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类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同时,工程建设中对材料性能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作业计划实施中为了实现预拌混凝土的高效利用,确保其原材料质量状况良好性,则需要注重与之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使用。基于此,本文就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展开论述,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52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046-01
1 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意义分析
首先,有利于保持混凝土实践应用中良好的功能特性,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可靠性。实践过程中若项目施工企业及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科学控制,处理好其中的存在问题,将会使混凝土原材料性能得以优化,从而保持其实践应用中良好的功能特性,并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可靠性;其次,有利于提升混凝土质量控制水平,优化其控制方式。项目施工人员通过对不同质量控制措施的灵活使用,实现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时,将会为其质量控制工作落实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促使其整体的质量控制水平得以不断提升,长此以往,有利于优化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方式;第三,有利于降低混凝土施工风险,消除其作业计划实施中的安全隐患。实践中通过对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实际应用概况的深入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存在质量缺陷的原材料进行科学处理,将会实现项目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的安全使用,最终达到其施工风险降低的目的,并消除预拌混凝土作业计划实施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2.1 建立相应原材料的自备数据库和质量库
所用原材料的供应厂家必须是信誉好、质量稳定的产品,要建立原材料合格供应商名单制度。首先应选用经过评价合格供应商提供的材料,特别是所用的水泥,每一批次的水泥都应向供货商索要水泥理化检验报告,随同每一批次水泥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寻求最佳的生产配比,同时保存好技术资料,建立自备数据库,以备查用;对供应厂家的每批原材料的检验情况应及时统计,建立健全质量台帐,加强数据统计分析,随时掌握各厂家原材料的变异情况,并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2.2 加强原材料的运输、储存条件、堆放的质量控制
2.2.1 水泥运输、贮存
水泥在运输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并应当用标牌做好明显标志,严防混淆。
散装水泥宜在储存于筒仓中,采用螺旋输送机进行送料。筒仓应保证密封性能良好,防止雨、雪进入,避免原材料受潮。不同品种、规格、出厂时间的水泥不得混罐;为了防止材料混合后出现变质或强度降低现象,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袋装水泥应在库房内贮存,库房应该通风、干燥、屋面不渗漏、地面排水通畅。堆放时应按水泥品种、规格、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及编号、到货先后或使用顺序排列成垛;对水泥的使用采取先进先用的方法;堆码不超过10层;露天堆放应放在至少30cm垫板上,水泥周围严密遮盖防水雨布;室内存放离墙壁20cm以上,并留足通道和防潮措施。
2.2.2 砂、石运输和堆放
为了保证原材料的稳定性,堆场应采用硬地坪(水泥地坪),碎石或卵石堆放高度不宜超过5m,并有可靠的排水功能,保证排水系统通畅,防止积水、积雪。不同规格的砂、石应该分别堆放,并设有醒目的标志,标明品种、规格,防止混料。混凝土粗细骨料应保持干净,并及时地把情况反馈到生产控制中。
2.3 严格实施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要根据相关技术标准,从源头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对所有进场的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和检验,检查是否正规厂家出品,是否质量证明书,材料的数量、品牌、规格、型号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同时按照一定比例取样复检,只有达到标准要求的原材料才能使用,并做好检查记录,建立台帐,为后续生产合格的混凝土产品打下基础。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如下:
2.3.1 水泥的质量控制
(1)加强对水泥的进场验收和使用过程控制至关重要。检查进场水泥的生产厂家是否具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对袋装水泥的实际重量进行抽查,按批号存放,并由试验室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取样复查、验收,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以上时,试验室必须定期按批号复检,应抽样复查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安定性等性能,并按复检结果使用;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设计的要求,应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并按有关规定执行,应有相关检测报告。
(3)检验项目方法:按照“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級、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执行。检验项目:按照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检验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和细度。当3d强度符合该标准要求预测28d强度符合要求时,水泥才能入库。
2.3.2 骨料的质量控制
石子宜采用连续粒级,所用的粗、细骨料质量对粗、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等技术指标测试经应符合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检测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含泥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骨料检验方法。应按骨料的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目测合格的砂石入仓后,在标识牌上标识清楚待检,采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或600t为一验收批,采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200m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量的,应按验收批进行验收。
检验项目:毎验收批骨料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和针片状颗粒含量检验。对于海砂或氯离子污染的砂,还应检验其氯离子含量;对于海砂还应检验贝壳含量;对于人工砂、机制砂、混合砂还应检验石粉含量。当使用新产源的骨料时,应由使用单位按质量要求进行全面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J52的规定。
2.3.3 对掺合料的质量控制
(1)对于掺合料的物理性能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在进行掺合料规范留取之后,根据其相关的要求进行掺合料的细度、流动度等物理性能进行检测,防止市场上出现的磨细后的Ⅱ级粉煤灰以及相关不合格的超细矿渣进入施工环节。并且放射性比活度高于1.0的掺合料是不允许进入施工中的。
(2)粉煤灰、矿渣粉检验方法。粉煤灰检验项目:验收批粉煤灰进场生产厂家每车应提供出厂合格证,按批提供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严格按车检验细度,并按批进行检验其烧失量、需水量比、含水量和雷氏法安定性检验,检验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质量应符合此要求。
矿渣粉检验项目:验收批粉煤灰进场生产厂家每车应提供出厂合格证,按批提供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按批检验其比表面积、流动度比、含水量、活性指数,检验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结语
新时期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工程建设中性能可靠的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依赖性逐渐增强,客观地说明了加强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实践过程中需要在了解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实际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其质量控制,确保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实践应用效果良好性,给予混凝土使用中的作用发挥相应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戴涛.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7,(14).
