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创新中的“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来自中国网贷行业的证据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h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网贷行业省级数据,研究中央政府的鼓励和规范政策对FinTech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鼓励促进了FinTech创新,但规范无法抑制FinTech过度创新;鼓励和规范都不影响FinTech风险暴露水平.就FinTech创新水平而言,地区市场化水平对于中央政策引导具有显著调节效应;就FinTech风险暴露水平而言,地方监管资源对于中央政策引导具有显著调节效应.因此,中央政策落地同时需要地方"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支持.
其他文献
作为人口大国,吃饭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意味着我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供给.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七连丰”,
期刊
从政府治理结构改革的角度探讨如何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从理论上来说,省直管县改革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府治理结构改革,能够通过简化政府治理级次来改变政府治理效率,影响诸如环保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本文采用卫星反演的PM2.5数据检验了省直管县改革前后县级区域空气污染的变动趋势。发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能显著降低地区空气污染水平,“强县扩权”改革则显著加剧了地区空气污染。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机制检验发现,“财政省直管县”主要体现为财力保障水平提升导致的治理变化,而“强县扩权”
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儿童营养不良问题更为严峻.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水平,中国在2011年秋季学期针对贫困地区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本文使用中国
在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等公共事务中,经常可以观察到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公众参与”在政策文本及学术文献中频现,另一方面,“政府干、百姓看”在实践中屡见不鲜.本文借鉴已有
随着国家金融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正规信贷是否必然促进农牧户增收仍然存疑.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4盟市374个农牧户为研究对象,利用OLS、2SLS和LIML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正规信贷规模对农牧户增收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异质性社会资本对债务平衡点产生的差异性作用.研究发现,正规信贷规模对农牧户增收的影响呈"倒U型",存在一个债务平衡点,使正规信贷促进农牧户增收的效应最大化.同时,相对于总体债务平衡点,以情感互动为目标的非正式社会资本,使农牧户的债务平衡点偏高;以地位寻求为目标的正式社会资本,使农牧户的债务
新发展阶段,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安全性畜产品需求的有效途径.农村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在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时代背景、内涵特征、生态化取向三个方面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进行了阐释.提出了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六条路径:以新发展理念指导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创新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强化技术创新,推动畜牧产业绿色转型;发挥中医药优势,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善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是在立足“三农”、对标城市、审视全国、放眼世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数字乡村建设是通过加强整体规划与配套,推
脱贫攻坚期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在享受医疗保障政策方面存在的巨大不平衡,是2020年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基于江西省和河南省6个摘帽贫困县的实地调研数据,对改进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发现脱贫攻坚期内,贫困人口享受的医疗保障福利明显高于非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在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之间造成的福利"悬崖效应"明显;脱贫攻坚期结束后,将现行的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简单"复制"推广到非贫困人口,会给地方财政带来较大的压力,不具有可行性.2020年后,可以考虑
本文以2001-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内部治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负债不足时,高管团队内部治理效应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的负债水平,降低企业实际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偏离程度.这种高管团队内部治理效应在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比较严重以及非CEO高管监督动机较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高管团队内部治理效应能够通过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来降低企业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偏离程度.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优化企业
婚备消费升级是当前中国农村家庭面临的重要婚姻难题。本文借用布迪厄的“婚姻策略”理论,聚焦于村庄婚备消费的实践过程和微观主体,探寻婚备消费升级的社会机制。就婚备消费的实践来看,农村婚备消费经历了从需求导向到能力导向、再到符号价值导向三个阶段的发展变迁。婚姻圈模糊化与婚配资源的结构性失衡、传统婚姻责任共识的延续与本地婚姻选择取向促使女性重构并支配着一种物质化的婚配秩序。在北方农村,子代婚姻是村庄社会面子的基本指向。在本地婚姻市场男多女少的背景下,中下层农户运用“求同”和建构“比较优势”的婚备消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