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原理及影响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j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认识论的研究,重视感觉对我们的作用,他的理论更影响了之后哲学家们的认识论发展方向,共同构成了欧洲认识论发展史。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感觉;认识论
  早在古希腊时期,被誉为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杰出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十分重视对认识论的研究,并且最先主张提出了感觉的作用,他说:“离开感觉,没有人能够理解任何东西。”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感觉心灵比作“蜡块”,外物在蜡块上产生的痕迹就是感觉,所以要想产生感觉就必须有外部事物对感官的作用力。而且只有当客观的外部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才能产生感觉,认识是来源于感觉的,外部事物是人的灵魂的认识对象,这也明确地体现了亚里士多德思想中的唯物主义性质。
  亚里士多德也十分重视经验的作用:“在实践上,经验似乎并不低于技术。”因为经验是对于个体的知识,技术则是对于一般的知识,在实践中我们所面对和接触的都是个别的事物,比如老师教授的都是能力和个性各异的学生,而不是教授一般的“人”。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和他的实体学说是紧密相连的,但是他有这样的论述:“感觉就是感受被感觉的形式,而不感受物质。”比如说,蜡块不能接受金本身,而接受的是金戒的图纹。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感觉只能接受和认识事物的形式而舍弃其质料,质料本身是不可知的,这就割裂了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并且将形式提到了实体的地位,这也使得他的认识论从唯物主义性质偏向了唯心主义方向。
  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也意识到了感觉的局限性:感觉和经验虽然能提供给我们关于事物的相关认识,但是却不能提供给我们事物为何是如此的原因,举例说明:我们可以通过感官感受到冰块是冰冷的,但是我们却不能明确冰块为何是冰冷的;我们的感觉会受到外部因素的限制,我们所感受到的感觉未必是关于事物真實的性质,所以得到的也未必是关于事物本身的正确的认识。比如当我们距离山远与近距离不同时或者观看山的角度不同时,都会影响我们能否得到对山的样貌、质地和植被覆盖情况等正确的认识。所以亚里士多德得出结论,我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经验阶段,必须促使其提高到理性的阶段。从经验出发获得事物的普遍知识,然后探索认识事物的成因,这就是科学,我们就获得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亚里士多德本人孜孜不倦探索追求真理,博闻广识,所处的时代是哲学的发端时期,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导致了他的思想中含有复杂甚至矛盾的成分,所以在此之后的哲学流派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有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子。由于时代的发展限制,我们也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思想中的折中部分。但是他的思想对于此后的哲学家却起到了最为广泛和深刻的引导作用。
  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起源于感觉的观点影响了后来的欧洲认识论的发展进程,比如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培根,主张经验论,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白板说,却明确主张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并且重视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真理;之后的洛克也沿袭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他的白板说就是对亚里士多德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洛克在继承亚里士多德著名的蜡块学说的基础上,发扬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学说主张,洛克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尊崇科学,遵行实证原则,努力打破宗教教条对人的思想束缚,以解放人的理性,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精神,从而形成了其代表学说——白板说的思想。该思想的提出不仅是洛克建立其经验哲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也是与笛卡尔天赋观念论的唯理论哲学相抗衡的思想武器。
  以培根为代表的近代唯物主义者们都主张知识起源于经验,之后的霍布斯虽然将培根的哲学主张系统化了,但是他却并没有完全彻底地将知识究竟是怎样起源于经验的加以证实,所以洛克担负着这一重任,在他的《人类理解论》一书中完全地提供了关于培根这一主张的系统地论证。从不同于洛克之前的哲学家培根和霍布斯对经验哲学论述的不彻底,洛克白板说的提出将经验哲学推向了极致。
  近代哲学史上,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无疑是近代欧洲哲学史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一次重大挑战,“白板说”的提出和论证促进了近代认识论的巨大发展,为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过程中提供了新的方法,在整个人类思维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的意义,把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完善并确立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体系。
  十八世纪时自法国兴起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声势浩大,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为这一阶段的唯物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最终取得了激动人心的成果,形成了“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
  直至今天,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辩仍然持续,或许只有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才可以不断促成认识论的发展,为我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不断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2] 洛克.人类理解论.
  [3] 冒从虎.欧洲哲学简史.
