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与调查研究

来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dl0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麻醉学基础课程的整合与调查研究,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及大纲的修订,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麻醉医学专业综合型人才.
其他文献
随着临床医学专业逐年扩招,各地医学院校多个附属医院临床教学水平不一致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日益突出,同质化临床教学已成为当今医学教育共同关注的热点.新疆医科大学通过调整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机构设置,实施“五统一”同质化教学体系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临床教学同质化的持续改革提供参考.
在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分析我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主体性转变与困境,并基于主体间性理论优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工作进行总结,在师生关系、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4+1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手术室实习的60名实习护士,据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照组实习护士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实习护士采用思维导图引导4+1教学法.实习4周后,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及手术护理能力.结果:实习4周后,实验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实习护士的无菌操作、手术配合及应急处理的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引导4+1教学法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联合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80名在我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联合CBL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所有学生出科前均进行客观考核及主观评价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在客观考核方面,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对照组,在主观评价方面,实验组学生对培训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联合
目的探讨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1H–MRS)对中药加减薯蓣丸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疗效评价功能。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VCIND患者100例,男女比例1∶1,平均年龄63.2岁。将入选的100例VCIND患者随机分成50例中药、西药治疗两组,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所有被试行1H–MRS检测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检查和临床痴
目的:分析在精神科实习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纳入5批,共122名临床实习医学生,采用信封随机法分成实验组(60名)及对照组(62名).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法实施带教.比较两组临床实习理论成绩(优良率)、精神检查操作考核得分及实习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得分.结果:实验组临床实习理论成绩、精神检查操作考核及实习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可提高临床实习医学生的实习成绩,提高教学效果.
目的:研究CBL联合Mini-CEX对提高急诊科实习医生临床能力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科进行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0名,采用CBL和Mini-CEX指导教学;对照组20名,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在实习初期和末期比较分析学生在问诊能力、查体能力、临床诊断、治疗方案、操作能力、沟通能力、整体评价等7个方面的能力.结果:实习末期实验组7个方面的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CBL和Mini-CEX应用于临床教学,可提升急诊科实习医生的临床能力.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腹膜后纤维化(RPF)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3年9月期间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IgG4相关疾病(IgG4–RD)病例,总结其中RPF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治疗反应。结果共纳入IgG4–RD 107例,其中RPF 22例(21%)。年龄(63±11)岁,男∶女4.5∶1。最常见表现为腰痛(55%)。20例(91%)合并其他脏器损害,包括淋
目的:探讨学生辅助疗效评估教学法运用于心内科临床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进入我院心内科生产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名,比较出科时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理论和综合素质考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ini-CEX量表中,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学生辅助疗效评估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带教效果好,教学质量高.
目的:对比分析我校学生假期与在校期间网络通识课的学习状况,探讨学生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存在的差异,为慕课建设、打造“金课”提供参考.方法:对比分析2018学年与寒暑假期间学生选课情况和成绩数据,并对最受欢迎的前10门课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的假期成绩与在校期间学习成绩表现有差异(P<0.05),人均选课门数相差1.6门,在假期选课积极但资源浪费较多.对课程模块的喜好表现一致,学生网络课程的学习需要适当教学引导并加以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