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经验交融,理智与情感互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zzb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物理核心素养理念下,应强调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深度处理,引导学生在分析论证中,能基于逻辑、证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本文基于物理学科核心要素,探讨了深度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性、一致性,尝试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等具体课程目标为抓手,提出了融合物理核心素养要素的深度教学路径,力求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与科学推理中,亲身经历问题的猜想、假设、论证,逐渐形成正确运用科学证据,敢于创新的物理思维品质、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深度教学;核心素养
   深度教学注重于学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思维品质的综合培养,要求学生能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主动整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经验,迁移到新的条件中,解决实际问题。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物理课程要以深化“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探究”核心素养为学习目标,教育引导学生基于科学证据,正确使用物理思维方法解释、解决问题。深度教学与核心素养,两者相一致的阐明了学科知识的结构、本质和内在价值。教师在融合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课程中,应深化物理知识概念具体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清物理科学、生活、社会、环境相互关系,促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可以从物理思维角度,灵活运用科学方法,处理信息,描述、解释结果,亲身经历物理思维升华与发展。
   一、引发情境思想疑惑,激活物理思维观念
  核心素养所涵盖的“物理观念”中指出,教育者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形成经典物理的能量观、物质观与相互作用观,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觉运用物理思维、观点,来解释自然现象和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物体的浮与沉》时,教师利用“热气球上升、轮船航行”等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与观察实践中,寻找出对应的物理规律,了解改变物体浮沉的有效方法。教师:“木块、树叶、铁块、铜块在水面上是什么状态?”学生:“铁块、铜块会沉到水底,树叶会漂浮在水面上?”教师“为什么钢铁做的潜艇可以在水中自由下潜、上浮?同样是钢铁做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什么因素,决定了物体浮与沉?”教师在深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与质疑分析能力的综合培养,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合生活经验和已经学习过的“二力平衡的条件”等知识要点,主动从物理学角度提炼知识观点,探究了解控制物体浮沉的方法。教师:“请推测“塑料瓶、生鸡蛋、牙膏皮”放入水中的状态?”“用怎样的方法可以使下沉的物体浮上来,让浮在水面物体沉下去?”教师向学生提供“盐、小硬币、玻璃杯”等生活材料,激活学生的生活思维差异,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角度,展开科学的分析与探索。学生:“牙膏皮捏成空心状,会漂浮在水面上。”学生:“在水中不断加盐,鸡蛋会浮起来。”学生:“瓶中不断加硬币会沉底。”教师:“哪个物理量发生了变化?哪个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物体上浮和下沉时,重力和浮力之间会存在怎样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公式”,主动运用控制变量法,对自己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探寻物体与密度之间的联系,了解改变物体浮沉的有效方法,建立理性的推论,F浮=ρ液V排g=ρ物V物g,所以ρ液V排=ρ物V物,物体漂浮时V排=V物,因此ρ液>ρ物。
  深度教学,强调学科知识间的整合性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调动学生的实际认知经验,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到物理思维情境中,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合理猜测、假设、质疑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能基于证据,从物理学角度思考问题,逐渐在理性分析中形成正确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
   二、问题启动逻辑猜想,科学质疑推理创新
  教师在深度课堂教学中,要强调科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交互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发言,任意思考,让学生在问题的交流探究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自主合作,迁移所学知识,从物理角度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直线运动》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动手画图的方式,从物理意义、决定因素、方向、大小角度,进行分析、思考、辨析。教师:“观察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运动路径,运动的快慢变化”要求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案, 验证、研究玻璃管倾斜放置、竖直放置后的气泡运动规律和自己的猜想。观察玻璃管中,气泡运动路径,测出距离, 求出速度,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观点与实践的创新。
  教师:“根据所得数据,用描点法画出图像,说一说你的发现?”学生:“气泡的速度几乎不变”教师:“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学生“匀速直线运动”让学生能在质疑推论的过程中,结合“滑冰、 自动扶梯”等身边熟悉的物体运动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变速直線运动定义,认识匀速直线运动、规律。
  “科学思维”涵盖了科学论证、科学推理、质疑创新等学习要素,教师在深度教学理念下,要紧密关联物理、社会、技术、环境、科学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在问题的质疑、假设、分析与观点创新中,获得大量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促使学生在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的意识反思与批判中,综合运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探究物理规律,发展科学思维与质疑、创新能力。
   三、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科学探究解释描述
  教师基于物理核心素养教育,要强调学习过程的创新性、科学性与趣味性,培养学生自主获取证据,让学生能以科学态度,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综合运用物理学知识,创新性的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力求使学生在假设、推断、想象的深度反思、评估、探究中,从多个角度,利用多种方法,基于科学推理和现实证据,实事求是的发表观点,科学正确的概括物理现象本质规律。
  例如,教学《气体的压强》时,教师向学生演示“空瓶吞蛋实验?流水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通过趣味展示,激发学生研究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能基于事实,科学判断自然事物的形态和结构。教师:“瓶口比鸡蛋小,什么因素导致鸡蛋被瓶子吸收?”“装满水的瓶子盖上纸片为什么没有掉下来?”“马德堡半球实验现象表明什么?”“扎洞后的瓶子,拧紧盖子水不会流出来?”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生活认知经验,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大气有压强吗?”进一步猜想液体内部有压强,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对已知的知识信息展开质疑、分析、归纳、类比,通过科学推理与思维创新,提出合理猜测,基于证据作出解释。教师:“想一想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会滴落?”“你能说一说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吗?”启发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引导学生在推理论证中,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发现大气压强是变化的。教师:“马德堡半球实验现象表明大气压强很大,究竟有多大?”“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大气压强的大小?”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师可组织学生自主利用气压计,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测定大气压的值,通过不断深入的科学探究,知道托里拆利实验旳原理、方法和结果,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和测量,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加强对压力认识,发展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
