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简·爱》中的海伦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mantou_3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简·爱》一书中,可以说海伦是一个小人物,她的所有行动都是通过十岁的简的眼光反映给读者的,然而,只要仔细分析,她却又是本书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她对简在学校及后来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而且从作者的创作意图来讲,这个人物的出现就是要衬托主人公的精神,增加小说的批判色彩。
  海伦有着丰富的知识,对事物有着她独到的见解,在简的眼里她是位天才。这无形中刺激了简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她为自己定下目标,而且进步很快,甚至她也模仿海伦学着翻译法国小说故事书。
  海伦看似冷漠,实则有着热情的心。她对于简的鼓动和赞扬,还有对谭波尔小姐的爱戴便是最好的例证。当冷酷的布洛克赫斯特先生命令同学们不许与简说话时,她却敢对简微笑并安慰她。当她走过简身边时,简感到“她眼睛里闪出多么古怪的光芒啊!那一线光芒使我产生了一种多么奇特的感觉啊”“仿佛是一个殉道者,一个英雄经过一个奴隶或一个牺牲者的身边,在经过的时候赐给了她力量”。当简回味海伦的微笑时,她感到那是“怎样的微笑啊!我今天还记得,这是大智大勇的流露……”正是海伦这种“大智大勇”的流露给了简温暖的友情,给了她力量,让她在感到最难堪最冤屈的时候不再孤独。
  正是她给予简的这种友情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激励,使原本不甘居人后的简更加奋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海伦教给简的忍让哲学和对他人的慈悲心,尽管简在当时很不了解,但在简的道德和性格的发展道路上却是重要的一环。简对自己的舅妈可以说是恨之入骨,对一切侵犯自己的人都要给予狠狠的回击,而海伦却主张真诚地原谅他们。简曾气愤地对舅妈说:“我这一辈子永远不再叫你舅妈。我长大以后也决不来看你……我一想你就恶心……”然而当她得知里德太太生命垂危时又想见她,并马上原谅了她,回家看望,还耐心地陪伴她的表姐妹们——那两位从未给过她一点同情。如果按简原来的性情,她是不会与自己认为是仇人的舅妈妥协的,促成简这一性格上的变化的原因,其中就有海伦的影响。
  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的另一目的是衬托简的反抗性格。作者同情海伦的遭遇,痛恨那所非人的学校,但同时,她又温和地批判了海伦逆来顺受、不觉醒的性格特点,借此来突出简在舅妈家就形成的反抗性格。每一次海伦遭受屈辱的情景,都激发起简不可抑制的反抗冲动。她们两人对生活和死亡的态度的强烈反差也更突出了简不愿受命运摆布的自主、独立、不屈不挠的坚强个性。
  同时,这一人物也增强了全书的批判性。关于劳渥德学校的内容在全书中是很有揭露性的一部分,作者选取了这样一个典型环境的同时,也选取了海伦这样一个典型人物。通过海伦略有缺点但却聪慧过人来揭露当时教育制度对天才的忽视和摧残,通过她深受宗教影响而导致的软弱性格的描述,批判了宗教对人的精神的麻醉。更主要的是通过描写这所慈善学校的环境、制度与伪善的慈善家,毫不留情地揭露出当时上层社会的伪道德观和吞噬小生命的“慈善事业”,揭露了那种社会制度给下层人民带来的伤害。
  综上所述,海伦这一人物虽然小,作用却大。正如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所说:“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它类似总结。”
  (节选自《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其他文献
梁鸿的新著《出梁庄记》以跟踪走访的形式,讲述了梁庄生命群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城农民,他们的现状与境遇,他们的迁徙和命运。从内容上看,它完全可以视作当今“农民工”群体生态的缩影。虽然只是一个村庄的个例,却可以反照出一个时代,反照出中国当代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歧视和不公,所付出的代价与牺牲,亦因之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并具备了“私人史”的价值。  梁鸿历时两年并跨越十多个省市的走访,涉及三
期刊
