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被战火蹂躏得满目疮痍的腾冲街头,一个年长的中国男子停下脚步,向路过的一名美军士兵借火点烟,两人的头几乎碰到了一起;
来自美国北达科他州的摄影师上等兵亚瑟·海吉在吃干粮,而他身旁的小孩李田右在笑着教他使用筷子;
云南人李乐贝年仅12岁,但他已经是中国军队第14师42团入伍一年的士兵。此刻,他正在向两名美军联络官夸奖他的汤姆式冲锋枪;
疲倦地返回基地之后,一架波音B-29轰炸机再次腾空而起。一群开心的地勤人员从停机坪走过来,对自己的工作心满意足。昼夜不停地工作,更换零件、修理保养,将巨型轰炸机送上天空。
这是一个个发生于战场之上的故事,不过它们已经由相机定格下来,铭刻于一幅幅黑白照片之上。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由二战期间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拍摄,过去馆藏于美国国家档案馆中,现在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展示在中国人的眼前。寻回“国家记忆”
“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二战中美友好合作影像展”——2014年8月30日至9月9日,这批老照片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展览中的所有图片都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这批尘封60多年的珍贵影像,几年前在深圳一批民间学者和深圳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被带回中国。同时,这批影像的发现也直接促成了越众历史影像馆的成立。
这家即将于今年11月在深圳正式开幕的民间博物馆,是一所集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民办非营利学术机构,二战期间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拍摄的美国与中国盟军在中缅印战场共同抗战的23000多张历史图片正是越众历史影像馆最初的馆藏。
对于跨越国际的这场寻找,文化学者、越众影视公司董事长邓康延说, “当我们去美国国家档案馆寻找这些资料时,我们发现欧洲战场其他国家的档案都被翻烂了,只有中国战场的被蒙着灰尘。”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9日是日本向中国投降签字日。在这个重要且非常特别的时段里,这些老照片,也是献给曾为抗战负累重重的中国人民,并向为捍卫正义与和平远赴重洋的美国老兵,为保家卫国英勇奋战的中国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正如展览的前言所说,“人民若有记忆,记得亲,记得痛;国家若有记忆,识来路,知归途。”美军镜头中的中缅印战场
“国家记忆”展览分为四部分, “烽火连天的生死前线”“和平静默的省思致敬”“相互依存的战时生活”,以及关于抗战时期中美合作的历史影像内容。而众多的照片与影像资料中,主要是中缅印战区以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的作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很快组织十万大军入侵缅甸,把切断滇缅公路视为征服中国第一重要的战略目标。为了中国前线的需要,中美紧急开辟了一条航线,这条航线从印度阿萨姆邦非到云南昆明。日军第五飞行师团的作战部队进驻缅甸北部的密支那,专门拦截中美美英武装运输机群。运输机不得不飞越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以躲避日本战斗机。这样使得空运更加艰险,故被称之为“驼峰航线”。
由于这条航线极端艰险,飞机物资损失巨大,远远满足不了中国前线的需要,中美两国又决定必须重新开辟一条陆路通道,这条通道将从印度阿萨姆邦出发,穿越日军重兵把守的缅甸北部和云南西部,然后和滇缅公路连接。中国远征军的任务就是赶走上述地区的日军,为筑路扫清障碍。
1942年在缅甸败走野人山,撤退到印度的中国远征军一部,在印度蓝姆迦基地得到重新装备和训练后,改为中国驻印军。他们于1943年上半年再次进入缅北;驻扎在云南的中国远征军也是在重新装备后,于1944~5月向盘踞滇西日军发起反击。驻印军在缅北经过尤邦加、瓦鲁班、密支那、八莫和腊戌等战役,远征军在滇西经过怒江、高黎贡山、松山、腾冲和龙陵等战役,两支中国军队都彻底打败日军。保证了筑路的顺利进行。
1945年1月27日,这两支中国军队在中缅边境的芒友胜利会师,第二天,雷多公路接通滇缅公路,160辆大货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从此开往昆明,打破了日军对中国陆路对外通道两年多的封锁。这条公路被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至此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的作战行动胜利完成,这不仅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唯一一次主动战略反攻的胜利,也是自1840年中国历次反对世界列强侵略的第一次胜利。
由于这一战区的重要性和独特性,美国在亚洲大陆对日作战的主要精力、部队和装备,绝大多数都集中在这一地区。其中为数不多的美国地面作战部队,主要是配合中国远征军行动;而空中作战、陆地和空中运输、史迪威公路的修筑工作,美国军队则是担任主力。而在中国的其他战区,美军部队参与其中则为数很少。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战后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所发现的反映抗战中中国的图片,中缅印战区以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的作战占绝大多数。
