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直言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40年来,我一直在拍摄那些因为战争承受死亡和泪水的弱势人群,向日本政府对待这段历史的态度提出质疑……日本战败60余年后的今天,现在的日本像是胀食者般丢失了道德感,视生命为太轻。我相信,一年三万人自杀的社会病症与日本拒绝承认其在昭和战时犯下的罪行相关。我们必须觉醒,为了现代日本社会的健康发展。
  
  ——江成常夫(节选自《昭和史态》)
  与历史共生
  历史,与江成常夫的关系远比常人紧密。江成常夫1936年(昭和十一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毕生从事摄影工作,1974年,他离开工作了12年的《每日新闻》东京本社,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从那时起到现在近40年的时间里,他都将自己置身于对历史的反思和考察中,用影像表达他对战争遗留问题的思考。
  看过在位于日本东京相模原市民美术馆展出的江成常夫摄影展“昭和史态”后,在位于相模原的一间庭院里,我们见到了江成常夫。他和妻子居住的这座祖宅,庭院干净整洁,各种绿植茂盛,可以看出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我们的采访就在庭院中央的阳光房中进行。江成常夫着一件深色的外套,花白头发,非常和蔼,但说话确显气力不足,我们也尽力缩短了采访时间。
  昭和是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时间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总计持续了62年又2周。
  翻开江成常夫的画册《昭和史态》,最初的几十页,由日本史学家及摄影师本人不惜笔墨地详述了昭和时期的战争史,其中还包括一张1942年夏天日本前线的示意图。江成在采访中一再强调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历史是未来的基础。”
  画册《昭和史态》是应同名展览而出版,收录了他五个较新的拍摄项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鬼哭岛》、《战争遗孤》、《广岛》和《长崎》。“昭和史态”是由日语直译而来,而作者给出的英译文可译为“日本和它被遗忘的战争:昭和时代”。展览最初在去年7月至9月在东京都写真美术馆展出,后又在东京相模原市民美术馆和酒田市美术馆展出,展期将持续到2012年4月22日。
  “作为一名摄影家,正确看待历史很重要。”江成常夫说,“历史是未来的基础,历史的真实性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许日本政府不愿提及一些事情,但这更需要摄影家明确地提出来,让人们看到。”从《花嫁》到《广岛万象》,再到《战争遗孤》、《广岛》、《长崎》和最新的《鬼哭岛》,这些江成作为自由摄影家拍摄的代表作品都紧紧围绕着昭和时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种遗迹。摄影者以日本为原点,以一个日本国民的视角,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观看战争对日本同胞和日本社会的影响,用影像对战争进行无声的泣诉。这样的影像表达所传达出的震撼和感动能够超越国界,正如赫尔马特·根舍姆曾说过的:“摄影是世界各地都能理解的唯一语言,它在所有民族和文化之间架设起桥梁,维系着人类大家庭。它超越政治影响——在人们享有自由的地方——真实地反映生活和事件,使我们分享别人的希冀和期望,阐明政治和社会环境。”
  江成常夫没有强调他拍摄历史的目的,但他试图通过影像赋予“命运被战争作弄的平民”(江成语)的生命以尊严,让观者明确地感受到和平的重要。
  
  《鬼哭岛》——游魂与风景
  “亭长告予曰:此古战场也,尝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唐朝诗人李华在《吊古战场文》中描述了古战场的荒凉凄寒。江成常夫《鬼哭岛》中的“鬼哭”一词是对此句的借用,也是他在寻访拍摄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上那些曾经激战的岛屿时,心中浮现出的词语。“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死亡人数是240万,其中8万死于菲律宾的莱特岛。”江成在前言中提到,“而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健康、劳动和福利部)数据,只有1.6万块遗骨被送回……这只是太平洋战场之一。”
