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林经过一轮砍伐后,重新种上了一批树苗。这些小家伙以前望着叔叔伯伯们高大笔直的身躯,既尊敬又羡慕,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长大成材。可是小树苗尖尖却有不同的想法:大家都长成这个样子多不带劲啊,我才不随波逐流呢,这样太平庸了!所以,当树苗们用热烈而景仰的语气谈论父辈时,尖尖总是露出一副不屑的样子。慢慢地,大家都觉得尖尖与众不同。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别的树苗都努力挺直身子,仰着头,不肯漏过一丝阳光,每天都在茁壮成长。尖尖却总是故意表现得个性十足:它整天耷拉着脑袋,歪七扭八地站着,还不时嘲笑其他渴望成材的树苗们。
有一天,有人来给小树苗浇水,其中一个人看见尖尖,说:“这小树苗还真的挺有个性,扭得挺好看嘛。”尖尖听了当然很高兴。以后,尖尖愈加努力地让自己扭得更不同一般,日子久了,竟再挺不直身子了。它仍然喜欢歪着身子带着不屑的神情嘲笑周围那些快要成材的树,这时,它已经需要抬头仰视它们了——因为别的树都已经长得又高又直。但是这在尖尖眼里,只是一种平庸。
终于有一天,一群伐木工人上山来了,随着轰鸣的机器声,一棵棵大树相继倒下了。有的要用来制造门窗,有要的用来制造船,有有要用来做大梁。此刻,它们心里是多么激动啊。一位伐木工人在一颗刚被砍倒的大树旁边发现了尖尖,他惋惜地摇摇头:“唉,这棵树生长的环境这样好,为什么不能成材呢。”说完,他又去伐别的树了。
轰隆的卡车满载着木材下山去了,尖尖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它很不平地扭着身子,心中充满怀才不遇的悲愤。通常,自以为是天才的人都有这种感觉。
它就这样一直站着、扭着,直到有一天,一道闪电击中了它,它被烧成一截焦木。
不久,在它的周围,一批新的树苗又长起来了。
我们对树苗尖尖的遭遇,是该同情、赞扬、还是批评呢?对此,有句话说得很透彻:“别把无知当个性。”在这个高喊“创新”、“个性”的年代,有些人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反对一切所谓的“保守”、“传统”、“陈规”,只要一看见“创新”、“自由”等之类的字眼,就盲目地追随,好像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
对社会来说,这种“个性”往往毫无价值。因为这些“个性”,“天才”也许会锈死在备用箱里;在飞速旋转的机器上,许多合适的部件看似平庸而安分,实质上同样闪烁着天才一样的光芒。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把尺子,量出这部机器上所需部件的尺寸,然后努力使自己的躯干大小合适,并质地优良,让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在这架飞转的机器上做到完美的统一!
有一天,有人来给小树苗浇水,其中一个人看见尖尖,说:“这小树苗还真的挺有个性,扭得挺好看嘛。”尖尖听了当然很高兴。以后,尖尖愈加努力地让自己扭得更不同一般,日子久了,竟再挺不直身子了。它仍然喜欢歪着身子带着不屑的神情嘲笑周围那些快要成材的树,这时,它已经需要抬头仰视它们了——因为别的树都已经长得又高又直。但是这在尖尖眼里,只是一种平庸。
终于有一天,一群伐木工人上山来了,随着轰鸣的机器声,一棵棵大树相继倒下了。有的要用来制造门窗,有要的用来制造船,有有要用来做大梁。此刻,它们心里是多么激动啊。一位伐木工人在一颗刚被砍倒的大树旁边发现了尖尖,他惋惜地摇摇头:“唉,这棵树生长的环境这样好,为什么不能成材呢。”说完,他又去伐别的树了。
轰隆的卡车满载着木材下山去了,尖尖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它很不平地扭着身子,心中充满怀才不遇的悲愤。通常,自以为是天才的人都有这种感觉。
它就这样一直站着、扭着,直到有一天,一道闪电击中了它,它被烧成一截焦木。
不久,在它的周围,一批新的树苗又长起来了。
我们对树苗尖尖的遭遇,是该同情、赞扬、还是批评呢?对此,有句话说得很透彻:“别把无知当个性。”在这个高喊“创新”、“个性”的年代,有些人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反对一切所谓的“保守”、“传统”、“陈规”,只要一看见“创新”、“自由”等之类的字眼,就盲目地追随,好像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
对社会来说,这种“个性”往往毫无价值。因为这些“个性”,“天才”也许会锈死在备用箱里;在飞速旋转的机器上,许多合适的部件看似平庸而安分,实质上同样闪烁着天才一样的光芒。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把尺子,量出这部机器上所需部件的尺寸,然后努力使自己的躯干大小合适,并质地优良,让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在这架飞转的机器上做到完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