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时不扭捏没事时不乱花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e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付不等于消费,所以消费高是误读
  40839元这笔大学生人均支付金额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据支付宝解释:这份年账单的总支出包含了六大类:
  消费:通过以淘宝、大众点评、美团等电商平台以及商场扫码为入口,最终以支付宝支付的费用;
  转账:通过支付宝转账给支付宝朋友的费用;
  信用卡还款:通过支付宝关联的信用卡还款功能,偿还信用卡的支出;
  缴费:支付宝的生活缴费功能,比如水电燃气等缴费支出;
  手机充值:通过支付宝的充值中心,充话费、流量、游戏费用等支出。
  其他:红包,打赏,代付等
  (注:亲密付付款纳入实际付款方支出金额,已删除的账单不会纳入支出金额统计。)
  账单出炉后,朋友圈一夜间被同学们各式各样的账单数据刷屏了。中国传媒大学家境小康的花花同学支付宝账单为51804.91元;日常酷爱买买买的小雅同学支付宝账单为126568元;一到月底就感叹自己要吃土的张同学支付宝账单为28224.41元;花钱不眨眼的小爱同学支付宝账单竟高达505642.28元。
  朋友圈忘记屏蔽父母的小昕同学,在晒完142969.13元的年账单后,接到了父母怒吼般的电话:“你哪儿来的那么多钱?”
  “我也想问我哪儿来这么多钱?”本来只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年度账单,但随后朋友们的评论却让她感到有些冤枉。无奈之下,小昕打开自己的支付宝,认真地算了算自己过去一年的账单。她发现,全年14万的总支付金额中,包含一笔11万的转账,这笔钱是当时妈妈的同事分三次转给小昕的,由于那时支付宝转账方便且无手续费,所以没有支付宝的妈妈就让同事将这笔钱转到小昕的支付宝账户上,再由小昕转到妈妈卡上。
  事实证明小昕的实际消费并非账单显示的142969.13元,她的支付宝实际消费仅占全年支付总额的17.8%,为25493.95元。总支付不等于总消费,算清楚这份账单的来龙去脉后,小昕觉得似乎被愚弄了一场。
  统计学专业研一的祖同学和小昕同学一样怀疑《大学生2016年账单》的计算和结论是否靠谱,“这里面只计算出账没计进账。”
  2016年下半学期,祖同学帮一个传媒公司拍宣传片,期间他用支付宝垫付了一万多的器材费、差旅费等,事后老板报销了这笔账,但也被支付宝作为日常消费算进了总账单,而这笔钱实际上是其老板的支出而不是祖同学的。
  中国传媒大学财务专业的孟同学怀疑支付宝可能有重复计算。孟同学的支付宝年度账单为221079.84元,看到账单的第一瞬间,她十分懊恼自己过去一年过分败家。懊悔之余,孟同学分析了一下自己的账单明细,发现了问题,“我的支付宝绑定了信用卡,平时付钱时经常用这张卡,而到月底再用借记卡还款,那么,就会造成消费和信用卡还款记录重叠,一笔钱在最终的年账单里被计算了2次。”孟同学翻看了自己的支付宝历史账单,发现自己过去一年通过支付宝平台上用信用卡消费的18751元钱被计入了自己的消费部分,而通过支付宝还信用卡的22272.50元则被单列成一项,再次被算进了自己的年度总支付金额中。
  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研究了支付宝年度账单的组成之后,孟同学提出了支付宝账单计算的不合理之处:1.替他人转账或代付不能纳入个人总支付金额中(如,上文小昕替妈妈转的11万块钱);2.支付宝账单存在诸如通过支付宝用信用卡消费并还款的重复计算部分(如,上文孟同学的信用卡消费被计入年账单两次),3.更宏观地看并不是所有的转账给他人都是总支付,例如兑换给他人现金(如日常在地铁站为没有现金的人兑换零钱。)。
  据了解,账单来源方之一——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出品这份《大学生2016年账单》的初衷是期待通过这份账单,让社会能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消费习惯、收支状况,进而贴近式观察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观、金钱观,希望对治理校园金融乱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根据支付宝账单显示,大学生仅通过支付宝这一个平台,年人均支付金额已高达40839元,如果再算上现金、微信等其他途径,花费数额只会更高。这足以让大众产生“大学生乱花钱”的印象。但由于这份支付宝账单算法并不十分合理,所以无法准确说明大学生的真实消费情况,其报告的良好初衷难说得以实现。“大学生消费高”其实是误读。
  小昕同学年度支付宝账单内容分布图
  一所大学的消费情况调查
  为了调查大学生真实的消费水平,我们于2017年3月11日面向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发布了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年消费情况调查”的问卷,(作为一所综合性学校,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类型较丰富,涵盖艺术生、非艺术生,生源地较广且学生家庭条件多样,样本相对全面,可较好地反映我国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涉及月生活费数目(图表1)、月消费情况(图表2)、花费最多项目(图表3)以及是否有其他收入(图表4)等问题,截至3月13日共回收问卷826份。
