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前后,由于国民党内部争斗连连,中共武装趁势发展。到1930年中,全国红军发展到13个军,近10万人,枪约6万多支,开辟大小15块苏维埃区域,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等十多个省。李立三的所谓“左倾”盲动,就是由这样迅猛的发展局面刺激催生。
蜂起的中共武装中,活跃于湘、赣、闽边境的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部最让蒋介石头疼。1930年7月,彭德怀部趁防军空虚,攻入长沙,创十年内战时期红军攻下省会的唯一战例。这虽不意味着红军实力已壮大到可以进攻大城市,但仍使全国为之震惊,几百里外的武汉“杯弓蛇影,几有谈虎色变之慨”。
红军的发展,既借国民党内部纷争乘时而起,又利用多种因素形成的区域空隙。排列当时各苏区的名称:鄂豫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湘鄂西、鄂豫陕、川陕等,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苏区都位于数省交界的边区,都利用政权控制软弱的条件。力量、地域的因素在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不容低估。这就是国民党方面报告提到的:“湘省之匪,驱入赣境,湘军即不再前进,作为匪已逃匿无踪,以粉饰太平;反之,江西亦如此,闽、粤亦如此。”
拉锯之始
红军的发展方式,决定着国民党反制的手段。中原大战结束,国民党内部反侧渐平,南京中央就把关注重点放到中共方面,发起对苏区的数次“围剿”。这是针对中共发展路径的反制措施。
“围剿”一般通过设立跨区域军政机构的形式,打破地方条块分割,集中管理,统一事权,消除中共可以利用的地域条件,集中优势兵力对中共武装实施包围,聚而歼之。按照这一设想,蒋介石先后设立南昌“陆海空军总司令行营”、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等机构,统一指导对苏区的围攻。
1930年12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展开第一次“围剿”,国共之间漫长的“围剿”与反“围剿”拉锯开始。国民党方面虽屡遭不利,但屡仆屡起。在这些持续不断的对垒中,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与反“围剿”极具典型意义,开场和解决都充满戏剧性,堪称当年国共斗争纷纭复杂局面的缩影。
毋庸讳言,第一次、第二次“围剿”,蒋介石对中共多少尚存轻视,“癣疥之疾”是他对下级提到中共时的用词。两次“围剿”遇挫后,蒋介石才不得不怵惕警醒。1931年6月底,蒋不避暑热,亲到南昌,自任“围剿”军总司令。此后两个多月时间,他一直留在江西,甚至出现在南城、南丰“剿共”前线。由于蒋介石亲自挂帅,陈诚、卫立煌、蒋鼎文等麾下悍将也现身“剿共”名单,一改此前“围剿”军中几无主力部队的状况。国共战争的大戏由此开场。事实上,这也是蒋介石、毛泽东这两个一生的对手在战场上首次碰撞。
第三次“围剿”开始时,国民党内部武力纠纷大有重起之势。1931年2月,蒋介石与立法院长胡汉民因约法问题发生激烈冲突,盛怒之下,蒋拘禁胡汉民于南京汤山,此举激起两广方面反蒋声浪。
5月,两广成立非常会议,另立国民政府,大有与蒋武力相见之势。由于拘胡之举有失人心,按照蒋介石自己的说法是“不自爱重之过恶”,因此,蒋没有选择与两广正面交锋,而是剑走偏锋,祭出“剿共”旗号,站到国民党内无人可以反对的政治正确一面,转移视线。
两广声言北上,蒋介石却倾力“剿共”,此举看似行险,细究起来却有一石数鸟之效:政治上把握“剿共”大局,两广如坚持出兵则有破坏“剿共”之嫌;军事上大批部队南调至与广东接壤的江西,既可参与“围剿”,又可防范两广部队北进,还可保持对广东的威胁。因此,第二次“围剿”结束一个月后,7月初,蒋即迅速发动第三次“围剿”。
受挫
