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破了一桩案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li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诗人》,周益民老师的课堂给了一个示范,通过“密码破译”“察言观色”“朋友圈层”三个环节,由阅读之表到文本之里,契合阅读逻辑。而“故事就是真相”,《诗人》描述了怎样的真相,作者是怎样描述真相的,要从文学的源头开始探寻。当然,作为绘本,阅读时必须要探讨绘图的视觉特征和人物形象。
  关键词:《诗人》课堂示范文本真相视觉特征
  一、 我怎么读就怎么上
  被教学No.1的不太会“彩虹吹”的郭初阳老师赞誉为No.1的周益民老师,显然教学功夫不凡。
  “我怎么读,就怎么上。”周益民老师似乎很任性的课堂设想,引起我的强烈共鸣。对课堂的设计,是教师自己阅读路径的延伸和反馈,正如,读者对诗的理解,是通过与这首诗的对话。
  现场观摩,周老师的教学路径很经典,教学框架很结实,教学活动也有场景趣味。“请你瘦身”板块,讲述浓缩的故事梗概后,设计了三个环节。
  环节1:密码破译。要求小组合作,分工破解,由“诗人想到的”追问“诗人看到的”。教师给出示例(如由诗人想到的“经过两排静止的房子”推出诗人看到举特拿巷是笔直的),让学生用事实去做一些联想。由此,清晰地诠释了事实和联想的桥梁,以及诗人的语言构建路径。
  环节2:察言观色。周老师出示了书中警官的一连串提问,让学生在演、读中体会警官的表情和内心的变化。里克警官向诗人拉夫取证了解,两人的对话一直在,但学生不一定能注意到,此环节提醒学生关注声音、声调以及微表情中隐藏、透露的情绪变化。
  故事就是预判和不确定混合在一起。两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给了故事一个众人认可的定义或者说解释:故事就是问题的突兀感和问题过程的曲折性。
  环节3:朋友圈层。周老师虚设了作者恰佩克发朋友圈这一行为,引导学生围绕“加不加圈”“是否转发”这两个话题展开讨论。这是对学生价值观的考量。是否转发,从哪个角度(如小说的角度、事件的角度、人物的角度)转发,都体现出学生的理解和态度。
  我们看到,周老师的课堂路径非常清晰:涉及小说最主要的几个元素——故事、对话以及对全诗的理解,由表及里,由情节到人物,由诵读到演读,由阅读到微信转发,多种方法,多元解读;同时,教学结构完整,既回环旋绕,又自由行走,一个个方便实用的“小工具”撑起了大结构、大课堂。可以说,周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怎么读一本小说的范式。当然,成为范式的课堂,可仿的程度一般很高,也就往往会被问及个性化的存在感和意料之外的惊喜感。这都是听课者情不自禁的期待,也是追求完美的必然。
  但,一堂课正是教者的理念寄托,也是教者的风格展示,是教者千锤百炼之后的真实。这样的一堂课成为某一种范式,不是坏事。
  我们不是要千篇一律的教学姿态和形式,而是当我们面对一个比较完美的样式时,我们可以尝试模仿、学习这样的样式,从而更快速、更有效地走出自己的教学姿态。
  终究,我们不是为了千篇一律,而是为了千变万化,为了千姿百态。立足自身的理念、学养和学生的状态,在自由吸收的同时,能有一些结构性的、能滤清细节的“小工具”备用,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意义。
  二、 故事变形和文本真实
  故事就是真相——这句话好像是亚里士多德说的。那么,《诗人》描述了怎样的真相?作者是怎样描述真相的?
  我想,还是从文学的源头开始探寻。文学,“文”通“纹”,修饰之意。文学就是用修饰、象征以及各种帮助掩饰、美饰的形式来隐藏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那么,《诗人》里,案件的真相,诗人的真相,一切文学艺术的真相,甚至生活世界的真相,是不是也被隐藏了?
