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一宝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倆从走廊经过,隔壁办公室里有个清瘦的中年人,带着不加掩饰的纯真笑容,远远地向着我们点点头。这算是我与他的第一面,只照面,没说话。长春说,他是个画家、农民,文化馆聘请他来上班。
  不久,惊喜砸到我头上——长春给我捎来一张横幅山水画。这幅画,石山秀美,树影参差,峰峦居中,左边小船飞禽,右边留白落款。款日:革新长春合著一书,余读后感其同学情缘,情义无价。庚辰仲春茶山王学钊写于奇石楼。
  我把这幅画送到装裱店,要求师傅以最快速度装裱上框。二十年里,搬过三次家,这幅画依然挂在我的书房里。
  意蕴深远的画面,我似乎读懂了些,于是便成了纽带,持久拉住我,与他交往。
  他的家在高速公路出口处附近,方便我有事无事到他的奇石楼坐坐。他讲东瓯普通话,我操闽南普通话,交流表达虽然磕磕绊绊,但全然无法阻隔我们开心的相聚。有时长春在场,总会哧哧地笑,偶尔义务翻译一下。这种情况是常事,他说自己有次在香港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他用家乡话发言,叽里呱啦,教授、学者听得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却不懂他说的什么语,害得组织者临时为他找翻译。
  他待人真诚,公然破坏礼尚往来实行单边主义,让人无法拒绝。不信你试试,如想拒绝,那最好的拒绝,就是接受。
  我告辞奇石楼后,今天,他硬是送我一篮杨梅,一颗颗紫红的珠宝,蒂上还带两片绿叶,鲜活鲜活的。望着牙齿发酸,衔到嘴里,却是饱满的甜汁,洋溢着初夏的热情。明天,他硬送我一袋瓯柑。这瓯柑剥去青绿的皮,黄瓣白络,入口先苦后甘,让人顿觉清爽,浑身的怨气、火气、戾气就此全消。后天,他又硬是把一包桂花塞给我。这桂花是他亲手打的,晾干,包一层纸,再装入塑料袋。塑料袋打开,即使包着一层纸,也包不住桂香四溢。我哪里舍得如他所说泡水喝掉。我一直置放在桌案上,让满屋子清香经久不退,让我的世界,弥漫在这美好的气味之中。
  杨梅、瓯柑、桂花,即东海之滨茶山三宝。他掏心窝让我接受,接受这大自然的馈赠,弥足珍贵。
  但对我来说,更加珍贵的,是他昨天送我梅兰菊竹,前天送我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整整一座大罗山。当然,我说的,是他送给我的画。在我心里,这才是宝中之宝。
  舍得舍得,尽管他生活过得俭朴,手头也不宽裕,但他把自己最好的作品分批捐赠给当地档案馆、博物馆收藏,毫不手软。
  奇石楼,蹲在大罗山下,是一座后建的二层砖砌楼房,紧挨着九间大屋。现已不再完整的大屋,木柱、横梁、花窗、石础、地砖,还影影绰绰显露着当年的气派。气派的房子已易主。
  确切地说,奇石楼在二楼前问,房问不大,几乎被一张大桌子占领。桌面有杂墨汁、砚台、盘子、大大小小的毛笔,还有各种形状的石头和命贱的蕨类、多肉花草小盆景。来客坐在桌子外头过道,主人坐在桌子里头,幸亏前边、左边开窗,虽觉拥挤,但还明亮。这奇石楼实在是杂乱得很有艺术气氛,并且不虚张声势,很接地气。
  这爿小天地,不是他的生活全部,只是他业余的小部分。他乐呵呵地在他的小天地里,写写画画,一晃就是几十年。
  我常常就这样坐下,面对面,跟他开开心心聊天。
  快乐往往是一种豁达,是一种坦然。我从中捕捉到他快乐背后的一丝忧伤气息。这忧伤,不是他瘦弱的身躯,撑起一个家的重担,去插秧割稻,种瓜栽菜,黑夜里独自划船去借粮,跟着亲戚翻山去挑盐贩卖,被派上工地挑土筑水坝这些艰辛劳作,而是年少时,没读几年书,只得辍学的悲愤。不过,即使再悲愤,他也只埋在心底,把“命运”放下,不愿再诉说这过去。
  他倒是愿意说初中时,痴迷画画,找到老师家中请他指导,这个老师叫孙先生,指导他临摹《介子园画谱》,借给他石涛册页。之后找到另一个老师叫谢先生,他为学画,来回往老师家跑,直到老师晚年,还常常去陪伴,料理老师一些生活起居。
  他把情义都画进他的画里。他的画,入古出新,或写或工,俗中见天真。他的字,兼容碑帖,苍劲内敛,拙中见雅致。是一个真正扎根一方水土长出来的画家。他自己戏言,“老妻爱我画山卖,买鱼买酒买西瓜”。
  在奇石楼,我们经常是两个人面对面,喝杯茶,南腔北调,也可以发现他的农民脾气。有一次,他生气了,跟我念叨说:“画家就是画家,农民就是农民,报纸上非叫我农民画家,这是什么话?”
