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乐论的思辨特征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brow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先秦儒家认为乐是心与物相互交融与感应的结果,是身之乐与心之乐、道德之乐与审美之乐的统一。求乐的过程是个从“乐道”到“与道同”的过程,就此过程特点而言,体现出有矩与无矩的辩证统一。求乐的方法既依靠他律,更依赖自律。先秦儒家乐论的思辨特征,使儒学迥异于佛老之学,赋予人生积极追求的进步意义,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促进入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关键词]儒学,乐,思辨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06—0046—05
  
  儒家论乐自孔子始,经孟子、荀子等人继承与发展,至宋明理学家将其形成系统理论,现代新儒家及当代学者对“孔颜之乐”问题也作出积极探讨。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儒学乐论中的思辨特征及其意义作简要阐述。
  
  一、对乐的理解
  
  从现存反映儒家思想的文献看,先秦儒家认为乐是心与物相互交融与感应的结果。音乐之乐(yuè)与快乐之乐(lè)同源且相通,音乐本源于情,是人的情感的表达,同时它又进一步推动情感向更高层次升华。《礼记·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心静为性,心动为欲,而心之所以会动,正在于其与外物的接触,受外物的刺激和诱惑。受外物触动而产生的情感,需要表达出来,从而产生了音乐。从一般意义上说,受外物触动而产生的乐(yuè)可以表达喜怒哀乐,但古代乐舞常常被用来娱神,“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故乐多用于饰喜,从而使情感之乐与音乐之乐直接相连。《荀子·乐论》中也说:“夫乐(yuè)者,乐(lè)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由此可知,快乐乃心之主体在受外物的刺激和诱惑之下而产生的一种情感现象,它借助音乐表达出来。所以,乐的产生不是单向度的,不是心自生的,而是心与物相互交融与感应的结果。
  《论语》开篇言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知识并加以践履、体悟,心有所得而悦,朋自远方来相互论道而得精神上之快慰,不被别人理解却能泰然处之而怡然自得,这些从“说”到“乐”到“不愠”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均是生命主体感于外物所致。人们常说快乐是不需要理由的,其实,这是指人类追求快乐的本性是合理的,追求快乐毋庸置疑。但从快乐的起源来看,快乐不仅需要外物的发动,而且需要心灵的感知。没有外物的发动,或许只是神仙之乐,是释道之乐,而没有心灵的感知,则往往表现为动物之乐,它们均非儒家之乐。
  因为乐是心与相互交融与感应的结果,儒家所求之乐体现出追求身之乐与心之乐的统一。所谓身之乐,是指一种未经心之反思的知觉经验。如人从酷暑环境走进清凉世界的惬意、饥饿时对美食的享受等。它是人的本能,而不是思维的结果,同一个人受教育的水平几乎没有关系,所以称为身之乐。与之相对,心之乐与人的本能欲望则没有直接关系,而与人的知识水平、主体意识、道德素养密切相关,它包括人伦之乐、求知之乐及信仰之乐等,如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解决一道难题的成就感、理想实现后的精神满足等,这种乐是可以分享的,并且分享的人越多,它给予人们的精神力量就越大。