  我们听故事的时候,总是会被两个东西深深吸引住。一个是已知的预判。我们总是不自觉地猜测发生了什么。还有一个是未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有好几种,故事结局不确定,故事的引爆点不确定,人们的反应不确定,等等。换一句话说,是问题出现的突兀性和问题过程的曲折性。
  《诗人》这个小故事,开场就是举特拿巷发生了车祸:撞到了喝醉的老妇人!——故事一开始,就让读者陷入了紧张之中。警官询问首先到场的警员,未料警员只顾救人,未顾及肇事车;警员有位证人,谁知证人只顾责骂,未看清车牌号和颜色!然后又听说还有位诗人,他却像个小孩似的哭起来,跑回家去了。那份诗人恐惧的敏感啊!到这里,我们大概对这位诗人也不抱任何举证的预期了吧。果然,还没起床的诗人没空注意车子是什么样子!这个小小的故事,到此似乎给了我们一种印象:得!这诗人,显然什么也不知道。
  故事就这样不断地婉转讲述,每一次,我们总感觉自己看到了真相。就在一次次不确定、失望之后,来了一个“引爆点”:诗人特别针对这起车祸写了一首诗!似乎,峰回路转了。我们看着诗人入迷的表情,拉长的音节,很有节奏的吟诵,和警官一样又产生了讶异:我的天!什么乱七八糟的!
  为什么不直接描述事故的发生现场?读者喜欢意想不到的感觉带来的惊喜啊!讲故事的形式,真是比内容更重要。使用套娃结构,在故事中讲故事,这是文学作品常用的技法。在这里,用了长长的前调,就为了这后面的一场高潮。
  那么,诗人又是怎样有趣地描述这高潮场景的?诗人随手写了多种视角:举特拿巷,笔直;远方出现红色曙光,那辆车从远处开过来,速度很快,就像要飞到世界尽头;镜头逐渐拉近,似乎看到了车子的颜色,马来人的棕色;镜头继续俯视躺在地上的女子,颈、胸和肚子。这里,绘者用了三幅跨页画面,再翻过一个跨页,才出现了车牌号235。长镜头、中镜头、俯视镜头相互交接,自然替換,我们被牵着鼻子,逐渐看到真相。
  在这个故事里,预判的不确定,问题出现的突兀,问题过程的曲折,这些文学常用的招数或者说特质,在增加了阅读趣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添了理解的难度。当然,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孩子们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对于诗人表达的艺术观点和艺术感觉,对感觉的迷恋,对人物所处空间的展示,对情绪的逐渐变化,对细节的特殊观察,这些诗人的气质以及诗人独特的艺术直觉,又如何让孩子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   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曾说,一个一向被忽略的关键性问题是促进形成如下一种认识能力的必要性:善于抓住总体的和基本的问题,并在这个框架内整合部分的和局部的认识。
  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没错,故事变形并不会妨碍,或者反而可以说更丰厚了文本的真实。
  博学的、经常语出惊人的王小庆老师认为,书本里的图画只是插图,谈不上绘本,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绘本。他提出:作为插图,有没有必要存在?
  作为提供给孩子阅读的作品,图画一定是一个极需要的补充。何况,绘画作者约拿·费奥奇对空间、线条、光线和故事情节的安排颇有创意。故事当然是用文字和画面结合起来讲述更好,尤其是对孩子。
  为什么诗人描述车祸发生现场的绘图中颜色这样深重?除了路边铺的方块砖条、鹅卵石路相互钳合,颜色呈浅色。路面上翻飞的纸片,上方许多波浪式的用笔,给人速度感。而两侧的建筑用的是很重的墨色,连着长长的烟囱(似乎是),又如一排排矗立的守卫军队。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命案车祸给人自然带来的心灵沉重?
  为什么故事中出现的最后一幅画面中,诗人是在接待一位女访客?女访客的面部表情和颜色都是遮盖的,是想表现什么呢?诗人是凌乱的,掏出的纸是乱的——差一点找不到的纸条。房间是凌乱的、无序的。书本散乱在地面上,门口飘挂着布帘。骷髅头像是个摆设吧?不知道是不是喻示着诗人思绪凌乱的艺术创造性?
  当然,说到新加坡的那个跨页的画面,我还有迷惑:为什么出现左、右两组人,每一组都是一个人举着凶器(似乎是),要打杀另一个半卧弯曲的人?是因为诗人内心的不安感吗?不知道这是不是暗示诗人有个怕马来人的情结?
