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类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191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技工培养的重要环节
  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校来说,技工类院校的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吸引了很多没考上大学的学生,但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才?这就需要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通过我们的教育,使一些学生重新获得自信,重新获得发展的机会,这才是教育的成功。进行人文教育正符合这一初衷。
  人文教育不仅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准备,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不仅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可以把学生塑造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合乎要求的公民。
  如果说技工类学生的专业不合格是“残次品”,那么,人文素质不合格就是“危险品”。进行人文教育首先是学生的需要。现在科技发展迅速,岗位对人的要求变化很快,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容易过时,因此,技工学生也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次,人文教育也是企业界的需求。企业招聘时不仅看重学生“做事”的能力,更看重其“做人”的水平,只有综合素质高的员工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二、技工院校的教育特点和教育理念制约着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首先,技工教育特色是制约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客观性因素。由于技工类院校培养的是适应职业岗位工作需要的技术工人,围绕此培养目标,技工教育凸现的是技能型、应用型因而理论教学时间相对要短,实训实习时间比较长,虽说是两年学制,但在校的时间加起来最多有一年半。这就使得人文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存在着时间上的矛盾,怎样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其次,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存在着诸多误区,是制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层因素和原因。1.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存在误区。存在着功利倾向,过分强调实用性,只注重对某一方面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把技工教育当成了某种特定职业的专业知识培训,而没有看成人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素质培养。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对“够用”原则的理解上存在误区。以强化动手能力为借口,曲解“够用”原则,对人文基础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砍减,忽视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底气,使学生发展的后劲不足。3.存在着把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对立起来的误区。习惯于把专业技能教育之外的课程称作人文素质教育课,似乎人文素质教育是专业技能教育之外的某种添加成分,而没有把人文素质教育当作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根本原则和教育理念。
  三、积极探索适合技工院校特点的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一)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应相互融合。 把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入专业技能培训之中,改革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体系,提高人文课的教学质量。注意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利用学院多学科、专业特色,通过专业课程、讲座、实习等,强化热爱职业的教育,培养热爱本职工作的教育更为重要,爱岗才能敬业,敬业才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学习,尽力去做。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的灌溉作用。技工院校在制定课程计划时要认真研究课程体系与结构,合理安排各类课程的比例,对人文基础课要保证必要的课时,不得随意砍减。当然,由于技工教育的特点,理论教学时间比较短,如果我们硬性要求在必修计划内再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也是不现实的,我们不妨学习本科院校的经验,增设人文素质课的选修门类,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努力发挥专业课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渗透作用。专业课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诸如品性学识、举止言谈、气质修养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作用;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除了具备广博坚实的人文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将课程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的能力,从而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同时提升了人文素质。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宽人文素质培养途径。校园人文对于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塑造自我具有重要作用。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把握时机,广泛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发挥学生社团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通过广播、板报等宣传形式,弘扬良好的人文精神优化育人环境。另一方面,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实施美化校园工程,提升环境的人文档次,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既可以美化校园环境,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和审美情操的陶冶,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中思想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以升华、素质得到提高。
  (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培养空间。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丰富人文遗产,这也是开展人文教育的宝贵资源。沸腾的社会现实生活,特别是当代千百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也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课堂,因为在不断涌现出的时代英雄和先进人物身上,都体现着深刻而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亲身感知和体验人文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自社会实践的人文教育,其深刻性、丰富性和持久性是校园所无法比拟的。
其他文献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如何进行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是我们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探索与思考的。在近十年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实践中,笔者初步得出以下几点体会与心得。  一、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众所周知,我国的职业教育远滞后于发达国家,规模小,相应的配套设施及就业状况不是很乐观,导至职业学校生源短缺,生源素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上涨,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居全球第二,同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持续升高。同时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实施,对汽车驾驶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汽车驾驶员培训管理,加强汽车驾驶员培训教学质量,提高学员安全与节能驾驶意识,掌握安全与节能驾驶本领,是一项十分紧迫重要的培训任务。而驾驶节能技术则是驾驶人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驾驶理论与实际操作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驾驶理论知识是
期刊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社会的信息意识不断增长,同时也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如何加快档案工作融入信息社会的步伐,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已势在必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档案工作领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档案工作的一场变革,是从传统的档案管理向现代档案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期刊
关于学生权利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关系,张永华在《以学生权利为本位规范高校学生管理》一文认为:首先,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法律关系主体是学校和学生。学校作为法人是教育主体,教职人员代表学校实施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实现学校的教育权。学生是受教育者,在校学习期间享受着法律规定的相应权利。其次,高校在校学生的权利是法律权利而不是应有权利。在我国高校是公益事业机构,设置高校的目的是实现公民法定的受教育权。在校学生实际
期刊
市场经济给职业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又使它面临严峻的挑战与激烈的竞争。那么,职教如何面向市场设置专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要求:“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都要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就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指明了方向。  市场经济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变革,势必影响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各个方面。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因势利导
期刊
一、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  智能建筑是集建筑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于一体的综合系统。BAS是以中央控制系统为核心,由多种楼宇控制子系统组成的综合系统,主要包括供电、空调、照明、消防、电梯、给排水、报警、LED/VGA显示、智能卡门禁管理、停车场管理及电视监控等设备控制子系统。CAS是建筑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的“中枢神经”,它包括以程控交换机为核心,以多功
期刊
一、计算机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计算机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除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同样也需要具备和加强计算机能力。  高校在进行计算机相关课程体系设置时,应考虑到使大学生具备以下计算机能力:  (一)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期刊
一、前言  计算机网络能够始终的可靠工作,且不受外界干扰和破坏,这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使用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可靠性成为了计算机网路的最基本要求。了解并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原则,并解决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问题确,保计算机网络能够合理、正常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计算机网络的简介  计算机网络主要是指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若干个相互独立的计算机,通过交互设备、通信链路以及相关的网络协议,完成特定
期刊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课、课外活动、运动竞赛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文化形态,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条件依托下,由学校广大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精神和财富的总和。它所表达和传递的信息是无限的,它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总目标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丰富多彩、健康活跃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享
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所独具的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灵魂的启迪作用,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做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和属性,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