其他文献
摘 要:美国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被誉为美国中产阶级灵魂的画师,他的作品精准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理念。他的短篇小说《A&P》讲述了少年萨米“英雄救美”的故事,但“英雄救美”背后的驱动力却是各路评论争论的焦点。同样,英国著名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中,少年“我”对邻居蔓根姐姐情有独钟,为了姐姐的一句话费尽心机想去到阿拉比集市。他的这种盲目崇拜源于何处也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
期刊
词也称为“诗余”,是文人学士在写诗之外的闲暇时期写出的表达个人情思的作品,相比于诗来说更能表达作者心中细微的情感。春天是一年中物象变化最丰富的季节,诗人词人敏感的心都会为之感动,这种感动在宋词中有许多唯美的表达,而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便是“春愁”。春来春去,花开花落,都牵引着词人的心,或深切思念家乡,或悲叹年华易逝,或感慨人生失意,抑或生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闲愁。总之,宋词中的春愁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方
期刊
摘 要:“琴瑟”以其独特的音质与意境成为宋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为宋词增添了十分丰富的情感色彩。本文第一部分为宋代琴瑟类乐器的历史概述;第二分布叙述了宋词中的琴瑟意象所传达出的哀愁化倾向。本文所提及的宋词大部分出自于毕宝魁的《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关键词:宋词;琴瑟;意象;哀愁  1 宋代琴瑟类乐器历史概述  1.1 琴瑟类乐器的分类  我国古书上常提到八音,《尚书·舜典》说:“八音克谐。”所
期刊
摘 要:残雪及其创作与湖湘文化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在湖湘的地域特色和巫楚文化在现代性的思想背景下,残雪形成了独特的探索灵魂世界、想象世界和人自身的方式。  关键词:湖湘文化;巫楚文化;残雪小说  1 带有巫风色彩的童年记忆  残雪的小说创作与残雪的成长背景、湖湘文化精神的选择和继承都有着联系,特别是带有巫风色彩的童年记忆,这是作者接受巫楚文化的心理定势。可以说,是湖南这片土地成就了残雪。  残雪小时
期刊
摘 要: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常常把梦也作为现实的事件来处理;随后早期文明时期,人们依然间接地依据梦的内容调节人们的言行;但庄子则提出梦是完全虚幻的。创作“文王托梦”的故事,证明了庄子对社会精英利用“梦兆”进行某些社会活动这一现象有深刻的洞悉;“文王尽之也”则表明庄子的态度是理解与赞同。  关键词:庄子;“梦”;认识  庄子将写梦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段,其基础是庄子对“梦”的客观认识,因为如果庄子将梦看
期刊
1 对人性之美的深入挖掘  蒙古族电影在作品中的民俗风情和民族特色,反映了时代和人们在电影中人性化的故事,是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尤其是研究人的原始美的人性,其本质是电影中的社会学,体现人性是一种细致入微。自然的内在属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人性美是人性中最美、最纯粹的表现。  《图雅的婚事》因为生活的压力,却被迫为丈夫离婚,生活中的这种不如意的事情并不完美。在这个不完美
期刊
摘 要:《螺丝在拧紧》中家庭女教师看见的幻象是在直觉作用下内在自我的投影、是她的审美体验、是本能和心灵的体现。但是,她在直觉的作用下进行着审美的同时却在用理智进行着分析。她的内心体验被她用理智分析歪曲了,她的审美体验失败了。因为理智是科学的范畴,不属于美的范畴。当她开始借助理智分析而不是去尝试理解直觉作用下显露出来的内在自我时,她体验到的就不是真实的、内在的意识了。  关键词:直觉;理智;审美体验
期刊
摘 要: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阳光下的人们》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这部小说是由巴勒斯坦作家格桑·卡纳法尼所著,被公认为是巴勒斯坦文学的里程碑。他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巴勒斯坦的社会状况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本文从介绍格桑·卡纳法尼的写作手法入手,即象征主义和意识流,以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出发,通过举例让大家了解到这种写作手法的同时,进而能够感受到当时巴勒斯坦人民生活的苦难,最终分析出
期刊
摘 要:山谷词题材类型多样,数量颇多,却并不晦涩难懂,反而通俗易懂,但有些词作语言过于通俗多为人诟病。本文着重探讨山谷词在题材内容、创作方法及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世俗化,分析山谷词通俗易懂的原因。  关键词:山谷词;黄庭坚;俗物;俗法;俗情  山谷词大概有一百九十多首传世,题材丰富多样,包括恋情、咏物、抒怀、悟禅、思亲等方面。本文着重探讨山谷词体现出的“俗”,这里的“俗”不是鄙俗、低俗之意,而是通俗、
期刊
摘 要:孟子针对说《诗》提出“以意逆志”文艺批评观,却未做出具体阐释,给后人留下了理解空间,尤是“意”字。笔者认为“意”应当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是作者、作品与读者之意的结合。只有融合了读者与作者作品之意,作品才能得到一个更科学更全面的诠释,才能体现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和”精神。  关键词:以意逆志;意  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是其文学批评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以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