  但我们知道的是,阅读的快乐,就在于发现。在不确定中发现点什么,在迷茫中发现点什么,在凌乱中发现点什么,在变化中发现点什么。一本薄薄的小书,一小时的课堂里,我们发现了什么。这也是文学阅读的迷恋吧。发现别人没注意到的,发现自己试着解读的出乎意料,发现《诗人》蕴藏的秘密,甚至超过了故事本身。不由自主地涌现出不少想法和情感,这对阅读是估量,也是重估。
  三、 缪斯和午后时光
  下午总是个惦念沙发和茶点的好时光。何况,越读馆有水果,有靠背椅,还有一小群男男女女阅读爱好者围坐一室,共同聊课堂以及文学。有了直面绘本的期待,有了对色彩的向往,有了对自我探索时的审美历程。
  也许绘画的目的只是依附小说故事,可是我更愿意看到,绘图表现出绘图者对文本故事甚至是人生意义的了解。看绘本,首先想探讨的大概就是图绘的视觉特征。绘图者约拿·费奥奇对人物的勾画更多在人物的结构,更倾向于线条,如眼睛的神采、皮肤的纹理等,而不在人物面部的肌肉感。再如笔触,《诗人》几乎每一跨页的周边都有揉皱、团过又打开的皱褶感,绵密不绝的笔触,如梦如幻的感觉,带来了很奇妙的可供咀嚼的细节。因为那些纹路,少了油画的质感,多了空间的压迫感和线条的飘逸感。
  如果,脱离文本,它是不是还是一幅好画作呢?图案、线条、构图,还有没有独立的价值?文本的文字和绘图的样式是否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我还是愿意像欣赏一幅画作一样,细细观察这本书的绘图。
  其次,人物形象也很吸引我的眼睛。我们不谈绘图的质量、工艺和技巧,以及绘图和文字的相融、前后一致的颜色,单是那恰到好处的美丽的缪斯形象,也值得再看一看。此处,论第一眼的重要性。记得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我是有一阵会心的笑的,绘图也给我带来了奇妙的感觉。奇妙之处在于,一本薄薄的《诗人》,7个缪斯形象和阿波罗形象呈现得很有艺术性,因时间、地点和形象的差异,有的千姿百媚,有的只出现了一个背影。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起诗人的身份或者说特质。和女性气质形象的微妙相通,直觉对于诗人、女人的共同意义,以及女性形象在诗人心中的地位甚至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绘图者是怎样了解这个故事的,又是怎样表达这个诗人的?他对诗人的这种艺术敏感和想象以及与现实的关联应该是了如指掌的,对作者恰佩克的意图应该是明白的,所以,才有了完美的、契合的呈现。
  我们发现,绘图的本身兼有对小说故事文本的象征、提醒、暗示、说明的意义,还具有自身的美学意义。即使是两排静立的房子,也不是我们常规印象中规规整整地静立在那里,而是有弧度、有弯曲、有压迫的,留下好多供我们想象的空间。短短的文字篇幅,几乎是被繁复的建筑、路灯、人物像所簇拥着,彰显出绘图无与伦比的存在感和表现力。不管愿不愿意,绘图都让读者浸染在它创造的氛围中。
  可是看《诗人》时,我还是抑制不住我的情感疑惑。一个是关于颜色的问题:为什么不用彩色?一个是关于缪斯形象的问题:究竟是几个缪斯?
  尽管,一直相信黑白色的经典,黑白色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似乎,黑白色也更多地受到艺术家的青睐。可色彩自然是绘本重要的影响因素。颜色,是有了光之后的产物,有了色彩,场景会不会有更丰富有趣的比较? 红色的曙光,棕色的车,都是明白的颜色。那么,诗人卧室里的颜色呢?椅子、地毯、花瓶、窗幔……如果它们用了丰富的颜色,会不会更有戏剧化的张力?诗人可以和来拜访的女人,来点调情?还有绘本里的其他好几个人物,那是什么颜色的呢?
  绘本似乎出现了7个缪斯形象,是不是都有不同?是不是对她们的不同有了更直觉的反应?阅读要不要集中在一个最生动的缪斯形象上?有了色彩的暗淡和鲜艳,是不是就多了细节的比较?是不是就更有了生活的午后,有了生气?墙面的窗幔是不是就有了真实感?有了颜色,是不是就多了轻松和愉快感?
