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之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ren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圣殿》采用复杂动态的“奇喻”——舞台和悖论修辞手段,并通过构建光明与黑暗之间的鲜明对比,以及宏大华丽的舞台场景,生成了一个以变动为主要表征的巴罗克圣殿。巴罗克圣殿不仅有力地凸显了理性、真实、善、公义等美德所具有的神圣性和永恒性,将审美形式上的圣殿具体化,而且成为探索人、神关系的有效媒介。
  关键词:巴罗克;圣殿;舞台
  作者简介:黄梅(1991-),女,湖南岳阳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1
  引言:
  十七世纪的英国出现了大批伟大的诗人,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当属被称为“玄学派”的诗人们,其领军人物为约翰·多恩、安德鲁·马维尔和乔治·赫伯特。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1593-1633)被誉为“圣殿的甜蜜歌者”,赫伯特研究专家海伦·威尔科克斯(Helen Wilcox)也在逐一注释《圣殿》中的诗歌并写了多篇颇具影响力的评论以后,指出“赫伯特也许是英语语言界最杰出的宗教诗人”。他的作品主要包括一部宗教抒情诗集《圣殿》、一部散文集《乡村牧师》、两部拉丁诗集、两部格言集和一些翻译作品。赫伯特以其宗教诗著称,他的诗集《圣殿》于1633年出版后,诗中所体现的那种虔诚的宗教思想、独特的表现形式一度赢得了当时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我国玄学派研究学者胡家峦认为,《圣殿》中的所有诗歌都是诗人对基督教生活冥想的记录,也是在自己内心建立精神圣殿过程中的体验。
  一、赫伯特诗歌中的巴罗克式圣殿
  巴罗克(baroque)是法语单词。该词语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源自西班牙词barrueco,指那些奇怪的、形状不规则的珍珠;二是葡萄牙语barroco的变体,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这是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说法;三是追溯到拉丁语单词verruca,意为“倾斜”、“瑕疵,缺点”。《牛津英语词典》给出了两条释义:一是形容词,“形状不规则的;离奇的,古怪的”;二是名词,“奇异或者离奇的修饰”。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上半叶,即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交替的时期,也即学者们称为的“巴罗克时期”,是一个对宗教极度关切和宗教感情极度狂热的时期。赫伯特初到剑桥时写给母亲的两首十四行诗中表明“上帝之爱胜于妇人之爱”,因此,他不屑于创作世俗爱情诗。在赫伯特看来,上帝就是真理,就是美,就是诗人灵感的源泉,即使诗人在其他诗歌中借用世俗爱情诗歌的框架,其目的也不是为了书写世俗爱情诗,而是使世俗爱情诗歌为神圣的宗教题材服务。精于文字游戏的赫伯特巧妙地运用视觉修辞,把抽象的文字和音韵打磨成祭坛、翅膀等具体的视觉图像,从而构成一件件精美的饰品,将教堂内部空间装点得富丽堂皇。这座外在朴素、内里华丽的心灵教堂以巴罗克艺术的矛盾手法映射了对立却又并存的新旧世界图景给诗人造成的内心矛盾和焦虑困惑。
  二、审美形式上的巴罗克式圣殿:舞台之喻
  在那时动荡的社会中,诗人们陷入了神性与人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一种新型的以动态宇宙观为基础的身体观被运用到了审美和艺术的表现领域,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在这样的风格之下,巴罗克文学家们不再满足于古典方法,转而寻求新的创作形式,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异常怪诞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舞台作为隐喻,是巴罗克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巴罗克是舞台,舞台就是巴罗克”。赫伯特运用巴罗克文化理念将他审美形式上的圣殿认知为一个剧场,一方面表明世事瞬息变化如同演戏;另一方面则是权力、荣耀需要舞台展示。17世纪巴罗克戏剧舞台常取后一种理念进行设计,烛光熠熠生辉,布景充满幻觉,光影重合,常借助音乐的力量营造出宏大、惊奇的壮观场面。这种戏剧场景不仅为了娱乐,更有彰显集权控制的政治意图,象征统治阶级掌控政局有方,成为统治阶级获取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的艺术表现方式。
  三、审美形式上的巴罗克式圣殿:舞台效果
  《圣殿》所涉及的教堂彩色玻璃、装饰图案、雕刻壁画展示了巴罗克艺术对厚重、鲜明的色彩的青睐。教堂彩色窗玻璃上,一幅幅色彩绚烂的视觉图画悄无声息却掷地有声地向信徒讲述着耶稣及圣徒的故事。当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照射进教堂时,彩色玻璃上的图画因光亮更显绚烂、神圣,造成一种戏剧化的视觉效应。光明与黑暗是人们最明显也最主要的视觉体验,而造成明暗的要素便是光。巴洛克绘画对光影效果的表现是营造画面戏剧性感受的重要因素。犹如用色调表现体块关系一样,光线的表现在造型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强烈的明暗对比所营造出的光感不仅塑造了物象的形体感,还突出了画面的空间感以及动感,使画面场景有戏剧表演的效果,从而加强了画面叙事的戏剧性感受。这样的视觉图画超越静态自娱性和自足性等感性的主观体验,更多的是表达一种融合宗教、伦理、哲学、道德等理性的主观体验。
  结语:
  研究赫伯特的研究者们关注到《圣殿》在文体风格方面与巴罗克建筑、绘画等视觉艺术之间的诸多相近性,但对赫伯特所建构的圣殿思想与圣殿本身所隐含的巴罗克特征之间的内在关联却较少深入探究。本文的研究将加深读者对乔治·赫伯特诗歌和其宗教哲学的理解,并为以后赫伯特研究提供依据。在赫伯特的诗集中,舞台之喻承载了赫伯特对基督教生活冥想的记录,也是在自己内心建立精神圣殿过程中的审美形式上的体验。
  参考文献:
  [1]Herbert, George. George Herbert: The Complete English Poems. ed. John Tobin, Penguin Books, 2004.