蒋介石的出牌方式大出中共意料。当时,红军主力经过反“围剿”苦战后集中到闽赣边境休整、补充、开辟新区。基于常识,中共认为国民党方面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休整、准备过程。前委会议上,毛泽东的发言很有代表性,认为国民党军的进攻应在夏收之后,因为那时“有新谷了”,几十万大军供应可以保证。基于此,红军的计划应为:“7月以前我们可以努力筹款。8月也可以不管他,主要在于、瑞、石、汀四县布置巩固苏区做战场。”
作为一个战略高手,毛泽东很早就懂得红军在夹缝中生存的道理,不会忽视两广局势的变化,因此,他既反对进攻广东“一身遮断两广反蒋视线”,又不赞成“威胁长江太甚”触动蒋介石,实际期望的乃是坐山观虎斗。
在当时的国共对垒中,中共毕竟是弱势和被动的一方,出牌的主动权握在蒋介石手里。而在蒋看来,中共乃是国内政争诸多棋子中比较重要的一枚,他如何出牌、出什么牌,并不纯以中共的动向为转移。所以,尽管中共想暂避锋芒,蒋介石却不依不饶。作为国共斗争的对手双方,蒋介石的确是中共的最大对手,但中共却不是蒋介石的唯一对手。这一点,多年后的我们或许可以清楚体察,与国民党激烈对垒的中共未必能够准确定位。正是在这一点上多多少少的失当,让红军一度遭遇困境。
由于红军主力集中在闽赣边境,第三次反“围剿”初期,苏区核心区域兵力严重不足。为打破“围剿”,红军主力不得不从闽西地区出发,转到赣南兴国地区集中。转战途中,红军不断遭遇国民党空军打击,行动艰难。酷暑之中长途行军,对部队也是严重考验:“中暑的、发疟疾的、拉痢疾的,这个没好,那个又病倒了,收容队一天天在扩大。”
中共党史称此为千里回师,并将其表述为红军大踏步进退的成功案例。仔细观察,这种说法难免以果溯因之嫌。事实上,毛泽东本人对此曾客观反省:“三次战役,因为不料敌人经过第二次战役那么惨败之后,新的进攻来得那么快红军仓卒地绕道集中,就弄得十分疲劳。”这应该是坦率而负责的总结。
7月下旬,经过长达千里的跋涉,红军人困马乏回到赣西南地区,按照既定计划集结,准备进攻富田,重演第二次反“围剿”在此突破横扫国民党军的好戏。但这一计划早在蒋介石意料之中,富田方向国民党厚集重兵,准备两路夹攻,坐等大鱼上钩。红军冒昧突进,大有堕入对方彀中可能。
8月初,朱德、毛泽东敏锐发现形势不利,毅然决定从国民党军尚未合龙的包围圈中实施穿插,突进到对方外围寻找弱敌作战。7日,红军人衔枚、马摘铃,乘夜遁出包围圈,随即反客为主,抓住国民党军外围几支战斗力不强的杂牌部队,先歼灭上官云相四十七师两个团,接着乘胜追歼退却的郝梦龄第五十四师两个团,再兼程东进,一举突入黄陂,歼毛炳文部两个团。
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体现了朱德、毛泽东用兵的审慎、胆魄和果敢,这是红军摆脱初期不利局面,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
依违两可
眼看红军就要落入包围圈,却又兔脱而去,而且反戈一击,这令蒋介石大为沮丧。8月3日,蒋介石尚在日记中写道:“决战未定,心实忧虑,恐被其漏网也。”他担心的乃是红军会否漏网,很有几分鱼已上钩的激动。12日,即大幅度调整“剿共”目标:“如欲剿灭赤匪,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集中兵力,构筑据点,开阔道路,发展交通,使匪无所藏窝,而官兵行动自如,乃可制其死命也。”这实际意味着蒋已放弃迅速剿灭中共的计划。
蒋介石“剿共”信心的严重动摇,遭遇挫败自是直接诱因。第一线实地接触中共后,蒋对红军原来存有的轻视心理终于一扫而空,意识到解决红军绝非一朝一夕可致。不过,8月初的战场虽然未能包歼红军,并被其反戈一击,但国民党军的损失尚远远不足伤及元气,红军打击的本为国军残弱部队,而且相比庞大的参战兵员,损失数量也有限,蒋的这种反应多少有些突兀。
事实上,和其发动“围剿”与政治需要密不可分一样,蒋介石政策调整更重要的原因仍是源于政治考虑。无论表面唱出多少高调,蒋内心其实很明白,此时对其最高统治地位形成直接威胁的并不是中共,而是国民党内有可能取而代之的地方实力派。
就蒋而言,如果能在“剿共”战争中轻松取胜,形成在国内政争中的重大加分因素,自然求之不得,但如付出实力代价又并无多大进展可能,则一定要细加掂量。
所以,尽管蒋介石作出“剿灭”中共的姿态,但国内复杂的政治生态仍时时会影响他的信心和抉择。蒋这种依违两可的态度,其亲信将领陈诚深有体会。在写给妻子谭祥的家书中,陈诚表示:对中共“如能继续追剿,不出一月当可根本肃清。唯不知中央能具此决心否”?