  1
  2
  数据显示填写该问卷的中传学生中,21.19%是男生,78.81%是女生。月生活费1000元以下的同学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8.72%,1000~2000元的占51.21%,2000~3000元的占27.6%,3000元以上的占12.47%。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中传学生的生活费在1000~2000元区间内。
  当被问及月消费的问题时,12.23%的学生表示其月消费在1000元以下,31.96%的学生月消费1000~1500元,25.91%的学生月消费1500~2000元,29.9%的學生月消费2000元以上。
  高达49.64%的同学表示他们每学期花费最多的项目是餐费,而认为购物占其学期消费最多的同学占了35.71%,6.9%的同学回答娱乐,仅4.24%和3.51%的同学分别选择了学习和旅游。   调查中有54.84%的同学除了父母给的生活费以外,还通过兼职、实习、奖学金等有额外收入。其中有36.42%的同学表示,自己每学期其他收入共计2000元以下,28.04%的同学每学期其他收入共计2000~5000元,21.63%的同学每学期其他收入共计5000~10000元,13.91%的同学每学期其他收入10000元以上。
  综合问卷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以中传学生为例,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高。同学们的大部分花费都在学习以及就餐上,娱乐类消费所占比例普遍不高。其次,许多同学通过兼职打工和争取获得奖学金等各种办法创造额外的收入来源,为自己的小梦想买单。
  4
  3
  钱都花在哪儿了
  同时,为了详细了解大学生们的年消费具体情况,我们又请中国传媒大学四名在校学生详细罗列出了其过去一年的賬单(该帐单涵盖了大学生通过现金、支付宝、微信、刷卡等多种消费途径产生的花费)。
  学子的消费观
  大学生作为尚未取得经济独立的一个消费群体,其消费情况一直以来是大家关注的话题。但是,综合各项数据以及实例来看,大学生们绝不是 “花钱如流水,天天高消费”。个别大学生的盲目消费、奢侈消费和超前消费决不能代表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状况。大学生群体保持着理性、健康、积极的消费方式。
  在该买的东西上花钱,大学生们一点也不含糊。去年12月份刚拿到学校发的8000块奖学金,中国传媒大学大三学生小雨就立刻给爷爷奶奶买了个按摩椅,给爸爸买了一个coach钱包,还给妈妈买了条Burberry丝巾。对于小雨而言,虽然奖学金花得差不多了,但这笔钱却花得很值。
  在该省的地方,大学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只为省下几块钱。上个星期,为了看一场刚上线的电影,中国传媒大学大一学生邱同学先后对比了淘票票、美团、猫眼电影等多家售票网站的票价,在淘宝上花1.5元购买了两张15元的优惠券,然后通过某售票平台仅花39.8元就买到了两张电影票。“我对比了一下,这样买是最省钱的,比我在支付宝上买两张一共便宜了将近20块钱。”提起这次的省钱经历,邱同学很得意。
  事实上,除了电影票,大学生们还经常通过团购、优惠券、聚划算等方式进行省钱。五一劳动节,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朱同学准备去厦门玩一圈,从北京到厦门的机票为900元,但是从天津出发竟然只要500元。于是她选择从天津出发,省下这400元钱。大三学生叶同学是个点外卖小能手,点外卖前他会对比同一家饭店在不同外卖平台的价格,再去各种外卖红包群里领取优惠券,一顿饭下来往往不超过12元,比吃食堂还便宜。喜欢购物的王同学经常在闲鱼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上卖出自己的闲置物品,再用这笔钱去买其他心仪物品。
  现在的95后、00后对生活的质量和品味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但消费行为不会超过自身承受能力,“花钱时不扭捏,没事时不乱花”正是时下大学生们最客观的消费态度。
其他文献
小说开始于霍尔顿在疗养院的自述,他经历了在潘西中学的被开除、爱德蒙酒店的荒诞无稽、纽约市中心的狼狈无助、家中与妹妹菲比的温情重逢与别离……这位16岁的少年并没有在一系列经历中得到什么开悟与成长,在小说的最后,他的思绪回到了疗养院,继续讲述着自己眼中傻冒一样的成年人。  霍尔顿的骂骂咧咧贯穿了整本小说,他对这个世界,对成年人充满了厌恶之情,但凡提到任何一个成年人的地方,所用词汇,均是“假模假样“、”