  儒家之乐表现为既肯定身之乐,又能超越之,追求身心之乐的圆融统一。儒家对身之乐的肯定,常常表现为对基本物质需求的肯定,而心之乐则表现为“以道为乐”和追求“与道同”的天地情怀。《论语·子路篇》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对物质生活的肯定是儒家的一贯主张,此处孔子表达的是先富后教思想,富民就是为了使民获得身之乐,而教民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使民获得心之乐。《论语·颜渊篇》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军队是一国存在的重要条件,但相对于粮食、信用而言,是次要的。粮食代表着物质,而信用则是人的道德支柱。离开信,民就没有立足的根基,而缺少粮,人的生命便无法维持,两者兼得才是民众获取快乐的保证。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赞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程子的话说:“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其心而改其乐也,故夫子称其贤。”颜子之乐,不是以箪瓢陋巷为乐,而是源自仁心的愉悦,即使在箪瓢陋巷的困境中,也能不改其乐。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孟子向梁惠王讲治国要通过制民恒产以行仁政的道理,他说行仁政可使“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管子也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荀子·乐论》中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小人只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君子以求道为乐,符合人性与社会伦理的物质生活条件当然是受肯定的。由上均可看出,儒学之乐立足于现世的物质生活,以身之乐为基础。但又不以单纯地追求身之乐作为目的,而是追求身心之乐的和谐统一。这种对乐的理解,以身之乐为基础,追求身心之乐的圆融统一,完全符合人性。“如果说身之乐表现物性,而心之乐追求神性,那么身心之乐就最体现人性”。
  儒家在追求身之乐与心之乐相统一的同时,体现出既追求道德之乐又追求审美之乐的特点。儒学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实现这一政治抱负,有就必须胸怀天下,忘却一己之忧。儒家之乐体现出以关爱他人、以实现大同理想为乐的强烈的道德意识,对道德的向往与渴慕是乐的动力源泉。儒家道德之乐集中通过仁乐体现出来。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即使在陈蔡绝粮、为阳虎所困的逆境中,仍弦歌不绝,时时能保持愉快的心态,充分体现了仁者之乐。
  如果儒家之乐仅仅表现为道德之乐,那么这种乐就会显得过于凝重,儒家之乐还有其自由洒脱的一面,体现出道德之乐与审美之乐的有机统一。“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也即人们常说的问心无隗,这其中既包含了强烈的道德意识,又体现出在践行道德过程中的良心安适,是一种审美体验。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作为一个坦荡君子,心胸豁达,处世泰然,依道行事,以乐践仁,常得其乐。孔子教人“好德如好色”,对道德在认知之外,有一种超然欣赏的审美意识,深层次的审美意识成为他追求道德的 情感动力。当他在自己政治主张无法推行时,不怨天、不犹人,知其不可而为之,始终保持着一种乐以成德、乐以忘忧的审美情怀,用一种超道德的审美心理去审视自然、社会和人生,使道德境界升华为审美境界,道德与审美相得益彰,实现圣人的德之极成和美之圆满。
  先秦儒家的道德之乐与审美相通,孔子用美来成就道德,同样也不离道德来论美。他说:“里仁为美”,明确地表达了仁即是美的思想。孔子闻韶乐谓之“尽美尽善”,将美与善作为共同的价值尺度来评价音乐。而他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则是将道德方面的学习和审美方面的习染都作为人全面发展的内容。所以,缺少道德修养的人是难以达到审美境界的,而达不到审美境界的道德主体绝不能获得乐的最高体验,正如李泽厚、刘纲纪先生所说:“在中国美学中,达到了善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在最根本和最广大的意义上达到了美的境界。”
  
