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的课堂应该避免生硬教学,应该尽量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本文通过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去探讨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只有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依托,将深奥生疏的知识简易化、生活化,实现知识的深入浅出,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一、寻找生活案例导入课堂,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要求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日常生活习惯和爱好。在备课时,要努力精心挑选与小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能力匹配的且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作为课题导入或教学内容,并以学生兴趣爱好及知识基础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将信息技术知识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相互融合,常能收到既化难为易,又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的效果。例如在“计算机病毒的防御”教学中,“计算机病毒”对小学生来说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直接讲授学生很难理解。那么,我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把“病毒”生活化。课题导入可设置为:教师走进教室后,假装打喷嚏,打喷嚏的同时用手或纸巾捂住嘴巴。然后发问:“同学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打喷嚏吗?”,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打喷嚏是感冒的征兆。教师继续发问:“那打喷嚏的时候老师为什么要用纸巾捂住嘴巴呢?”部分学生会答出:“因为不能让病毒扩散。”“对了,如果老师打喷嚏的时候不拿纸巾捂住嘴巴,病毒就会在空气中扩散开,然后随着呼吸进入同学们的身体中,同学们吸入病毒后会怎样呢?”学生回答“会生病”。教师就可顺着这学生的话题进入课题:“对,其实啊,计算机也跟我们人一样,一旦感染上病毒就会生病。我们人类染上病毒生病后会出现打喷嚏、咳嗽、发烧等症状,需要找医生治疗才能恢复健康。那么电脑感染上病毒后会出现怎样的症状?电脑染上的病毒与人类感染上的病毒是不是一回事呢?需要谁来给它进行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呢?”在这样一个生活化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将抽象、生硬的电脑知识同生活实例有机融合,用类比、有质疑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将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过程生活化
小学生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声、图、做三者有机的结合,尤其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做”。动手操作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最便捷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生活化的关键环节。只有让学生多“做”,才能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教学过程生活化,要求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运用已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来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可灵活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使教学过程生活化。例如Excel教学中,我将一份虚拟的班级考试成绩单作为样本,通过电子教室软件发送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样本对成绩进行排名、统计合格人数等。在学生电脑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有问题的学生答疑解惑,去引导学生掌握Excel基础知识,切实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让学生在扮演职业角色的实践中逐步培养起职业意识,让学生在真实、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中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掌握技能。
三、改变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生活化
根据教学对象的个性特点和知识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应更具灵活性,多样化。我们知道,只有贴近生活、生动直观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课堂教学才得以顺利推进,从而收获良好的课堂教学的累累果实。对比或类比教学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例如在教授计算机基本构造时,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我就经常将生活中孩子们易于理解的事物来类比生涩的概念:大脑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部位,它支配着我们的意识和活动,而CPU就如同计算机的大脑,它控制并指挥者计算机的一切程序和运作。如果失去了大脑,我们人体就会失去生命,计算机如果没有CPU就如同一堆废铜烂铁,无法进行任何有效的工作。教师简单明了的比对,学生就能豁然开朗,了然于心。
四、关注信息技术学生个性,建立教学评价的生活化
传统教学评价往往仅局限于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展现出来的闪光点。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需独具慧眼,从多角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发现学生亮点,挖掘学生潜能。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评价使学生发现自身优点,增强学生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认真听课和记笔记的学生可获评“听课模范奖”;课堂上用于举手发言的学生,可获评“课堂小勇士奖”;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可获评“作业小标兵奖”等。又如在Word文档的艺术字插入教学中,我就布置学生完成“我们的小家”的作业题,让学生用各种艺术字来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简单介绍各成员的工作、性格、特长等。然后我将一些完成得较好的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并对作品作者进行相应的正能量的评价和指导性的建议。生活化的评价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关注,可有效增添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拉近师生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乐趣,充分激发小学生率真、活泼的个性特点,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的生活化课堂教学,将散见在生活中、融合于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运用生活实例集中到信息课程中,使生涩、枯燥、深奥的信息技术知识简单化、形象化、生活化,它完全符合教学对象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让生活进入课程,让课程贴紧生活,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的原动力。生活化了的信息技术课,会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采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也正是小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马颖峰.