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听课的时候,笔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老师都喜欢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在教学一年级的《蚂蚁和蝈蝈》时,老师便布置了这样的练习。在二年级的《秋游》一课上,又出现了这样的句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新知。对于二年级学生,这便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教学的要求和程度上应该和一年级有所不同,可是很多时候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导致两次教学并无不同,课堂上呈现出来的是从已知到已知,这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
王荣生教授说:“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败、无效,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对教师来说,因为没有明确教什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考虑得不够周全,所以不少时候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我认为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要进行甄选,“已知”不需要教,要教的是“未知”——学生意识不到的,发现不了的,认识不深的。
一、“未知”是真知
真知识是相对于伪知识、假知识而言。真知识包括客观的规律,包括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知识,包括在生活实践中可以运用的知识,包括经典的文化知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意不能有科学性错误,也就是说所教的应该是正确的。
课例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片段
(出示:枝繁叶茂)
师:大家看这个“繁”字,其中左上的“母”代表女子,反文是手的变形。(师板书篆书“手”的形状)这个字就指一个女子用手整理头上的饰品,那饰品就像下半部分表示的五颜六色的丝线一样。所以,这个字表示的意思是——生:表示多。
师:“繁衍后代”指的就是使自己的后代——
生:越来越多。
师:这是借汉字字形来理解字义的方法。这个“繁”字的笔画很多,写的时候要注意穿插,请大家和老师一起书写,注意它的第四笔由横折钩变成了横折。好,请大家把课文后田字格中的这个“繁”字描一描,注意字的笔顺。(生描红“繁”字)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教学的是文字学的知识。其教学意图不仅是让学生知道字的结构组成,还要知道汉字的文化,包括汉字的起源、意义的演变等。这是学生的“未知”,也是教师精心选择的教学内容,并且是正确的。有时候,真知是仅靠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无法探究感悟出来的,必须由教师进行讲解阐述。当教师讲述学生闻所未闻的知识时,知识本身成了最吸引他们的因素。
二、“未知”是需知
维果茨基说:“有效教学的不二法门,乃是超越儿童实际发展水平,领先一步,带领并辅助他们学习新的知识。”语文教学要有新鲜血液,要让学生学有所得。老师必须教学生需要的知识,所以,“未知”是需知。
课例二:《牛郎织女》教学片段
师:曾经那么幸福的生活、那么美满的日子却遭遇到王母无情的阻挠,故事在这里发生了转折。如果没有王母的阻挠,故事会怎样?
生:牛郎和织女会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
师:这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可是从故事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不写王母的阻挠,故事就会显得平淡无奇。所以王母的阻挠反映了故事中的一对矛盾。矛盾的双方是——王母和牛郎织女,他们分别代表两个对立面,一方面是天庭的规矩,仙女不能私自下凡,许配凡人;一方面是织女和牛郎一定要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矛盾在这个时刻产生了强烈的撞击,由于矛盾冲突的激化,故事达到了高潮。(板书:高潮)
师:在前文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哪些地方暗示了王母会来抓走织女?
(生读前文中的句子)
师:这些情节的提前出现都为下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板书:伏笔)
师:伏笔就是文章中,在前段里为后段作的提示和暗示。如果没有这些伏笔,情节的发展会显得——太突然了。所以说,伏笔是一种巧妙而高明的写作方法。
巢宗祺说:“备课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学生从这堂课教学中,从课文中学到什么,学到多少,学到什么程度。”这位老师关注了文章的表达方式,充分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结合具体的课例向他们介绍了关于高潮和伏笔的文学知识,用来指导学生今后的阅读和写作。
三、“未知”是趣知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应该贯穿在学习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教师教学“未知”,既要考虑知识的趣味性,同时还要注意呈现方式的趣味性。如果教学内容是儿童觉得有趣味的,采用的方法也是活泼有趣的,便容易达到乐学乐教的境界。
课例三:《会走路的树》教学片段
(读句子: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
师:小鸟要飞向远方了,它会对小树说什么呢?
生1:再见了,小树。
生2:我明年还会回来的。
师:还会说什么呢?我们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生: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生1:小鸟还会说,谢谢你天天来陪我玩。
生2:谢谢你带我去很多地方,让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师:小树又会对小鸟说什么呢?