  二、乐的实现
  
  从乐的实现看,儒家认为求乐的过程是个从“乐道”到“与道同”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点体现出从有矩与无矩的辩证统一,而求乐的方法既依靠外在规范的他律,更依赖心性涵养,加强修身养性,实现自律。
  道是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律。先秦儒家认为,求乐的过程就是个求道的过程。人要获得真正的快乐,必须要经历从“乐道”到“与道同”的跨越,且只有到了“与道同”这一阶段,人才能体悟到最高境界的快乐。
  求道首先要认识道的存在。道是人生道路上的航标灯,一个人只有存心求道,才能明白前进的方向,才会懂得生命的意义所在。存心求道是人获得快乐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人如果终其一生不能求道,只能是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存在,没有快乐可言,即使有快乐也只能是动物性的身之乐,如前所说,它终究不是儒学之乐。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以道为志向,他对快乐的体悟,就不会仅仅停留在衣食的层面上。
  乐道就是以悟道行道为乐。求道本来是个艰难的求学过程,对一般人而言,在求道的初级阶段,常常表现出处处时时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因为有对道的信仰这种强大的信念支撑,使人能表现出以苦为乐的愉悦心境。孔子自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正是以道为乐的表现。钱穆对此阐释说:“学有未得,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以忘忧。学无止境,斯孔子之愤与乐亦无止境……凡从事于学,必当从心上自知愤,又必从心上自感乐。从愤得乐,从乐起愤,如是往复,所谓纯亦不已,亦即一以贯之。此种心境,实即孔子之所谓仁,是一种不厌不倦不息不已之生命精神。”乐道故能好学,好学又能得乐。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求道过程,徐复观先生说:“人仅知‘道’之可贵,未必肯去追求‘道’;能‘好之’,才会积极去追求。仅好道而加以追求,自己犹与道为二,有时会因懈怠与道相离。到了以道为乐,则道才在人身上生稳了根。”程颐在一次授课中,与弟子鲜于优有一段对话:鲜于优问曰:“颜子何以不能改其乐?”子曰:“知其所乐,则知其不改。谓其所乐者何乐也?”曰:“乐道而已。”子曰:“使颜子以道为可乐而乐乎,则非颜子矣。”程颐认为“以道为乐”不能完全代表孔颜之乐,它只是人格修养的一个阶段。
  “与道同”就是人与道合一。在乐道阶段,人是靠着对信念的追求而得乐,以自我约束为显著特征,因为没有得道,故对道总呈现若有若无的感觉,如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这表明乐道境界还需进一步超越,达到“与道同”的境界。在这一境界,人与道合一,人依道而行,人之所为即道之所在。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指这一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乐与自身的境遇无关,《吕氏春秋·慎人》中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荀子·子道》篇记载:“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王阳明也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然小人之得其欲也,吾亦但见其苦而已耳。……菅菅戚戚,忧患终身,心劳而日拙,欲纵恶积,以亡其生,乌在其为乐也乎?若夫君子之为善,则仰不愧,俯不怍,明无人非,幽无鬼责;优优荡荡,心逸日休……无入而不自得也,亦何乐如之!”作为坦荡君子,求道过程中,为信念而乐,得道之后,顺其自然,无时不乐。冯友兰先生说孔子是个知天、事天的人,从天地观点看事物,事物对于他另有意义,会有一种特别快乐。“知天”就是说孔子的人生境界达到“与道同”的阶段。
  有矩与无矩是就儒学求乐过程的特点而言的。从孔子的“志于道”到“知其不可而为之”,从赞赏“曾点之乐”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求道过程,经历了从“乐道”到“与道同”。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思想境界经历了从有矩到无矩的超越。在“志于道”与“乐道”阶段,人道两分,人是求道的主体。虽然求道的过程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更多的是建立在信念支撑的基础上。在求道过程中,主体时常要依道而行,难免有约束与拘谨之感,这种约束与拘谨就是有矩。到“与道同”阶段,人领悟了生命的真谛,通晓了宇宙之大法,所行之处即是道,从心所欲不逾矩。正如蒙培元先生说:“‘从心所欲’决不是指感性欲望,也不是为所欲为,毋宁说是意志自由,这所谓‘自由’,不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或被认识了的必然性,而是心灵意志与天命、天德的合一。在这里,主观意志与客观法则达到了统一。”
  在儒家看来,求乐的方法既依靠他律,更依赖自律。他律是依靠外在的伦理规范使自己不离道,这是外在约束。自律是个体自觉地修身养性,通过心性涵养来体会乐。
  他律的作用是使人遵循社会道德规范。这为何能得乐呢?因为只有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社会才会井然有序,才有可能建立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人才有快乐可言。在孔子看来,当时的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安,与道德滑坡息息相关。所以,孔子主张恢复周礼,通过行仁义,加强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通过行忠孝使社会恢复秩序。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从人则事父兄,到出则事公卿,这种由内而外、从家庭到社会不断扩充的过程,自修身始,最终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如果说他律是借助外力的约束,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法,使社会稳定有序,从而为个体实现快乐人生提供外在条件,那么,心性涵养则是乐的内在条件。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一个小人,处处为一己之私着想,目光短浅,心胸狭隘,患得患失,何乐之有?《论语·里仁》也说:“不仁者不可以长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所以,仁是“乐”的内在条件,仁义之道和悦乐情怀相得益彰,求仁而自得乐。   孟子认为“诚”是实现“仁”的途径。孟子论“诚”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弗信于友,弗获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即“明乎善”,是孟子哲学的根本。朱熹释曰:“诚,实也。反身不诚,反求诸身而其所以为善之心有不实也。不明乎善,不能即事以求理,无以真知善之所在也。”孟子以对诚的践行为最大的快乐,他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这是在不断攀升人生境界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感和幸福感,这是一种精神的愉悦,是一种心胸旷达的审美享受,也就是孟子自己所说的“充实之谓美”。所以,当道德主体内在的仁心充沛至极,心为仁道所充,正心诚意,体道、弘道也就成为人生的快乐之源。陈献章说:“仲尼、颜子之乐,此心也;周子、程子此心也;吾子亦此心学。得其心,乐不远矣。”认为获得乐的方法完全在心的体悟。
  