[2] 陈汉飞,曹耀江.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应用及质量控制的心得[J].广东建材,2016,(09).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52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046-01
1 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意义分析
首先,有利于保持混凝土实践应用中良好的功能特性,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可靠性。实践过程中若项目施工企业及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科学控制,处理好其中的存在问题,将会使混凝土原材料性能得以优化,从而保持其实践应用中良好的功能特性,并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可靠性;其次,有利于提升混凝土质量控制水平,优化其控制方式。项目施工人员通过对不同质量控制措施的灵活使用,实现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时,将会为其质量控制工作落实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促使其整体的质量控制水平得以不断提升,长此以往,有利于优化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方式;第三,有利于降低混凝土施工风险,消除其作业计划实施中的安全隐患。实践中通过对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实际应用概况的深入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存在质量缺陷的原材料进行科学处理,将会实现项目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的安全使用,最终达到其施工风险降低的目的,并消除预拌混凝土作业计划实施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2.1 建立相应原材料的自备数据库和质量库
所用原材料的供应厂家必须是信誉好、质量稳定的产品,要建立原材料合格供应商名单制度。首先应选用经过评价合格供应商提供的材料,特别是所用的水泥,每一批次的水泥都应向供货商索要水泥理化检验报告,随同每一批次水泥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寻求最佳的生产配比,同时保存好技术资料,建立自备数据库,以备查用;对供应厂家的每批原材料的检验情况应及时统计,建立健全质量台帐,加强数据统计分析,随时掌握各厂家原材料的变异情况,并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2.2 加强原材料的运输、储存条件、堆放的质量控制
2.2.1 水泥运输、贮存
水泥在运输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并应当用标牌做好明显标志,严防混淆。
散装水泥宜在储存于筒仓中,采用螺旋输送机进行送料。筒仓应保证密封性能良好,防止雨、雪进入,避免原材料受潮。不同品种、规格、出厂时间的水泥不得混罐;为了防止材料混合后出现变质或强度降低现象,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袋装水泥应在库房内贮存,库房应该通风、干燥、屋面不渗漏、地面排水通畅。堆放时应按水泥品种、规格、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及编号、到货先后或使用顺序排列成垛;对水泥的使用采取先进先用的方法;堆码不超过10层;露天堆放应放在至少30cm垫板上,水泥周围严密遮盖防水雨布;室内存放离墙壁20cm以上,并留足通道和防潮措施。
2.2.2 砂、石运输和堆放
为了保证原材料的稳定性,堆场应采用硬地坪(水泥地坪),碎石或卵石堆放高度不宜超过5m,并有可靠的排水功能,保证排水系统通畅,防止积水、积雪。不同规格的砂、石应该分别堆放,并设有醒目的标志,标明品种、规格,防止混料。混凝土粗细骨料应保持干净,并及时地把情况反馈到生产控制中。
2.3 严格实施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要根据相关技术标准,从源头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对所有进场的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和检验,检查是否正规厂家出品,是否质量证明书,材料的数量、品牌、规格、型号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同时按照一定比例取样复检,只有达到标准要求的原材料才能使用,并做好检查记录,建立台帐,为后续生产合格的混凝土产品打下基础。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如下:
2.3.1 水泥的质量控制
(1)加强对水泥的进场验收和使用过程控制至关重要。检查进场水泥的生产厂家是否具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对袋装水泥的实际重量进行抽查,按批号存放,并由试验室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取样复查、验收,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以上时,试验室必须定期按批号复检,应抽样复查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安定性等性能,并按复检结果使用;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设计的要求,应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并按有关规定执行,应有相关检测报告。
(3)检验项目方法:按照“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級、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执行。检验项目:按照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检验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和细度。当3d强度符合该标准要求预测28d强度符合要求时,水泥才能入库。
2.3.2 骨料的质量控制
石子宜采用连续粒级,所用的粗、细骨料质量对粗、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等技术指标测试经应符合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检测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含泥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骨料检验方法。应按骨料的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目测合格的砂石入仓后,在标识牌上标识清楚待检,采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或600t为一验收批,采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200m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量的,应按验收批进行验收。
检验项目:毎验收批骨料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和针片状颗粒含量检验。对于海砂或氯离子污染的砂,还应检验其氯离子含量;对于海砂还应检验贝壳含量;对于人工砂、机制砂、混合砂还应检验石粉含量。当使用新产源的骨料时,应由使用单位按质量要求进行全面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J52的规定。
2.3.3 对掺合料的质量控制
(1)对于掺合料的物理性能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在进行掺合料规范留取之后,根据其相关的要求进行掺合料的细度、流动度等物理性能进行检测,防止市场上出现的磨细后的Ⅱ级粉煤灰以及相关不合格的超细矿渣进入施工环节。并且放射性比活度高于1.0的掺合料是不允许进入施工中的。
(2)粉煤灰、矿渣粉检验方法。粉煤灰检验项目:验收批粉煤灰进场生产厂家每车应提供出厂合格证,按批提供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严格按车检验细度,并按批进行检验其烧失量、需水量比、含水量和雷氏法安定性检验,检验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质量应符合此要求。
矿渣粉检验项目:验收批粉煤灰进场生产厂家每车应提供出厂合格证,按批提供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按批检验其比表面积、流动度比、含水量、活性指数,检验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结语
新时期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工程建设中性能可靠的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依赖性逐渐增强,客观地说明了加强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实践过程中需要在了解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实际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其质量控制,确保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实践应用效果良好性,给予混凝土使用中的作用发挥相应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戴涛.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7,(14).
[2] 陈汉飞,曹耀江.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应用及质量控制的心得[J].广东建材,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