生1:路上要小心。
生2:祝你一路顺风。
师:是呀,小树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关心小鸟。
……
一篇课文中往往有很多未知点,有时候就是简单的一句话,学生自主阅读的时候可能体会不深。此时,教师要有一双慧眼,通过设问、点拨,让学生将这一未知转变为已知。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推测想象说话内容。教师选择的是一个有趣的未知点,采用的学习方式也是能够激发低年级学生兴趣的,充满了人文关怀。
四、“未知”是诱知
语文教学应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师的启发之下,诱导学生在鉴赏和阅读文本时,发现“未知”,进行探究之旅。
课例四:《半截蜡烛》教学片段
师:到底是谁挽救了情报站?
生1: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生2:我认为是一家三口的齐心协力。
生3:我觉得这位少校挽救了情报站。
师:你们同意吗?
生:我认为这位少校并不知道蜡烛的秘密,如果他知道蜡烛里藏着情报,他就不会同意杰奎琳端走蜡烛了。
师:在二战时,德国法西斯做了哪些事情?
生:杀害了无数的犹太人,侵略、占领了很多国家。
师:文中少校想起了自己的小女儿,所以同意杰奎琳端着蜡烛上楼,少校是善良吗?
生(若有所悟):实际上是少校没能发现秘密,这一点反衬出杰奎琳的机智,小女孩怕黑是人之常情,少校不会怀疑。因此,是杰奎琳的智慧在关键时刻挽救了情报站。
师:是呀,作为少校,战斗是他的天职,当他面对敌我关系时,他无法心存善良,能仅存一点人性便已经不错了,他怎么会去挽救敌方的情报站呢?
那个认为少校挽救情报站的孩子是善于思考的,由于他的思考和交流,把他的未知暴露了出来,由此激活了更多孩子的思维。“未知”来源于学生,教师对于学生未知点的把握以及及时的诱导帮助学生形成了交流和讨论,学生思考和辩论的过程即是培养心智的过程。
教学是一种过程,但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其所知道的过程,而是师生一起探索其不知道的过程。学习“未知”的东西,能让人体验到思考的乐趣,给人带来满足感。因此我认为教学“未知”才是语文课堂的应然追求。语文课应该将“未知”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通过对“真知、需知、趣知、诱知”的教学,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学生的语文“小口袋”才会渐渐饱满起来,语文素养才会日益得到提升。
王荣生教授说:“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败、无效,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对教师来说,因为没有明确教什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考虑得不够周全,所以不少时候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我认为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要进行甄选,“已知”不需要教,要教的是“未知”——学生意识不到的,发现不了的,认识不深的。
一、“未知”是真知
真知识是相对于伪知识、假知识而言。真知识包括客观的规律,包括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知识,包括在生活实践中可以运用的知识,包括经典的文化知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意不能有科学性错误,也就是说所教的应该是正确的。
课例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片段
(出示:枝繁叶茂)
师:大家看这个“繁”字,其中左上的“母”代表女子,反文是手的变形。(师板书篆书“手”的形状)这个字就指一个女子用手整理头上的饰品,那饰品就像下半部分表示的五颜六色的丝线一样。所以,这个字表示的意思是——生:表示多。
师:“繁衍后代”指的就是使自己的后代——
生:越来越多。
师:这是借汉字字形来理解字义的方法。这个“繁”字的笔画很多,写的时候要注意穿插,请大家和老师一起书写,注意它的第四笔由横折钩变成了横折。好,请大家把课文后田字格中的这个“繁”字描一描,注意字的笔顺。(生描红“繁”字)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教学的是文字学的知识。其教学意图不仅是让学生知道字的结构组成,还要知道汉字的文化,包括汉字的起源、意义的演变等。这是学生的“未知”,也是教师精心选择的教学内容,并且是正确的。有时候,真知是仅靠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无法探究感悟出来的,必须由教师进行讲解阐述。当教师讲述学生闻所未闻的知识时,知识本身成了最吸引他们的因素。
二、“未知”是需知
维果茨基说:“有效教学的不二法门,乃是超越儿童实际发展水平,领先一步,带领并辅助他们学习新的知识。”语文教学要有新鲜血液,要让学生学有所得。老师必须教学生需要的知识,所以,“未知”是需知。
课例二:《牛郎织女》教学片段
师:曾经那么幸福的生活、那么美满的日子却遭遇到王母无情的阻挠,故事在这里发生了转折。如果没有王母的阻挠,故事会怎样?
