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一体化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重庆行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j677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公共服务是直接影响民营企业具体运营的微观环境,良好的公共服务可以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个便利的营商环境,也是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的重要环节。民营经济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力军。公共服务是直接影响民营企业具体运营的微观环境,良好的公共服务可以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个便利的营商环境,也是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的重要环节。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成渝地区公共服务一体化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
   (一)成渝地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有相关政策支持
   从国家层面看,中央关心和重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并在相关规划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就曾提出,要深入推进成都、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6年,国务院批复发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更明确提出,成渝城市群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其中包含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公共事务协同治理等措施。202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时强调,要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从地方层面看,成渝两地的合作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2015年,成渝两地达成《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备忘录》,提出加强公共服务互助,两地将在人口自由流动、教育资源共享、社会保障、防疫、人力资源、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开展合作。2016年6月,两地又签署了包含《共同推动两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互助发展合作协议》的“1+10”系列合作协议。2018年6月,成渝两地签订了《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包含推动教育卫生服务共享、推动社会保障一体化、强化公共事务协同治理等具体措施,推动公共服务对接共享。2019年7月,两地又分别签署了“深化川渝合作‘2+16’系列工作方案(协议)”,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对接。
   (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文化积淀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我国西部地区人口最为集中、产业最为发达、城镇最为密集的区域,人口密度已达520人/平方公里,远高于西南地区96人/平方公里的水平,且地均GDP也已达到2655元/平方公里,分别是西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和3倍。2014年,成渝地区的生产总值只占到全国的5.49%,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在全国的占比已经提升至6.6%,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的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已经占到四川省和重庆市两地人口与GDP总和的90%左右。近年来,成渝城市群内的城市新增常住人口接近200万人。从文化视角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也是切实可行的。以成都为代表的蜀文化和以重庆为代表的巴文化,既山水相连又人文相通,并通过千年来的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蜀文化。历经长期的持续发展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地理同域的成渝地区业已形成了同脉的历史与同源的文化。
   (三)成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有基础
   成渝地区的发展从“成渝經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内在的理论蕴涵,就在于通过统筹区域发展,实现高质量、绿色与可持续的增长,进而有效激发成渝地区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成为国家战略“四极”中的一极。民营经济作为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1]2019年,四川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达56.3%。2020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民营企业的规模与效益实现双提升,尤其是成都市民营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015年48.4%提升至2020年的50.3%,四川全省民营经济的增加值达到2.65万亿元,为稳住经济的基本盘作出重大贡献。2019年,重庆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2.8%;2020年,重庆市民营经济增加值14759.71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9.0%。民营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的不断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四川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总体要求,也是重庆实现“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发展阶段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现实依托。
   二、公共服务一体化视域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公共服务一体化互联互通不顺畅
   一是存在行政壁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包含的市(区、县)较多,且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各个行政区各自为政,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这既阻碍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也妨碍了公共服务一体化政策的整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圈区域内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进程。二是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的城市群内部,基础交通设施还存在有相互不对接、功能不完善的状况,且成渝之间仅在主轴上开通一条成渝高铁线路,到经济圈外围城市的高铁还未开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受到很大制约,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公路、轨道交通等方面的互联互通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三是信息共享与公共服务政策沟通协调机制还有待健全。目前,虽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各区域在教育、医卫、体育、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有探索与合作,但各区域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按照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的,且在基本公共服务提升的目标定位上有所不同。    (二)公共服务一体化供给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现行体制机制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的地方政府是某种程度的利益主体,各行政区之间必然存在着行政分割的利益分歧。再加上各地区政务网络建设发展不平衡,极大地影响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一体化整体效益的发挥。当前,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还是政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各行政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供给模式单一、供给成本高而效率低、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不足等问题。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多元化,各种市场内的社会组织在区域公共服务供给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角色,提供灵活性、动态化、多元化特点的区域公共服务。因此,各行政区域的政府作为政策规划者、制度设计者、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者、监督者等角色,需要划分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要在“有为”与“不为”中把握好度,既要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又要引导市场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借以提升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三)一体化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还不到位
   一是服务民营经济行业体系还不健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改革措施落实还不到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的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用工紧、员工流失率高的问题,且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二是服务民营经济的融资环境亟待改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当前成渝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受企业自身实力及资信等条件的影响,民营企业的融资条件很受限制。三是惠及民营企业的相关服务政策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惠及民营企业政策的落实仍有較大难度,政策支持的融合度不高,成渝地区民营企业营商政策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双城经济圈区域内的两地民营企业有的还无法享受到对方的相关优惠政策。
   三、以公共服务一体化服务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
