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某含菱铁矿强磁精矿流态化磁化焙烧—弱磁选试验研究

来源 :金属矿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f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鞍山某强磁精矿中菱铁矿含量较高,难以实现有效分选.为此,采用流态化焙烧反应器,在传统还原磁化焙烧的基础上,开展了低温预氧化—超低温还原磁化焙烧—弱磁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试样TFe品位为29.47%,主要脉石成分SiO2含量为52.81%,有害杂质S、P含量较低;铁主要以赤铁矿的形式存在,分布率为79.37%,其次为碳酸铁11.71%、磁性铁3.46%.②在500℃和550℃的条件下,以工业发生炉煤气为还原气,直接还原磁化焙烧过程中生成弱磁性浮氏体,难以实现弱磁选铁矿物相的完全磁性转化.③采用低温预氧化—超低温还原磁化焙烧可获得稳定的完全强磁性转化,适宜的流态化磁化焙烧参数为550℃预氧化2.5 min,再450℃还原焙烧10 min.④焙烧矿在磨矿细度为-30μm占92.60%、磁场强度为79.60 kA/m的条件下,可获得精矿全铁品位大于63%、全铁回收率大于84%的良好指标.⑤产品XRD分析、BSE矿相检测、EDS能谱检测结果显示试验过程中未见弱磁性赤褐铁矿和浮氏体存在,预氧化矿保持了原试样中含铁物相边界的初始形态,菱铁矿矿物相中类质同象替换的Mg、Ca元素在焙烧过程也未发生迁移,磨矿和弱磁选过程也无法将其分离.
其他文献
针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矿柱在长期地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蠕变破坏受其含水状态影响的问题,利用岩石蠕变-冲击试验机,开展了干燥、饱水和浸水状态下的砂岩分级加载蠕变试验.超声波特性能够反映岩石内部结构和力学特性,因此基于超声波测试分析含水岩石蠕变过程中的声学特性,探索水对岩石力学特性弱化作用机理;研究含水状态对岩石蠕变破坏特性的影响,揭示含水矿柱蠕变破坏前兆和时间规律.基于干燥和饱水砂岩分级加载蠕变过程超声波测试,讨论了加载过程中超声波波速、主频和幅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水平增加,干燥和饱水砂岩的主频及幅值都
对岩巷工程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应急响应是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重要途径,通过红外辐射和声发射联合监测含孔岩石在受力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可以有效地模拟岩巷工程灾害演化与爆发.为此,开展了含孔洞岩石加载过程的红外辐射和声发射联合监测试验,对含孔洞岩石加载的红外辐射和声发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极差曲线随应变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特别在最后阶段,极差曲线加速上升并出现突跳点,反映了温度场的分异现象和前兆特征,前兆时间平均为95.71%峰值应力;②声发射能率和声发射率曲线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
矿山靠帮作业中,确保节理裂隙发育地带的预裂爆破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复杂破碎岩体预裂爆破效果差、半壁孔率较低的难题,以酒钢集团西沟石灰石矿西帮为例,结合炮孔特点及施工工艺,提出了一种聚能槽角度85°、药柱与孔壁之间约有13 mm空气间隔的矩形聚能装药装置,并分析了其聚能射流定向破岩机理;建立了聚能装置ANSYS/LS-DYNA数值模型,提取分析了沿聚能槽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监测点应力特征.研究表明:由于聚能药包的存在,调整了炮孔周边岩体应力分布状态,使得在与孔壁相同距离下,沿炮孔中心水平方向应力明显大于
