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视角中的艾略特诗歌主客一体观探索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123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象学是当代西方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潮。艾略特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诗歌批评概念:"感受的分化"和"客观对应物"。本文探索了现象学视角中的艾略特的诗歌批评。
  关键词:现象学;诗歌;批评
  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典型的哲学思维态度和典型的哲学方法”,胡塞尔所谓的“典型哲学的方法”是针对“自然态度”与“历史态度”提出来的。“自然态度”相信意识的对象是独立于意识之处而客观存在的东西,并相信我们关于他们的只是是可靠的,其出发点是一种不可取的朴素态度或自然态度,而不是理智的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轻率地肯定现实事物的存在,也不否定他们的存在,而是用加括号的方法把他们悬置起来,暂时不予以考虑,就是第一个“悬置”;“历史的态度”总是不假思索的相信历史所给与的观念或思想的可靠性,并以此为基础来看待事物,相信如此得来的知识的可靠性。胡塞尔认为所有的历史观点都不是可靠地历史经验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盲视,应该用加括号的形式把他们封存起来,不予考虑,这就是第二个“悬置”,只有割断与这些先人之见的联系,人们才能进入“纯粹现象”的领域,进行真正自主的哲学研究。胡塞尔说:现象学的还原就是说,所有超越之物(没有内在的给予我的东西)都必须给予无效的标志,即: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有效性不能作为存在和有效性的本身,至多只能作为有效性现象。可见,胡塞尔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这两种加括号的方法,把间接地历史知识和直接的现象知识都清醒掉。在这两个悬置的基础上,胡塞尔提出“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及其意向性理论。其意向性理论消解了在心理主义那里潜在的主客二元对立,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对立,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客二分法,从而重新界定了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在艾略特的是个中,艾略特采用主客一体化手法,模糊了主客体之间的界限,不仅深化了其诗歌一贯表现的人类精神荒原和异化的主题,同时其实做呈现出现象学的美学色彩。以下本文拟将具体阐述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及其在艾略特诗歌中的表现。
  一、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
  人类以知性和非知性构成两种生存方式,知性思维是一种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将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严格区分。而胡塞尔的现象学于庄子的齐物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非知性的的方式颠覆传统的知性方式,将主客融为一体以破除知性障碍,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胡塞尔认为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意识的哲学研究本质就在它的意向性,而意向性就是意识对某物的指向性。所谓客体都布满了意识主体的意向性投射,整个客观世界(存在世界)都是一片混沌、黑暗。所谓“我思故我在”,在现象学意向理论的视野中,审美对象不再是一种物质的或精神的、主观的或客观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一种超越了与之与精神、主客观二元对立的、非实体性的、意向性的存在,这种意向性存在是一种蕴含了意义与价值的关系性存在。比如同样是月亮,天文学家、文学家、与普通老百姓观看月亮时的感觉不一样,天文学家把月亮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文学家把月亮作为审美感悟的对象,故同一事物因意识主体意象投射性的结果分别与意识主体形成了或使用或审美的价值关系。胡塞尔说:“意向性即不存在于内部主体之中,也不存在于外部客体之中,而是整个具体的主客体关系的本身。”“既不是存在的又不是非存在的”是对审美对象存在方式特殊性描述,这句话看起来矛盾,实则揭示了审美对象存在方式的特殊性。“不是存在的”意味着他不是一个实体对象,不像一个自然存在物那样天然的自在的存在着,它要借助主体,要通过人的审美意识特别是知觉意向和想象意向才能显示出来,这是解构了把审美对象等同于客观存在物的传统观念;“不是非存在的”意味着他不是纯粹观念的精神实体,他要以一定的感觉材料为基础,并由意识活动赋予意义而形成的意向对象,这有消解了传统观念论。这就将传统主客二分法的主客体界限完全抹杀,艾略特的是个亦呈现出这样一种主客相融的本质,本文拟将予以分析说明。
  二、艾略特诗歌中的主客一体观
  艾略特的《荒原》自发表以来一直被视为现代派的开山之作,艾略特本人也被视为现代派的先驱,有别于浪漫主义诗歌的直抒胸臆,张扬主体情感的诗风,艾略特追求非个性化的效果,寻求客观对应物来表达主体细致、幽深的心理和情感。其诗歌主题主要表现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现代人虽生犹死、麻木、沉滞的生存状态,从而再现了现代人的精神荒原和异化的生存想象。艾略特的抒情策略是将主体(人物)的生命抽空,使其变为物化的、机械化的存在;同时又赋予物体以生命的意识,从而使物体宣兵夺主占据了人原来所有的主体地位。这种荒诞、悖谬恰是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最佳反讽。试以《杰.阿尔弗莱特.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诗来加以说明:
  “当暮色蔓延在天际
  像一个病人上了乙醚,躺在手术台上
  让我们走吧,穿过某些半是冷落的街,
  不安息的夜喃喃有声的撤退
  只撤入只宿一宵的便宜商店,
  以及铺满锯末和牡蛎壳的饭馆。
  紧随的一条条的街像一场用心险恶的冗长的争执…”
  “还有那个下午,那傍晚,睡得如此安详!
