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学相长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教与学的起源与继承,认为教与学相辅相成,相辅相成。教师水平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永远不要厌倦学习教学。作为学生成长的领导者,持续的内部维修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相长 内涵发展 教学
【基金项目】兰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自学、议论、引导”模式下学教相长的行动研究(LZ[2017]GH-0302)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150-02
新新时代呼唤新教育,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影响因素非常多,但是最重要的肯定是离不开教师,一流教师可以带出一流的学生。文章试图从“教与学”的起源,传承与内涵入手,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学相长的渊源、发展与内涵
教学相长四个字最早出现于《学记》中,如果辞源上来说,《尚书》中的“学学半”,其实是“教学半”,很多学者认为,第一个学字是误写。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也对教学作了阐述,主张学、教并重,也确定出了教人和自学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学记》对教学相长的概念高度概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虽然有一道美味的菜,但如果你不尝试,就不能尝到它。通过学习,我可以发现我的缺点;通过教学,你会发现你的困惑。所以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
唐朝孔颖达对“教学相长”作了注解,只有学会找到自己的缺点,只有通过教人们了解自己的教学才能促进学习与教学。 “学习”是教师更好的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和学习都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手段。明代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也有涉及,老师想要教,前提是必须知道,必须学习,也就是学习是教学的基础和保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直坚信教学相长,做先生的应该一边教一边学,不是说贩卖一些知识,就可以终身去卖,如果先生原地踏步,学生也不会有进步,真正好的先生一定是一边指导学生,一边自我学习。
在《学记》中,作者运用比兴的方法,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教与学”的观点。教学与自学相互促进的教育规律自古有之,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树立起自己的责任意识,更应该在研究的基础上,来确保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学习是教学的基础,只有统一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才不会出现工作倦怠,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履行教学职责。
二、从教学出发
美味的食物,应先品尝味道,然后消化吸收,进而成为身体的一部分,这个过程是不可替代的。任何知识,只有通过自己思想的处理和转变,才能成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这同样不可替代。教师只准备“食物”还不够,还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将新知识嵌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中,并且“融为一体”,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接知如接枝”。否则,老师的课准备得再好,学生不学习,效果终究不会好到哪里去。总之,学生的学习,是老师的教学起点和落脚点。
有些老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讲授,却忽视了学生的领悟与消化能力,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是一种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组成的双向活动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维方式,必须针对学生的兴趣量身定制教学方法。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要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老师还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引导者,正所谓“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通过传授知识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老师的责任。如何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这就是学生喜欢学习的东西,愿意学习,高效并且学习得很好。否则,老师在课堂上讲课,说得再好,再精彩,但学生不开心,学习不好,效率不高,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算是失败的,教师工作的价值也很低。因此,对教师教学效果和价值的评价不应该仅仅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而应该依赖于学生的学习,这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
例如,笔者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课堂教学中,就安排了这样的一个环节: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边角边”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但是假如這里的角不是两边的夹角,而是其中一边的对角时,两个三角形还是全等的吗?
在这个问题之下,学生开始在自己的作业纸上画图、尝试同时也在进行交流,最后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这种方法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也可以是全等的。同学们可以用作业本的拐角来画的,我让AC=DF,AB=DE,这样画了几次都是全等的。
生:是吗?(同学们也利用作业本的拐角来实验)最后验证了所画的两个三角形确实是全等的。
师:那是怎么回事?教材上说不能用“边边角”来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啊。
有学生说: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例子,其只能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是成立的。
师:说得好,从刚刚的实验中,我们知道这样画得到的确实都是直角三角形,那也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那请同学们接着想,假如两个三角形都是钝角三角形,“边边角”能说明全等吗?如果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呢?
学生思考交流后,得到了结论都是肯定的。
师:假如我们不指明两个三角形是哪类三角形,那能够用“边边角”说明全等吗?
