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源性胸痛病因学和诊断方法的探讨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z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钡餐造影、内镜、食管pH计和压力计等多种检查方法,对65例食管源性胸痛进行了研究,发现本病以老年多见,高发年龄在60岁以上;男与女发病之比为2:1。食管疾患引起胸痛的病因有裂孔疝和反流性食管炎等食管形态学病变(44.6%);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异常(72.3%);食管运动障碍(61.5%)。主要表现为运动增强型(29.2%)和运动紊乱型(21.5%)。本组胃—食管反流引起胸痛的检出率为61.5%。本文对食管源胸痛的检查方法和程序等作了讨论。

其他文献
期刊
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化学分析系统对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T细胞亚群、血清α2巨球蛋白(α2-M)和α1酸性糖蛋白(α1-AG)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探讨了其体内免疫抑制作用。结果表明,HCC患者Ts亚群,α2M和α1AG均有明显升高,α2M和α1AG血清浓度与Ts亚群比例有密切正相关关系,α2M和α1-AG含量升高对宿主NK、ADCC效应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有明显抑制作用。手术切除肝癌后α1AG和
期刊
本文采用ConA亲和层析法研究51例原发性肝癌(PHC)、31例良性肝病、12例继发性肝癌及4例生殖腺胚胎肿瘤血清AFP与刀豆蛋白A(Con A)的反应特性,并探讨该反应的分子基础。PHC的ConA非结合型AFP为11.30±6.43%,继发性肝癌为48.55±17.05%,两者差异显著(P<0.001)。生殖腺胚胎肿瘤和良性肝病分别为51.73±12.96%和9.53±4.74%。我们认为Con
期刊
采用尖吻蝮蛇毒类凝血酶(AAV-TLE),测定10例急性肝炎、12例慢活肝、39例肝炎后肝硬化、8例原发性肝癌、17例阻塞性黄疸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FMP)速度比值。结果表明获得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DF)的检出率依次为60%、67%、54%、62%和6%。获得性DF是肝病患者TT延长的主要原因。DF发生率在阻塞性和非阻塞性黄疸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FMP比值试验可作为两者鉴别诊断方
建立人ALD-A单抗,并采用125I-SPA结合法测定血清ALD-A。结果表明肝细胞癌(HCC)的ALD-A明显高于正常以及胆管细胞癌、无肝转移的消化道癌肿、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消化道良性疾病;而与转移性肝癌和肝硬化伴肝衰竭者间差异无显著性。ALD-A诊断AFP阳性及阴性HCC的敏感性分别为73.9%及81.8%。低分化型HCC的ALD-A明显低于分化型。HCC经肝动脉化学药物灌注加栓塞治疗后
使用透射电镜观察了1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胃体部粘膜内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改变。并对无慢性肝病的7例胃体部胃炎及5例内镜所见正常者进行了比较性研究。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胃粘膜内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内皮细胞的胞浆显著变薄;毛细血管的窗孔明显增多、增宽;有些内皮细胞上见有缺陷;而胃粘膜炎性细胞浸润相对较轻。作者认为门脉高压症中胃粘膜损害称为 "充血性胃病" 似更为合适。
期刊
本文分析了27例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MALT-ML)。其特征是病灶多局限于肠,以局部治疗为主,预后远较淋巴结内ML或未分化癌为佳。组织学表现为:绝大多数属B细胞淋巴瘤,以裂及裂一无裂细胞为主。 "淋巴——上皮病变" 在活检中有诊断价值。免疫标记单克隆CIg阳性率为44.4%。大部分病例显示IgGλ表型。局部淋巴结转移灶似假滤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