  我还发现过他的一次隐秘的生气。他请一名家为自己的画册题签,题签得到了,但那个名家并不看重他,后来画册出版了,我在画册上找不到名家的题签影子。
  现在他已是一个老人了,但他却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儿一样。有一次,我顺便送去他新印行的文集,书一箱一箱那么重,他总想伸手帮忙卸车。我拦住不让,他嘿嘿嘿地,一不留神,就溜到车子的另一边,抱起一箱书就往家里跑。辛弃疾说过什么来着,这叫“最喜小儿无赖”,可喜高土学童顽,这样的人还会老吗?
  有些日子没见面了,有一天,长春对我悄悄说,最近这段时间,王先生穿上白底蓝条衬衫,与白床单相伴。我一听,心头一紧,潮湿了心情。远眺大罗山,似乎飘起一片乌云,慢慢变厚,重重地压了过来,像泼墨一样。
  好在云开雾散,阳光照样灿烂,乐呵呵的他,照样在他的奇石楼,画兰、画竹、画石头。
  奇石楼的石头,多采自大罗山,似乎也并不奇,只是一些质朴没给雕琢抛光的天然籽料,但一旦注入了精神、情感,就有了体温,有了寄托,就会唱歌。
  王学钊,奇石楼主,高土先生,他才是茶山一宝。
其他文献
1978年6月,在经过3个月的新兵集训后,我们同期入伍的部分战友,被分配到三营十二连。我们属于土建连队,承担着位于湖南邵阳068基地所属的814厂的土建施工任务。  在新兵连时,我们所有的训练科目,都是正规部队所必需的内容——队列、步操、射击、投弹等。可是下连以后,我们却从事着施工劳动,抬石头、修护坡、砌砖墙、浇铸混凝土……平时穿着粗糙的劳动服,那身崭新的军装只有在偶尔集合开会时穿一下。这对于怀揣
期刊
夏日炎炎,晓红、建平、叶涛,我们几个小伙伴不约而同,偷偷来到对面山上,或去屋后大河边枞林里去抓知了。  没有皮的树,谁都能上去。问题是,那知了总是趴在树尖上,总不能爬到树枝上去吧。建平有一回还真的爬去树枝了,一不小心,重重地摔了下来,差点没把命丢掉。建平妈把我们骂了个狗血淋头。自此,我们不敢再上树抓知了了,改为用竹竿子粘,就是将竹竿子的顶端,缠绕上两三个蜘蛛网,形成一个墨坨子,吐口唾沫在上面,用手
期刊
70多年前,一个秋天的傍晚。  要上桥了,胸前戴着大红花的新郎官腾出右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然后弓腰,蹬腿,一个猛冲过后,木轱辘独轮车就稳稳地立在桥中间了。桥上那些担着担子、背着柳筐、挎着篮子的赶集人,见到娶亲的,都停下脚步,分立于桥的两边,目光像追光的手电筒一样,追随着木轱辘车上红玫瑰般娇艳的新娘子。  过了桥,新郎回头看看身后,夕阳离地平线还有不到半尺高,于是加紧脚步。他要赶在太阳落山前将新
期刊
冬季,大块儿的乌云密集在空中,拥挤着,像压抑郁闷了太久。乌云崩裂了,成千上万的细小碎片蜂拥而下。一朵小雪花就在这样复杂的情绪里诞生了。  它已经与天空的怀抱有了距离,有些畏惧地,怯懦地向着一个未知的世界坠去,它不知吸引它的力量从哪儿来,但是透着似曾相识如梦似幻的感觉,似乎自己与生俱来的就是一个使者,要去传达一种很神圣的信息。它不知道相对于它的短暂的一生,有一种叫作光的东西,在浩渺的空间里来回穿梭,
期刊
在我们西南陲隅,婚后的男子都把丈母娘叫“妈妈”。  “妈妈”从年轻时候就独自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因此,我至今不知道应该叫作“爹爹”的老丈人究竟是什么模样。“妈妈”将三个孩子拉扯长大,老大嫁了我,随我移居在小小的县城里,老三远嫁到了桂林,老二守着“妈妈”那几亩田宅,也算是“子承父业”了。“妈妈”对我们这个一工一农的小家庭厚爱有加,她怕我们在城里缺菜少粮,过得不如别人,于是常常拔些蒜苗、青菜,扯些豆
