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学生稳定性的探析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_end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扶持,中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纳,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摆在中等职业教育面前的又一个难题又出现了,学生的稳定状况成了悬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做好学生稳定性研究已经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稳定;突破口
  一、中等职业学校孩子流失的状况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等职业学校的孩子流失率在最近几年都起伏不定,增减没有规律,但是比起其他教育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流失总量均偏大。孩子人数总量大,但是孩子流失也大的问题亟待解决,找到孩子流失的原因势在必行。
  二、中等职业学校孩子流失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选择了中等职业教育,最终又放弃了中等职业教育呢?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看看,思路就清晰了。
  (一)中等职业教育孩子的流失源于家庭和孩子的认可度没有真正提高。
  由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许多孩子选择了职业教育,不过到底是谁的选择,这个问题必须清楚。显而易见,认可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无非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孩子等。
  1.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态度到底是认可,还是非办不可,我们必须想一想。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前几十年我国一直大办普教,后面却发现我们缺乏技术人员,很多需要技术人才的行业缺少相关从业人员,最终认识到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是必须要办起来的教育。从这个层面来看,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只是支持,但看不出认可;不过就支持的力度来看,完全可以不计较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是不是认可的态度。
  2.竟然国家都意识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国家的支持力显然影响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态度,因为就其根本:教育必须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社会也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前景看好,而且确实也输送了很多紧缺的从业人员。但是,由于我国根深蒂固的教育观,社会只需要享受中等职业教育带来的好处,并不关心它的发展状态,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并不处处留心,但是也不排斥。
  3.国家、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排斥,直接影响到了家庭和孩子的选择,既然国家、社会需要中等职业教育,那么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被需要的,家长就可以接受、孩子就可以接受。所以,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孩子选择了职业教育。
  综上所述,家庭、孩子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认可,而是由于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孩子的流失源于“认可”或者是以“认可”为借口的各种行为。当然,家庭、孩子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它需要我们经得住时间的等待和考验。
  (二)孩子的流失又主要受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家庭态度、孩子态度”的影响,这些正是我们目前可以着手改变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主要方面。
  首先,孩子流失受到“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影响。
  19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出现实业教育,到1903年产生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学制体系,正式实施职业教育,所以我国职业教育起步不早。不过按照当时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本来应该会一片大好,但是受到社会历史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尤其是我国对普通教育的认可冲击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得到重视,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现有水平的限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遇到了强劲的挑战。最初表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过程中,学校的生源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重大阻碍;随着国家、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中等职业学校生源问题得到缓解,而孩子的生源流失却成了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制约因素,因为它不仅影响了生源,也暴露了很多社會问题。
  实际上,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流失目前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一是生源水平不高,生源水平不高影响学校教学效果;二是学校教学效果不良好,好的生源就不愿意到中等职业学校,孩子生源水平就低。这个恶性循环的直接后果是,学校更不重视办学水平的质量问题,学校办学走低端路线;甚而至于办学的主体产生了一个偏离办学轨道的思路:反正孩子学不了东西,就不重视教学,这就完全失去了国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初衷。也因此,孩子虽然来到了学校,却最终放弃了职业学校。
  其次,孩子流失受到“家庭态度”的影响。
  1.中等职业学校孩子进校年龄都较小,受到家庭影响很大。家长的意见对孩子选择学校有重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影响。
  目前,国家、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排斥,使得家长不像以前那样害怕遭到舆论的重大压力,这为她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但是同样的道理,家长的“认可”还是没有真正的出现。如果家庭积极支持孩子,并正确引导孩子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配合孩子的成长,那么孩子的流失便会减少,孩子的职业发展过程也会更有成就,反之则不能;并且,如果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取得成就会非常影响家长的态度。所以,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生源巩固。
  2.家庭的状况也可能影响孩子生源的巩固情况。
  一是家庭经济状况,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无法让孩子完成学业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一些家庭认为,负担孩子完成学业的经济压力大,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那么家长势必不会支持孩子继续学习。
  二是家庭和睦状况,家庭是否和睦也会制约孩子能否继续完成学业,由于家长的关系不和睦导致孩子不愿依靠父母继续完成学业而辍学的情况时有发生,当然由于家庭不和睦无人照看孩子,让孩子没有继续完成学业的保障,导致孩子辍学的也不少见;三是家庭对孩子一视同仁的状况。有的家庭重男轻女的思维浓厚,有的家庭对孩子不负责的态度强烈,导致孩子无法上学。
  当然,孩子流失受到“孩子自身态度”的影响更大。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和家庭观念、经济状况对孩子继续完成学业的影响相较之与孩子自身对学习的态度而言,显得无足轻重,这倒不是说其他的影响没有了,而是在逐步减少;今后,因孩子自身态度导致的辍学问题势必会越来越成为主要问题。   3.学生的巩固受到中等职业学校孩子年龄特点的影响。由于年龄小,孩子受到父母影响或开始的选择来到中等职业学校,这些都是不稳定的态度。也因为年龄的问题,孩子认知并不总是理性的。
  一方面,孩子认识不到自身的不足,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就是学生的择录上偏向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有一定问题或是落后的学生;另一方面,孩子的任性,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来到中等职业教育,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总以为自己想要的在学校外面的世界,找各种借口给自己台阶,导致的流失;当然,还有学生在学校的际遇以及她对学习的需求,最终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没有让其真正学到东西,继续选择辍学。
  (三)学生的巩固受到学生个人认识的影响
  孩子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所选的专业有区别,要么导致学生重新选专业,要么导致流失。
  学生受到社会的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越来越早熟,她们想自己独立,到外面的世界,甚至对中等职业教育有自己的认识。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孩子的巩固受到影响。不过孩子的流失,我们不仅要分析大的发展局势和方针政策,也要看到我们可以改变的一面。所以,针对学生流失的问题我们还要关键看看班风、学风、校风,关注孩子个人的社交关系,重视班主任、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等的影响,这些隐性的因素是学校应该好好利用的管理资源。