1931年8月至9月间,蒋介石内心已经对“剿共”失去兴趣,但没有像样的成果又不好交差,只好命令部下烧山焚巢,希望以此把红军赶走,算对舆论有个交待。然而,红军哪里会知道蒋介石内心的期待,只能按照自己的节奏与蒋周旋,双方就这样不尴不尬地对峙。
9月初,广东兴兵进窥湖南,蒋介石下令抽兵前往防堵陈济棠部,算是找到比较好的下台阶机会。正因此,蒋在日记中对此的反应是“忧乐交集”。紧接着“九·一八”事变发生,在巨大的民族危机面前,蒋介石最终找到理由冠冕堂皇地停止了第三次“围剿”。
第三次“围剿”与反“围剿”进程清楚显示,国民党内部的动荡及力量分化组合,仍然是影响国共斗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间局势的变化,尤其是民族危机更对许多事件走向有一锤定音之效。
作为一个无法自主的弱国和弱势政权,当年国际、国内形势的每一个重大变化,无不深刻影响着政局发展,国共间斗争只有放到这一大背景下,才可能得到更准确的定位。(待续)
作者为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蜂起的中共武装中,活跃于湘、赣、闽边境的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部最让蒋介石头疼。1930年7月,彭德怀部趁防军空虚,攻入长沙,创十年内战时期红军攻下省会的唯一战例。这虽不意味着红军实力已壮大到可以进攻大城市,但仍使全国为之震惊,几百里外的武汉“杯弓蛇影,几有谈虎色变之慨”。
红军的发展,既借国民党内部纷争乘时而起,又利用多种因素形成的区域空隙。排列当时各苏区的名称:鄂豫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湘鄂西、鄂豫陕、川陕等,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苏区都位于数省交界的边区,都利用政权控制软弱的条件。力量、地域的因素在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不容低估。这就是国民党方面报告提到的:“湘省之匪,驱入赣境,湘军即不再前进,作为匪已逃匿无踪,以粉饰太平;反之,江西亦如此,闽、粤亦如此。”
拉锯之始
红军的发展方式,决定着国民党反制的手段。中原大战结束,国民党内部反侧渐平,南京中央就把关注重点放到中共方面,发起对苏区的数次“围剿”。这是针对中共发展路径的反制措施。
“围剿”一般通过设立跨区域军政机构的形式,打破地方条块分割,集中管理,统一事权,消除中共可以利用的地域条件,集中优势兵力对中共武装实施包围,聚而歼之。按照这一设想,蒋介石先后设立南昌“陆海空军总司令行营”、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等机构,统一指导对苏区的围攻。
1930年12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展开第一次“围剿”,国共之间漫长的“围剿”与反“围剿”拉锯开始。国民党方面虽屡遭不利,但屡仆屡起。在这些持续不断的对垒中,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与反“围剿”极具典型意义,开场和解决都充满戏剧性,堪称当年国共斗争纷纭复杂局面的缩影。