生:不能。
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可以把本来很简单的不能用“边边角”来判定的全等三角形,变得丰富起来。事实上,将一个看似没有探究意义的案例变成具有相当探索意识的案例,关键在于教师选择的讲解方式。
三、用学习来促进教育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教师的应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成为生活用水的源泉。在19世纪末,德国大学主张教职员为科学家。科学家是教师,教学,教研一体,学术发展,统治世界,是教学精神的支撑。要好好学习是要教好加油站和先决条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推动自己,深入学习,不断“补充”,不断提高自己作为知识的来源。这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一个人腹里空空如也,怎么才能说去教育他人呢。教师的知识,水平,眼界,人格魅力和教育艺术是教学中最大的资本,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高度和学习方法。只是听过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没听过庸师出高徒。柏拉图拜苏格拉底为师,柏拉图被哲学深深感动,一直追随8年,直到他的老师死亡,柏拉图用自己的言行和学习方式,教育亚里士多德。教师水平越高,学生受到的启发和影响就越大。一流的老师可以教出一流的学生。
当人们有所感悟,有一些心得的时候,当快乐时,当他们感到难过时,他们总是希望有人分享,交流或谈论。作为一名教师,不断探索研究,在知识的道路上会有所收获,教师也必须热切地期待与课堂上的学生分享,课堂会因此而增添许多,并且有激情,有乐趣,有活力,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真谛和奥义。否则,这将是无聊和乏味的教学,这将导致老师的厌恶教学,学生厌恶学习。
教师是最好的和最大的课程资源。 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他的知识和性格。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的自我约束,丰富的知识,生活态度和生活经验,心理状态,人格魅力,以及学习的方式方法,对学习的态度,这是一种无形的榜样,是道德感化和人格指引的教材,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沾化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教育的影响,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是最好的精神状态,作为一名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这是一门必修课。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领导者。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要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出自身价值,那就与教学相长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陈雪梅,李燕博.论教学相长内涵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西藏科技,2017(12):40-41+43.
[2]梁丽英.论“教学相长”内涵发展及对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06):41-44.
【关键词】教学相长 内涵发展 教学
【基金项目】兰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自学、议论、引导”模式下学教相长的行动研究(LZ[2017]GH-0302)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150-02
新新时代呼唤新教育,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影响因素非常多,但是最重要的肯定是离不开教师,一流教师可以带出一流的学生。文章试图从“教与学”的起源,传承与内涵入手,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学相长的渊源、发展与内涵
教学相长四个字最早出现于《学记》中,如果辞源上来说,《尚书》中的“学学半”,其实是“教学半”,很多学者认为,第一个学字是误写。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也对教学作了阐述,主张学、教并重,也确定出了教人和自学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学记》对教学相长的概念高度概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虽然有一道美味的菜,但如果你不尝试,就不能尝到它。通过学习,我可以发现我的缺点;通过教学,你会发现你的困惑。所以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
唐朝孔颖达对“教学相长”作了注解,只有学会找到自己的缺点,只有通过教人们了解自己的教学才能促进学习与教学。 “学习”是教师更好的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和学习都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手段。明代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也有涉及,老师想要教,前提是必须知道,必须学习,也就是学习是教学的基础和保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直坚信教学相长,做先生的应该一边教一边学,不是说贩卖一些知识,就可以终身去卖,如果先生原地踏步,学生也不会有进步,真正好的先生一定是一边指导学生,一边自我学习。
在《学记》中,作者运用比兴的方法,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教与学”的观点。教学与自学相互促进的教育规律自古有之,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树立起自己的责任意识,更应该在研究的基础上,来确保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学习是教学的基础,只有统一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才不会出现工作倦怠,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履行教学职责。
二、从教学出发
美味的食物,应先品尝味道,然后消化吸收,进而成为身体的一部分,这个过程是不可替代的。任何知识,只有通过自己思想的处理和转变,才能成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这同样不可替代。教师只准备“食物”还不够,还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将新知识嵌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中,并且“融为一体”,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接知如接枝”。否则,老师的课准备得再好,学生不学习,效果终究不会好到哪里去。总之,学生的学习,是老师的教学起点和落脚点。
有些老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讲授,却忽视了学生的领悟与消化能力,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是一种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组成的双向活动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维方式,必须针对学生的兴趣量身定制教学方法。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要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老师还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引导者,正所谓“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通过传授知识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老师的责任。如何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这就是学生喜欢学习的东西,愿意学习,高效并且学习得很好。否则,老师在课堂上讲课,说得再好,再精彩,但学生不开心,学习不好,效率不高,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算是失败的,教师工作的价值也很低。因此,对教师教学效果和价值的评价不应该仅仅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而应该依赖于学生的学习,这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
例如,笔者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课堂教学中,就安排了这样的一个环节: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边角边”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但是假如這里的角不是两边的夹角,而是其中一边的对角时,两个三角形还是全等的吗?
