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笔花鸟画的意境创造

来源 :戏剧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传统画科中,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花鸟画有不同技法、风格和流派体系,依题材内容,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依技法,以描写手法的奔放或精工,分为写意花鸟画和工笔花鸟画。另有纯以彩色图之的“没骨”运墨而五色俱的水墨、洗尽铅华的“白描”附丽其间。
  作为花鸟画的两大技法体系之一。工笔花鸟以其精工细致的法度,成为花鸟画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的画种。它造型严谨,设色艳丽,题材丰富,生活趣味浓烈,受到大众的喜爱。自古及今,产生过许多伟大的工笔画家和作品,自然也形成了有着丰富传统的技法和创作程式。所以,学习花鸟画,首要的入门功夫是学习模范前代画家的技法程式,这是一种必然的步骤。但也正因为技法的丰富性,工笔画的学习是一种漫长的过程。习染是工笔画的一种修养,也常常会成为习惯,前代的优秀艺术有时候能束缚当代人的艺术创造,成为后来创作者的墙壁。在现实中就有这种现象,当代一些工笔画家,在创作时受传统绘画技法程式的约束,往往沉溺于技巧程式。一味追求精工细作,三矾九染,忽略或失去了对画“意”的表达。使得画面充满匠气。有的像是标本的复制,有的则是材料的堆砌,表现手段上是各种技法罗列在画幅中,面目可憎,无生气生机,望之品相森严,但细观却支离神散,如食“鸡肋”。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是追求诗意形象的传达,但许多当代工笔画缺失的正是作为艺术家个性显露和理想营构的意趣。
  虽然可以有“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豪迈之语,可是艺术创作往往需要师法前人的技法,童子涂鸦虽然出自心灵,却难得有感动人心的内容。所以。学习古人是艺术创作不可绕开的门径。在这个意义上,师古并无不当。关键是在这个艺术品大量制作的时代,一些急功近利的人往往贪走捷径,在学习前人技法之外。往往还袭用前人的意境构成。这便是艺术的末路了。所以,技法继承的目的在于创新,不在于摹拟。或者说可以摹拟古人技法以表现自己意趣,但不必抄袭古人意趣。这应该是当代工笔花鸟进步的正确途径。意境是作者的意趣生成通过触景生情到寓情人景,最后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使人“心人于境、神会于物”, 作者通过形象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情感,观赏者借助境界与作者情感思想产生共鸣。
  所谓“意境”,是艺术作品中包括作者思想感情在内的形象显现,其中包括艺术家所创造的主题、境界和情趣。就美术作品而言,意境有两层含义,一为意,是艺术家的心灵在作品中的表现;二为境,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具体形象。但二者如果油水分离,就不成其为艺术的本体,在于表现艺术家的想象和情感,但想象和情感并非可以直接传达出来的东西,艺术形象就是表现艺术家心灵的载体。所以,意境是艺术家表现心灵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经营创造艺术作品的意境?
  第一,以诗入画营造意境。诗属于语言艺术,它可以跨越时空界限;画为造型艺术,它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两者的融合丰富了画面的内涵和外延。早在宋朝末年诗人吴龙翰在画家杨公远自编诗集《野趣有声画序》中说:“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这在一定程度就说明了诗画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北宋张瞬民《画墁集》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创作时将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进行诗化,在画中表现出近于诗的情感、想象、幻想、境界、韵律和节奏。使人观后则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唐代诗人王维堪称是诗画融合的典范。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的结合,主客观的统一,在水乳交融的诗画之中塑造出意象之美,令人心驰神往,而且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诗在意中,意在画中,高远深广,其味无穷。东坡云:“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其含义就是要塑造巧夺天工的艺术形象,使艺术在创新上能与自然比美,而又胜过自然。这都是诗画之间的共同目的。另外在形式上,以传统的书法将诗文直接题在画幅之中,使它成为画面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在构图上起到变化与丰富层次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抒发画面未尽之意,使画中所蕴内涵得以生发明朗。使人们在视觉欣赏之后,又进入了无限的遐想与情韵的回味空间。
  第二,善用虚实,营造意境。虚实是中国画技法用语,即布局的手段,它是自然物象变化规律在画面上的反映,画家把虚实做为布局的手段来运用,以取得审美效果的方法称之为虚实法。在画面上,物象是实,空白是虚;黑是实,白是虚:有色是实。无色是虚;密是实,疏是虚;繁是实,简是虚;细致是实,粗略是虚。虚与实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清·恽南田说:“人但知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是画也。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发,人多不着眼处,妙在通幅皆灵,故云妙境也。清·蒋和在论章法时也说:“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俗话说:“画实容易,画虚难。”尤其是工笔画,当今一些画家的作品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是构图较满。画面挤的满满的,加上过分过度的渲染表现。使人观后有堵闷之感,无法对画作进行联想回味,其作品也就缺乏艺术魅力。二是画面物象太实、太平,空间层次单一。观之一览无余,不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我们众所周知,人类天生就有一种自觉的观赏习惯。那就是艺术意象的模糊性。表现出一种含蓄美。观者对一些物象看得淋漓尽致,认为不美。相反,看的比较模糊自己就认为其美。因此就创造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的朦胧迷茫之境,去引发观者对画面的物象进行联想和想象。海市蜃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春江花月夜……。美吗?没有人说不美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天地阴阳之理、虚实之道、取舍之妙,创作出“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之遥”的妙境。
