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倡导的一项课程基本理念。要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抛弃传统的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为此,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本文主要从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大胆质疑、探究思维角度、注重学科渗透、加强能力训练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果能运用新材料对历史问题进行巧妙设计,给学生创设一个妙趣横生的思维情境,就能刺激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使学生主动接受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如讲“工业革命”时,我先出示一则高考题中的材料来导入新课——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之后我才创设问题:(1)作者提出前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2)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又是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
二、鼓励大胆质疑,释放学生创新思维的激情
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新的课改中我们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反思并作出独立、独特的判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要有意创设一个个暗藏玄机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准提问的切入点,比如根据标题、图片、史料、结论、相关事实等进行质疑。针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做好存疑或释疑工作。对于不是三言两语便能解决的研究性问题、众说纷纭的历史之谜或政治敏感性问题,应引导学生存疑。
三、探究思维角度,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历史不能重演,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联想,发散思维,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既思时间又想空间,既思前因又想后果,从而扩大思路,由旧见新,由已知推未知,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要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思维的发散点。作为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从客观事实出发,从现实需要出发,敢于打破传统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的。要解决问题,必须进行集中思维的训练,综合已知的各种信息,导出发散点,然后再综合发散结果,通过对发散结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得出较为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
如讲“罗斯福新政”时,联系当今社会热点,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房贷为什么在新政时期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而在当前却引发了次贷危机?”然后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回答问题:①从金融背景的角度说明通货膨胀时期和通货紧缩时期不同,或危机阶段和繁荣阶段不同。②从贷款性质的角度产明良性贷款和不良贷款的不同,或适度贷款和过度贷款的不同。③从贷款发放者的角度说明政府低息房贷和商业房贷的不同。
四、注重学科渗透,扩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实施多学科渗透的前提是要求教师有意识地积累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积累广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启迪学生思考,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讲“新航路的开辟”时,我出示一则材料: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之后设问: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五、加强能力训练,养成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学生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历史教师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深入钻研教材,依据教材及学生思维水平来找准思维训练点。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更侧重于引导、指导、诱导、劝导,使学生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去理解,将未知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同时辅以适量的历史理论性习题训练,使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运用和强化,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思维习惯,善于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思维习惯。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知识所带来的乐趣,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当然,学生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要建立在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二要建立在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否则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果能运用新材料对历史问题进行巧妙设计,给学生创设一个妙趣横生的思维情境,就能刺激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使学生主动接受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如讲“工业革命”时,我先出示一则高考题中的材料来导入新课——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之后我才创设问题:(1)作者提出前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2)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又是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
二、鼓励大胆质疑,释放学生创新思维的激情
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新的课改中我们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反思并作出独立、独特的判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要有意创设一个个暗藏玄机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准提问的切入点,比如根据标题、图片、史料、结论、相关事实等进行质疑。针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做好存疑或释疑工作。对于不是三言两语便能解决的研究性问题、众说纷纭的历史之谜或政治敏感性问题,应引导学生存疑。
三、探究思维角度,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历史不能重演,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联想,发散思维,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既思时间又想空间,既思前因又想后果,从而扩大思路,由旧见新,由已知推未知,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要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思维的发散点。作为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从客观事实出发,从现实需要出发,敢于打破传统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的。要解决问题,必须进行集中思维的训练,综合已知的各种信息,导出发散点,然后再综合发散结果,通过对发散结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得出较为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
如讲“罗斯福新政”时,联系当今社会热点,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房贷为什么在新政时期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而在当前却引发了次贷危机?”然后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回答问题:①从金融背景的角度说明通货膨胀时期和通货紧缩时期不同,或危机阶段和繁荣阶段不同。②从贷款性质的角度产明良性贷款和不良贷款的不同,或适度贷款和过度贷款的不同。③从贷款发放者的角度说明政府低息房贷和商业房贷的不同。
四、注重学科渗透,扩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实施多学科渗透的前提是要求教师有意识地积累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积累广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启迪学生思考,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讲“新航路的开辟”时,我出示一则材料: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之后设问: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五、加强能力训练,养成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学生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历史教师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深入钻研教材,依据教材及学生思维水平来找准思维训练点。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更侧重于引导、指导、诱导、劝导,使学生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去理解,将未知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同时辅以适量的历史理论性习题训练,使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运用和强化,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思维习惯,善于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思维习惯。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知识所带来的乐趣,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当然,学生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要建立在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二要建立在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否则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