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c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将越来越需要国际化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当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最主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保证,为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服务。
  关键词: 国际化人才 高校 人才培养
  
  21世纪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外资、合资企业,国内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国内企业也纷纷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赢得国际市场,国际化人才是关键。因此,培养大批具备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适应“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步伐。本文就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国际化人才的现状
  1.大学毕业生人数虽多但缺乏训练有素的国际型人才。
  在中国每年400余万的大学毕业生中,极少有人具备从事跨国公司所要求的行业的必备技能。世界著名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在《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称,中国缺乏训练有素的毕业生,这可能阻碍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更先进的产业。该报告指出,中国的毕业生人数很多,但只有不到10%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以工程师为例,中国拥有160万年轻的专业人士,但是普遍缺乏参与项目或团队协作的实际经验,导致被认为适于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中国年轻工程师的数量仅有16万人。
  2.国际型人才紧缺,人才流失严重。
  《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称,10年后,中国将需要7.5万名具备某种国际经验的经理人,而目前中国仅有约5000名此类人才。该报告还称,“中国缺乏有良好技能和心态的高素质人才,人才流失相当严重,尤其是创新人才很少。人才紧缺造成员工和公司压力上升,导致企业人力成本高涨……。一方面中国有巨大的人才供应量,但另一方面,满足跨国公司所需技能要求的综合型管理人才却严重不足。”
  3.人才结构不合理。
  尽管中国目前毕业新生数量巨大,但事实是我国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企业却招不到适合自己的人才。据统计,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超过600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为3900万名,占人才总量的2/3,人才绝对值比较大。但是,中国现有的人才结构很不合理,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低层次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高龄高级人才多,中青年高级人才少;传统产业人才多,高新技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少;熟悉计划经济的人才多,精通市场经济、国际化市场规则,具有国际化运作能力的人才少。从人才个体的知识结构来看,我国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不合理性也十分明显,缺乏复合型、创新型、协作型人才。经济全球化社会正是需要复合型、创新型、协作型的国际化人才,而我国多数人才在短期内很难适应这一新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急需优化与更新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二、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分析
  1.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刻不容缓。
  一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急需国际化人才。我国的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加快培养一批通晓国际经济、贸易、商务和法律、法规,熟悉国际经济开发、工程项目承包和经营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二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急需国际化人才。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最根本、最核心、最本质的竞争是国际化人才的竞争。
  2.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
  (1)国际化人才的内涵。有学者把国际化人才定义为:“具有较高学历(本科及本科以上)、懂得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理念,同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我们认为国际化人才应该是具有国际态度、国际意识、国际活动能力、国际知识、国际视野,能进行跨国服务和交流的人才。而高校教育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其内涵主要表现为“四有”:①有全球视野、国际态度:关心地球、关心人类;适应变化、创造未来;公平竞争、友爱合作;自尊自爱、自信自强。②有国际意识:国际理解意识、相互依存意识、和平发展意识、国际正义意识。③有国际活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竞争参与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经受挫折能力、国际交往能力。④有国际知识:了解国际时事、世界发展的历史与趋势,东西方文化的精华,本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建设祖国、服务人类的理念和使命,等等。
  (2)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方面,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相同,如美国明确提出的培养目标为:采取“面貌新、与众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的标准。要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观念”。
  在我国,高校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其目标主要是:第一,要有国际思维观念和世界战略眼光,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第二,要能够紧跟世界前沿科技动态和趋势,掌握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规范和技术规范,熟练运用外语。对异域文化、民族风俗、价值标准、思维方式能够熟知和准确把握。第三,要具有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敏锐洞察力和悟性,能够独立思考,追踪和了解国际热点难点问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客观分析解读,具有国际视野。第四,要有高度的务实和创新能力,对各种知识有兼容并蓄精神,能够做到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能够追踪本专业的世界前沿水平和不断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文化和知识,并加以运用。第五,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能够和他人进行融洽相处和合作,充分调动和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
  1.探索国际化教育的培养方式。
  国际化教育是一种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性、比较性教育,高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模式上可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入资金和先进的教育机制,吸取并实践国际上通行的办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经验,以增强大学生国际意识,使其掌握在国际社会环境中工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课程设置上可增设有关的国际教育课程,例如在普通教育课程中增加世界历史、文化、人类学、环境学、卫生学等方面的内容,并选修如国际法、国际政治、国际形势、国际科技、国际经济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关系、国际新闻、区域文化、国别史等国际性的通才教育课程。
  2.加快学科、专业的调整与优化。
