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贡布里希,觉得这才是真正深入艺术创作之中的理论家。仅一个导论,信息密集又举重若轻,关键是,“翻译”过来,简直句句都在说石头。
大多数人喜欢在画上看到一些在现实中也爱看的东西,……然而如果我们由于爱好美丽动人的题材,就反对较为平淡的作品,那么这种偏见就很容易变成绊脚石。
这其实就是苏东坡的“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在石头上,直观简单的美是容易被人理解的,深沉悠远的就知音渐稀,至于那些通过表现“极丑”来完成“极美”的石头,就应者寥寥了。这也难怪,连米芾都没达到这样的境界呢!遗憾的是因为这个,我们错失了多少真正美的石头。那些错过的石头,留在山上河里还不要紧,多数就被打碎了,永远没有了。
刚刚接触艺术的人……最喜欢看起来“逼真”的绘画。……他们更反感的是他们认为画得不正确的作品。
就拿人物石来说,有眼睛,有五官,往往让人惊喜,因为更“像”。“可惜这边虚了”,“可惜比例不对”,就往往成了废石头。“虚”是不是在表现动态?“比例不对”是不是夸张或者强化?“虚”和“不对”是不是表现的一种更艺术的、不僵化、不刻板的美?
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肯摒弃陋习和偏见。……我们必须首先学会理解他的绘画手法,然后才能了解他的感情。
有什么比自然创造的石头更需要我们静下心,俯下身来,以谦卑的姿态去理解呢!自然这位画家,自有他独有的表现手法,不仅以我们粗浅的美学知识难窥堂奥,就是以现成的美术作品简单套用也是不合理的。就像你不能拿达·芬奇去要求毕加索,也不能拿毕加索去要求齐白石。石头有石头自己的规律,自己的道理。
事实上根本不可能规定这种规则,因为人们永远不能预知艺术家可能要达到什么效果。
艺术永远没有边界。石头的大美更是超乎人工,超乎人的想象。妄图以形质色或百分比去规定石头,不仅徒劳,而且可笑。石头的魅力,正在于“岂有此理”的出乎意料,在于徒呼“奈何,奈何”的简直令人惆怅的美。
通过艺术作品本身学会怎样欣赏艺术作品,这大概是一条必由之路。
按图索骥,一知半解或摆行家的架子,都很难真正理解石头。懂石头,要多过眼,还要多过手。这就像画家的习作,就像画鸡蛋。没有这种真功夫的积累,对石头的理解和把握只能浮皮潦草。包括要成为大藏家,仅仅拿着画册或看着展会上的奖牌颜色买石头,难成大家,也不是真收藏。
大多数人喜欢在画上看到一些在现实中也爱看的东西,……然而如果我们由于爱好美丽动人的题材,就反对较为平淡的作品,那么这种偏见就很容易变成绊脚石。
这其实就是苏东坡的“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在石头上,直观简单的美是容易被人理解的,深沉悠远的就知音渐稀,至于那些通过表现“极丑”来完成“极美”的石头,就应者寥寥了。这也难怪,连米芾都没达到这样的境界呢!遗憾的是因为这个,我们错失了多少真正美的石头。那些错过的石头,留在山上河里还不要紧,多数就被打碎了,永远没有了。
刚刚接触艺术的人……最喜欢看起来“逼真”的绘画。……他们更反感的是他们认为画得不正确的作品。
就拿人物石来说,有眼睛,有五官,往往让人惊喜,因为更“像”。“可惜这边虚了”,“可惜比例不对”,就往往成了废石头。“虚”是不是在表现动态?“比例不对”是不是夸张或者强化?“虚”和“不对”是不是表现的一种更艺术的、不僵化、不刻板的美?
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肯摒弃陋习和偏见。……我们必须首先学会理解他的绘画手法,然后才能了解他的感情。
有什么比自然创造的石头更需要我们静下心,俯下身来,以谦卑的姿态去理解呢!自然这位画家,自有他独有的表现手法,不仅以我们粗浅的美学知识难窥堂奥,就是以现成的美术作品简单套用也是不合理的。就像你不能拿达·芬奇去要求毕加索,也不能拿毕加索去要求齐白石。石头有石头自己的规律,自己的道理。
事实上根本不可能规定这种规则,因为人们永远不能预知艺术家可能要达到什么效果。
艺术永远没有边界。石头的大美更是超乎人工,超乎人的想象。妄图以形质色或百分比去规定石头,不仅徒劳,而且可笑。石头的魅力,正在于“岂有此理”的出乎意料,在于徒呼“奈何,奈何”的简直令人惆怅的美。
通过艺术作品本身学会怎样欣赏艺术作品,这大概是一条必由之路。
按图索骥,一知半解或摆行家的架子,都很难真正理解石头。懂石头,要多过眼,还要多过手。这就像画家的习作,就像画鸡蛋。没有这种真功夫的积累,对石头的理解和把握只能浮皮潦草。包括要成为大藏家,仅仅拿着画册或看着展会上的奖牌颜色买石头,难成大家,也不是真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