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yun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认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不仅能有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能够实现水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文就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作用
  引言
  众所周知,淡水资源紧缺是国内固有问题。若要更好满足社会生活用水需求,水利部门可在水源持续开发和应用的前提下,响应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针,辅之对水利工程水源保护效能的把控,贯彻落实水土保持的地位及作用。此外,水土流失问题的频发,不仅导致水利功能无法发挥自身价值,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使之面临淡水枯竭的状态。由此可见,增强水土流失问题的把控,是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水利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对水利资源的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一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导致人均占有的水资源相对较少,水利资源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需求。此外,人们的节水意识不足,使得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部分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尤其是在耕地方面,导致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三是部分水利工程的设计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求,使得水利工程的效率较低。
  2水土流失现状、危害
  2.1水土流失现状
  通过对水土流失现状的思考,可知其主要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前者包含水力侵蚀(年均侵蚀面积约为165万km2)、风力侵蚀(年均侵蚀面积约为191万km2)、交集侵蚀(年均侵蚀面积约为26万km2)等原因;后者则涉及以下内容:荒地过度开垦;矿产无限制开采;乱砍滥伐;生态保护措施较少;自然灾害等。同时,个别水土流失问题还和地形地貌存在联系,如坡多或坡陡的区域,水土流失率相对较高且严重。
  2.2水土流失对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危害
  2.2.1造成河道堵塞,水库淤积
  缺乏植被固定保护而直接裸露在外的土壤表层在暴雨的冲刷下,顺流流入江河与水库中,时常造成河床与水库泥沙淤积,严重影响到了堤坝的防洪能力和水库的使用寿命,非常容易造成洪水等自然灾害。
  2.2.2土壤结构被破坏
  由于植被无休止、无限制破坏,导致其难以对土壤予以保护,而表层土壤则在水流侵蚀的作用下,地质结构逐渐被瓦解,使其在丧失含水能力、生产能力的同时,无法为自然景观、农业生产创造“温室”。再者,土壤含水能力的缺失,若出现泄洪或短时降水量过大的情况,则使水流集中流向河道,引起山洪,对下游人们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特别是在土壤地质结构相对疏松的斜坡处,暴雨侵蚀下极易滋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2.2.3地质结构受到严重影响
  大量水土流失,直接导致了地质结构的变化,一旦暴雨来袭,山体就非常容易出现滑坡或者泥石流,这些山洪灾害不仅会毁坏道路与电力通讯设施,还会对水库等水利设施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直接影响河道航运,妨碍水利可持续发展。
  2.2.4涝灾
  对于水土流失现象而言,若未对其予以有效处理,则会使土壤结构丧失含水能力,特别是在枯水期、丰水期时节,难以储存足量水源。即枯水期水资源的减少,加大土壤干裂危害,尤其实在新疆等地区,水源枯竭现象频繁出现;丰水期土壤含水能力的下降,导致水库径流量逐步增加,而河道和湖泊等淤积,引起洪涝灾害。
  3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1有助于减少山洪与洪涝灾害
  山地地区基于特殊的地形和季风气候的影响,致使降水量多在6、7、8月份出现,甚至一些地区还会出现多次暴雨天气,基于此出现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在水土保持作用下,可以促进土壤入渗量的显著提高,促进拦蓄径流目标的实现;通过开展保持水土工作,可以更好的把握地区的降水情况,汛期可以适当的削减洪峰,以此来可以极大的提高该地区的防洪能力;枯水期通过径流的补充,可以更好的利用雨水,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需要的满足。
  3.2延长水库使用年限
  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施行,可在增强土壤结构持水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对水资源内泥沙予以拦截,继而在杜绝水库泥沙淤积现象,保证其正常运转,提高水资源实际利用率。此外,针对性水土保持,能够强化水库防洪效能,在减少水库洪灾的基础上,延长其使用年限,以此体现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3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
  水土保持可有效拦截泥沙,从而使泥沙不会沉积于水库與河流中,使水库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水库的使用寿命。完善的监查制度能够对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土保持工作人员起到约束与明确目标的作用,使其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与标准进行相应的工作,从而使水土保持与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完善水土保持的监查制度,而在完善监查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将属地管辖与许可机关的监查相结合。
  3.4有利于改善水体的质量
  水土保持措施除了工程方面的措施,同时还有大面积的植被种植。通过种植植被,可使快速恢复生态环境。植被不仅能够吸收温室气体,还能吸收降解土壤中的部分有害物质,防止这些物质流入河流,进而改善水资源生态环境。
  4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措施
  (1)提高水土保护意识。对于本地区政府部门来讲,若要将提高水土保护意义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则可以自身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可行性水土保护方案、相关政策的拟定,倡导水利工程转型建设。而必要的水土保持教育宣传,能够在切实水土保持实践和设计意义的前提下,达到相应的治理效果,将水土流失问题杜绝于根本。(2)强化水土保持管理力度。目前,虽已将水土保持放于基本国策内,但有效的政府领导和管理,能够为该项工作的施行提供保障及后盾。即水利工程建设并非表层意义上的水坝建设,而是涉及沟道坝系和坡面水系等工程,同时还和退耕还林、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等存在关联。简而言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可为生态环境的恢复创造条件,还可将水库承载力纳入重点,使之在构建健全化水土保持管理机制的同时,做好水土管理优化工作。(3)贯彻落实水土保持后续机制。若要从根源上预防水土流失现象,则不应仅注重水土保持工作的实践效果,还可通过后续工作实行,以水利部门定期检查的层面,将水土保持后续机制落实到根本。