  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必须坚持与市场接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原则,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科和专业设置。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经过几年的调整,无论是其结构、内容,还是整体规模,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人才的标准、规格和需求结构、需求数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高校学科、专业的调整和建设要适应这些变化,作出全局性、战略性的调整和优化。既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要,又要立足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在专业调整中,要改善专业建设的条件,多种渠道增加投入,改善专业的办学条件,形成本校的“名牌专业工程”、“重点专业工程”等。
  3.构建研究实践型教学体系。
  “研究实践教育”是指将实践的基本要素运用于教育教学,围绕特定教育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应用知识于实际的探索性活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构建研究实践型教学体系在培养国际化人才上十分重要,该体系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教学并重的观念,确立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并组织和鼓励师生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由此建立起以研究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补充的完整体系。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它能促进人才的深层开发,自身潜能的挖掘。自主性是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巨大动力。让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选修自己喜欢的知识,并把个人专业兴趣和社会需要结合,使之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同时又能激励学生交叉学习、超前学习、高效学习,以激发学生良好个性的发挥,促进学生自我全面发展。
  5.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开放性办学的人才培养效应。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模式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目前,许多高校通过整合教育资源,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革新教学手段,通过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创办企业等途径,构建适合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环境,促进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四、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校要做好培养国际化人才这项工作当正确处理三种关系。
  1.正确处理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的关系。
  完善内部培养机制就是要培养一大批有本校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并能为之服务,同时,要引进外部国际化人才为本校培养国际化人才服务。
  2.正确处理人才国际化与人才本土化的关系。
  培养国际化人才不等于放弃本土化教育,同样不等于放弃人才本土化培养,二者当互为借鉴。
  3.正确处理人才培养与人才流失的关系。
  国际化人才流失也是高校要面对的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重视不够、培养不够是重要原因,相当一部分国际化人才正是由于没有得到培养和重视,阻碍了职业生涯的发展,才被迫“另谋高就”。人才流动是必然趋势,但是学校本身要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培养人才机制,维持住人才队伍,特别是保持核心人才的稳定才能谈得上培养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利宏.麦肯锡盛世危言:中国出现人才“短缺”危机[J].中国经营报,2005-10-17.
  [2]杨良梁.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J].集团经济研究,2004,(8).
  [3]夏惠贤.论国际教育和国际人的素质[J].外国教育资料,1998,(4).
  [4]陈学飞.谈谈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要素[J].江苏高教,2002,(2).
  [5]韩延明.大学教育国际化:走向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2,(2).
  [6]史静寰.加强时间教育: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7]郑造桓等.因材施教自主学习注重个性全面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其他文献
摘要:众多西方学者将目光聚焦于汉语系属问题,各种假说应运而生。东亚的语言通常归入: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另有日语、朝鲜语等系属不明,本文对此作了论述。  关键词:东亚语言 南亚语系 南岛语系 阿尔泰语系 汉藏语系    最早进行语言系属研究的是西方学者对印欧语系的研究。由于印欧语系的研究趋于成熟。很多西方学者都把眼光转向世界各地的语言,其中东亚一带由于语言资料丰富。语言类型繁复
目的比较腭黏膜和颊黏膜2种不同性质的口腔黏膜上皮修复硬腭裸露骨面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寻找适合修复裸露骨面的修复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0只日本白兔(5周龄)随机分为
摘 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公共艺术需求在群众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认知和推广。大学校园作为青年高知人群的聚集地,在年龄层、可持续发展性、推广度和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极强的优势。本文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进行理论性探索。  关键词: 公共艺术设计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些环境多为公
摘 要: 职业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具体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树立并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关心和爱护职业教育的学生,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开拓适应当代职业教育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学生素质。教师要创造宽松、民主、和谐、自由的育人环境,要尊重人、理解人,弘扬人文主义精神,让学生成为新型的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
<正> 多年来,台车在针织纬编生产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国产台车的给纱方式为消极式,由于进纱张力和喂纱量的不均匀,造成线圈长度差异。线圈的形态及其均匀程度是构成布
目的检测Ki-67抗原在不同组织类型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不同组织类型成釉细胞瘤的细胞增殖能力差异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0例成釉细
目的:探讨胸廓内动脉栓塞在胸部肿瘤术前的应用。方法:选取15例经胸部CT和MRI确诊的胸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使用PVA颗粒以及明胶海绵颗粒,完成患者术前
目的:分析加味桂枝茯苓汤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后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方法:选取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编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比较铸接式和焊接式衔铁的表面及内部显微结构,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激光焊接技术制作焊接式磁性附着体衔铁试件6个,采用铸造技术制作铸接式衔铁试件5
患者男,12岁,因发现上唇中部肿物10年于2002年11月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诉10年前发现上唇中部较厚,触稍硬,无痛,未曾就诊,近来上唇中部明显变厚故来就诊.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