在一幅幅的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历史细节:在中国某处,当空袭警报拉响时,配备降落伞的美国飞行员们飞快地跑向他们的战机,升空驱赶来犯的日军飞机,而这些驾驶美国飞机的队员在飞机引擎下方画了张鲨鱼嘴;在康复营地里,史迪威将军脱帽对着一群中国退伍军人讲话,战争遗留下的伤残军人先在此学习新的生存技能——铁匠、编织、木工等,然后离开军旅回到平民生活;中国士兵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使用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老旧重机枪……老兵的重逢
“国家记忆”图片展是一次抗战老兵、名将后代的聚会。在8月30日举行的开幕式中,远征军老兵代表赵振英、尤广才、二战中缅印战场的美军中士、93岁高龄的美军老兵代表马蒂·马丁、美军援华抗战名将史迪威将军之外孙伊斯布鲁克,全国政协常委、抗日名将新一军军长郑洞国将军之孙郑建邦、刘伯承元帅之子刘太行、卫立煌将军之孙卫智、抗日名将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都一一来到军事博物馆。
98岁的抗战老兵赵振英颤颤巍巍地讲起自己的故事,他说,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我怀念那些一起保家卫国的中国战友,也怀念那些一起抗战的美国军人,当年因为我会讲英文,与美国军人共事非常多,他们的勇敢敬业精神让我非常难忘。”他是黄埔军校14期学员,1939年加入54军,并于1944年任中国驻印军第14师40团1营营长。1945年9月9日,在南京的对日本法西斯受降仪式中,他所在的第14师40团1营,作为受降仪式的警卫营,见证了受降仪式过程。
美国老兵伯纳德·马丁先生专程从美国而来,他是1943~1944年二战中缅印战场的美军中士,他在1943年响应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号召加入梅里尔将军的部队,成为一名无线通信操作员。1944年5月17日,马丁所在部队占领缅甸北部战略据点密支那唯一全天候飞机跑道,摧毁日军对空中的控制权,成功开辟一条通往中国战场的重要物资通道。
在展览上,伯纳德·马丁甚至看到了有自己影像的一张照片,那是1944年4月28日的缅甸,照片上年轻的博纳德·马丁正与一个中国士兵互相检查对方的枪械。这位93岁依旧精神矍铄的老人,看着展览里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浴血岁月激动不已,反复说, “没有中国军队的帮助,我们不可能取得那场战斗的胜利。”
纪念抗战与老兵的意义何在,在“国家记忆”图片展开幕式上,民进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难掩激动地说, “70年来,作为国家记忆,我们都没有忘记。但是恐怕很多中国人都已经失去了这段记忆,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所以在这个地方,此时此刻,我想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如果没有中国军人浴血抗战,没有美国友人的支持,我们还有可能今天在这里纪念吗?”
来自美国北达科他州的摄影师上等兵亚瑟·海吉在吃干粮,而他身旁的小孩李田右在笑着教他使用筷子;
云南人李乐贝年仅12岁,但他已经是中国军队第14师42团入伍一年的士兵。此刻,他正在向两名美军联络官夸奖他的汤姆式冲锋枪;
疲倦地返回基地之后,一架波音B-29轰炸机再次腾空而起。一群开心的地勤人员从停机坪走过来,对自己的工作心满意足。昼夜不停地工作,更换零件、修理保养,将巨型轰炸机送上天空。
这是一个个发生于战场之上的故事,不过它们已经由相机定格下来,铭刻于一幅幅黑白照片之上。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由二战期间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拍摄,过去馆藏于美国国家档案馆中,现在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展示在中国人的眼前。寻回“国家记忆”
“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二战中美友好合作影像展”——2014年8月30日至9月9日,这批老照片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展览中的所有图片都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这批尘封60多年的珍贵影像,几年前在深圳一批民间学者和深圳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被带回中国。同时,这批影像的发现也直接促成了越众历史影像馆的成立。
这家即将于今年11月在深圳正式开幕的民间博物馆,是一所集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民办非营利学术机构,二战期间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拍摄的美国与中国盟军在中缅印战场共同抗战的23000多张历史图片正是越众历史影像馆最初的馆藏。
对于跨越国际的这场寻找,文化学者、越众影视公司董事长邓康延说, “当我们去美国国家档案馆寻找这些资料时,我们发现欧洲战场其他国家的档案都被翻烂了,只有中国战场的被蒙着灰尘。”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9日是日本向中国投降签字日。在这个重要且非常特别的时段里,这些老照片,也是献给曾为抗战负累重重的中国人民,并向为捍卫正义与和平远赴重洋的美国老兵,为保家卫国英勇奋战的中国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正如展览的前言所说,“人民若有记忆,记得亲,记得痛;国家若有记忆,识来路,知归途。”美军镜头中的中缅印战场