   (一)营造民营企业公平参与一体化服务建设的政策环境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增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带动能力。民营经济作为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在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发挥有重要作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提升成渝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形式,把市场经济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发挥市场经济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各城市发展除了经济差别较为显著,公共服务资源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将民营企业引入成渝地区公共服务共建体系,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形式,把市场经济的有利因素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发挥市场经济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为成渝城市群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而将民营企业加入社会公共服务建设体系,可以有效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优化政府职能,进而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资源,有效补充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不足,扩大成渝地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面。因此,将民营企业引入成渝地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对优化公共服务资源,促进人才流动,促进资源共享,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增强区域外的公众对成渝经济区的认同感,提升成渝城市群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打造一体化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APP与云平台
   通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设,或通过向有实力的社会单位购买信息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可协同打造一个“圈内”的APP或云平台。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牵头打造指尖上的企业服务,使企业与政府的对话更直观,服务形式更新颖。一是整合数据资源。通过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内的政策库、资源库、需求库等基础数据库,实现事关民营经济高发展的海量信息的一网打尽,将民营企业发展需求的相关政策,无误差地推送到企业负责人的手机中。二是打造多功能、全要素的公共服务一体化链,藉以使区域内的民营企业,通过该平台,实现一站式找资金、找政策、找人才、找技术,实现公共服务政策与民营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通过把区域内针对民营企业的扶企补贴政策,统一放到该平台,实现补贴资金的可留痕、可追溯。三是提供一键咨询服务。选择运作优质的社会服务机构,按照服务需求动态管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通过一键咨询,实现实时高效服务。通过把民营企业获得政策、反映诉求、与政府对话融合到公共服务一体化这个平台上,既能够实现政府与民营企业的高效沟通,更能够有效地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民营企业的聚合与高质量发展。
   (三)搭建一体化服务共享机制,助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2]由于成渝地区发展水平不同,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关的民营企业优惠政策,建议“十四五”期间成渝两地相关职能部门在关注民营经济政策动向、适时借鉴吸收的同时,推进两地优惠政策申请要件互认。加强成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破解经济圈建设短板,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从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及环境变革等层面,来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区域内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提高一体化服务政策的稳定性。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党委和政府部门在出台政策之前,应充分征询和吸纳民营企业的意见,尽力体现相关惠企政策的精准性。在政策出台之前,要通过稳定的政策执行,规避企业可能面临的技术与宏观层面的不确定因素,最大层面降低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二是建立双城经济圈区域内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逐步放宽民营资本参与公共服务的市场准入领域,加大国有资本从区域内诸如建筑、农业、商贸等一般性竞争领域的良性退出,从而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留出空间。三是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这些产业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帮助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技术和效率,进而实现产业的优化和升级,而不是简单地将传统产业赶出园区,或者为了发展“高科技产业”而“舍本逐末”,那样很有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也并不利于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6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62.
   作者: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哲学教授、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张波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领域对电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电力网络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用电需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效率得到了提高,初步满足了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文针对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展开讨论。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且在绿色节能大背景之下,为提高我国电气自动化工程效益,在节能技术应用方面的走势必然要加快步伐,持续推进基于节能技术理念的电气自动化工程高效发展。本文从电气自动化工程中奉行节能技术理念的重要性与遵循节能技术原则入手,分析节能技术理念下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相关应用策略,最后探讨了电气自动化工程节能技术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软实力。教育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路径。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深化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1]深化地方高师舞蹈教育改革,是深化
目前,汽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的交通工具。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给人们的生活和旅行带来很多不便。如果车主在汽车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未能及时修复排除故障,将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当人们使用这样的汽车出行时,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汽车和出行,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分析了汽车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维修技术,以供参考.
提高房建土木工程的质量措施遍及工程的各方面,本文重点从工程的施工计划的组织与落实、项目部组织中与提高质量相关的质量员材料员等重要岗位以及企业全面贯彻 ISO9000 质量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等角度,探讨了房建土木工程中提高质量的措施,并对施工企业的 QC 小组的建设与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快速发展,各级各类高校陆续建立起自己的公众号,早在2016年1月,全国主流高校均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1],目前清博大数据平台上各类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已达1689个,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已超越高校校报、新闻网站等传统媒体,成为高校最重要的宣传阵地。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媒介即讯息”理论认为,媒介不单单是指知识、信息等内容的载体,其本身可通过灵活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作为人民警察,还要把学党史与学人民警察史相结合,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的理解,以实际行动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   一、实施政治建警的“筑基工程”,
20世纪60年代中期,面临极其严峻紧张的国际局势,党和国家领导人出于加强战备的考虑,作出了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决定把位于“一线”地区的以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为主的大中型工厂、铁路、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和科研院所,转移到四川、贵州、云南等13个省区的“三线”地区。重庆作为三线建设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安排新建、扩建、迁建工厂项目及研究所84个,共投入14.1亿元。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来自全
2021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是中央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后统筹推进地理邻近城市间协同发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又一战略布局和重大举措。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
离境退税是指根据《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在我国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境外旅客持标注或能够采集其最后入境日期的有效身份证件在离境口岸离境时,对其在退税商店购买的符合退税条件的可退税商品,按规定退还国内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好离境退税政策,有利于吸引境外旅客增加境内消费,带动消费经济发展,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吸引力。   一、重庆市实施离境退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