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猎手丛林探险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冬瓜是长在水里的吗?”“街头买榴莲的行话是什么?”“西米露中的西米是从哪儿来的?”这些妙趣横生的问题,答案都藏在杨晓洋的新书里。从工程师到植物保育工作者、水果猎人,杨晓洋身上又有什么故事呢?
  工程师的另类爱好
  1988年,杨晓洋出生在河南省安阳市。年幼时,看到路边的野花野草,他常常拉着外婆的手问:“它们是怎么长出来的?”后来,他干脆将它们种在花盆里细细观察。一时间,院子里、木架上都是争相绽放的野花,还意外带动了村里的养花潮流。
  2005年,杨晓洋来到县城上高中,学校附近有不少花店,他很快被鮮艳美丽的植物吸引了。一有空,他便到花店与店主聊天,细心讨教各种花木的名称和属性。
  杨晓洋远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攻读数码与精密制造工程专业后,课余时间,他一头扎进各大植物园与自然保护区,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机。新加坡号称花园城市,拥有4000多种原生植物。一次,他在雨林中拍得太入迷,竟忘记了返回的路,最终凭着几株人工种植的兰花才循迹而归。
  杨晓洋的网名是“不乖书生”。遇到不认识的植物,他便将照片发到国内植物爱好者QQ群,向行家请教。就这样,他认知的范围一步步扩展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几年间,他拍摄了约20万张植物照片,初步鉴定出的物种达8000多种,俨然成为圈子里公认的“植物分类达人”。遇到不认识的植物,大家总会第一个想到他。
  毕业后,杨晓洋成了新加坡一家公司的精密制造工程师。繁忙的工作并未阻碍他探索植物的脚步。2014年年初,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聘请他做东南亚植物的引种保育工作,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归国路。
  水果猎人的探险之旅
  回广州后,朋友送杨晓洋一本加拿大作家亚当·李斯·格尔纳写的《水果猎人》。书中匪夷所思的寻果趣事和离奇独特的果实味道,深深地吸引着杨晓洋。他第一次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痴迷于搜寻水果的“猎人”,这不正是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吗?杨晓洋很快就踏上了猎奇水果的探险之旅。
  杨晓洋经常去当地靠近森林的水果市场“侦察”。他像个经验丰富的老猎手,转一圈后便迅速锁定几个重要位置,逐个去寻找品尝。很快,杨晓洋和果农都成了朋友。
  深入热带雨林,置身苍翠蓊郁中,杨晓洋每走几步就会遇到不认识的植物或水果。香波果、沙巴果、红肉榴莲……每一种水果都有独特的外形和口感。遇到中意的水果高挂在树端,他便会使出浑身解数,连攀带爬,想尽办法把果子摘下来。
  危险无处不在。一次,杨晓洋去马来西亚一座山里寻找当地波罗蜜。穿过一个被藤蔓植物包围的山洞,一片植被丰富的雨林呈现眼前。地上落叶缤纷,阵阵凉风拂面,他突然有股不祥的预感:“不会有蛇吧?”眼角的余光到落叶间有一股奇怪的纹路,他连忙把脚收回。果不其然,一条四米多长的网纹蟒“嗖”地抬起头来,瞪着一双阴森森的眼,吐着长长的蛇信子与杨晓洋对峙。网纹蟒较为温和,但被惹恼了也会伤人。或许没有感觉到杨晓洋的敌意,它蜿蜒着离开了。杨晓洋反倒乐了,拿着相机追在后面拍了好几段小视频。
  雨林中水果繁多,但不是每种果子都能吃。一次,杨晓洋跟随世界番荔枝科小组去野外寻找瓜馥木。看专家们开始品尝瓜馥木,他也吃了一个。不到10分钟,他的喉咙像被针扎一样难受,说不出话来,疯狂灌水漱口后才有所好转。后来他才知道,部分人对瓜馥木会过敏。这让他更加谨慎了。
  毛线团一样的香波罗蜜、穿山甲一样的野生蛇皮果、能化酸为甜的仙蜜果……5年间,杨晓洋几乎跑遍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雨林,找到无数千奇百怪的水果,品尝到很多人见都没见过的鲜果,但也为此吃了数不清的苦头。
  “不乖书生”的甜蜜梦想
  2015年1月,杨晓洋做了件颇感自豪的事。红榄李是一种濒危的红树植物,被称为“最红的红树花”,当时国内仅剩14株,全部分布在海南省。自然保护区虽多次培育,但都以失败告终。看着同事愁眉不展的样子,杨晓洋拍拍胸脯,“包在我身上。”他从东南亚将红榄李引种回来,一番努力后,成百上千棵红榄李陆续进入花期,开出红艳喜人的花朵。
  2016年1月,中国农业出版社黄曦编辑被杨晓洋既接地气又好玩的植物微博所吸引,她找到杨晓洋:“写一本有关东南亚水果的科普书吧。”两人一拍即合。动笔后,杨晓洋才发现一切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文字既要通俗易懂又要足够专业,图片更是“图到用时方恨少”。
  为了写出最真实的体验,书中的每一种植物水果他都要亲自品尝。龟背竹的果实号称“魔鬼之果”,他特意买回家几个。“吃还是不吃?万一中毒了咋办?”一番纠结之后,他还是切了一小块放在舌尖,针扎似的痛感猛烈袭来,他急忙吐了出来。后来,他才知道这种果实只有熟透了才能吃。
  就这样,历时两年,一部充满乐趣和体验感的图书《东南亚水果猎人——不乖书生与水果的热恋之旅·初识》终于诞生了。一出版,便引起网友的追捧和热议。“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看着要不断咽口水。”“一直都是个只知道吃的水果控,这下有机会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了,好想有机会踏上‘水果猎人’的旅途啊!”
