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狮》中成人与儿童的空间政治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ji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蝴蝶狮》是素有“童书桂冠作家”之称的英国作家麦克·莫波格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以空间理论作为理论构架,对《蝴蝶狮》进行文本细读,并分析其中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空间政治以及权利分布。以期为麦克·莫波格的儿童文学著作研究提供崭新的视角。
  关键字:空间政治;麦克·莫波格;家长;诡异
  麦克·莫波格(MichaelMorpurgo,1943—),英国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和文学家,是继昆廷·布莱克(QuentinBlake)、安妮·芬(AnneFine)之后的第三位英国儿童文学界的“童书桂冠作家”。《蝴蝶狮》故事情节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其一,老太太蜜莉规劝逃学的小男孩其重返校园;其二,老太太蜜莉所描述的伯堤·安德鲁与白狮子相遇,相处,离别而又重逢的故事。《蝴蝶狮》一经出版便斩获“雀巢聪明豆儿童读书奖(金奖)”。
  空间理论是近年后现代学术中的一个热点。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往往蕴含着某种意义”。空间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权利关系在物理场所中竞力的表象,由意识形态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空间具备政治性[1]。本文借助空间理论,展现《蝴蝶狮》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空间政治与权利关系。
  一、规训机构中的空间政治
  空间的构建基础是权利控制关系,在福柯看来在文学当中规训权利是固定不变的[2]。“规训”是为了追求“规范”与“精确”,而“坚决打击一切标新立异和违纪”的现象,而“规训机构”是通过惩罚的手段规训对象的场所,例如:军营、学校、工厂等[3]。
  规训机构可以被当做是儿童逃避外界危险的避难所。在《蝴蝶狮》中,战争毫无征兆地爆发,蜜莉的父亲战死沙场,在悲痛之余她盼望着伯堤能够继续呆在坎特伯里学院直到战争结束,这是因为蜜莉把坎特伯里学院的高墙当成了保护伯堤的坚强堡垒,能够成为抵御炮火的屏障。
  然而,学校作为一个规训机构,是一个充满了权利的场所。因为规训机构存在的基础就是向规训对象施以惩罚来保证规训的成效[3]。规训机构扮演着禁闭儿童的功能。作者莫波格对小男孩在坎特伯里学院里的描写采用的是全知全能视角,即叙事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把人物的一举一动悉数介绍给读者,正是这种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仿佛存在一个隐形的成人在监视着小男孩的任何举动。米歇尔福柯在介绍边沁圆形监狱时所提到的囚犯时说道:“这些孩子们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看着,他们知道自己肯定会被监视”,这时这一点确保了他们能够行为良好并老老实实地呆在分配给他们的空间里,而且溜进别人的空间则对他们意味着危险与惩罚[4]。当小男孩从坎特伯里学院出逃时就想到了被“毒打”“从后背到脚踝四大板,也许六大板”。因此诸如学校等规训机构是一个成人向儿童进行禁闭、监视的场所。
  二、非规训机构中的空间政治
  (一)客厅
  托马斯马库斯和的波拉尔卡梅伦认为“行使权利的场所不禁包括监狱与学校之类的规训机构,还包括与家庭生活与休闲有关的地方”[5]。客厅是家庭活动与休闲活动最密集的场所,也是成人与儿童之间权利博弈的主要场所。
  儿童文学作品中对家庭的描写总是干净整洁、宽敞明亮、温馨雅静的,这就是完美家庭的理念。也许儿童读者极少关注于以上的细节描写,并且对客厅这些温馨雅静的意象习以为常,但是这确是文本创造者刻意为之,试图向儿童读者灌输完美家庭的理念[2]。儿童文学的受众是儿童,儿童读者可以从完美家庭的描写中“获得自己未知的经验,或在陌生的情境中扮演他人,或以文字读本为镜来反观自我”[6]。这些完美家庭的理念可以对儿童读者进行积极的潜意识的教化,儿童只有通过对家长所设定的完美家庭理念进行模仿与内化,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化进程”,“儿童有责任毫无保留地加以继承,这也是完美家庭的空间政治维度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内涵”[2],可见明显的家长与儿童的权利控制关系。