一个年轻人造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有两个强壮的年轻人,一拙一巧,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多深,但丝毫没有见到水的踪影。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巧者则换地方做新的尝试。最后,拙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了甘泉,而巧者一无所获。”  年轻人听完,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我明白了,做人就应该持之以恒,不能朝三暮四、蜻蜓点水,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大师笑
期刊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让心到达。  ——题记  我们不愿做山中的一潭死水,我们的心奔腾在一泻万里的江河湖海间,所以我们选择远方。我们不愿做那笼中鸡,我们的心飞扬在雄鹰的高度,飞扬在划破天际的舞姿间,所以我们选择远方。只因为我们不愿停留,所以我们选择远方。  我愿做鲁迅笔下的那位过客,纵然不知从何来,到何去,只知生来便如此地走着。破烂的衣衫,跌跌撞撞的步伐和那满是尘土的脸颊,言语间就是有再多无可奈何的叹
期刊
悟空:师傅,你嘴里念的是什么啊?我看你一连念好长时间了。  唐僧:我试试把紧箍咒倒转来念有什么效果。  悟空:难怪今天我的脚老是疼。  以何为生  两个大学生在酒吧里闲聊。  A:你以什么为生?  B:写作。  A:写什么?往哪儿投?  B:写信,问家里要钱。  凑整数  老公钱包里有1900元。  老婆对他说:我给你凑个整数吧。  老公高兴地说:好。  然后,她就拿走了900元……  请 假  
期刊
翻阅长安,三千年沉淀下的书香在指尖跳跃,秀丽的字体将尘封的历史细细道来。千载岁月留下的印记一时如何找寻得尽,然而半山半水,亦足以一叶知秋。  长安·傲骨  时光比水流得更快,恍然间那连天烽火美人一笑似乎发生在昨天。盛世王朝的遗迹沉默不语,终南山中的隐士无处可寻,唯有青山依旧连绵不断,曲江池畔宫花照水,晨钟暮鼓徒劳地追忆着过往,走过街市的人们来了又去,一去不还。长安的外衣是庄严厚重,但连非长安人都知
期刊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人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在传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状直接影响其传承成效。为了把握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状态及其传承成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等科研方法,对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状态、传承成效、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状态表现为传承人偏老龄化,以男性为主,学历以高中或中专为主,文化程度普遍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渔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渔竿,之后便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在原地搭起篝火煮起了鱼,饥肠辘辘的他很快就把鱼吃了个精光,不久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渔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的海洋时,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
期刊
有时候,站在如潮的人群中,会忽然觉得自己渺小得如沧海一粟,心头掠过几许忧伤。但幸而,我有自由的灵魂,懂得山水之寓。  我坐在阳台上,静静地听她唱《旅行的意义》,幻想自己就是那个旅行者,品尝过夜的巴黎,踏过下雪的北京,拥抱过热情的岛屿,留念着记忆中的土耳其……用手轻轻展开一张地图,搜集那一次次的明媚光影,风和日丽。她是一个叫陈绮贞的骄傲女子,无论在什么场合,都穿着及脚踝的长裙,用她独有的声音歌唱着。
期刊
仰头望向湛蓝色的天空,悠悠的白云见证着人世间多少如诗如画的欢情与离恨。失意的,惆怅的,太多沉郁的感怀被历史这阵风吹散,伴着波澜壮阔的江海涌向生命的滥觞。  历史的云海之中,总有一袭流淌无依的风在穿梭,总有一汪碧波万顷的水在涌流,那是逝去的傲岸写向天空的诗句,那是历史留下的苦涩而又甘醇的风华,那是跨越时空的沟壑注定流传于长空的亘古绝唱。  魏晋时代,黑暗的底色掩盖了太多本应有的光明,然而,却遮不住文
期刊
“呜——”  列车出站了,刚刚还热闹非凡的车厢一下就安静下来了。我独自坐在一张双人座位的靠背椅上,就那样静静地坐着。我是一个盲人,我听到了打呼噜的声音,翻书的声音,时不时传来的小孩的一阵阵哭声……  一个小时过去了,列车进了另一个站,陆续上来几个旅客。忽然,有一个小姑娘用很甜的声音问我:“请问,我可以坐这里吗?”  我抬起头微笑着说:“可以。”  她听后高兴地走了。我听到她走路时发出“啪嗒啪嗒”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