  找水果、做分类、做演讲、开讲座……杨晓洋每天围着水果打转。2018年夏,杨晓洋应邀在华南植物园举办了一场东南亚水果科普活动,精彩的室内讲座及有趣的户外活动赢得了阵阵掌声。杨晓洋说:“将植物与水果科普事业坚持到底,就是我这辈子最想做的事。”
其他文献
美国的小费占餐费的15%至25%,如果你吃完抹抹嘴就走,会被认为粗鲁无礼。在加拿大,餐厅小费为餐费的20%。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小费为餐费的10%至15%。德国、意大利、印度、墨西哥、土耳其、南非、西班牙、葡萄牙都是10%左右。埃及5%至10%。在法國,餐厅账单虽然已经包含服务费,但如果另加10%作为小费会显得很礼貌。巴西、日本、荷兰没有给小费的习俗。尤其是日本,如果你餐后留下小费反而是对服务员的冒
期刊
最近,剑桥大学的学者公布了一项基于人工智能和无人机的研究——利用无人机拍摄人群的影像,再使用人工智能去识别人群中的暴力行為,并且做到实时监控。他们给这项研究取了一个名字“天眼”。  学者们使用四旋翼无人机作为飞行平台挂载摄像头。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通过移动网络进行传输,由人工智能对画面进行识别,看是否与此前标记为“暴力行为”的画面相匹配。目前可以识别到的暴力行为主要有五种:绞、打、踢、射击和捅人。 
期刊
齐白石画虾,林风眠画鹤,徐悲鸿画马,黄宾虹画夜山……每个艺术大师往往都有一手绝活。可说到画钟馗,那一定要提到“德国学派”的艺术大师全显光。  然而,如果没有青年艺术史家王新的《孤往雄心:发现“德国学派”艺术大师全显光》,即便是美术专业的学者,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高度关注全显光。正如书中所述,不管是艺术史著《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代卷),还是艺术教育史著《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2
期刊
迷信出汗能排毒的人还真不少,很多人会把“出点汗排毒”挂在嘴边。那么,大汗淋漓真能排毒?  严谨的医学用语并没有“排毒”这个说法。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人体内环境是相对干净、无菌的。  如果一定要说有“毒”,也就是人体代谢废物滞留以及环境中得来的污染在体内沉积,如乳酸、尿酸、自由基,但这些也仅占汗液的1%~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汗液中98%~99%的成分是水和电解质,只有1%~2%是尿素和無机盐等代
期刊
工地上最小的工人  孙健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偏僻的农村。那是一个古老的山村,村民都住在山顶上。山村风景秀丽,海拔800多米。从山顶往下看,清澈的流水环绕着梯田,还有满山的橘子树、苹果树。这让孙健和小伙伴们有了调皮捣蛋的战场。只要有时间,一大群孩子就撒腿跑在果树林中,你追我赶,闹得天翻地覆。  孙健记忆最深的是爬酸枣树。酸枣树笔直挺立,树干圆溜溜的,直耸云天,在天空开出一片碧绿。到了果子成熟时,小伙伴
期刊
研究顯示,英国人每天清晨平均得花18分钟与闹钟“缠斗”。你也这样?没关系,英国行为心理学家乔·亨明斯教你七招,帮你早晨醒来神采奕奕,不再觉得痛苦。  七招说来也简单:睡在床的左侧;穿明黄睡衣;用喜欢的歌曲设置闹铃;醒来做5分钟运动;再来2分钟手倒立;冲个冷水澡;最后享用能量满满的早餐,比如燕麦粥。
期刊
梅园新村纪念馆所承载的历史内容,是中共党史重要的篇章。周恩来等同志在此进行的统战工作,为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做出了有力的保障。走进这座民国洋楼,踏入激荡的历史岁月,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凝聚整个民族的力量,开拓出迈向伟大复兴的道路。  1929年,孙中山奉安大典后,南京城陆续栽种了万株法国梧桐。长江路(解放前为国府路)两侧的法梧就是那时栽种的。时光、历史都铭刻在它们的层叠年轮里。一条长江路,半部
期刊
假如你正在找一把钥匙,它就在两张桌子中的一张上面。一张桌子上干干净净,另一张上面则乱七八糟地放着纸、书、咖啡杯等各种东西。怎样才能最快找到钥匙?  研究人员找来28名志愿者,让他们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与上述情况类似的寻找物品试验,同时用高速紅外线摄像机追踪他们的眼球活动。结果显示,虽然最佳方案是专注在乱桌面上寻找,但实际上,志愿者们半数时间眼睛会“不由自主”地瞄向空桌面。这一做法令找东西的效率大打折
期刊
大部分人都是右撇子,而他们一般会下意识选择右转。所以在看不到两边排队形势的时候,不如先左转试试。  如果队伍和收银台之间有墙或货架等障碍物,收银员会看不到排队人数。收银员在准确知道顾客数目很多的时候手脚才会更麻利。所以,别去一眼看不到收银员的通道。  研究排在你前面的人,不止是他们的人数,还包括他们的年龄以及他们买了些啥。买了六瓶可乐的显然比买了六种不同商品的人结账快,上了年纪的顾客可能会在支付时
期刊
人生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成功,而持久的成功源于为他人创造幸福。  袁征,山东人,远程视频会议软件提供商Zoom创始人兼CEO。这位曾九次被美国拒签的中国小伙,酷酷地赢下了人生一场又一场比赛。  异地恋催生的梦想  19岁时,袁征成了山东科技大学的一名新生。学习之余,时常想念身在另一个城市的初恋女友。想得夜不能寐时,就坐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跑去看她。  在火车上辗转反侧的袁征苦苦思索着:异地情侣一定不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