“国家记忆”展览分为四部分, “烽火连天的生死前线”“和平静默的省思致敬”“相互依存的战时生活”,以及关于抗战时期中美合作的历史影像内容。而众多的照片与影像资料中,主要是中缅印战区以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的作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很快组织十万大军入侵缅甸,把切断滇缅公路视为征服中国第一重要的战略目标。为了中国前线的需要,中美紧急开辟了一条航线,这条航线从印度阿萨姆邦非到云南昆明。日军第五飞行师团的作战部队进驻缅甸北部的密支那,专门拦截中美美英武装运输机群。运输机不得不飞越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以躲避日本战斗机。这样使得空运更加艰险,故被称之为“驼峰航线”。
由于这条航线极端艰险,飞机物资损失巨大,远远满足不了中国前线的需要,中美两国又决定必须重新开辟一条陆路通道,这条通道将从印度阿萨姆邦出发,穿越日军重兵把守的缅甸北部和云南西部,然后和滇缅公路连接。中国远征军的任务就是赶走上述地区的日军,为筑路扫清障碍。
1942年在缅甸败走野人山,撤退到印度的中国远征军一部,在印度蓝姆迦基地得到重新装备和训练后,改为中国驻印军。他们于1943年上半年再次进入缅北;驻扎在云南的中国远征军也是在重新装备后,于1944~5月向盘踞滇西日军发起反击。驻印军在缅北经过尤邦加、瓦鲁班、密支那、八莫和腊戌等战役,远征军在滇西经过怒江、高黎贡山、松山、腾冲和龙陵等战役,两支中国军队都彻底打败日军。保证了筑路的顺利进行。
1945年1月27日,这两支中国军队在中缅边境的芒友胜利会师,第二天,雷多公路接通滇缅公路,160辆大货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从此开往昆明,打破了日军对中国陆路对外通道两年多的封锁。这条公路被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至此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的作战行动胜利完成,这不仅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唯一一次主动战略反攻的胜利,也是自1840年中国历次反对世界列强侵略的第一次胜利。
由于这一战区的重要性和独特性,美国在亚洲大陆对日作战的主要精力、部队和装备,绝大多数都集中在这一地区。其中为数不多的美国地面作战部队,主要是配合中国远征军行动;而空中作战、陆地和空中运输、史迪威公路的修筑工作,美国军队则是担任主力。而在中国的其他战区,美军部队参与其中则为数很少。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战后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所发现的反映抗战中中国的图片,中缅印战区以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的作战占绝大多数。
在一幅幅的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历史细节:在中国某处,当空袭警报拉响时,配备降落伞的美国飞行员们飞快地跑向他们的战机,升空驱赶来犯的日军飞机,而这些驾驶美国飞机的队员在飞机引擎下方画了张鲨鱼嘴;在康复营地里,史迪威将军脱帽对着一群中国退伍军人讲话,战争遗留下的伤残军人先在此学习新的生存技能——铁匠、编织、木工等,然后离开军旅回到平民生活;中国士兵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使用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老旧重机枪……老兵的重逢
“国家记忆”图片展是一次抗战老兵、名将后代的聚会。在8月30日举行的开幕式中,远征军老兵代表赵振英、尤广才、二战中缅印战场的美军中士、93岁高龄的美军老兵代表马蒂·马丁、美军援华抗战名将史迪威将军之外孙伊斯布鲁克,全国政协常委、抗日名将新一军军长郑洞国将军之孙郑建邦、刘伯承元帅之子刘太行、卫立煌将军之孙卫智、抗日名将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都一一来到军事博物馆。
98岁的抗战老兵赵振英颤颤巍巍地讲起自己的故事,他说,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我怀念那些一起保家卫国的中国战友,也怀念那些一起抗战的美国军人,当年因为我会讲英文,与美国军人共事非常多,他们的勇敢敬业精神让我非常难忘。”他是黄埔军校14期学员,1939年加入54军,并于1944年任中国驻印军第14师40团1营营长。1945年9月9日,在南京的对日本法西斯受降仪式中,他所在的第14师40团1营,作为受降仪式的警卫营,见证了受降仪式过程。
美国老兵伯纳德·马丁先生专程从美国而来,他是1943~1944年二战中缅印战场的美军中士,他在1943年响应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号召加入梅里尔将军的部队,成为一名无线通信操作员。1944年5月17日,马丁所在部队占领缅甸北部战略据点密支那唯一全天候飞机跑道,摧毁日军对空中的控制权,成功开辟一条通往中国战场的重要物资通道。
在展览上,伯纳德·马丁甚至看到了有自己影像的一张照片,那是1944年4月28日的缅甸,照片上年轻的博纳德·马丁正与一个中国士兵互相检查对方的枪械。这位93岁依旧精神矍铄的老人,看着展览里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浴血岁月激动不已,反复说, “没有中国军队的帮助,我们不可能取得那场战斗的胜利。”
纪念抗战与老兵的意义何在,在“国家记忆”图片展开幕式上,民进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难掩激动地说, “70年来,作为国家记忆,我们都没有忘记。但是恐怕很多中国人都已经失去了这段记忆,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所以在这个地方,此时此刻,我想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如果没有中国军人浴血抗战,没有美国友人的支持,我们还有可能今天在这里纪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