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干扰RNA下调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7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分子干扰RNA (siRNA)下调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设计合成的AEG-1 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HepG2细胞AEG-1 mRNA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AEG-1siRNA对HepG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AEG-1siRNA组AEG-1 mRNA表达(0.43±0.04)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0.96±0.09)和阴性对照组(0.94±0.08)(P<0.01);培养72 h后AEG-1 siRNA组HepG2细胞吸光度(A)值(1.25±0.08)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2.64±0.14)和阴性对照组(2.49 ±0.14,P<0.01);AEG-1 siRNA组HepG2细胞凋亡率(19.2±3.8)%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5.3±1.4)%和阴性对照组(5.6±1.6)%(P<0.01);AEG-1siRNA组HepG2细胞在DNA合成前期(Go/G1期)细胞比率[(61.38±2.3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41.24±1.97)%]和阴性对照组[(42.15±1.64)%,P<0.01],而在合成期(S)[(25.36±1.21)%]及合成后期(G2/M)[(13.26±0.97)%]分别低于空白对照组[(33.60±1.24)%、(25.16±0.79)%]和阴性对照组[(32.52±1.23)%、(25.33±0.86)%,P<0.01].结论 siRNA可通过下调HepG2细胞AEG-1基因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阿曼托双黄酮(AF)对匹罗卡品点燃小鼠癫痫发作、海马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匹罗卡品小鼠点燃模型,并给予AF进行干预.综合应用神经电生理、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观察AF对点燃小鼠癫痫发作以及海马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与癫痫组比较,AF组小鼠行为学和局部场电位信号(LFP)表现均相对稳定,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121.40 ±8.72)个,P<0.05],原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hTERT) mRNA在胆囊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0例胆囊癌(胆囊癌组)、50例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组)患者,另选取5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外周血hTERT mRNA.结果 胆囊癌组hTERT mRNA阳性率(66%)明显高于腺瘤性息肉组(14%,P<0.05),腺瘤性息肉组阳性率(14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0只)、缺血再灌注(I/R)组(20只)、瑞芬太尼组(20只)、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组(20只).制备皮瓣I/R模型.瑞芬太尼组和TLR4抑制剂组于再灌注前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 μg/(kg· min)和E5564(5 mg/kg),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2、4、8h,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
目的 观察降低中期因子(MK)表达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侵袭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10 nmol/L的MK基因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K和MMP-9 mRNA水平,Transwell法和噻唑蓝(MTT)法检测PC-3细胞侵袭和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C-3细胞
目的 探讨ErbB-2转录因子1 (TOB1)对人类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的重组质粒转染及G418筛选,建立TOB1高表达的肺癌A549细胞稳定转染株;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OB1对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TOB1对电离辐射引起的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OB1对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的气道炎性疾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治疗方法均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肺损伤的研究逐渐开展,我们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为例,探讨MSCs对COPD肺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一、材料和方法1.大鼠COPD模型的建立:SPF级8周龄雌性Wsitar大鼠16只,体质量为200 ~ 2
期刊
目的 观察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l)表达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迁移、增殖及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酶消化法获得SD大鼠CMECs,传代培养后,采用质粒转染CMECs获得GSTP1过表达细胞株,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STP1过表达后CMECs的迁移能力明显减
目的 对胶质瘤肿瘤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及体外药物敏感实验,检测不同药物及药物浓度对具备各型分子生物学特征的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取38例各病理类型的胶质瘤新鲜肿瘤标本,进行体外原代肿瘤细胞培养.在培养期间将肿瘤细胞进行分组并加入各种浓度的卡铂、福莫司汀、替莫唑胺、替尼泊苷和长春新碱,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后的细胞活性,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卡铂、福莫司汀、替莫唑胺、替尼
本研究旨在建立胆管全横断损伤动物模型,探讨胆管损伤愈合过程及胆管狭窄发生的病理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与分组:55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行胆总管全横断端端吻合术后按不同观测时间(术后2周、1、2、3、6个月)分为5个亚组(10只/组);手术对照组(5只).2.模型制作:麻醉采用兔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1 ml/kg).取上腹正中切口,沿胆囊管向下分离出胆总管,在距十二指肠
期刊
传统组织工程骨种子细胞存在各种不足,严重限制了骨组织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1].2003年Romanov等[2]首次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其增殖活性高、来源广泛、含量丰富、培养简单,避免了伦理争议,是近年来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3-4].我们从人脐带沃顿胶中分离出UC-MSCs,并进行成骨诱导,证实UC-MSCs是潜在的组织工程骨种子细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