读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等著作,让我思考:中国近代企业是否有履行社会责任的传统呢?  要探究中国近代企业是否有履行社会责任的传统,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近代企业的起点是什么时候。我认为中国近代企业的起点是1872年,追溯到1872年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正是在国库羞涩的背景前提下,盛宣怀提出“官督商办”的企业制度模式。在他写给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章程》中写道:“每年一分生息。”也就
晚上10点,以毛毛和武林为代表的大学生队和 “老年队”开打。我们费了好大的劲,靠着号码才找到毛毛,此前毛毛告知我们他的位置是左边锋,实地观战时发现他似乎并没有固定的位置。王老师笑着说,冰球比赛时,场上大概每50多秒就要换一组人,在这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一组队员要完成多次攻防。平日训练时,每位球都有各自的训练侧重点,但大家绝对不会死守着一个位置打。  观赛看规则  “冰球比赛最大的看点是什么呢?”我们
每年9月,新来的小鲜肉们一波一波地涌进校园,看起来和乐融融养眼至极,但少有人记得,就在开学季的前两个月,为了招揽生源,各大学之间都可能上演过一场没有硝烟的招生大战。  各校相杀,黑并自黑着  比如哈佛大学跟麻省理工就是举世闻名的“郎有情妾无意”。哈佛的宣传语是:“别轻信媒体!我们不是最喜欢拒人的学校!最没人情味的是麻省理工!别去申请麻省理工!申请我们这儿吧!相信我!即使2.2万多名申请者中我们只录
我本科读应用心理学,偏教育方向;硕士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脑科学。虽然它们都是心理学,但是跨度较大。在华师读研一年,我不断自学,不断请教,逐渐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  晋级记一:文献、组会和实验  2015年5月中旬,本科毕业答辩一结束,我就来到华师大。面对全新的领域,刚开始,我每天就坐在实验室看文献,当时并不知道哪些文献该看,该花时间看。按惯例,小组每周都开组会,报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凡组会要
我选择留在东北,有很多因素。我是长春人,早已习惯了东北的气候跟生活步伐。东北的四季分明,春风清爽,夏雨温柔,秋日艳阳,冬雪洁白,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点。最令人感到轻松愉悦的就是冬季的雪,滑冰、滑雪等各项冬季运动释放了学习、工作带来的压力。同时,我喜欢我们东北人特有的豪爽性格,热心肠,大家在一起没有小心机小计较,互帮互助。  我学的是工业设计,主要是产品结构及外形设计。择业时,考虑到东北的汽车及轨道
在惯常的雨打树叶声中醒来,夹杂其中的鸟儿啾啾声尤其悦耳。置身狭小房间的我宛如在无边的大自然中,除了自然的声音,身心内外一片静寂。心若无风晴日的湖面,对,像去年夏天在英国湖区所见过的诸湖面。坎布里亚郡因为有诸多大大小小的湖,故而以“湖区”闻名。更有趣的是,鉴于英国诗人华兹华斯与湖区的关系,坎布里亚郡要不要改名为“华兹华斯郡”也热议多年。  在英国很少有一个地方像湖区一样与一个人有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燃冰,是最具潜力的接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新型洁净能源之一。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投入巨资展开研究,但由于开采技术难、成本高、环境风险大等诸多障碍,目前尚未实现对海洋可燃冰资源的商业化开采。  在中国,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南海北部和东海南部区域,远景资源量达744亿吨油当量,主要为海洋非成岩可燃冰,其特点是埋藏浅、弱胶结、不稳定和无致密盖层。  我在西南石油大学从事可燃冰采掘技术的研究已有五年。
当了一年“美漂”的我,最近刚刚回国就职。没想到国内外职场的差别这么大:国外求职先问有没有在传统媒体上文章发表的经历,国内则关心开没开公众号、玩不玩自媒体;国外工作沟通用的是“商务英语100句”,国内用的是“小岳岳全套表情包”;国外还在“油管”上看视频,国内已经玩起了“直播 ”。回国工作已1年的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搞清这些“套路”。  “你看过我的公众号吗?”  回想起来或许也算是“生不逢时”。我出国
昆明的十月天气渐渐凉了下来,异常的低温让人们难免有些烦躁。走进云南大学,东陆园在濛濛的细雨里多了几份婉约之色,校园像是与世隔绝般的平静而温和。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在园西路的火锅店聚餐。天凉了下来,路口的饮品店生意冷清了许多,早晨九点,我们的主人公在这里开始了她的一天。  陈氏芳草,越南籍留学生,来中国已经五年,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学生。目前一边在学校上课,一边在饮品店做兼职,未来想去西安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