  [2]李正栓.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研究[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3]吴笛. 比较视野中的欧美诗歌[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4]英国玄学派诗歌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舵手,指引前行  1934年美度品牌舵手系列的诞生,成就了美度品牌新的翘楚。舵手系列的面世,便带着挑战极限的严苛性与血性。严密的防水性能,严苛的防磁与防震设计,严密与纪律,一如军人在风雨中的岸然屹立。  专精于每一个轴承,每一次摆轮振动,只为匠心打造每一支不辜负时间使命的腕表。庄重典雅的设计与坚韧实用的机芯内核是美度的坚持与传承,而灵感,让一件记录时间的工具有了态度,让一块腕表,穿越时空,成为艺术
兄弟也有“罗曼史”  合作、师生、灵感来源、东西方文化差异……当男人遇上错综复杂的多重关系时,被喻为单细胞生物的他们这一次却处理得格外得体:比如画廊主马修·伯利塞维兹(Mathieu Borysevicz)和青年艺术家林科。  马修最早是一个年轻艺术家、在Artforum担任艺术编辑,2013年7月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画廊BANK,而林科也从一个学生成长为新锐艺术家,比起寻常友谊从初相识、逐渐熟悉、互
平民收藏家的逆袭!  一直怀疑一名普通工薪阶层能不能收藏艺术品?非常经典的例子是:美国的沃格尔夫妇,他们是一名邮局职员和一名图书馆员,年收入加起来不超过5万美元,沃格尔夫妇两人却在50年的时间里收藏了近5000件极少艺术和观念艺术作品。这对传奇性的平民收藏家的经历也让许多工薪阶层的菜鸟藏家们跃跃欲试,甚至思考普通人是否能通过收藏艺术品改变人生。也许,你能在我们与日本工薪族收藏家宫津大辅(Daisu
摘 要:进入新世纪后,不少诗人企图通过亲和民间的写作立场来重回大众视野。指涉现实的及物题材扩充了诗歌的容量,口语化的语言使诗歌不再为精英知识分子所独享,向叙事文学借鉴的手法也让诗歌在还原真实生活的同时,具有了更为沉静悠远的情思。世俗化的诗意使诗歌重焕生机,但若向其过度倾斜,也会让诗歌因为诗意的缺失而走向末路。  关键词:新世纪诗歌;世俗化;艺术向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粉色衬衫一直被视为女性气息浓厚的单品,作为一套look的内搭,像是打破对男子气概固有认知地一个平衡,黑色与棕色的大面积深色系色块上身,则平衡了这份倾斜的意趣。无论是四平八稳的西服棱角,还是复古经典的灯芯绒,种种气质的叠凑都向大众表明:男人也可以穿粉红色,而且穿得很好看。  黑色、灰色、深蓝、棕,男人只能选择深色吗?是否再多一点粉红都是男人不能承受的时尚之轻?皮衣、派克大衣、工装服、Polo衫,男人
摘 要:莫言小说中存在某种“裂变”,叙事的裂变对应的是主体以及意识的裂变,但同时这种裂变也各有其归宿。在阅读莫言作品的过程中先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把握其写作逻辑、了解其写作框架,其次,不能忽视从微观角度下对细节的探究。本文从双重英雄、双重色彩、双重暴力以及双重形态轮回四个方面来分析莫言作品中的裂变表现,并指出其裂变后的归宿以及这种归宿后的审美和伦理价值体现。  关键词:莫言;裂变;归宿  [中图分
【摘要】自我调节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对在线学习至关重要,学生能否在在线学习环境中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因此对K12学生在线自我调节学习开展研究对于促进基础教育领域在线教育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参与在线学习的981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数据,探究我国K12学生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水平、差异及其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绝大多数学生
個性刚烈,男孩并不随波逐流,忽略世人的眼光。带点儿随性却穿出自我风格。
摘 要: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以上世纪40年代的“沪上淑媛”王琦瑶为灵魂人物展开描写,记述她坎坷跨越40年斑驳光影的人生经历。本文将通过分析王琦瑶的幸与不幸、悲剧的预示以及人物形象的价值意义,理解王琦瑶这一代表上海的典型人物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悲剧性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长恨歌;王琦瑶;悲剧;女性形象;价值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 要:在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服务活动中,公益性文化活动占据着重要位置。本文以公益性文化活动重要性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基层群众公益文化实践工作,开展了文化活动主要模式研究。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服务性;公益性;建设重要性  作者简介:刘荣霞(1967-),女,山东荣成人,乌鲁木齐市工人文化宫办公室主任,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