  为纤长的手指爱抚轻轻,睡了…倦了…或者装病,
  躺在地板上,这里,在你和我的身边。”
  这些诗句中的,“暮色”成了“病人”,需要动手术——有了人的需求;“夜”可以喃喃有声,像人一样去旅店投宿,“街道”不仅向人一样会争执,而且用心险恶,“傍晚”不仅可以享受纤纤手指的轻轻爱抚,还会装病,需要睡眠。所有的景物都主体化、意识化了,都布满了胡塞尔所说的人的“意识性投射”。换句话说,这些景物之所以能存在,都是人的意识性投射的结果。
  不同于浪漫派诗人的将景物情感化、主体化,在他们的诗中,景物往往是抒情主体(即诗人)的情感载体,是抒情主体意识的“附庸”。而在艾略特的诗中,景物不是作为某个特定主体的情感载体,而是属于自身的内在的、独立的意识,其意识具有自主性、自足性。黄宗英说:“利用各种动物话语来淡化诗歌中的主体意识可谓艾略特一种有效的‘非个性化’创作尝试。”同时,艾略特往往将诗中的人物抽空意识,使其无生命化机械化,只是在物理性存在。这样有意识的使主体声音遁化,可以模糊主体之间的界限,主体失去意识,成为机械化、物化的存在。客体却被赋予了人的意识,达到了艾略特所追求的“非个性化效果”,暗示出这一生存状态并非属于某个人,而是一种普泛性的生存方式,从而揭示出在“荒原式”社会里,人类浑浑噩噩、虽生如死的存在困境,这一生存困境正是现代派文学异化主题的具体说明。
  参考文献
  [1] 张剑.T.S.艾略特:诗歌和戏剧的解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93.
  [2] 陆建德. 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8.
  [3] 贺照田. 艾略特中晚期诗学研究[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阎嘉. 文学理论精粹读本[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9.
  作者简介:
  冯秀茹(1978-),女,河北保定人,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卢振军(1973-),男,河北省张家口人,河北省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近一二年,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重庆酸菜鱼,逐渐在各地走红起来,不仅风行大街小巷的饭店餐馆中,还闯进了豪华的大饭店。 酸菜鱼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原因在于它是一道家常风味
吃遍了中餐的国人逐渐想要尝试一下新鲜口味,于是转向西餐,人们逐渐认识了一道法国美食——鹅肝酱. People eating Chinese food gradually want to try fresh taste, so t
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犹太作家自19世纪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艾·巴·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位。辛格是继索尔·贝娄
心理意象看完《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的人会对其构思、叙事方式感到头晕,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人不明白的,更难让观众理解的是片中大量情节、物品所代表的隐含意义。这种物品所
诺曼·梅勒的代表作《裸者与死者》以战争为背景,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和历史主题。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小说中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进行分析,揭示了梅勒对人与自然
摘要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女权主义的重要代表,她的收笔之作《丹尼尔·德龙达》是一部集哲学、宗教和历史等一体的小说,是对女权主义的一大推动。在小说写作中,艾略特通过运用反衬、对比、幻想等多种手法,结合现代主义手法,塑造了男权主义下的女权主义意识觉醒及逐步寻找出路的重要性。  关键词:女权主义 丹尼尔·德龙达 乔治·艾略特 男权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朋友们知道我偏爱粤菜.其实与其说我偏爱粤菜,倒不如说我钟情粤菜中的靓汤.那汤汁稠浓,醇香怡人的靓汤总是让我心 My friends know that I prefer Cantonese cuisine.In fa
埃德华·萨伊德在《东方学》中指出,在西方与东方的遭遇过程中东方永远是被观察、被探究、被言说的对象。西方对东方的表述中缺乏来自东方的声音。(2003:ⅩⅩⅦ)正是被殖民者
单身老绅士匹克威克带领俱乐部的三位成员(年迈多情的特普曼、附庸风雅的史拿格拉斯和纸上谈兵的文克尔)走出伦敦,到英国各地旅游,并向俱乐部的其他成员报告旅途见闻。他与好
《企业看点》栏目的作者朋友:《中国石油企业》杂志《企业看点》栏目是一个以介绍企业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推广性的新经验、新作法,推介在石油石化企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