电子雷管延期时间优选需要考虑爆心距因素,现有研究成果多是针对特定建(构)筑物所提出,需要解决不同爆心距处被保护对象的延期时间设置问题.结合国内某红砂岩石方开挖爆破工程,设计开展电子雷管爆破振动监测试验,分析地震波峰值振动速度与振动主频演变规律;依据地震波线性叠加原理,运用MATLAB编制计算程序,建立单孔爆破波形Fourier级数拟合函数,研究叠加波列数与延期时间对合成波形峰值振动速度的影响机制,提出电子雷管延期时间优选方法.结果表明:爆破地震波峰值振动速度及振动主频随比例距离呈幂指数形式衰减;叠加波列数
中深孔一次爆破形成切割井是自然崩落法矿山聚矿槽爆破的先决条件.为实现普朗铜矿DU411潜孔台车施工?762 mm空孔、SimbaH1354台车施工?76 mm中深孔工艺条件下切割井的安全、稳定施工,在总结矿山含矿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采用最大拉应力破坏准则和Mises准则,对矿山中深孔爆破作业在主要的4类含矿岩体中形成的破碎区、裂隙区进行了理论计算,认为切割井掏槽炮孔的设计应按破碎区范围布孔,辅助孔和周边炮孔应按裂隙区范围要求布孔,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切割井中深孔设计参数.按照达到爆破效果需满足补偿空间要
为降低爆破作业过程中炮烟中毒气的浓度,以炸药爆炸的化学反应为理论基础,研制了一种乳化炸药爆破毒气抑制剂.选取抑制剂添加比例、装填方式两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其中设置0mass%、3mass%、5mass%、8mass%4种添加比例,设置均匀混合、有吸管径向耦合、无吸管径向耦合、轴向耦合4种装填方式,试验结果表明:①炸药爆炸后,产生的毒气主要成分有4种,其中,CO所占比例最高,约占毒气总量的37.36%~37.98%;NH3、NO、NO2产生量相近,分别占总量的21.22%~23.29%,20.58~
微晶陶瓷是一种具有耐磨、耐腐和耐温的高性能材料,可在同时具有磨损、腐蚀和高温环境中使用,其性能优于金属和有机材料.但是微晶陶瓷的显著性不足在于抗冲击韧性差,属于脆性材料,是由于微晶陶瓷的烧结工艺所造成晶粒之间形成结构微裂纹,微晶陶瓷受到抗拉和冲击时易产生结构微裂纹“失稳”而断裂.尽管先进的陶瓷加工工艺有助于提高微晶陶瓷的冲击韧性,但因制作成本因素,致使其应用领域受限.发明了一种预应力金属微晶陶瓷复合材料,提高了微晶陶瓷抗冲击强度的20~80倍,急冷急热性能较好.对预应力金属微晶陶瓷复合衬板的研发原理进行了
浮选动力学可对浮选过程进行量化描述,有助于提升选矿自动化水平,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重视.基于浮选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历程,综述了矿物晶体结构、矿物颗粒大小、矿物颗粒形状、药剂作用及浮选设备影响等因素对矿物浮选动力学的影响.此外,还展望了浮选动力学发展,指出运用理论计算分析并结合矿物工艺学及矿浆流体运动规律可进一步加强浮选动力学模型对实际浮选过程的指导意义.
哥伦比亚某含铜金银矿矿石中有价元素金、银、铜含量分别为7.61 g/t、44.62 g/t和0.10%.原采用重选—重选尾矿直接氰化浸出工艺,银浸出率低、铜大量浸出,贵液后续处理困难.针对以上问题,采用重选—重选尾矿优先浮铜—浮铜尾矿浮选金银—金银精矿氰化浸出的选冶联合工艺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该矿石中硫化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含金矿物以银金矿为主,含银矿物主要为锑黝铜矿,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②矿石采用两段尼尔森重选—超级选金机精选的重选工艺,可获得综合重选金精矿含金34.10 kg/t、含银9.34 k
为探究脱磷剂种类及用量、焙烧温度对高磷鲕状赤铁矿还原产物的磨矿特性的影响,以阿尔及利亚高磷鲕状赤铁矿为对象,采用筛分分析、化学分析及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还原产物可磨度、磨矿后铁和磷分布情况.结果表明:①还原产物磨矿产品颗粒粒度主要分布在+0.074 mm和-0.030 mm这2个粒级,-0.074+0.045 mm和-0.045+0.030 mm粒级含量较少.②随着脱磷剂用量的增加,还原产物的可磨度升高;不同种类的脱磷剂对还原产物可磨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aCO3+Na2CO3、CaCO3、C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