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esh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旅游业是丽江市的主导产业。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丽江旅游业出现了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推动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旅游业的内核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丽江市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丽江市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机遇;挑战
  一、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与现状
  (一)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丽江市地处我国西南边陲,靠近北纬30度,拥有举世瞩目的自然生态资源;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人文资源。丽江市矿产资源丰富,但分布较为分散,埋藏深,储量低,不宜开采。同时,丽江属高海拔地区,传统农业发展不具优势。旅游业为龙头优先发展的思路顺应了以上特点。1996年以来,丽江市旅游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不断推动了丽江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丽江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根据丽江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2014年10至12月期间,丽江旅游景点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31.07万人次,同比增长19.48%,其中海外游客32.11万人次,同比增长10.56%,国内游客598.97万人次,同比增长19.99%。旅游业总收入预测83.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预测为12146.51万美元,同比增长11.27%,国内旅游收入预测为76.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3%。根据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丽江市丽江市旅游局的数据资料显示,由2000年接待国内外旅客290万人次到2014年1100.2万人次。[1]
  二、丽江市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丽江市旅游业面临的机遇。2014至2015年期间,丽江市制定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提质改造项目建设力度,为丽江旅游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重点强化丽江市古城基础设施和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古城区地下商场建设,古城商铺改造。从而客观上能改善丽江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档次,更有利于丽江旅游生活品质的提高,从而为打造高品质的旅游城市名片提供硬件保障,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商机。
  (二)丽江市旅游业面临的挑战。(1)丽江旅游业面临环境建设的挑战。丽江旅游品牌的磁性强烈吸引着大量外地人员来丽江从事商业活动,他们的到来,加重了商业气息,而过度的商业化有可能冲淡原生态文化的韵味,从而降低了游客的心理账户,减少了回头客。还可能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沉重压力,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尤其显著。(2)丽江旅游业面临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而价格上涨挑战。国内外的散客众多是丽江旅游文化的一大特点,这迫切要求丽江在一些方面迅速国际化。但作为长期在三、四线城市间徘徊的丽江显然还没有准备好。一方面,当地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旅游投诉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旅游成本被人为高估。直接带动了当地物价的上涨。例如:一市斤山竹在临近的大理超市只卖19元一斤,而在丽江的超市要卖到32元一斤。除去交通物流等因素也严重偏高。具体旅游景点内的价格就更是大大偏离了价值。(3)丽江旅游业面临观念的挑战。随着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局面下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丽江旅游要发展必须树立信誉观念,杜绝“一锤子买卖”的思想观念。
  三、丽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精品发展战略,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实物形态的自然景观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无形的旅游资源开发,重视开发和突出该民族的建筑风格、艺术品位、文化情趣、审美风格、民风民俗、宗教文化、神话传说的人文旅游资源要素,并进行巧妙结合,从而形成鲜明的个性和浓厚的吸引力。对已有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换代升级,挖掘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加大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重点在于产品的包装和内容深化。发展旅游产品结构多元化,大力发展专项旅游产品,积极发展专题旅游产品。
  (二)严格按照环境管理法规的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普及生态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制定和完善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要营造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提高丽江居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2]生存环境的保护应该体现在不做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性行为上,更高层次的生态保护是当地的文化生态保护以及对本民族的民族文化保护;对旅游者来说,应认识到他们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能动作用。
  (三)完善教育机制,促进各层次人才素质提高。使旅游的品牌观念、信誉观念深入人心。同时,通过培训提升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从业人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培训;发展旅游院校教育,加大对旅游教育的投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丽江本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予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2]
  参考文献:
  [1] 吴忠军.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07
  [2] 杨寿川.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政府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以H义工组织为例,从战略上对非营利组织的培训体系进行研究和设计。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培训体系;研究和设计  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非营利组织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之外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就市场营销专业开店实务课程中"店铺的经营与管理"项目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情况,提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市场营销专业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极强的专业。随着经济发展,企业对市场营销人员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企业不仅要求市场营销人员有非常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期刊
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相比,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可非接触识别、可识读高速运动物体、抗恶劣环境、保密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等突出特点,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标签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射频识别技术目前备受全球关注,已经成为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的自动识别技术之一。
  目前国内采用智能标签的射频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较短时间内在射频区域中识别一个目标。而另一种较复杂的情况是需要较短时间内在射频区域
摘 要:学习上的战略是指对于学习方法的总体设计,是在综合主客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如何安排学习的全过程和总体部署。学习的特点包括学习的客观条件方面和学习的主观条件,只有懂得了大学学习在客观条件方面与中小学学习生活的不同,才能更好的去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对自己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性。同时要掌握学习的规律。   关键词:方法;学习的特点;学习的规律  一、学习的战略与技术  学习如
期刊
摘 要:城镇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和增长点。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选择。以加快城镇化推动科学扶贫精准扶贫。  关键词:城镇化;扶贫开发;作用;对策  一、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城镇化滞后使贫困地区“二元经济”矛盾不断加剧。改革以前,在城乡隔绝体制下的城镇化进程,造就了十分悬殊的“二元经济”结构。1985年以来,由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
期刊
摘 要:课题组针对青海省海北州和海南州藏族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情况做出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青海藏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金融供需失衡,这种现状已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藏区金融,增加藏区金融供给,使金融配置与藏区经济社会环境建设和发展相协调适应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需求;金融供给  藏区经济发展事关民族稳定、民族团结,对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发展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
期刊
摘 要:提升内部审计委派制措施与手段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律和公立医院的合法权益,提高营运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促进增收节支方面发挥监督和引领作用。要着力从审计的业务开展、工作与任务、地位和独立性、机构设置、人员综合素质等多方面为抓手,不断强化内部审计委派制独立性权威性的相应手段,突出审计重点与重要领域的审计。  关键词:委派制;重要性;措施;手段  有效发挥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委派制的独立性
期刊
摘 要:核电设备采购管理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购人员的技能或者经验,不同设备的采购人员由于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各自形成一个信息孤岛,显得无组织性,导致流失了大量的珍贵信息。工作经验与知识无法有效的尽心承接,产生断层,无法为组织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  关键词:设备采购;管理体系;基础平台  一、设备采购管理体系平台介绍  (一)市场管理模块。为了满足核电设备采购工作的市场管理需求以及日常业
期刊
摘 要:地质调查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 是其他所有地质工作的基础。文章根据数字填图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结合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野外实际工作,对数字填图系统及其在手机安卓系统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地质填图;地理信息系统;路线数据采集;安卓  一、数字填图简介  数字填图技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GPS)和遥感系统(RS)等技术为平台,
期刊
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迫切要求。它不仅需要全体职工坚持不懈的努力,更需要工会充分发挥其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使企业工会工作融入党政工作大局,推动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如何充分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