  三、怎样减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流失
  (一)国家和社会:继续大力支持和扶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要通过政策导向改变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态度,要办出真正备认可的教育,增加国民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二)学校: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要求就没有提高;学生以学为主,学生就是到学校来学文化科学知识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要让学生学到相关的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学校必须办正规的教育,必须走正规办学的道路,这样的学校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才会得到长远的发展。我国的普通教育能够办得那么好与它的正规化有极大的关系。当然,学校更要落实办学的宗旨,不扭曲职业教育的办学初衷。
  (三)家庭:家庭要转变观念,一是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观念,既然选择了中等职业教育,就要好好配合学校的教育,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培养;二是对学生的观念,改变重男轻女的思想,改变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思想,要和学校合作,共同提高孩子的学业。
  (四)教育影响: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班主任、教师要对学生负责任。歪风邪气压倒正气,那么办学就是失败。在学校,校风、班风、学风主导着孩子的思想观念,要好好把握;班主任、教师要有责任心,要有耐心,要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
  (五)联合社会各要素,落实政策支持,让家长放心,落实办学;建立真正的落实的助学制度,让想上学却家庭困难的孩子能够不荒廢学业。
  作为学校和教师,为了做好学生巩固工作,我们还要侧重于我们可以做的、能做到的,因此今后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教育影响的工作上来,力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真正的职业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也为中等职业教育本来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当然,我们一定要把做好学生稳定性研究做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文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凸显,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学生参与高效的管理活动既是学生的权利,同时也是学生的责任。本文以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参与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并且找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机制完善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管理;学生参与;运行机制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期刊
【摘 要】在西方无限度的独立、自由、个性等观念,市场经济(效益、等价交换等)观念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受到冲击,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迫在眉睫。培养当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从全方位来考虑,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是其中一种方式,笔者研究发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志愿服务活动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原因  从古至今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换代较快,对我们教育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新要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传统的高职教育的认识中,一直把专业技能的学习当作是学习的重心所在,英语只是教学内容的补充,导致学生也不太重视英语的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怎样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教学的现状,旧的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因此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探索了
期刊
【摘 要】建设研究生军事外语教学体系,是增强国防实力,培养信息化条件下新型素养人才的必要前提。在现有的雄厚师资,丰富经验,以及外语教育的协助机构条件下,建立研究生军事外语教育体系成为可行之路,军事英语的地位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也日益提高,所以在军队院校和基层部队展开调研,制订教学目标,执行可行行动方案,构建研究生军事外语教学体系,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军事外语;教学方法;教学任务;人才培
期刊
【摘 要】主要研究高职院校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和路径选择,分析了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高职教育工作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和传统高校教育有一定不同,高职教育更重视对学生岗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近些年国家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加强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探索建立
期刊
【摘 要】民办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笔者针对如何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民办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和挑战、提升就业能力的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在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办学的背景下,民办高校蓬勃发展,但目前大学生就业情况普遍不乐观。随着经济形势的日益严峻,社会工作岗位需求总量增幅较小,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着
期刊
【摘 要】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配置模式,并在这样的模式框架下,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教师的资源动态配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认高校专任教师的需求量与高校生师比、人均课时量以及科研经费等因素相关。可将高校专任教师总量视为因变量,影响其变化的分别是上述因素所构成的多元自变量集合。主要运用Matlab软件结合多种算法拟合曲
期刊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基本生活需求日渐得到满足、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文化建设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愈发重要,科教文水平也渐渐取代经济发展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充斥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而在这众多追寻文化氛围的领域中,作为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机构——大学,则是最为显眼的、效果最佳的文化建设的摇篮。  对于学校来说,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校
期刊
【摘 要】城乡结合部亦可称为城市边缘地带,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区别于城市和农村所不同的特征,通过调研了解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在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教育投入等基本状况,发现有关现实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促进类似地区教育事业的均衡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城乡结合部;对策  城乡结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
期刊
【摘 要】班级是高校育人的有效阵地,班级整体风气和日常运行的好坏往往影响着一个集体,牵动着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个体的学习成绩、工作效率、以及生活状态的方方面面。本文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入手,探讨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循序的准则和要求,进而对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出有效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辅导员;班级;管理;对策  一、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良好班级风气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