  思维能力是增强学生知识学习意义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融合物理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感,突出学习的思辨性和实践性,启发学生在探究、分析、评估、反思、论证中,形成猜想和假设,通过各种科学的方法,对客观事物与自然现象作出科学描述和解释,让学生在体会学习物理乐趣的同时,形成具备敢于质疑、敢于实践、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总之,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反思能力、探究精神、问题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启发学生在深入思考探究中,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物理角度对问题展开质疑、分析,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深度学习强调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反思性、挑战性、探究性的问题与任务,促使学生可以在探究、假设、抽象、论证等一系列实践探索中,持续深化对科学本质的认知和学习,并能基于科学证据,深度运用物理思维和科学方法,处理信息,描述问题、解释结果,进而有效实现物理观念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燕.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J].下一代,2020,000(003):P.1-1.
   [2]程文耿.基于核心素养之物理观念形成与发展的教学策略[J].中学理科园地,2020,016(001):7-8.
   [3]周燕彬.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分析[J].考试周刊,2020,000(013):149-150.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国家也进行了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也运用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去,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够理想,而想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学效率,便必须对其低效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提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做好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低效;原因   在初中教学中,数学这门
期刊
【摘 要】有效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素质教育,重视学以致用,因此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也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采用任务教学法、趣味实验等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巧设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小组合作增强教学互动等策略,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不仅能够学习和掌握知识,还能够通过思考、探索和交流强化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知识被学生更好的掌握,为学生之后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
期刊
深度学习,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使其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本人结合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的教学实践,通过精巧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搭建探究建构平台,帮助学生分析不同算法中算理的内在联系,突出口算除法的算理内涵,展开知识联结、整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搭建了探究建构平台,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学科思维方面入手,阐述在《光的反射》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渗透数学方法,实现学科渗透和知识迁移,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方法;学科渗透;核心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学科也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物理学科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
期刊
【摘 要】思考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如何开展初中生物课的教学,让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的作用。初中生物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构建初中生的生物知识体系和培养学习与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生物课教学进行创新改革,加强初中生的生物素养。以部分生物遗传的教学知识为例子,讨论怎样将初中生物与核心素养进行结合,具体地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之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
期刊
【摘 要】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发展战略下,国家对于学校教育更加追求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要真正把素质教育的战略方针落到实处,首先就应该从小学学校教育做起,从小学德法教育做起。本文以下就小学德法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小学德法教育的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法教育;小学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发展下,对于人才的定义和要求也在
期刊
【摘 要】为改变当下初中信息技术学习中,出现的学生学习被动、学习兴趣弱的死学、苦学、浅学状态,笔者从微视频入手,探索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最终实现育人方式的转变。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从三个维度举证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验路径:优选内容,激活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优化手段,强化知识运用和智慧生成;优先创造,提升自主创新和自我改变。   【关键词】微视频;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数字化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纲要》明确强调,要鼓励幼儿尝试劳动,尝试自理、尝试自立。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自理、自信、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因此,新时期的幼儿教育中劳动教育引起关注,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劳动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作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社会领域”中强调,幼儿社会领域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其学习与发展过程,也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和奠定健康人格基础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正处在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幼儿园德育中的重点环节。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如何结合不同的游戏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有效教
期刊
美育是指人类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活动,反应大脑皮层后,产生的美感,从而形成审美体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幼儿园审美教育就是引导幼儿感受美、享受美、欣赏美,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在游戏中进行美育教育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   一、结合幼儿身心特点,遵循美育教育原则   在游戏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