在这个问题之下,学生开始在自己的作业纸上画图、尝试同时也在进行交流,最后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这种方法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也可以是全等的。同学们可以用作业本的拐角来画的,我让AC=DF,AB=DE,这样画了几次都是全等的。
生:是吗?(同学们也利用作业本的拐角来实验)最后验证了所画的两个三角形确实是全等的。
师:那是怎么回事?教材上说不能用“边边角”来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啊。
有学生说: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例子,其只能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是成立的。
师:说得好,从刚刚的实验中,我们知道这样画得到的确实都是直角三角形,那也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那请同学们接着想,假如两个三角形都是钝角三角形,“边边角”能说明全等吗?如果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呢?
学生思考交流后,得到了结论都是肯定的。
师:假如我们不指明两个三角形是哪类三角形,那能够用“边边角”说明全等吗?
生:不能。
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可以把本来很简单的不能用“边边角”来判定的全等三角形,变得丰富起来。事实上,将一个看似没有探究意义的案例变成具有相当探索意识的案例,关键在于教师选择的讲解方式。
三、用学习来促进教育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教师的应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成为生活用水的源泉。在19世纪末,德国大学主张教职员为科学家。科学家是教师,教学,教研一体,学术发展,统治世界,是教学精神的支撑。要好好学习是要教好加油站和先决条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推动自己,深入学习,不断“补充”,不断提高自己作为知识的来源。这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一个人腹里空空如也,怎么才能说去教育他人呢。教师的知识,水平,眼界,人格魅力和教育艺术是教学中最大的资本,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高度和学习方法。只是听过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没听过庸师出高徒。柏拉图拜苏格拉底为师,柏拉图被哲学深深感动,一直追随8年,直到他的老师死亡,柏拉图用自己的言行和学习方式,教育亚里士多德。教师水平越高,学生受到的启发和影响就越大。一流的老师可以教出一流的学生。
当人们有所感悟,有一些心得的时候,当快乐时,当他们感到难过时,他们总是希望有人分享,交流或谈论。作为一名教师,不断探索研究,在知识的道路上会有所收获,教师也必须热切地期待与课堂上的学生分享,课堂会因此而增添许多,并且有激情,有乐趣,有活力,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真谛和奥义。否则,这将是无聊和乏味的教学,这将导致老师的厌恶教学,学生厌恶学习。
教师是最好的和最大的课程资源。 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他的知识和性格。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的自我约束,丰富的知识,生活态度和生活经验,心理状态,人格魅力,以及学习的方式方法,对学习的态度,这是一种无形的榜样,是道德感化和人格指引的教材,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沾化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教育的影响,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是最好的精神状态,作为一名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这是一门必修课。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领导者。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要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出自身价值,那就与教学相长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陈雪梅,李燕博.论教学相长内涵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西藏科技,2017(12):40-41+43.
[2]梁丽英.论“教学相长”内涵发展及对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06):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