  三、乐论的意义
  
  先秦儒家的乐论思想无论从学术史考察,还是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首先,从学术意义上看,先秦儒学乐论的思辨特征使儒学之乐迥异于佛老之乐。儒学论乐的思辨特征建立在孔子中庸之道的哲学基础上,它强调心与物、身与心、有矩与无矩、他律与自律等几组概念的辩证统一,而正是这些思辨特征,使儒学之乐迥异于佛老之乐。
  李泽厚说:“与西方‘罪感文化’、日本‘耻感文化’相比较,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乐感文化’。‘乐感文化’的关键在于它的‘一个世界’的设定,即不谈论、不构想超越此世间的形上世界或天堂地狱。”儒学之乐强调身心之乐的辩证统一,其追求的乐是现实的、受用的,对符合道义的物质与精神追求均持肯定态度,使人将眼光聚焦于现实世界。
  与儒家不同,佛学之乐建立两个世界的设定的基础上,其宣传的极乐世界,意境美好,但虚无缥缈。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佛教讲修行也说是要人叫人成佛,‘受用’与‘极乐’。要达到这种目的须脱离社会、否定人生。但道学家认为,‘极乐’与‘受用’,亦可以于社会、人生中得之,也只能于社会、人生中得之,这就是儒、释的一个根本差别。”
  老庄之乐往往只关心人的自然之性,完全否定社会规范。《庄子·马蹄》中说:马原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齿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然而人却把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使得马前有笼饰之患,而后有鞭铗之威,无一丝快乐可言。儒学之乐既关注人之自然本性,又体现出强烈的社会意识,在儒家看来,只有在遵循了社会规范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获得乐,他律是获乐的不可缺少的外在条件。可以说,儒家之乐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人间之乐,而道家之乐是纯粹自然之乐,是神仙之乐。
  儒学论乐的思辨特征赋予人生积极追求的进步意义。儒学强调身心之乐,表现为对合理的物质欲望的肯定,这促使着人们去不断地追求现世的幸福。儒家以天下为己任,儒家追求天下苍生的共同之乐,赋予人生以积极追求的进步意义。
  与之相反,道家之乐往往表现为对现实世界的彻底否定。庄子主张“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形于大通”。通过坐忘达到境志两忘,物我双绝。《庄子·至乐》篇中说:“而皆日乐者,吾未知之乐也,亦未知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从中可以看到,庄子的乐是无为之乐,是非情感、非感官的,其状态是无忧、虚静、恬淡,在很大程度上是违反人性的。
  儒学论乐的思辨特征有利于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实际上包含了个体的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三个方面。儒学之乐追求身心之乐的完美统一,将他律与自律的结合作为实现乐的途径,从而提升了人的境界,避免心为物役,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就人际关系而言,儒家主张通过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方法去追求乐,认为遵循社会规范是人获得乐的外在条件,这有利于人与人和谐相处。就人与自然和谐来说,从孔子赞赏的“曾点之乐”到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从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到程颢的“浑然与物同体”之乐,从陈献章的“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到王守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儒学大师们无一不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来理解乐,儒学所追求的乐,正是一个“万物生机勃勃、物产丰饶、民风淳厚、人人相互关爱,人与自然、社会极为和谐的理想世界”。
  先秦儒家对乐的理解及其实现途径上的探讨,其实质是春秋战国以来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与加强的一种表现。儒家将个体纳入社会、自然的整体之中讨论乐的实现,既受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影响,又与儒家积极人世、胸怀天下的政治抱负有关。儒家乐论的思辨特征使儒学迥异于佛老之学,赋予人生积极追求的进步意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作者简介]朱昌流,1969年生,安徽桐城人,安
  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化史。
  [责任编辑:吴丹]
其他文献
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市由马尼拉、奎松、巴石等4个市、13个镇组成,人口600多万。气候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约为27℃,年平均降水量约2100毫米。台
电离辐射在工业、医学的广泛应用可造成机体严重造血损伤,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救治的重要措施。本文概述了4种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在辐射损伤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4种造血干细胞
耶,今天我们夏令营的小伙伴们要在北京红星成长营里“飞夺泸定桥”呢!当教官宣布这个体验项目时,营员们兴奋极了!我们来到现场一看——天哪,脚底一根铁链可踩,两旁两根铁绳可
清朝光绪年间,照相作为一件时髦玩艺,渐渐盛行起来。凡是有几两银子的,不论三教九流、公卿布衣,都喜欢照上一张像留作纪念。特别是那些贵族子弟,更是爱得入迷,甚至穿上种种不
20世纪70年代初期周总理亲自领导和指挥甘肃的抗灾救灾工作,已过去30多年了。现在,根据我当年参加抗灾救灾工作的经历和保存的相关资料,将周总理当年指导甘肃抗灾救灾的情况忆述如下。    周总理派工作组来甘救苦救难援    甘肃是个干旱多灾的穷地方,正因为如此,周总理对甘肃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特别关心。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总理在处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同林彪
2017年4月22—23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文学遗产》编辑部在
北京修造厂第五车间变压器、发电机工段在十一月六日发生大火,整个工段的厂房和厂房中的发电机、变压器等大部成品或进入结尾工作的半成品全被烧毁,损失约达70万元之多。这
北京向阳化工厂聚丙烯成品库在设计中,为了扩大成品堆放的有效使用面积,便于机械化运输,采用了纵向五跨、横向两跨,柱网尺寸为24×24米的钢筋混凝土双曲连续扁壳(图1)。自19
(续上期封三)———后期促进复合体(anaphasepromotingcomplex,APC)来完成的。(17)当纺锤体关卡被激活后,APC的作用受到抑制,使姐妹染色体不分离。由于组成关卡的Mad2p和Bub1p等只出现在游离着丝点上,参与监控着丝... (Continue
本文应用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对平行板叠后端交变流场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实验测得了在热声热机中加入板叠后,交变流动在平板末端涡旋的产生情况,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