教育到更高层次人才教育的变迁,为构建我国高校非遗教育提供参照和反思.非遗教育课程构建的多学科化、高层次化是一种倾向和社会需求.
中国传统社会暴力治理的“文武之道”,在“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的长期实践之后,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主体治理三个层面组成其体系.其中,在国家层面形成了暴力国有之传统、文武结合“两手抓”的原则;在社会层面,既以民间禁武缓解内部矛盾冲突的暴力性,也以保甲制探索来应对地方暴力治理的现实需要,还以暴力娱乐的组织化、空间化、时间化而实施暴力治理的生活化管理.就微观层面而言,既形成拳术化文化样式、“藏-亮”发展方式,也以“由怒而勇”的胆气训练克服紧张与恐惧,以有人/无人与强者/弱者的调节启动攻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