期刊
在村庄,一只老鼠从来没有居住得像今天这么阔绰。我靠近一处处老宅子发现,村庄人搬离后留下的一孔孔窑洞,成了老鼠们的宅子。  秋天的一个午后,阳光落在一处遗弃多年的院落里,一束束亮光从院子里半人高的杂草梢上打下来,落在朝向西面的那一孔孔窑洞里。顿时,半只窑洞的地面上亮堂堂的。我刚刚靠近一处窑口,一群老鼠慌忙逃窜进了各自的洞里。老鼠的洞都沿地面,顺着窑壁挺了进去。要不是我打扰,它们一定会继续在这孔铺满阳
期刊
1988年4月,我有幸成为一名代征员,虽然是聘用,但我穿上蓝蓝的税服,这一副柔弱的女人身板,便扛起了一份责任。  梅溪税务所荆湾乡专管组设立在荆湾乡办公大楼内,专管组成员只有三人,一名专管组长、一名农业税增解会计以及我,挤在一间办公室上班,办公桌上除了纳税人征收清册外,还有每人一个算盘。那个时候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尽管条件简陋,但我们干起活来都是风风火火,没有一个叫苦的。那段日子,我每天去农贸市场
期刊
今年11月底,我有幸参加2019年中国散文年会,荣幸地授了奖,聆听了多位名家讲课,受益匪浅。  鲍尔吉·原野老师认为,写散文,应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和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他列举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惜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仍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
期刊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的脑海里还常常浮现出老三的形象,他那沙哑的歌声和忧郁的眼神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  当我在伊宁市民贸商场的马路边见到老三的时候,他正披着桀骜不驯的长发自弹自唱,黝黑的脸庞在热烈的阳光下发出汗渍的油亮,过往的行人向他投来不解的目光,他并不在意,依旧不紧不慢地弹唱着。他脚下的行李箱上摆放着几张歌碟和诗集,封面上他倔强的眼神与我不期而遇,我的眼前一亮:这是个有故事的人啊!  一本诗集和
期刊
童年的冬天很冷,每年都下雪。下雪还不算冷,要说冷,是打干霜。冻死老狗的天,房顶上的干霜白茫茫一片,像童话里的宫殿。到了正午,太阳穿破浓雾,地上湿漉漉的,就更冷了,手脚不知搁哪儿好。  吃不饱不说,家里又没有多少穿的,“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都是大的穿不得,留给小的穿。衣服裤子是这样,鞋子也是这样。所以,留下来的鞋,都是烂的,不是没后跟,就是前面破了洞。而且解放鞋居多,当然,能够有单鞋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