例如:草坪种植时,可通过对草坪成活率的定期检查,对其死亡草坪予以填补,以此提高植被覆盖率;通过产业化链条的施行,将水土保持开发、治理工作予以落实;水利部门可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逐步构建健全化市场经济体制,以此更好为水土保持工作的施行创造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水土保持工作在其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水土保持能够有效降低洪涝灾害、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水环境的质量安全,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居室装修。室内装修提高了生活品位,美化了居住环境。但因室内装修产生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多,居室環境与人们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国际上把室内空气污染列入对人类身体健康危害最大的5种环境因素之一。  一、室内装修业产生的环境问题  室内装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可分为装修施工期和装修竣工后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一)、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室内装修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
期刊
摘要:土木工程中由于所涉及的主体比较复杂,导致土木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并伴随高风险的生产事业。在开展工程实施的进程中,不同的主体同时需要面临或多或少的风险。为此,非常有必要加大对中国土木工程风险监控对策和建设安全现状的研究。本文分析了中国土木工程建设的改进措施与安全现状,希望对土木工程建设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现状;措施  1.土木工程施工现状  1.1安全意识
期刊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屋建筑行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之而来的是对房屋建筑功能多样性、使用面积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房屋建筑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数量多、规模大是我国目前房建施工最主要的特点,并且建造周期较长以及工程造价较高。在面对多重的市场需求,技术人员应着重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结构加固技术。通过介绍结构加固技术的价值,提出建筑工程施工结构技术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工程建设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使土木工程在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原有的施工技术难以充分满足现代化的市场需求,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对土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施上技术的创新力向与具体措施,以此来促进土木工程的健康高效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创新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问题  土木工
期刊
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防控、安全利用,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现浅谈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的小建议:  一、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1.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 
期刊
一、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转移的必要性分析  (一)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转移的理论基础  1.从生态公平论的角度出发  传统的民事赔偿利益衡平点的立足点是个人本位主义,形成了以保护受害人利益为中心,以填补受害人损失为主要功能的民事侵权赔偿责任机制。以侵害人为过错为前提。但是在环境侵权的案件中,受害人的损失并不是唯一甚至不是最主要的损失。其损失既包括个人的损失也包括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社会利益的缺失。所以当侵
期刊
摘要:经济发展同时,我国的环境以及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和破坏。尤其是我国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恶化的当下,我国要有意识地对城市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目前最主要的一项工作中就是要进行城市的水土保持工作。本文就城市水土保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土保持;城市建设;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为了能够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有必要提升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对此国家提出了水土保持“新机遇,新对策
期刊
摘要:建筑业是一个危险性高、安全事故频发的行业,并且在工程项目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可控的影响因素,必须加大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管力度。本文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安全;  一、引言  项目施工现场是生产施工的作业场所,也是施工事故频发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改、新、扩建项目逐渐增多,安全管理工作量也逐步加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经济状况越来越良好,但是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因为现代化建设和工业污染,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目前,水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本文将就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控制措施做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水污染;现状;修复措施  一、我国水污染现状  (一)水资源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淡水资源占全世界水资源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随之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各类新型材料、工艺及相关建筑工程当中所运用的设备都随之更新,同时也使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变得更为繁琐复杂,从而令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进行工作的施工人员与相关管理工作人员无论是在施工技术水平还是设配使用检测技术都拥有了更高的要求水平,只有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自身拥有者较强的管理能力及组织水平才能够更好地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