网络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模式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只有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依托,将深奥生疏的知识简易化、生活化,实现知识的深入浅出,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一、寻找生活案例导入课堂,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要求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日常生活习惯和爱好。在备课时,要努力精心挑选与小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能力匹配的且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作为课题导入或教学内容,并以学生兴趣爱好及知识基础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将信息技术知识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相互融合,常能收到既化难为易,又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的效果。例如在“计算机病毒的防御”教学中,“计算机病毒”对小学生来说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直接讲授学生很难理解。那么,我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把“病毒”生活化。课题导入可设置为:教师走进教室后,假装打喷嚏,打喷嚏的同时用手或纸巾捂住嘴巴。然后发问:“同学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打喷嚏吗?”,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打喷嚏是感冒的征兆。教师继续发问:“那打喷嚏的时候老师为什么要用纸巾捂住嘴巴呢?”部分学生会答出:“因为不能让病毒扩散。”“对了,如果老师打喷嚏的时候不拿纸巾捂住嘴巴,病毒就会在空气中扩散开,然后随着呼吸进入同学们的身体中,同学们吸入病毒后会怎样呢?”学生回答“会生病”。教师就可顺着这学生的话题进入课题:“对,其实啊,计算机也跟我们人一样,一旦感染上病毒就会生病。我们人类染上病毒生病后会出现打喷嚏、咳嗽、发烧等症状,需要找医生治疗才能恢复健康。那么电脑感染上病毒后会出现怎样的症状?电脑染上的病毒与人类感染上的病毒是不是一回事呢?需要谁来给它进行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呢?”在这样一个生活化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将抽象、生硬的电脑知识同生活实例有机融合,用类比、有质疑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将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过程生活化
小学生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声、图、做三者有机的结合,尤其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做”。动手操作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最便捷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生活化的关键环节。只有让学生多“做”,才能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教学过程生活化,要求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运用已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来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可灵活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使教学过程生活化。例如Excel教学中,我将一份虚拟的班级考试成绩单作为样本,通过电子教室软件发送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样本对成绩进行排名、统计合格人数等。在学生电脑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有问题的学生答疑解惑,去引导学生掌握Excel基础知识,切实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让学生在扮演职业角色的实践中逐步培养起职业意识,让学生在真实、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中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掌握技能。
三、改变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生活化
根据教学对象的个性特点和知识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应更具灵活性,多样化。我们知道,只有贴近生活、生动直观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课堂教学才得以顺利推进,从而收获良好的课堂教学的累累果实。对比或类比教学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例如在教授计算机基本构造时,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我就经常将生活中孩子们易于理解的事物来类比生涩的概念:大脑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部位,它支配着我们的意识和活动,而CPU就如同计算机的大脑,它控制并指挥者计算机的一切程序和运作。如果失去了大脑,我们人体就会失去生命,计算机如果没有CPU就如同一堆废铜烂铁,无法进行任何有效的工作。教师简单明了的比对,学生就能豁然开朗,了然于心。
四、关注信息技术学生个性,建立教学评价的生活化
传统教学评价往往仅局限于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展现出来的闪光点。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需独具慧眼,从多角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发现学生亮点,挖掘学生潜能。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评价使学生发现自身优点,增强学生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认真听课和记笔记的学生可获评“听课模范奖”;课堂上用于举手发言的学生,可获评“课堂小勇士奖”;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可获评“作业小标兵奖”等。又如在Word文档的艺术字插入教学中,我就布置学生完成“我们的小家”的作业题,让学生用各种艺术字来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简单介绍各成员的工作、性格、特长等。然后我将一些完成得较好的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并对作品作者进行相应的正能量的评价和指导性的建议。生活化的评价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关注,可有效增添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拉近师生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乐趣,充分激发小学生率真、活泼的个性特点,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的生活化课堂教学,将散见在生活中、融合于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运用生活实例集中到信息课程中,使生涩、枯燥、深奥的信息技术知识简单化、形象化、生活化,它完全符合教学对象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让生活进入课程,让课程贴紧生活,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的原动力。生活化了的信息技术课,会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采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也正是小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马颖峰.网络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模式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