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加拿大生孩子有风险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娱乐圈明星不惜重金去加拿大生孩子的消息,被娱乐传媒曝光、渲染,令许多国内年轻夫妇有了赴加拿大生“加拿大宝宝”的念头:但最近不断传出到加拿大生孩子遭逢意外的报道,甚至有人说出“这辈子再也不去加拿大”的话。到加拿大生孩子,情况到底如何?
  
  主要是为了加拿大国籍
  
  “加拿大国籍就是送给宝宝一生最好的礼物,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每一个母亲的心愿。几十万的费用虽然贵了一些,但还是觉得花得值。”来自上海的孕妇陈女士这样认为。
  陈女士说,来之前她做了“很多功课”。她还列出了在加拿大生孩子的各种好处:“在国外生的小孩能够有一个加拿大的身份,享受加拿大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医疗设备好,医疗费用全免;同时也回避了国内升学、就业压力,可以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前途,孩子的教育开销也低,可以降低家庭财政负担。”
  加拿大实行的是出生地原则国籍制度,不论哪国人,只要把孩子生在加拿大,孩子就自动获得加拿大国籍,不需要父母中某一方具备加拿大国籍或永久居民身份,孩子就能享受免费医疗、牛奶金和大学教育补助等其他加拿大孩子普遍享受的社会福利。因此,不少非福利国家都出现过不少所谓“生育旅游者”,孕妇以游客身份来到加拿大,然后生子、办护照、走人。对一些中国人而言,去加拿大生子还有一种特殊理由:二胎。由于国内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渴望超生的父母便可能采取这种“曲线超生”的方法应对,在他们看来,到加拿大生孩子,孩子出世后就是加拿大人,即使带回去也不占户口,便可以轻而易举绕过计生门槛。
  
  分娩前几小时才能住院
  
  在加拿大,孕妇一般不会入院待产。她们都会和自己的妇产科医生保持密切的电话联系,医生不需要直接见到孕妇,而是在电话中指导。
  由于医疗资源有限,这里一般是分娩前几小时、甚至不到一小时才接受住院,经常有诸如孕妇等不及床位而在街上分娩的新闻传出;分娩后也不会有机会在医院静养。只要不是难产、早产,没有并发症的话,顺产住院2天后、剖腹产住院3天后就要出院,产后直接去自己的妇科医生所在的诊所检查、拆线。
  加拿大的妇户科医院实际上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妇产科医生,医生是“自雇人士”,只在接生或查房时才赶到医院,平时则在自己的私人诊所办公。
  实行全民公费医疗的加拿大为照顾医疗普及率,医院设备并非想像中那么先进,许多大城市的一等医院,其设备并不比国内的县医院好多少,在国內一般医院是标配的CT机、核磁共振等,加拿大许多医院都没有。
  
  “月子中心”没有监管
  
  外国人不“坐月子”,但生儿育女在中国传统上是被视为传宗接代的大事,产妇“坐月子”也关系到母子终身健康。正因如此,加拿大的“月子中心”应运而生。
  “月子中心”一般是由私人开设、有护理和营养服务的家庭式住所,提供免费机场接送、安排医生检查身体、全程陪产、产妇护理、产后调理、看护孩子,以及协助领取出生纸等一条龙服务。每月费用为产前2000加元(合1万多人民币),产后翻倍。
  但今年1月发生的“坐月子风波”给去加拿大生孩子的人敲响了警钟,也暴露出“月子中心”的诸多问题。一对中国李氏夫妇入住了列治文一家“月子中心”。17日上午,嬰儿被月子中心人员接走,晚上7时多送回,李氏夫妇看到孩子手一直发抖,皮肤都是红红的,工作人员说刚替婴儿洗完澡。妈妈抱了一下后,嬰儿很快就入睡。数小时后,他们发现嬰儿头有点歪,赶紧送医院。院方证实嬰儿脑部受伤。列治文一位华人律师说,“月子中心”的人员和设施管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制度可循。月子中心从业人员还没有设立资格执照制度,没有经过专项训练。另外,月子中心主要由家庭住宅充当,这些住宅难以满足对照顾嬰儿的专业服务设施需要。
   孩子获双重国籍是误解
  