  (二)儿童卧室
  在其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儿童的房间被视作儿童心里苦恼时的避难所,在房间里儿童可以摆脱成人的监视,有一定的自主空间。但是在《蝴蝶狮》中,儿童卧室是成人隔离与惩罚儿童的牢房。当伯堤执意坚称自己发现了现实当中不存在白狮子时,父亲不屑反驳,便把他“打发”回卧室里,结束父子之间无意义的谈话。并且,只有当伯堤回到卧室时,伯堤的父母才开始争论收养白狮子的事宜,这些重大事宜的商量的都是以儿童不在场作为前提,而儿童的卧室就起到了很好的隔离功效。由此可见,成人对家庭空间有绝对的空间支配权力,为了目的的达成,可以通过命令来限定儿童出现的范围。
  (三)围篱与高墙
  这里所谈论的围篱的定义范围是非规训机构空间之中的墙篱。围篱是成人为了确保对空间的所属和空间的安全,而在住所周边建造的防护装置。围篱所建造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孩童的安全。伯堤的父母从伯堤学步伊始就在农舍外加盖围篱,让伯堤远离“美洲豹、狮子和斑点鬣狗”的侵扰。伯堤父亲通过反复强调围篱外的残酷环境来强化围篱的保护功效。因为在家长眼中,只有在围篱、高墙的保护之下,才能给孩子的成长之初的观察、学习和成长提供安全的环境。而在围篱与高墙内的空间里,家长永远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家长是家庭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对信息与资源有着绝对意义上的控制权。
  三、儿童在空间政治中的尝试
  无论是在规训机构还是在非规训机构中,儿童在空间中监视、被限制、被规约,因此处于空间政治中处在被支配者的地位。虽然儿童是渺小的,经常被忽视或者边缘化[2],但是儿童总是无时不刻地试图打破既定的空间模式。《蝴蝶狮》中,小男孩在因为搞砸了拼字测验而被体罚,受尽了贝夏?布芒特的欺负之后,爬过围篱,穿过树林,越过沟渠成功逃出坎特伯里学院,逃离被压迫的空间。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围篱之内的伯堤,从开始对围篱之外的世界感兴趣,到手抓着围篱张望草原,进而爬树观望远眺草原,最后冲破围篱营救小白狮的举动,体现了儿童在被束缚的空间中如何一步步地获得相应权利。虽然突破这些成人限定的空间会带来责难、体罚甚至危险,麦克·莫波格笔下的伯堤和小男孩仍然一往无前,做出了勇敢的决定。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伯堤和小男孩所处的规训性空间和非规训性空间的分析,了解成人与儿童在空间政治中的权利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成人关爱并保护儿童;其次,儿童需要服从成人的安排与命令。虽然,儿童长期在空间政治中扮演这被支配者的角色,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都会试图去争取空间政治中的权利。由于儿童文学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大部分的儿童文学的创作选择了通过对和睦的家庭氛围,融洽的社会环境的描写,消解成人与儿童在空间政治中的权利关系当中的对立性,既遵循“社会准则”与“价值体系”,又合乎正统和自然[2]。
  参考文献:
  [1]李晶. 空间的性别,性别的空间——论《琐事》中家庭空间的政治关系[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 (04).
  [2]乐轩. 儿童文学中的空间政治[J]. 皖西学院学报, 2006, (22).
  [3]钟融冰. 监狱:强有力的中心存在——简评福柯《规训与惩罚》[EB 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1df060100gfbl.html, 2009, 12, 24/ 2014. 7, 15.
  [4]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Alain Sheridan (trans.) [M]. London: Penguin, 1991.
  [5]Thomas A. Markus and Deborah Cameron. The Words between the Space: Buildings and Language[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dedge, 2002.
  [6]殷建灵. 当代儿童文学中的成长主题[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1: 3-4.
