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浅议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14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能否受学生欢迎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法。新课程教学提倡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学教材”,让学生利用教材这根“拐杖”学会走路,课堂教学要由过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导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地学习,学会合作,善学乐学,逐步向更深一层方向发展。
  
  一、把握知识结合点
  
  通过大量研究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能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因为只有抓住这些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法制经济时要结合市场的一般特征和市场交易规则,这样既可以复习以前的知识又能使学生真正了解这一规则,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某种新颖的、好的效果。
  
  二、自设问题,学习探究
  
  思想品德新课程一节课究竟应当让学生学习一些什么知识,明确那些道理,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这是每位授课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导学实践中体会到,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寻找问题,设计提问,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好得多。因为,教师直接提出、告诉给学生的问题,学生没有动脑、动手,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接受,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并不好,课堂效率并不高。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自己解答,具有较高的主动性,是主动者。所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让学生自己设问作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是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
  
  三、巧设导语,引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亢奋状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复习旧课,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再导入新课的方法,但如果经常采用此种方法会显得单调平常不能吸引学生,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引言部分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可以用歌曲开头,也可以用一段格言或一则寓言开头,也可以用一个故事开头等等。
  
  四、设疑引思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疑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思想品德课的课堂设疑引思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乐于思考、乐于求得问题的答案。而问题的设计,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师生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维得到升华和发展,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设计的问题,对学生而言要有兴趣、要适合他们的年龄特质和时代特征,能启发他们的思维,而且对他们来说是相对具体的、能够想象得到的,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五、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
  
  六、激趣乐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原动力,在思想品德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事例入手,调动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就为乐学提供了客观依据,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供了契机。但是,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初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持久,抽象思维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激趣教学方法,做到形象、生动、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的热情,自觉去掌握所学的知识。而新课程教学论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这类激趣乐学的教学方法,如情趣调节教学法、体验性学习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参观法等等。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只要教师努力去探索,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学效果也会令人欣慰。
其他文献
散文是一种艺术形式小巧而又知微见著,题材广泛而又注重生活真实,笔法灵活而又讲究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散文讲究抒情和意境,取材自由,抒写形式多样。怎样鉴赏散文呢?    一、辨类型,明话题    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不同,散文一般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记叙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通过叙述事情的经过和描写人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背影》、《黄鹂》等。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或直抒胸臆,或借景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学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由于中学生认知能力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
期刊
近几年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中学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文化课是中学职业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是高中阶段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中学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文化课是毋庸质疑的。它是学习、理解、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是从事岗位工作,成为合格职业人的基础;也是社会交往,与人交流沟通,在社会上独立生活,规范自己道德行为、融入和谐社会的基础;更是进一步扩展知识和技能、继续学习、适应社会,实现可
期刊
作文讲评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了全体教师的面前,这就是大量写作如何讲评。学生的写作量加大,给教师的讲评带来许多困难,既要保证训练上的“量”,又要确保评改上的“质”。如何解决这对矛盾,怎样打破旧的传统讲评模式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拙见:可充分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讲评,具体做
期刊
网络教学是信息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也是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四要素中教师、学生这两个决定性的作用,形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产生协调作用。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
期刊
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加强预习就是一种较好的途径,本文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教学实践,阐述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因几十年来教学工作的需要,有机会了解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情况,就学生的“学”而言,我发现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预习不重视、不自觉、不积极、不认真、学习被动、思维不活跃,回
期刊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进而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愿学、爱学、乐学;学得活、学得好,在学习数学上获得较大的成功。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热爱往往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在学习中体验愉悦,体验成功,才能坚持不懈,继续学习,直到成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学生,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总是在学习中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期刊
建构有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进步和发展的关键,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每一位教师的理想追求。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知识、技能的提升,思维能力的启发和锻炼,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做了许多不懈的努力和有益的探索;在此,笔者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后,如何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探究,从而发现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初中新课程改革尤其注重探究性学习,作为教师,我在讲课中很是重视一些中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做的简易的探究实验,引导他们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来揭示和了解某些基本规律。例如讲“蒸腾作用”时,就让学生做了一个用塑料袋罩在天竺葵叶干上的实验,启发他们想一想: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如果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