  江成通过摄影语言所展现给读者的这些太平洋岛屿,它们的面貌沉静而凄怆:血染般的天空、安静的墓碑、炽热焦灼的阳光下漫无边际的蓝色汪洋……一幅幅浏览江成镜头中的鬼哭岛画面,看到的是一丝寂静、几许色彩,以及战争留下的片段和线索。寻常的风景在江成的画面中好像暗含着不寻常的故事,繁茂的花丛似乎也在寂静中散发着不一样的杂音。天上的一片浮云,地上的一堆骸骨,让人想象亡灵在绝望前看到的那一抹天。而江成大量记录的风光和环境,平静中又俨然见证着曾发生种种不堪和绝望的岛屿的今昔。黑白片和彩色片的大胆交织,使整组作品给人以时空的穿越感,观者忽而跟随着摄影师站在洞穴深处,望着洞口那一束刺眼的阳光,好像回到彼时彼景,惶然不知外面是生的希望还是死的警讯,忽而又回到现在,成为这些画面外的观者。
  江成的《鬼哭岛》用细节和光影感染人心。沉浸在江成的风景里,在看似简单的画面和元素构成中,我们可以体会摄影师独到的讲述语言,如滤镜的运用,黑白片和彩色片的穿插对应转换,等等。这些都为整组作品增加了感染力。
  江成惦念被卷入战争的日本平民的遗骸,他也拍下了被日军击沉的军舰上的美国士兵的纪念碑。“现在我生病在家里休息的时候,眼前还经常浮现出我当初在鬼哭岛上看到的骨骸。”江成常夫说,想象着它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不由感慨,也许只有他们的家人还记得他们,政府和人民早就把他们遗忘了。”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日军遗孤和广岛、长崎幸存者
  《战争遗孤》、《广岛》和《长崎》几个拍摄项目的共同之处在于,摄影师都采用肖像作为整组作品的主体内容,通过对人物面部表情和细节的捉取,引发读者对历史和画面人物身世的思考。这三个故事都是江成在倾听当事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之后,以彼时的心情对他们进行拍摄的。“拍摄时最重要的不是拍摄表面的现象,而是用自己的心去拍。”江成常夫说。
  《战争遗孤》是一个与侵华战争有关的故事。在这组照片的前言中,江成写道:“太平洋战争期间,究竟有多少日本小孩在苏联军队进入中国时被遗留在华,至今仍不得而知。有人说3000人,也有人说5000人。‘伪满洲国’1932年1月成立,5年后,日本政府内阁启动了一项移民500万日本农民(约100万户)进入的计划,在日本战败时已经移入27万日本人。1945年8月9日,苏联对伪满洲国发动攻击,移民点成为战场,约有8000名已迁入的日本平民死亡。而这个图片故事记录的就是那些当时被留在中国并被中国家庭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儿的故事。”
  1985年,在经过一个月的调研准备后,江成常夫在大连遇到了他的第一个拍摄对象。“当我见到他时,他看起来像是一只迷失的羔羊,我的内心受到震撼。”江成回忆说,“我打量他黝黑的皮肤和中山装,心里猜想着他到底是谁,我无法向他解释我的国家都做了什么,又是什么让他们今日仍然如此。40年后,这件践踏人性的事件仍在刺痛着我的心。”
  为了拍摄《战争遗孤》和《伪满洲国》中的照片,江成常夫在14年中,曾12次到中国寻访。
  《战争遗孤》系列影像在影像编辑上也遵循江成一贯的简洁而不失力量的风格。画册和展出的该组作品共7张,首张画面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中国黑龙江省桦南县,它在伪满时期曾是日本人的开拓村。画面中厚重的云层下一幢孤屋,厚重的云层、没有生气的画面,似乎在暗示一个厚重故事的开始。肖像部分,摄影师更采用了正面特写的拍摄方法,一切故事都烙印在人物脸上的每个纹理中,所有的彷徨和希望也都深深映在人物的眼神中。仔细看这一张张面孔,摄影师所提出的“他们到底是谁”的疑问也一遍遍在观者头脑中加深:一张同时包含日本和中国印迹的脸,两国曾在战争中的对立也必然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遭遇了更大的危机。整组作品的结尾同样是一张桦南县的环境照,但这次是有生命的家畜,整个画面加深了图中人物所处环境的生活气息,再次强调了拍摄主题,并起到点亮观者心境的作用。
