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鼻窦炎黏膜免疫失调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m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鼻-鼻窦炎是鼻窦和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学非常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关于慢性鼻-鼻窦炎黏膜免疫方面的众多研究提示鼻部黏膜免疫失调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黏膜免疫屏障破坏、上皮细胞免疫缺陷以及免疫细胞应答异常方面来归纳总结慢性鼻-鼻窦炎黏膜免疫失调的研究进展,希望对慢性鼻-鼻窦炎的研究及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CRS的病因十分复杂,细菌感染、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免疫功能紊乱、组织重塑、全身及环境因素等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可以造成CRS的恶性循环和慢性迁延.本文主要介绍与CRS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关的一些因素,重点介绍细菌生物膜、免疫功能紊乱和重塑与CRS的关系。
先天性内耳畸形是儿童感音神经性聋的主要病因,临床上多采用配戴助听器及手术进行治疗,而人工耳蜗植入术是目前治疗先天性内耳畸形导致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最佳方法.本文就人工耳蜗植入术在先天性内耳畸形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中的应用及价值做一综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临床最常见的前庭外周性眩晕,少数患者症状持续不愈或反复发作,此类称之为难治性BPPV.近年来,随着对BPPV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研究报道的增多和深入,日益受到学者和临床医师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就难治性BPPV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评价方法和意义做一综述。
甲状腺乳头状癌高细胞亚型最初描述于1976年,一直被认为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预后较差的一种亚型.本文描述了此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相关性、治疗及其预后.目的在于提醒人们重视此亚型,并对其做更深入的研究,找出针对这种亚型的有效靶向疗法。
耳鸣是指在无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主观上感觉耳内或头部有声音,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它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许多疾病的伴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耳鸣是一种主观现象,难以客观的进行评价,目前仅通过患者的反应来进行测定和描述。尽管目前对耳鸣的产生及诊治已经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但多数缺乏充分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且患者满意度也较差。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耳鸣的病因、形成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
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neuroblastoma,ONB)是一种鼻颅底少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嗅黏膜的基底层,起病隐匿,不易早期发现.该病有独特的临床、免疫组化、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目前没有统一的分类分期及治疗手段.明确其病理分级及肿瘤分期对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对ONB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最新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少见,常见于岩尖部和中耳腔,其发病源于胚胎期的外胚层在两层融合过程中上皮残余未消失,日后逐渐增生发展形成的肿块.本文就其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分型、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慢性鼻-鼻窦炎、变应性鼻炎、哮喘在临床上共患率高,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浸润型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型具有典型的变应性免疫反应特点,与变应性鼻炎、哮喘统称为变应性联合气道疾病.变应性联合气道疾病在病理生理过程、流行病学及治疗上存在共性,变应性联合气道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阐述.本文着重就变应性联合气道疾病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最早的扁桃体手术大约开始于2000年以前,据考证古罗马的医师和作家Aulus Cornelius Celsus早在公元1世纪最早描述了扁桃体切除术,当时他用手指摘除扁桃体,当遇到用手指难以摘除时才用手术刀将扁桃体切除.时至1828年,美国费城的外科医师Philip Syng Physick采用铡除刀实施扁桃体手术,他用的器械是由古代死刑施行断头的工具演变来,该方法速度快、出血少.从此扁桃体手术得以
期刊
内淋巴积水是许多耳科疾病内耳损伤后相同的病理改变,建立简便有效内淋巴积水动物模型对研究内淋巴积水疾病的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内淋巴积水动物模型的诱导和鉴定方法及近年来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内淋巴积水机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