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美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本着“让美充溢语文课”这一理念,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并有了些许体会。笔者在此愿与各位同仁分享,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予以批评指正。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50
  一、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美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审美感知力要求主体对美的诸因素直接把握和领悟。
  语文是一个色彩斑斓的花园,让学生留恋忘返;语文是一首动听的乐曲,让学生迷恋陶醉;语文是一幅意蕴深远的油画;让学生浮想联翩;语文是一杯醇香的咖啡,让学生回味无穷。语文不是蜜,却能牢牢地粘住学生,这就是因为语文课堂教学充溢着美。课堂要充满美的首要条件就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语文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语境,再现音韵美。教师的语言:字字珠玑、词正腔润、情真意切。时而骏马冀北秋风,时而杏花春雨江南。既有文人的儒雅,又有时代的气息,这使学生“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
  朗读,是把无声的视觉语言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它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作品的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初步的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声情并茂,用富有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人的美的感受,以达到先声夺人、以情动人的效果。
  在教学中,笔者常通过范读和指导学生美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授朱自清的美文《春》的时候,让班上的朗读高手深情并茂地读,其他同学合上书本,闭着眼静静地听她读:“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山朗润起来了。”充分表现了朱自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学生虽然闭着眼,但嘴角都微微地向上翘,仿佛看到春姑娘正轻盈地向他们走来;那一幅幅美丽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朗读者读得声色味俱全,调动了学生的全部感觉器官,让他们全方位、多角度地体会到了春天无穷的魅力,感受到作者热爱自然、赞颂春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让学生联想到春天无与伦比的美:蓝蓝的天、淡淡的云;青青的草、黄澄澄的油菜花;嗡嗡的蜂声、啾啾的鸟鸣;轻轻的风,浓浓的花香。美读使学生享受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春天的美。
  二、让学生陶醉在美好的情感中,从而珍惜、感恩美的情感
  美是连接情感的纽带。语文本身是以形象和情感见长的,而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始终不脱离形象和情感的扣人心弦的教育。赞可夫说:“审美情感是人特有的本性。”我们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内心情感,才能看到文章中美的形象,感受到美的力量,认识美的本质。所以,笔者平时总这样启发学生: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悟生活:白云飘过、溪水流过、鲜花展颜、白鹭渡过我们要感恩自然;妈妈的唠叨、父亲的劳顿我们要感恩父母;教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政府的扶助,我们要感恩社会。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背影》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作者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片段。看着影片中的父亲寒酸的衣着、蹒跚行走、慢慢探身;双手“攀”、两脚“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这些动作符合父亲老态龙钟、劳苦困顿的形象。再联想起教师前面给他们的讲解:此时他们家境惨淡、父亲内心的哀伤抑郁,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辞辛劳地给儿子买橘子。学生为这种真挚的亲情流下了感动的泪。
  三、通过体验情感,获得审美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享受更高级的情感美
  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它的课文具有丰富的、细腻多采的感情,语文教学与审美教学密切相关,文道结合,塑造美的心灵,情文统一,陶冶学生的人格与情感,语文教学应能唤起学生的人格与情感。语文教学应能唤起学生人格与情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各种情感。语文教学应该唤起对课文情感的各种情感。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到课的各种情感。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体会其中寄寓的作者的审美情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审美情感。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出丰富多彩的,感人肺腑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炽热情感。让自然美、人性美唤起学生,走近作者,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体验生活;进而体验自己的情怀与思想。通过审美体验,促使学生自发地调动心理潜能,调节好与对象(自然、别人、生活、社会等)的关系,以提高自己的审美创造力。
  如:学习李白的《宣州斜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生无尽的烦恼。当时作者由于权贵的排挤被贬,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使他长期陷于苦闷之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作者多少的雄心壮志,欲上青天的豪情;顷刻间化希望化为泡影,当从幻想跌入现实之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道出他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抒发他归隐田园的心理历程。体会诗人抑郁不得志,但又不怨天尤人,反而淡泊名利,亲近热爱自然的旷达、洒脱,从而内化自己对名利的正确看法和欣赏的角度,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创造。
