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概念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概念在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弄清楚小学数学概念,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只要在教学中遵循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由具体实例出发,抽象出概念的本质特征或内部联系,再运用于实际,就一定能把概念教学做得更好。
  【关键词】概念数学 教学 探讨
  俗话说:“概念不清,寸步难行。”这句话高度集中地说明了概念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概念分为基本概念和一般概念。基本概念即平常所讲的不定义概念或描述性概念,如“直线”、“线段”等。除此之外,我们均可称之为一般概念。一般概念必须给出明确的定义。在此,我们仅论一般概念的教学。
  长期以来,人们对一般概念的教学常常是直接给出定义,再以解释定义的字词为主,适当配置一些实例巩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过程被教师包办了,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学效果不会理想了。那么该如何进行教学呢?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到实践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过程。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数学概念课的教学也应是“具体——抽象——具体”,让学生亲身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才能使学生对概念得以深刻的理解,才能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得以培养。基于此,一般概念的教学宜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概念的引入
  形成数学概念的首要条件是使学生获得十分丰富且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有现实原型,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事例,使学生在观察有关实物、图形、模型的同时,获得对所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这些实际事物可就地取材、就近举例。如:“射线”可用手电筒或探照灯射去的光束来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可用电影票上的排号和座号来引人。
  二、概念的形成
  在概念的引入阶段,学生认识到的是生动丰富的感性材料。这些材料中包含了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特征,也包含了它的本质特征。我们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抽象、概括,舍弃事物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特征,从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上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学习“角”这个概念,我们可在引入阶段出示各种各样的“角”的实物、模型和图形,学生在头脑中就建立起各种形状、位置和面积不等的角的平面形象,有的同学甚至还注意了实物和模型的材料、颜色等形象。这些特征中,哪些是本质的,哪些是非本质的,就要在学生前期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使学生认识到“角是由一个端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平面图形”。它不仅适应于锐角和钝角,也适应于其他角,因为它包含了角的本质特征。
  三、概念的定义
  掌握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后,就要鼓励学生在上述一系列思维活动的基础上,为使概念更明确、更清晰,将概念的思维和本质用语言加以精确的表述,即给概念下定义。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组织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如果前两个阶段做好了,这一点应是水到渠成的。
  四、概念的巩固和发展
  对概念得以深刻的理解,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事实上,对概念的定义,有的是定义了概念的内涵,如前面提及的“角”的概念;有的是定义了它的外延,如“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在这一阶段,对于定义内涵的概念,主要应发展它的外延;对于定义外延的概念,主要应巩固它的内涵。
  在这一阶段需特别注意的是事例的变式与比较。
  1、变式。发展概念的外延时,要对学生交替变更所提供材料的形式,对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定,非本质属性时有时无。
  2、比较。相似的概念因联系紧密学生容易混淆。为避免混淆,应引导学生对相似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点,明确概念的本质特征。
  当然,各个阶段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而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遵循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由具体事例出发,抽象出概念的本质特征或内部联系,再运用于实际,就一定能把概念教学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标》,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2、《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论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出版社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平时作文试卷中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选材老套、思路狭窄等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可以运用美育指导小学作文教学,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根据体验原则,指导感受生活     所谓体验就是指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特征所进行的观察和体验,并形成积累经验的一种心理反应。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习作,就
期刊
凡文章皆少不了题目,据题作文必须切合题意。因此,动笔作文之前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审题,谨慎立意。这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第一件大事,容不得丝毫粗心大意。“一步不慎,全盘皆输。”所以审题和立意是作文成败的第一步。    一、关于审题    中学作文命题一般不超出学生经历见闻和感觉体验的范围,只要认真想,总可以想出一些眉目来,切题也办得到。可事实上又往往不尽然,有的同学面对题目一筹莫展,想来想去仍不知写什么
期刊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呢?我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1、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自信心。很多小学生在学写作文前都认为写作文很难,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如果老师一开始就向学生讲授许多写作文的理论、技法,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每次作文时,往往出现无从下笔、一头雾水的现象。其原因就是我们教师受从前教育模式的影响,爱给学生出作文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学生生活范围小,无材料可写。他们只能从作文书或者其他资料书上转载一些材料为己用,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编造作文,“说假话”成了学生作文中的普遍现象。为了成绩,老师对这种情况不是加以指责,相反对于“好”的作文还加以表扬。这一授课方式,成了学生作
期刊
三年级是由说话、写话向命题作文过渡的中转站,随着作文训练内容的不断深入,作文难度也同时加大了。如果低年级的学生读写训练不及时,进入中年级后就会遇到一个大陡坡,“怕”的心理油然而生。为使学生由“怕”到“不怕”,需要设计各种形式的训练。    一、在读写结合中学写作文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输出,要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要边学课文边引导作文,课文中有许多好的构段、构篇方式。应结合教
期刊
学生作文内容来自于生活,但作文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把生活中的内容记下来,那么应该说文章就象炒菜中不放油盐一样淡而无味。要在文章中写出亮丽的语言,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文化积淀和语言修养。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操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识器。”句中“千曲”、“千剑”均指广博的积累;“操”、“观”均指锻炼。那么学生的作文也是这样,多写多练,还要有阅读积累才行。自然环境海阔天空,社会生活包罗万象,大千世界
期刊
学习习惯,就是人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学习的习惯。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越发感到培根的话确实包含着深
期刊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作为学习主导者的老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轻松、活跃、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与习惯,首先应从激趣入手。  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主动探究的
期刊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在教学中要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往往是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却显得苍白无力,
期刊
【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掌握策略知识,学会灵活恰当地运用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外语学习,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自主性、独立性、自我导向性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向,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语言习得。  【关键词】策略 学习心向 自主学习    Oxford曾用问卷的方式对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EFL学生进行调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