  《广岛》和《长崎》两组作品是江成常夫到美中两国完成了《花嫁》、《鬼哭岛》和《战争遗孤》等拍摄探索后,回过头来在日本进行的拍摄项目。这是江成一直放在心里的题目:“广岛是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如今这座城市已经丝毫见不到曾经核弹袭击的伤疤。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倾听核爆幸存者讲述他们经历过的生命的创伤和苦涩。我能做的就是尽我的全力用照片记录下当热浪袭来时,被瞬间带走的躯体、所剩的骸骨,和那些致命的放射疾病。”拍摄的同时,江成也感到时间的残酷:“记忆最终还是褪去,幸存者也一一离世。我20年前拍摄时,也只有那几个幸存者可以拍摄,而且他们都是高龄老人了。”
  江成在《广岛》和《长崎》的编辑上,使用了人和物交替组合的呈现方式,他说:“我发现,将幸存者肖像和爆炸现场遗留下的受损严重的物品并置,这些‘物品’就通过它们的静默,向我传达出那些幸存者心灵无法治愈的伤痛及核爆的深深罪行。”这种人与物的组合,不仅将幸存者的伤痛形象化,其中的“物品”在江成的影像中,似乎还有着自己的“生命”,在低声讲述着彼时的故事。广岛一处地下室的水栓照片在展出时被制作成等人高的尺寸,安置在整组照片的开始部分,观者面对它时,黑洞洞的画面中,红色阀门下的管道口似乎是一个冷冷的枪口,向你直指而来。这样的未知和警示,让观者顿生恐惧,无处逃遁。而那些布满锈迹的怀表、被烧掉一半的铜镜……又是在讲述它们和主人怎样的故事?这些物品似乎可以无限放大的细节感,借由深沉的色彩、黑色的背景,也显示出无可比拟的珍贵,如同具有了生命。
  
  对于自己当年辞去记者工作成为自由摄影师,江成常夫说:“做一名新闻记者,拍摄的是被指定的内容,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而做一名自由摄影家,靠的是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要将个人观点融入作品中表现出来。”他还说:“做一名记者,需要客观地看待问题、客观地拍摄;而作为自由摄影师,拍摄是自己主观看待和对待的过程。这二者的拍摄手法和影像的表现方法也是截然不同的。”
  江成常夫与战争有关的作品,无论《鬼哭岛》、《战争遗孤》,抑或《广岛》、《长崎》等,在编辑展示的时候,都配有详细的前言和图说,每张图片都有一段文字来讲述只属于这张照片的故事。这也是他刻意而为的:“这是报道性质的摄影作品,我不希望由别人来解释这些故事,他人的解释会导致很多与历史不一致的说法。所以,我坚持自己撰写图说文字,自己解释拍摄的内容。”
  被问到近40年的拍摄中最艰辛的环节是什么,江成常夫说:“最艰辛、也是付出特别多能量去做的事情有二:一是和当事人交流;二是翻阅资料,并确认所收集资料的真实性。这两项大概占拍摄前一半以上的工作量。”
  告别江成常夫,二月的相模原阳光一片灿烂,日本的小街道和片片庭院宁静而充满秩序。忽然接到电话,是江成夫人转告我们他在采访中一直想说但没有组织起来的一句话:“肉体消失,灵魂永存。”不由忆起,在采访最后问到江成:“您觉得您战后题材的摄影是什么颜色的?”“橘红色,”江成常夫回答说,“我希望我的色彩能为亡魂创造一片净土。”
  几十年来,江成的战后题材作品都是独自一人拍摄完成的。在用影像为被卷入战争的平民争取尊严的道路上,他可能难免引发争议,但其作品对于呼唤和平所能发挥的作用,必将让我们长久铭记他的名字。
其他文献
图1. 这张照片拍摄于加利福尼亚午后耀眼的阳光下,照片很清楚地表现出相机的影像感应器在记录大动态范围光线时的困难程度。与背景相比前景过于昏暗,相机只能对整个画面进行权衡。拍摄的结果就是一张前景欠曝的平淡照片。EOS 5D Mark II,1/125s,f/7.1,ISO100,22mm   图2. 通过使用离机闪光(使用580EX无线引闪420EX),使前景得到充分的照明以降低与背景之间的光比,得
期刊
吕良远拍摄的黑白像片使用Museo相纸与Epson K3墨水,这些配备能充分展现他对影像质量的要求。他早年拍摄的台湾野柳地质公园黑白作品被命名为《眼见、观思、盘古》,给人气势磅礡但又细腻的感觉。吕良远在1985到1987年间,不断重访野柳,野柳春、夏、秋、冬四季都有他的行踪。当时的野柳仍属海防要地,他却手持相机一再出现,终于和最初禁止他摄影的守兵成了好朋友。虽然现在野柳的许多景象已被人为的破坏和自
期刊