  当然,要引导学生达到更美的境界,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学生就要和教师一起努力让语文课堂教学美得流光溢彩,我们的课堂就应该成为流动着热烈的教学情、学习情和各种丰富细腻情感的情感场。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互相吸引、互相促进,使教学中充满着教与学的的交流。鉴别美、欣赏美、享受美,让美在语文教学中飞扬!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龙泉关镇总校 073200)
其他文献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端,属于热带沙漠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00毫米,居民只能使用海水淡化设备来制取淡水。因而,它被联合国认定为最高级别的水资源匮乏国家。  阿联酋政府投入了巨资来解决水资源问题,他们加强立法,将保护水资源列为国家的发展重点,同时实行人工回灌地下水,还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但是依然无法解决国家干旱缺水的问题。  阿卜杜拉·阿尔谢希是阿联酋国家顾问局有限公司常务董事,
“50”来袭,一起笑成“傻子”    时隔5年,由姚晨、闫妮等原班人马打造的电影版《武林外传》终于要上映了。此次老板娘佟掌柜将带着全部伙计与地产商展开一番智斗,而幽默搞笑的现代流行语依然是影片的最大特点。导演尚敬表示,电影保留了电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故事非常新鲜,“既反映现实也不乏温情,而且决不是恶搞。”  那几年电视台都很钟爱“50”,一遍遍地播,但我总能碰到没看过的故事,即便看过了,也还是
摘要:近年来,微课已发展为高中地理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地理资源共享与应用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微课教学设计已成为培养学生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典型微课案例设计来阐述如何有效实践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思维素养,从而呈现出具有解释关系过程、认识区域特点、以及地理生活化的微课服务于课堂教学。  关键词:微课;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东部,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区,共有约3000个岛礁,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自豪的天然景观,生长在那里的珊瑚种类繁多,绚丽多彩。1981年,大堡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为了更好地宣传大堡礁岛屿,昆士兰州政府于2009年1月9日在www.islandreefjob.com网站发布了一条信息:面向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高薪招聘一名大堡
1914年,马尔康·马克林出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普通农庄。1934年,马克林创立了自己的运输公司。经过不懈努力,他的运输公司不断壮大,成为在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大公司。  由于职业的关系,马克林经常要去码头负责装卸货物,他在码头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每当大型货船靠岸,那些多达数百万件的大豆和玉米、各种药品、众多信件、各式机械等货物装载非常混乱,有的装在麻袋里,有的装在纸箱中,有的装在圆囤内,有的堆
摘要:担任英语教学五年有余,深知英语科教学的难处,但是当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后,就觉得所有的工作已事半功倍,许多困难已迎刃而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它使学生学习英语具有持久的动力。只有让学生保持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会便得轻松,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也就不会再是一件难事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
若说“人生如梦”,我猜,倪瓒的梦境应该是疏疏落落、平平真真的。  作为元朝的知名画家,他的出身可谓相当“土豪”:祖父那辈儿有钱有地,纵然父亲早逝,却不乏万贯家财实力撑腰,两个兄长在皇帝面前专享无限殊荣——旁的不说,给这小兄弟提供高雅的生活已然绰绰有余。且不谈吃喝住行方面的诸多考究,单是倪瓒的藏书楼就高达三层。藏书楼内除了历代诗文经传,里面还塞满了各大名家的书法与画卷。  那么,倪瓒为什么没住在奢华
有一次,剧作家莎士比亚受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召见,进入皇宫参加宴会。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身边有个名叫利费奇奥波德的智者,他看到莎士比亚这么受欢迎,心里非常嫉妒,就故意出难题问莎士比亚:“你用鹅毛笔写了这么多作品,有一个问题你肯定不知道,比如一支鹅毛笔上到底有多少羽丝?”  莎士比亚觉得这是一个荒谬的问题,因为鹅毛的大小不一样,羽丝的数量也会不一样,更何况问一支鹅毛笔上有多少羽丝,就像是问一个智者知不知道
我们生活在不完美的现实世界,总有一些人轻率、急躁,诋毁我们的人格,质疑我们的动机,让人愤怒、抓狂。对于他们,你是否应该公平对待?又是否应该学会喜欢遇到的每一个人?  1.接受事实  你不喜欢的那个人本质上不坏。你们不能相处的原因,是因为你们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判断标准。一旦你接受由于价值观差异你不会喜欢所有人、所有人不会都喜欢你的事实,你的情绪将变得分外平静。甚至,你可以通过接受分歧达到与不喜欢
在日本辞典中,有个词叫“默杀”。除了“置之不理”的意思外,还可以译为“不动声色地采取明智的不付诸行动的措施”。  如果一个人伤害了你,最适合的回应方式是默杀——也就是主动地不予理睬。一个跟你吵架的人,你越解释、越回击,就越能激发他的斗志。如此循环,你会被伤害得越深。  而作家和菜头又将默杀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语言上的断绝,即不对他人的恶意做出任何言语上的回应。对于别人的恶言恶语,我主动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