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英译中的诗人形象建构

来源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诗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其英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诗词的英译过程中,译者介入难以避免,但译者不能超越原作者.事实上,由于受意识形态、诗学形态、文献资料、翻译策略等因素的制约,不同译文所建构的毛泽东形象也不尽相同,甚至存在着一些不当不妥甚至谬误之处.为了实现译文“信、达、雅”的和谐统一,建构真实、客观、立体的毛泽东形象,译者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研究相关文献,正确认知毛泽东诗词创作的背景;二是要以恰当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原文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力戒过多介入.
其他文献
日益复杂的数字环境,给数字档案馆的安全管理带来诸多风险隐患,风险管理成为不可忽视且必须重视的要素,理解和管理风险成为数字档案馆的核心工作之一.本文对美国NARA电子文件档案馆ERA风险管理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其顶层设计、技术层面和数字档案资源层面风险管理的特点及规律,吸收经验优势,并提出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应进一步深化,从顶层战略规划加以明确,及时跟踪前沿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强国产自主可控格式开发与应用、加强国际间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信息的共享和沟通.
在《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中,张琴秋是唯一被认定的红军女将领.她于1924年初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1月,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 1930年春回国,曾参与过武装斗争、妇女运动、经济建设,担任过彭(湃)杨(殷)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红江县委书记、妇女独立师师长、中国女子大学教务处处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等职,为党的事业、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文化大革命”中,因遭受残酷迫害,毅然以死抗争.1979年平反昭雪,徐向前元帅亲自主持张琴秋追悼会.
期刊
雷州古民居灰塑装饰是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民间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文中从古民居灰塑的形成发展、艺术特点、市场困境进行剖析,以及拓展应用市场、创新艺术、培养人才等方面梳理,探讨灰塑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文章从风险投资、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三者关系的角度出发,探究公司治理的中介作用,主要采用了Baron&Kenny提出的逐步回归法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投资资本的介入,对被投资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绩效的提高能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在风险投资对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公司治理结构起着正向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风险投资进退机制,提高风险投资机构的专业水平,强化公司治理作用.
身体是个人欲望和体验的展示所,也是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承载体,新时期身体书写呈现了一个多元化的身体图景.20世纪80年代的身体政治伦理性较强,大多承担着反思历史、展望未来的任务;20世纪90年代的身体在本真性回归的同时显现出丰富的性别文化意蕴;消费主义笼罩下的身体则沦为消费的传声筒和表现物.但新时期作家们并未将身体彻底敷演为消费规训下的城市奇观,他们日益感受到现代身体的撕裂之痛与虚无之感,以身体异化体验传达现代审美批判便成为广东新时期作家的普遍选择.
财经素养教育是新商科战略背景下提高商科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具备正确的劳动观、合理的金钱观、正义的财富观等良好财经素养是新商科人才重要素质之一.基于《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大学)》设计调查问卷,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通过对商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商科生有一定财经知识,但财经能力有待加强,财经意识有待强化.从中国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践创新要求出发,借鉴国内外财经素养教育经验,提出重构“三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多科统整”协同课程体系和“家校企”全方位教育网络等建议对策,为新商科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建议.
潘岳的作品多是哀诔文字,不仅在魏晋,即使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潘岳亦以大量创作哀诔诗文突出,其中《悼亡诗三首》开“悼亡”诗题先河,既有对前代诗文的继承发展,又后世的悼亡诗产生了深远影响,足称名篇.作为太康文学的代表,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同样有着这一时期的其他诗歌绮靡工巧的特点,但也保持着语浅而情深的独特个性.
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社会各个领域力量的汇聚,人才建设尤为重要.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开设专业、培养人才等方面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契合点,以文化、科技、卫生为内容的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在服务地方经济、实现科技推广、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南方某地方本科院校G校暑期三下乡活动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实施“点对点”和“项目式”方式开展活动,成效显著.
卢梭在其成名作也就是1749年回应第戎学院征文题目“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的论文中就提出了“返归自然”的观念,这种生态观不仅给浪漫主义思潮开辟了道路,而且影响了后世的许多作家,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就是其中一位.勒克莱齐奥一直很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他的文学作品从内外两个方面都体现了卢梭的“返归自然”观.
20世纪70年代,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对“二次成长”概念的提出,国际国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力度也随之不断加大,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数量也在近几年迅速增加.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专业生态进行分析,包括技术生态、发展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等生态视角.对专业要求进行研究,可分为作为学习者的要求及作为教授者两方面的要求.对专业旨趣进行研究,则包括理论旨趣研究、实践旨趣研究及解放旨趣研究等不同取向.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达到研究内容与探究方法的空泛性与深入化、当前研究与未来希冀的单一性与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