毋庸讳言,第一次、第二次“围剿”,蒋介石对中共多少尚存轻视,“癣疥之疾”是他对下级提到中共时的用词。两次“围剿”遇挫后,蒋介石才不得不怵惕警醒。1931年6月底,蒋不避暑热,亲到南昌,自任“围剿”军总司令。此后两个多月时间,他一直留在江西,甚至出现在南城、南丰“剿共”前线。由于蒋介石亲自挂帅,陈诚、卫立煌、蒋鼎文等麾下悍将也现身“剿共”名单,一改此前“围剿”军中几无主力部队的状况。国共战争的大戏由此开场。事实上,这也是蒋介石、毛泽东这两个一生的对手在战场上首次碰撞。
第三次“围剿”开始时,国民党内部武力纠纷大有重起之势。1931年2月,蒋介石与立法院长胡汉民因约法问题发生激烈冲突,盛怒之下,蒋拘禁胡汉民于南京汤山,此举激起两广方面反蒋声浪。
5月,两广成立非常会议,另立国民政府,大有与蒋武力相见之势。由于拘胡之举有失人心,按照蒋介石自己的说法是“不自爱重之过恶”,因此,蒋没有选择与两广正面交锋,而是剑走偏锋,祭出“剿共”旗号,站到国民党内无人可以反对的政治正确一面,转移视线。
两广声言北上,蒋介石却倾力“剿共”,此举看似行险,细究起来却有一石数鸟之效:政治上把握“剿共”大局,两广如坚持出兵则有破坏“剿共”之嫌;军事上大批部队南调至与广东接壤的江西,既可参与“围剿”,又可防范两广部队北进,还可保持对广东的威胁。因此,第二次“围剿”结束一个月后,7月初,蒋即迅速发动第三次“围剿”。
受挫
蒋介石的出牌方式大出中共意料。当时,红军主力经过反“围剿”苦战后集中到闽赣边境休整、补充、开辟新区。基于常识,中共认为国民党方面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休整、准备过程。前委会议上,毛泽东的发言很有代表性,认为国民党军的进攻应在夏收之后,因为那时“有新谷了”,几十万大军供应可以保证。基于此,红军的计划应为:“7月以前我们可以努力筹款。8月也可以不管他,主要在于、瑞、石、汀四县布置巩固苏区做战场。”
作为一个战略高手,毛泽东很早就懂得红军在夹缝中生存的道理,不会忽视两广局势的变化,因此,他既反对进攻广东“一身遮断两广反蒋视线”,又不赞成“威胁长江太甚”触动蒋介石,实际期望的乃是坐山观虎斗。
在当时的国共对垒中,中共毕竟是弱势和被动的一方,出牌的主动权握在蒋介石手里。而在蒋看来,中共乃是国内政争诸多棋子中比较重要的一枚,他如何出牌、出什么牌,并不纯以中共的动向为转移。所以,尽管中共想暂避锋芒,蒋介石却不依不饶。作为国共斗争的对手双方,蒋介石的确是中共的最大对手,但中共却不是蒋介石的唯一对手。这一点,多年后的我们或许可以清楚体察,与国民党激烈对垒的中共未必能够准确定位。正是在这一点上多多少少的失当,让红军一度遭遇困境。
由于红军主力集中在闽赣边境,第三次反“围剿”初期,苏区核心区域兵力严重不足。为打破“围剿”,红军主力不得不从闽西地区出发,转到赣南兴国地区集中。转战途中,红军不断遭遇国民党空军打击,行动艰难。酷暑之中长途行军,对部队也是严重考验:“中暑的、发疟疾的、拉痢疾的,这个没好,那个又病倒了,收容队一天天在扩大。”
中共党史称此为千里回师,并将其表述为红军大踏步进退的成功案例。仔细观察,这种说法难免以果溯因之嫌。事实上,毛泽东本人对此曾客观反省:“三次战役,因为不料敌人经过第二次战役那么惨败之后,新的进攻来得那么快红军仓卒地绕道集中,就弄得十分疲劳。”这应该是坦率而负责的总结。
7月下旬,经过长达千里的跋涉,红军人困马乏回到赣西南地区,按照既定计划集结,准备进攻富田,重演第二次反“围剿”在此突破横扫国民党军的好戏。但这一计划早在蒋介石意料之中,富田方向国民党厚集重兵,准备两路夹攻,坐等大鱼上钩。红军冒昧突进,大有堕入对方彀中可能。