  第三,借助物象联想。缔造多彩多姿的意象世界。世界因为人的想象而有意义。同时,想象也是人类创造世界的原动力,人类的想象活动也创造了艺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等等为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作为中国工笔花鸟画就更不例外。花鸟画的表现主题是大自然。自然界有无穷无尽的题材,宇宙的日月星辰、蓬勃生机,自然的雨雪风霜,四季交替:人类的生存发展、生命真谛;动物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植物的花开花落、生生不息等等,都会使人倾心动情,对大自然新鲜的感受在美术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大自然时时处处存在着美,需要画家个人面对大自然,面对新世界去发现自然中的美,把花鸟作为抒发和表现人的意念、情怀、思想、精神的重要媒介,即“托物言志”、“缘物寄情”。本来,“草木有本心,不待美人折”, 自然界的花鸟是和人类不同的事物。但当人们将自己的情感想象投射到自然物象上,并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时,自然界的花鸟虫鱼都和人类产生了关系。都有了美学上的意义。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牡丹的富丽堂皇;竹子的佛云高寒;松柏的傲雪挺拔。这些都是人们不自觉的联想和想象。自然界的物本性。通过艺术家的手,有了人本性的内涵。所以,花鸟画虽不是直接画人,但它意境还是表现人,流露出人的本质力量和审美情操,因此好的工笔花鸟作品是离不开艺术的意象虚拟性和暗示性的。画家利用象征、寓意、借喻、联想、想象等多种手法为观者营造一个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的美好画面。
  好的工笔花鸟画作品,都有一个好的意境。它犹如一首无声的诗,或幽深淡远或清新隽永,或雄深豪放或繁荣茂盛让我们珍视前人达“意”的宝贵经验,把心再沉一些,对物象的“天然笔法”观察的再深入一些,把自身古今中外的学识修养和眼前所见熔铸与实践,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具有现代艺术魅力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去征服世界。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状态不太理想,特别是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分离的情况比较严重,现在正在致力于打造成为先进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在这种背景环境下,体医
邢利斌1990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律专业,这并未能让他彻底远离犯罪的红线。2014年3月12日上午11时许,邢利斌被警方从太原武宿机场带走。曾经的山西首富,一手运作着山西省最大的民
时间:腊月二十八日  地点:回家的路上  人物:大 兵——入伍不久的新兵,19岁  大 款——买卖人,45岁  司 机——30多岁  大 嫂——40多岁  男青年——26岁  女青年——24岁  奶 奶——60多岁  孕 妇——28岁  小女孩——奶奶的孙女,15岁  班 长——30多岁  师 傅——修车师傅,50多岁    [画外音:“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一个19岁的士兵,用如火的博爱融化
翻转课堂意图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模式,从学生视角反思翻转课堂实践意义重大。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但对高校学生调查显示,因缺乏自主学习所需的私人空间
为了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出院患者三级电话回访中的应用效果,将2017年下半年200名a临床科室以传统电话回访设为对照组进行分析,a临床科室2018年上半年200名患者以PDCA循环法
关于戏曲的节奏,特别是传统戏曲的节奏,普遍的看法是认为节奏太慢。如剧本结构松散,情节进展缓慢,过多的重复,过场戏多,音乐唱腔旋律线长,程式繁复,表演拖沓……至使戏曲容量小,可看性
近年来,省和各地宣传文化部门精心组织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戏剧创作生产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群芳争艳、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山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评选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伦理道德文化,这种伦理道德文化教育的基石和依托是家庭,家庭是人的德性和道德教育的历史始点.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导致中国家庭的嬗变,使家庭道德教育功能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本文从音乐的情感、教师的情惑、学生的情感三个方面提出音乐教育必须遵循和运用音乐长于抒发感情,激发情感的特点,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国家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精神,财政部对高校国有资产处置进行了特别的规定。文章对目前高校中的资产处置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