生:牛郎和织女会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
师:这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可是从故事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不写王母的阻挠,故事就会显得平淡无奇。所以王母的阻挠反映了故事中的一对矛盾。矛盾的双方是——王母和牛郎织女,他们分别代表两个对立面,一方面是天庭的规矩,仙女不能私自下凡,许配凡人;一方面是织女和牛郎一定要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矛盾在这个时刻产生了强烈的撞击,由于矛盾冲突的激化,故事达到了高潮。(板书:高潮)
师:在前文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哪些地方暗示了王母会来抓走织女?
(生读前文中的句子)
师:这些情节的提前出现都为下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板书:伏笔)
师:伏笔就是文章中,在前段里为后段作的提示和暗示。如果没有这些伏笔,情节的发展会显得——太突然了。所以说,伏笔是一种巧妙而高明的写作方法。
巢宗祺说:“备课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学生从这堂课教学中,从课文中学到什么,学到多少,学到什么程度。”这位老师关注了文章的表达方式,充分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结合具体的课例向他们介绍了关于高潮和伏笔的文学知识,用来指导学生今后的阅读和写作。
三、“未知”是趣知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应该贯穿在学习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教师教学“未知”,既要考虑知识的趣味性,同时还要注意呈现方式的趣味性。如果教学内容是儿童觉得有趣味的,采用的方法也是活泼有趣的,便容易达到乐学乐教的境界。
课例三:《会走路的树》教学片段
(读句子: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
师:小鸟要飞向远方了,它会对小树说什么呢?
生1:再见了,小树。
生2:我明年还会回来的。
师:还会说什么呢?我们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生: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生1:小鸟还会说,谢谢你天天来陪我玩。
生2:谢谢你带我去很多地方,让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师:小树又会对小鸟说什么呢?
生1:路上要小心。
生2:祝你一路顺风。
师:是呀,小树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关心小鸟。
……
一篇课文中往往有很多未知点,有时候就是简单的一句话,学生自主阅读的时候可能体会不深。此时,教师要有一双慧眼,通过设问、点拨,让学生将这一未知转变为已知。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推测想象说话内容。教师选择的是一个有趣的未知点,采用的学习方式也是能够激发低年级学生兴趣的,充满了人文关怀。
四、“未知”是诱知
语文教学应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师的启发之下,诱导学生在鉴赏和阅读文本时,发现“未知”,进行探究之旅。
课例四:《半截蜡烛》教学片段
师:到底是谁挽救了情报站?
生1: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生2:我认为是一家三口的齐心协力。
生3:我觉得这位少校挽救了情报站。
师:你们同意吗?
生:我认为这位少校并不知道蜡烛的秘密,如果他知道蜡烛里藏着情报,他就不会同意杰奎琳端走蜡烛了。
师:在二战时,德国法西斯做了哪些事情?
生:杀害了无数的犹太人,侵略、占领了很多国家。
师:文中少校想起了自己的小女儿,所以同意杰奎琳端着蜡烛上楼,少校是善良吗?
生(若有所悟):实际上是少校没能发现秘密,这一点反衬出杰奎琳的机智,小女孩怕黑是人之常情,少校不会怀疑。因此,是杰奎琳的智慧在关键时刻挽救了情报站。
师:是呀,作为少校,战斗是他的天职,当他面对敌我关系时,他无法心存善良,能仅存一点人性便已经不错了,他怎么会去挽救敌方的情报站呢?
那个认为少校挽救情报站的孩子是善于思考的,由于他的思考和交流,把他的未知暴露了出来,由此激活了更多孩子的思维。“未知”来源于学生,教师对于学生未知点的把握以及及时的诱导帮助学生形成了交流和讨论,学生思考和辩论的过程即是培养心智的过程。
教学是一种过程,但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其所知道的过程,而是师生一起探索其不知道的过程。学习“未知”的东西,能让人体验到思考的乐趣,给人带来满足感。因此我认为教学“未知”才是语文课堂的应然追求。语文课应该将“未知”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通过对“真知、需知、趣知、诱知”的教学,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学生的语文“小口袋”才会渐渐饱满起来,语文素养才会日益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