  一位中国法律专家表示,目前虽然没有法律禁止中国公民到境外去生孩子,但是国家并不鼓励孕妇到国外生孩子。不少人以为我们国家的孕妇到国外分娩,婴儿将拥有双重国籍,这是一种误解。孩子的确是加拿大籍,可中国大陆不承认双重国籍,也不承认出生地原则。这样一来,如果留在加拿大,父母会因没身份变成“黑户”,而若回到中国,孩子的加拿大籍不被承认,得不到中国签证,中国籍又没有,只能取得临时身份证明,成在加拿大当地寻找寄养家庭,不论做何选择都相当痛苦。
  “事实上,去国外生孩子的风险其实还是相当高的。”负责移民工作的刘先生指出:在境外出生的孩子如果长期在境内生活,将会给以后的升学、婚育、财产继承等方面造成许多的不便。
  对于这种“生育旅游”,加拿大人态度复杂,一方面他们希望增加劳动力,另一方面又反感外籍妈妈很快将孩子带走,这些外来产妇占据了原本不足的医疗资源。加拿大政府则长期对这一问题听之任之,但一些穷国的“旅游产妇”生完孩子后就人间蒸发,导致医院大量医疗费被拖欠,加拿大也被讥讽为“游客产子天堂”。
  目前这种出国生孩子的风潮,已引起了相关国家注意,澳大利亚、新西兰开始实施新的法案,规定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没有获得永久居住权或公民权,即使在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生育也不会获得公民权。而美国部分议员也已经在国会提出议案,要求废除授予国籍的出生地原则。加拿大移民部长肯尼日前接受CTV电视台采访时首次表示,将“认真研究”这一问题。
其他文献
中国的进步——限制收养剔除不健康父母    自1989年以来,中国送往美国的孤儿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美国夫妇成群结队来到这里,因为中国的制度比大多数地方更平稳和透明。中国的婴儿很可爱——当局也会渲染这一点。但自2007年实施限制性规定以来,收养数量大幅下降:去年美国夫妇收养的中国婴儿还不到4000名,约是2005年的一半。  把不合格的收养父母排除在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公平竞争:年龄(不能低于30岁
期刊
1、另一种视野  一切新的视野,都将被想象  所遇到。矿石里的灯光  就像是世界上最后一盏灯光  它并不照亮大地上的其它事物  如同我的人生,现在只剩  很少的一部分了,如果你稍不注意  我们就会失败于仅有的一次相遇  现在,我特别迷信人间的  那些规律,花枝招展的人在树顶  筑巢,半夜湿淋淋的敲门者  藏身在井底,而饿昏在灶台旁的  却是天下人最后的一位老母亲  即使被赏赐了十个秋天的仓廪  她
期刊
50个州 50份工作    美国经济衰退,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不过,南加州大学毕业生西迪克证明,只要不怕吃苦,再加点创意,在逆境下找工作并非太难。他花了50周在全美50州进行《阿甘正传》式另类求职之旅,结果成功在每个州找到一份工,短短一年便找到50份工作。  金融业是失业重灾区,读经济学毕业的西迪克,连续40次面试都失败,他于是决定向美国人证明只要勇于尝试新事物,仍是有工作等着人去做。26岁的西
期刊
“金先生,要是有个100岁的老太来应征我们公司,你会录取吗?”公司的一个小丫头一早上捧着报纸看到我就问。  “没搞错吧!”我听得满头雾水,“100岁?应征?”  怀着好奇,我接过了报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现年107岁的罗宾斯是澳大利亚最年长的寿星之一,她至今仍在一家医院里做义工。她笑称:“我从不过多考虑自己的年龄。我很幸运,度过了一个精彩的人生。我将保持乐观的心态,一直享受生活。”  七年以
期刊
也谈“拍马”  小时候,呆在一个小伙伴都操彝语的环境里,“拍马”是啥子东西,不懂。到了初中,好像略懂了,不就是拍一下马吗?当然会,还能骑啊,何止是拍!  现在才知,拍马其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深似海。不谙水性的,会游泳的,都容易溺水。拍得太轻了,没有意思;拍得太响了,不好意思。那么,纳闷了,所谓的阿谀奉承,为啥非是它呢?词穷了?  原来拍马这习俗,源于一段辉煌的历史。骑着马儿横扫天下的民族,对马鐘爱
期刊
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南京作报告时曾说:“我们虽然还不是很富,但也要开始学做成熟的富人。”说得很有道理,切中时弊,一针见血。这话其实还应再补充一句,我们不仅需要成熟的富人,同样也需要成熟的穷人,只有大家都成熟了,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成熟的富人,依我主见,至少有三条标准。首先要善于经营,取财有道,有陶朱公之才,要不然,早晚会坐吃山空。有了钱。还要能挣会花,学会取之社会,还之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做
期刊
1.什么是和谐?和,禾木旁代表粮食,口就是嘴巴,代表人人有饭吃;谐,言字旁就是说话,皆就是大家,代表人人都可以说话。和谐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能说话。  2.钞票只有用掉了以后才是你的,打开皮夹子,看看没有用掉的钞票,上面印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跟你没关系。  3.当教育和金钱挂钩的时候,老师变成了老板,学生变成了学徒,而家长就变成了ATM提款机。  4.股市点位和离婚率有关,2000点以下时离婚率
期刊
山的那边有大山  大山那边还是山  谁家孩子匆匆走过荞麦地  背着上学时候的书包  故事都藏在天菩萨里  山的那边有条河  河的那邊是故乡  谁家姑娘在牧羊山坡徜徉  穿着熟悉的当合扎里  等的会是谁的谁  山的那边有多远  多少故事还在那里延续  多少情景还在那里再现  山的那边有多远  很远,很远……  注:  “当合扎里”是彝族姑娘的一种服饰。  (责任编辑:李慧)
期刊
初春的疼痛一一纪念已逝的阿普  初春的野马  来过我的心田  烙下过,一轮残缺的月牙  思念的风暴  便开始席卷起了  一些腐烂的枯枝败叶  来不来就是一阵疼痛  (阿普啊!你的眼睛很像一轮月牙)  初春的野马  到过我的窗台  落下过,一场缠绵的细雨  思念的泪滴  便開始敲打起了  一些心底里的碎石瓦片  来不来就是一阵剧痛  (阿普啊!你的泪滴很像一些细雨)  初春的野马  吻过我的山岗  
期刊
丁磊养猪语录  “科学的养猪是没有污染的,猪可以到一个地方进行排污处理,就是‘上厕所’。”  “当消费者吃到猪肉时,还可以上网查到这头猪是怎么养出来的。”  “心急吃不到好猪肉。”     我百度一下“丁磊养猪”,相关网页已经有4s3,000篇,谷歌也达673,000多篇,一个IT高端人士养猪竟引起社会如此关注,我相信,丁磊不是在开玩笑,养猪是丁磊想透了才干的事情。    “好吃”的IT巨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