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热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m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兴趣可以产生学习的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但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能使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而没有兴趣的学习则无异于一种苦役。可见,兴趣对于人的学习是意义巨大的。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注意、切身性、自信心、满足感这四类因素,从以下三方面增加教学的吸引力:
  
   一.调动发散思维,提倡发现与质疑——“注意”因素。
  
   在文学评论界,大家对作品主题的探讨,对作品人物形象的评价常常是难以定论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怎么就不能允许学生有更多的看法、更多的设想呢?
   例如在《社戏》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文中选取一个自己最喜爱的人物,并根据原文的描写说说喜爱的理由。不少学生自然而然地选取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双喜和六一公公。他们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办事周密,一个淳朴、宽厚、善良,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平桥村人的优秀品质。也有个别学生犹豫着选了其他人物,我鼓励他们大胆说出理由:阿发——主动贡献自家种的豆,为人大方。“我”母亲——双喜打包票,母亲就允许我去赵庄看社戏,可见这位封建社会的母亲讲道理,理解儿女;而深夜在桥头迎接“我”归航,又见其慈爱温柔。文章对后两个人物着墨并不多,但描写却含蓄自然,恰到好处。同学们大胆地选取自己喜爱的人物,并根据文章中的描写,说出喜爱的理由。正是这项任务,使大家把注意力放回到作品本身,认真地探讨作品的内容,而发散思维则使大家有新的发现,并大胆地提出非主流看法。这一过程中,大家领略到名家名篇细节描写的精彩,体会到伟大文学作品甚至在塑造小人物、次要人物方面也匠心独运。可见,发散思维提倡发现与质疑,能让学生更关注作品内容本身,并以主动、持续的兴趣来研究作品。这是机械练习所代替不了的。
  
   二.与学生切身相关,加强体验与感受――“切身性”因素。
  
   学生现在所面临的教材,其生活内容常常与同学们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如果教学中能把任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个人感受、真实体验联系起来(与学生切身相关),就能使学生对学科内容更感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欲望。
   例如《背影》一课,虽然语言朴实,但处处洋溢着父子间深沉的感情。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要读通课文不难,但要领会其内在的深沉感情就比较困难了。我感觉到学生之所以不能领会文章所具有的巨大艺术魅力,原因在于他们平时对于亲情感知的麻木与迟钝。因此,在授课前三天,我在班上布置了一项任务——保护我的“小宝宝”。我要求学生每人选一个鸡蛋作为自己的“小宝宝”,并为它取一个名字,写在蛋壳上。在这三天里,无论自己做什么,去到哪儿,都要把它带在身边,细加照料。三天后,看看谁把“小宝宝”保护得最好。大家对此任务感到既新奇又有趣,纷纷讨论如何让“小宝宝”在这三天里完好无损。三天后,上课时,我让大家拿出各自的“小宝宝”来展示一下。结果发现,全班五十多位同学,只有十几位同学的“小宝宝”安然无恙。有了这样的氛围,我再引导大家学习《背影》。在朗读到“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很多同学声音哽塞,眼泛泪光——再多的分析,也抵不过感同身受的震动。
  
   三.调动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增加自信心与满足感——“自信心” 因素与“满足感”
  因素。
   尽管语文书的课文相对独立,但知识、技能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认知的快乐,同时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自我实现的机会,对自我价值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增加自信心与满足感。
   例如,在《畅游比喻的王国》复习课前,我向大家提供《秋浦歌》《青玉案》《武陵春》这三首作品,要求大家找出这三首作品在修辞方面的共同点,分析这一修辞格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最后制作成演示文稿,在复习课上与大家交流。在复习课上,各个小组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这三首作品不约而同地运用了比喻修辞,分别从长度、体积、重量三方面写出了愁思的无穷无尽、无边无垠、沉重压抑。显得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同学们在交流时,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与满足的光彩。这是由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并从中体验到“发现”、“研究”、“探寻”的快乐,以及获得成功后而产生的巨大满足感和自信心。这种“快乐”与“满足”、“自信”,能令兴趣更“易于形成和巩固”。
  
  邓励平,教师,现居广东广州。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也是为今后学习英语打下良好基础的主要阶段.所以,教师应该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营造
期刊
高中诗歌教学有两个基点,一是诵读,二是鉴赏。不论理念怎么变,课标怎么变,教材怎么变,这两个基点不会变,也不应该变。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不论是常态课、公开课、竞赛课),都必须重视这两个基点的落实。   第一基点是“诵读”。重视诵读,落实诵读,并不是看老师在教学中是否安排了诵读或安排了几次诵读,而是要看老师在诵读上对学生是否有有效指导,学生的诵读状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没有改变、有没有优化。否则,读十
2008年4月11日,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博物馆(Newseum)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开放.这座七层楼的混合建筑耗资4.5亿美元,囊括了画廊、剧院及大型活动场地,是一个融合了历史气息和尖端技
1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 12 实验操作2 1 按上图所示连接实验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 2 向各仪器里加入实验用药品。2 3 调节容器A的高度 ,使水与电石逐渐接触 ,根据
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英语综合能力,可以概括为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包括文化素养等.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学的重心放在基础知识之上,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
期刊
如何才能学好文言文是学生们感到特别头痛的事。虽然花了很多精力去学习它,早自习还扯破喉咙对它读了又读,可总是收效甚微。我曾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学文言文吗?”有近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肯定地回答说:“不喜欢。”这一令人忧心的事实告诉我,必须寻找出一条教学文言文的新路,赋予文言文教学新的活力。   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另僻蹊径呢?   为此,我在教授文言文《﹤庄子故事﹥两则》中大胆地进行了一些新尝试。   《﹤
摘 要:在小學阶段,教师们开展基于主题和语篇的整合学习,将有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习得,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发展,从而达成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小学阶段出现的知识碎片化教学现象,也可以避免学生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本文是笔者在小学阶段实际教学中,通过相关案例的研究,就整合学习问题进行的讨论与分享。  主题词:小学英语;整合学习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又必须有相应的仪器设备 ,农村一般中学由于条件的限制 ,往往因仪器不足而大多数实验无法进行。作为一名物理教师 ,应利用身边
2008年4月12日,挪威的新歌剧院--奥斯陆歌剧院(Oslo OperaHouse)举办了竣工庆典演出.这个主厅拥有1 360个坐席的歌剧院,是挪威国立歌剧演出公司(National Opera Company of N
如何利用学校仅有的实验条件向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1 当实验第一次出现时 ,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