其他文献
摘要:诱惑侦查作为一种侦查方法,在打击某些特殊犯罪上有其独特的优势。显然这种侦查手段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但对其认识在理论界和实际实践部门还存在一些不同意见和争议,这一方面反映了其在实践中运用所暴露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要求将侦查活动严格纳入法制轨道的正义呼声。  关键词:诱惑侦查;侦查陷阱;法律规制;正当性  一、诱惑侦查的概念。  诱惑侦查的概念有狭义的概念和广义的概念之分。  1.广
期刊
摘要:刑事辩护制度的发达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刑事法治发展状况的试金石。随着人权入宪和“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作为刑事诉讼人权重要内容之一的辩护权如何保障,必将引起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鉴于此,本文就我国辩护权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应该完善的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对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刑事诉讼;辩护权;辩护权保障;完善  一、辩护权保障的概述  
期刊
摘要:法律方法对于司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限制法官的肆意裁判,同时,法律方法也应该是我国法官应该掌握的一种工具,对于实现司法的公正和裁判结果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最高院一共发布了七批指导性案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由于这些案例具有典型性,因此以其为例可以进行充分的论证说明。  关键词:法律方法;司法;指导作用  一、引言  西方的判例具有“法源”的作用,法官在审理案件中可以直接适
期刊
摘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统筹方式,支付方式,享受标准和增长依据上存在巨大差异,这严重的影响了社会公平,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并且在的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老年群体的贫富差距。笔者建议我们应在借鉴国外改革经验的前提下,分步推进我国养老保险的双轨制改革,并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间人过度办法”的政策,以降低改革带来的阻力和震荡。  关键词: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  一、双轨
期刊
摘要:2012年8月,公益诉讼成为了热门话题。我国新修的《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了公益诉讼:由法律规定的机关及相关组织,可以将环境污染、损害诸多消费者权益以及有损公共利益之行为诉诸法院。若我国若能借鉴国外成熟的公益诉讼模式,扩大案件范围,不再限于环境污染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案件,同时注意防止权力滥用,将民事公益诉讼的提出主体适当扩大,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关键词:民事公益
期刊
摘要:司法活动中的证明,是运用证据资料按照思维逻辑判断某种事实真相的过程。为防止主观臆断,保证判断的准确性,对于证据的取舍与运用,不能不受某些规则的制约。这些规则在法律上的体现,即为证据规则。因此可以说,规定证据搜集、证据运用和证据判断的法律准则即为证据规则。这一解释应当说是对证据规则概念在广义上的界定。由于在证据法的理论与实践中,证据运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证据能力,即某一证明材料是否具备作为诉讼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 Kress&Van Leeuwen视觉语法分别从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来分析电影《归来》的海报,旨在探讨电影海报是如何从语言和图像的共同作用来表现电影主题,并达到宣传电影和吸引观众的目的的。  关键词:视觉语法;电影海报;《归来》  一,引言  传统上的语篇分析只注重语言文字本身,属于单模态语篇分析。但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达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文字上了,以声音、
期刊
摘要:与普通书籍设计相同,概念书籍以“信息交流”作为最终目的,但后者强调设计的创新和研究,要求在内涵、形态、创意等方面,彰显概念性、时代性和创意性的特征,其横空出世,对当代书籍设计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将在了解概念书籍设计对当代书籍设计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深入研讨概念书籍的具体设计方法。  关键词:概念书籍;当代书籍;书籍设计  1.概念书籍设计对当代书籍设计的影响表现  概念属于书籍设计的表现
期刊
摘要:当下青春影视剧热播,然而,其题材的局限性不由得让人产生疑问,这对代表着时代特征的青少年是否会产生相应的不良影响。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进而得出结论并重新审视青春影视剧发展概貌。分析当下青春影视剧对其的影响,从政策、制片、教育者、个人四个角度分别提出了建议,希望通过每一个环节的共同努力让青春影视剧在良性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关键词:青春影视剧;青少年;影响;策略  一、当下个别青春影视剧热议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由原来的农业大国,转变成一个工业强国。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使得流浪儿童的监护问题,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流浪儿童的管理问题、教育问题这些都是成为我国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壁垒。对于流浪儿童的困境,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同时也有着法律与制度方面的原因。如何从法律与制度上去解决我国流浪儿童问题,让流浪儿有家可归,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字:流浪儿童;监护权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