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CERNET2主干网入流量环比降26.97%

来源 :中国教育网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CERNET2主干线路平均可用率为99.97%.rn受暑假影响,7月CERNET2主干网流量与6月相比有明显下降.7月入流量均值为32.79G b p s,相比6月减少了26.97%,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5.09%;出流量均值为70.73Gbps,相比6月减少了32.36%,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32.53%.rn7月CERNET2出口峰值流量与6月相比也有所减少.7月入流量峰值为165.90Gbps;出流量峰值为64.17Gbps.
其他文献
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牵引力量,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教育部连同六部委发布《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1](以下简称《新基建指导意见》),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出了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在为高校师生的工作、生活及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校园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高校网络安全保障建设迫在眉睫.rn2017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网络安全法》明确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的原则,并从法律层面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为高校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
期刊
7月全球IPv4地址分配数量为14B,其中获得地址最多的是美国,10B;其次是加拿大,1B.除亚太、欧洲、拉美、北美等地区IPv4地址已耗尽外,非洲地区处于IPv4地址耗尽第二阶段.在过去的12个月,全球I P v4地址分配数量为379B,其中获得地址最多的是美国,338B;其次是加拿大,6B.
期刊
从“人脸识别第一案”到校园人脸数据治理rn2021年4月9日,被誉为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1] 的杭州市民郭兵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简称“野生动物世界”)一案迎来终审宣判,判决要求“野生动物世界”删除郭兵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即人脸数据),以及指纹识别信息.本案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关于人脸数据等敏感或隐私信息的数据安全问题,仍然引发社会各方的持续关注.
期刊
在有关于IPv6部署的讨论和文献中,经常提到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报告列出了这方面的主题,并且呼吁开始采取行动来鼓励对此进行更多的调研.rn从架构的角度来看,服务提供商或者企业可能会认为向I P v6过渡是一项相当复杂的任务,因为有多种可用的技术选择以及不断变化的管理和运营需求.此外,选择哪种过渡到I P v6的方法可能要取决于运营商或企业环境的具体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符合服务要求的I P v6网络设计、IPv6部署策略以及IPv6服务和网络运营.
期刊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尝试异地分校或多校区办学的发展方式,到目前为止,异地办学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占比超过了40%.高校如何规避多校区规范管理的递减效应、充分发挥多校区办学的优势,是对各高校管理水平的考验.高校管理工作的上传下达是否高效,直接影响了多校区办学的管理效率.本文以中山大学为例,针对多校区办学中公文的跨校区流转方式提出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以解决跨校区管理中各校区之间公文的传送难题,助力高校提升多校区办学的管理协同性.
期刊
教育新基建的提出背景和政策要点rn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过1.0时期的“三通两平台”和2.0时期的“三全两高一大”等建设,各方面均取得较大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处于向全新阶段跃迁的关键节点.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构建.
期刊
2021年7月,CERNET主干网网络运行正常.rn7月高校开始放暑假,教育网用户使用量逐渐减少,CERNET主干网总流量明显下降,相比6月减少了219.58G;国内互联互通总流量相比6月减少了110.10G;国际互联总流量相比6月减少了11.36G.
期刊
“用数据说话”赋予了教育评价更多的客观性,但数据评价是否能覆盖教育的方方面面?其实质效果如何?在智慧教育乃至未来教育中,面对剧增的学习活动数据,该如何用好数据评价?rn2020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在对这四种评价发力的过程中,不仅是对评价制度作出调整,也希望技术能够有其用武之地.其中,数据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要变成现实的解决方案,并非一蹴而就的
期刊
近日,邱实、牟承晋援引APNIC(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官方微博上发表的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乔治·迈克尔森(George Michaelson)署名文章《IETF不是互联网标准的“警察”》,称“理解IETF及其R F C,有助于避免被沽名钓誉且经久不衰的\'胡言乱语\'所误导,有必要认清自诩的所谓\'引领相关IETF国际标准制定\'更是无稽之谈且自欺欺人的胡说八道”.笔者惊讶于邱实和牟承晋的观点,特撰文详细科普一下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与互联网标准制定中的一些基本常识,以帮助读者了解真相,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