  可是,绘图者用的是黑白色。难道,是为了故事的讲述更逼近故事,而不是画面?如果那样,王小庆老师岂不是赢了——真的成了插图?我不愿意这样想。有街道、警察局,就算是案发现场,也可以有点颜色。我喜欢诗人有色彩的房间,正在拜访的有色彩的女人。
  提到这里,想到了周益民老师课堂上的那个关于朋友圈的设计,喜欢那个发朋友圈和转发的环节,看上去,难免有点迎合学生的姿态,其实,简单的圈层了解,却包含了对人性的探索。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不想回到那個时代,但是我愿意也来到诗人的家里,拜访诗人,加入诗人的朋友圈,请教缪斯的问题。虽然诗人家里只有一张椅子,虽然诗人家里会凌乱,可作为朋友,他一定是个有趣的人。有诗人在的场景,有美,有迷恋,有空想,有热爱,有真情,有实感。
  这就是诗人,与众不同的视角;这就是诗人,视角的与众不同。
  (何晓虹,浙江省杭州市拱墅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职教语文大组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参与浙江省中职实验教材语文以及心理相关教材编写。)
其他文献
摘要: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应该用“大美育”的视野来看待学校的课程和其他教育活动。课程美育,即在学校课程中实施审美教育,要结合各自的课程特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及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课程美育也要遵循美育的一般规律,做到以形感之、以情动之、以力驱之。  关键词:美育课程美育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教育。虽然艺术教
期刊
摘要:读书不能心急,要一步一步来。“读到了”往往意味着“读开了”。在问题的牵引下,由这本跨到那本,由书里跨到书外,由深读吸收跨到实践创新。2019年,读了鲁迅、苏东坡、木心,读了纪念版《瓦尔登湖》,读了江晓原,更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发掘出了苏东坡的现代性价值,领悟到怎样把人越读越大,对读书、治学有了全新的感受和认识。  关键词:2019年书单 读书生活 琐记  记得《燃灯者》中周辅成先生对赵越
期刊
1培养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伴随着学生的学校学习生活正式开始,让学生逐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至关重要。2001年课程标准对此特别强调,“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样的表述意味着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这样,阅读为学生
期刊
摘要: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为考察样本,可以发现,经典文本的教学存在文本解读闭塞、教学点的研判失之表层与笼统、教学方式以鉴赏代替探究、以讲授代替对话等问题。素养本位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其变革之路才刚刚开始。在文本解读上,要把孤立的单篇置于互文性的文本网络中去理解;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要考虑教学点从语表到语里的精准把握;在教学方式上,要强化经典文本与现实世界的联结,从“教”转向“学”,变“鉴赏模式”为
期刊
摘要:在抗击新冠肺炎、“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日子里,周群老师设计的初中语文创意读写练习方案,系统思考、整体架构,特点鲜明,价值导向明确,引导学生成为深度的阅读者、理性的评论者和负责任的表达者,为语文学习中的价值培育与践行提供了一种新样式,是语文独当之任、实践方式的新探索。  关键词:学习方案价值导向语文学习  我们永远忘不了2020年的1月。一场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度过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春节,我
期刊
摘要:用“不要‘告诉’,而要‘主张’”来区分文章。向教育案例要“主张”,强调找准切入口,用理论分析;向课例研究要“主张”,强调在观察的基础上,确定主题,阐述观点;向经验总结要“主张”,强调提出主题后用事实验证。获取教育主张的重要途径是:阅读理论→积累知识→形成思想。  关键词:告诉主张 教育案例课例研究经验总结  “不要‘告诉’,而要‘主张’”,是华东师范大学陆有铨教授对教育写作的概括。陆教授的原
期刊
从教二十余载,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上,一直有一群人默默关注着我,无私帮助着我,悉心托举着我……他们是助力我专业成长的“神秘人”,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一  1998年7月,我毕业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三二分段”文科大专班,同年8月分配至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工作。这是一所有著“学者型教师摇篮”美誉的百年老校,是一片学养丰厚的教育沃土,学校先后走出了金沙、翟书烈、华应龙、许卫兵、贲友林、徐金贵、许习白
期刊
摘要:抓住“成长”主题,就《童年》一书开展了一次整本书阅读推进活动。活动分四个环节:首先,对课前阅读时产生的有价值的疑问展开交流;接着,梳理书中的事件,探讨童年的色彩;然后,聚焦《童年》第二章的开头部分,进一步丰富情感体验;最后,迁移生活经验,感受成长的颜色。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童年》成长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代表作之一,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中,以“笑与泪,经历与成长
期刊
摘要:刚刚开始习作的学生,每一个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滋养他们的写作欲望,点燃他们的写作热情,培养他们的写作素养,走好第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尤为重要。而习作的前期课程——预学,就是最好的媒介与契机。运用“习作预学单”,在写作前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引导,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三年级习作教学预学  一、 预学,顺应需要而生  习作教学
期刊
摘要:“新”,是袁浩作文教学的一大特点。他执着地认定,在作文教学中,唯有弃旧图新,才有出路,才能把作文基本功训练真正落在实处。这个“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玩”出来的作文教学新观念,“活”出来的作文课堂新结构,“画”出来的作文训练新途径。  关键词:袁浩作文教学教学风格  本文原载于《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一书(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略有删改。  凡是卓有建树的名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