看何经泰的作品,第一感觉是沉重。他镜头下的台北俨然是另一个台北。看何经泰的影像是一个反省和思考的过程,他的图像总是带着残缺和不完整,甚至会给人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这些残缺不全的身体、累累伤痕逼迫我们不得不正视社会阴暗的一面。何经泰的影像就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大胆地直视社会的丑陋,时刻提醒自己,其实这些伤痛离我们并不远。  何经泰不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而是韩国的亚裔,19岁自釜山来到台
期刊
30年的时间像一条不断延伸的线,当《摄影世界》主编10年,则是其中一段;10年间,每次挑战都在赐予我机遇,弥足珍贵;每次成功都在感恩中分享,感激有你;挑战的价值,在于它的创造;机遇的价值,在于引领人们走向辉煌。  李根兴    30年,360期杂志……在这个读图成为风尚的时代,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优秀的图片,每一次视觉冲击的背后,都是心灵的询问与对话。我们希望《摄影世界》不仅仅是摄影的世界,更是人心
期刊
2002年  ——1月,《摄影世界》全部采用80克铜版纸印刷,总页码从84页增至92页,定价从12元调整为12.8元。第一期为“《摄影世界》二十周年纪念版”。  ——1月,举办“晶丽达奖”读者园地年赛。  ——1月9日,在新华社新闻大厦举办《摄影世界》20周年纪念座谈会,新华社老社长穆青、新华社摄影部主任、本刊编委会主任徐祖根、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于健、分党组副书记、《中国摄影报》总编辑李前光
期刊
嘉宾:杨大洲、何星、李少白  老师:宋刚明  学生:彭向东、金铭勇、吴海广、元子、黄娣、鱼儿、郭瑛、夏子媛、孙冬敏、张劲松、李巧    杨:四五运动的时候我被抓进去过,过堂时就是不交待,后来审我的那个处长成了我的朋友。  宋:你是A型人。  杨:对,为什么?  宋:A型人打死也不说。  杨:哈哈,我们那个带头闹的,一抓进去就招了。  宋:他多半是O型人。  杨:对的,你怎么都知道?  宋:O型人平
期刊
一百多年来,摄影发挥了极大的纪实作用:保存历史文化记忆,有效地延伸到人民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呈现生活面貌。对我而言,创作是我生活中的一种意趣,是工作之外的另一个挑战空间,可以延续我心灵无止的境界。摄影是我热爱的艺术文化活动,因缘际会地投入极深,后成为我终生乐于从事的工作和创作。接触摄影从最初到现在带给我无限感受,如以创作观来检视我的摄影取材和表现,亦可从中透露我生活的经历,并看出作品所呈现之丰
期刊
摄影,是一段走路的过程,一个观看的角度,一种说话的样态,一些思绪的告白。  它要在游移中摸索向前,以时间换取空间,随时等候即兴与意外,或即或离,直觉地出击,并留白。  摄影,就是要体现光影,散发真情,独具见地,牵引想象。  ——张照堂    张照堂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彬彬有礼,态度谦和且谨慎,简单打过招呼之后,我们面对面坐下开始了访谈。张照堂的话不多,说每句话之前似乎都要思索上一阵子,行事风格很严谨。
期刊
林添福是大陆影友最为熟知的台湾摄影家之一。熟悉林添福的朋友们都很羡慕他,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搞摄影创作,还兼任桂林维纳斯婚纱摄影集团的董事长,可以说是事业、创作双丰收。最早,林添福在台湾的地理杂志从事摄影工作,期间就来过大陆,拍摄了长江三峡、云南、贵州等地的摄影专题;1989年,林添福辞掉了在台湾的稳定工作来到大陆创业,同时拍摄自己喜欢的人文摄影专题。在林添福20多年的摄影创作中,被人交口称赞
期刊
去年,富士公司相继推出了数款X系列数码相机。我将在本文中,通过试用与拍摄作品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2012年初开始发售的X系列首款高级可换镜头相机Fujifilm X-Pro1。我在撰写这篇稿件的时候,这款相机还没有在市场上发售。  X-Pro1是富士相机最早投入生产的无反光镜、可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这款相机配置有富士全新开发的镜头接口——X卡口,用于安装富士的XF系列镜头,并配有可在光学取景器和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