8月初,朱德、毛泽东敏锐发现形势不利,毅然决定从国民党军尚未合龙的包围圈中实施穿插,突进到对方外围寻找弱敌作战。7日,红军人衔枚、马摘铃,乘夜遁出包围圈,随即反客为主,抓住国民党军外围几支战斗力不强的杂牌部队,先歼灭上官云相四十七师两个团,接着乘胜追歼退却的郝梦龄第五十四师两个团,再兼程东进,一举突入黄陂,歼毛炳文部两个团。
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体现了朱德、毛泽东用兵的审慎、胆魄和果敢,这是红军摆脱初期不利局面,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
依违两可
眼看红军就要落入包围圈,却又兔脱而去,而且反戈一击,这令蒋介石大为沮丧。8月3日,蒋介石尚在日记中写道:“决战未定,心实忧虑,恐被其漏网也。”他担心的乃是红军会否漏网,很有几分鱼已上钩的激动。12日,即大幅度调整“剿共”目标:“如欲剿灭赤匪,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集中兵力,构筑据点,开阔道路,发展交通,使匪无所藏窝,而官兵行动自如,乃可制其死命也。”这实际意味着蒋已放弃迅速剿灭中共的计划。
蒋介石“剿共”信心的严重动摇,遭遇挫败自是直接诱因。第一线实地接触中共后,蒋对红军原来存有的轻视心理终于一扫而空,意识到解决红军绝非一朝一夕可致。不过,8月初的战场虽然未能包歼红军,并被其反戈一击,但国民党军的损失尚远远不足伤及元气,红军打击的本为国军残弱部队,而且相比庞大的参战兵员,损失数量也有限,蒋的这种反应多少有些突兀。
事实上,和其发动“围剿”与政治需要密不可分一样,蒋介石政策调整更重要的原因仍是源于政治考虑。无论表面唱出多少高调,蒋内心其实很明白,此时对其最高统治地位形成直接威胁的并不是中共,而是国民党内有可能取而代之的地方实力派。
就蒋而言,如果能在“剿共”战争中轻松取胜,形成在国内政争中的重大加分因素,自然求之不得,但如付出实力代价又并无多大进展可能,则一定要细加掂量。
所以,尽管蒋介石作出“剿灭”中共的姿态,但国内复杂的政治生态仍时时会影响他的信心和抉择。蒋这种依违两可的态度,其亲信将领陈诚深有体会。在写给妻子谭祥的家书中,陈诚表示:对中共“如能继续追剿,不出一月当可根本肃清。唯不知中央能具此决心否”?
1931年8月至9月间,蒋介石内心已经对“剿共”失去兴趣,但没有像样的成果又不好交差,只好命令部下烧山焚巢,希望以此把红军赶走,算对舆论有个交待。然而,红军哪里会知道蒋介石内心的期待,只能按照自己的节奏与蒋周旋,双方就这样不尴不尬地对峙。
9月初,广东兴兵进窥湖南,蒋介石下令抽兵前往防堵陈济棠部,算是找到比较好的下台阶机会。正因此,蒋在日记中对此的反应是“忧乐交集”。紧接着“九·一八”事变发生,在巨大的民族危机面前,蒋介石最终找到理由冠冕堂皇地停止了第三次“围剿”。
第三次“围剿”与反“围剿”进程清楚显示,国民党内部的动荡及力量分化组合,仍然是影响国共斗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间局势的变化,尤其是民族危机更对许多事件走向有一锤定音之效。
作为一个无法自主的弱国和弱势政权,当年国际、国内形势的每一个重大变化,无不深刻影响着政局发展,国共间斗争只有放到这一大背景下,才可能得到更准确的定位。(待续)
作者为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