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动、有效的早读课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读,是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打造生动、有效的早读课十分必要。因为学生学过的知识需要花费时间来记忆 学生如果只依靠课堂的学习而不去重复记忆是不行的,早读课是专门为学生提供重复记忆有效时段,所以说早读课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记忆理解自己所学的新知识。
   目前语文早读课存在诸多问题,很不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如学生早读没有声音,大部分学生是在默读,有的竟不知道读什么,漫无目的胡乱地读一通,甚至个别学生昏昏欲睡。几十分钟的早读课就这样过去了,学生收获甚微。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早读课应该注意下列几点:
   一、明确目标
   每一节早读课教师都必须提前到位,提示学生我们应该读什么?有必要直接告诉学生朗读的内容或直接写在黑板上,可要求学生的记忆程度——熟读或背诵,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必须记忆指定的内容,让学生记忆时有一个适当的紧张度。教师要求学生读什么,背什么任务要适中,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只有这样做才能提高早读课的学习效率。
   二、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1、大声地朗读
   大声朗读是早读课必不可少的,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大声朗读能帮助学生记忆,做到眼睛看到、口读到、耳朵听到、心记到。
   2、合理地利用朗读方式,可领读、齐读、自由读
   针对比较难读的文言文或刚教学的新内容,可先领读,可教师领读也可基础好的学生领读。然后齐读,这样可带动不会读或读不正确的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自由朗读记忆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篇幅长的文章要一段段的朗读记忆,化整为零,就像我们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莫顿·亨利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启示我们: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一个小困难,一个一个的战胜,困难就解决了。篇幅较长的文章还可以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先朗读记忆。例如,文言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些课文都要求背诵,学生利用一、两个早读课的时间也许背诵不下来,那么就让学生找出喜欢的语段朗读背诵。这两篇文章中描写抒情的段落,学生都很喜欢,这些段落都是文章的重点,先背诵下来更便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效果会更好。
   在自由朗读过程中语速也是很值得注意的,一般情况下要求语速要稍快。早读课就那么20—30分钟的时间,必须让学生紧张起来,努力增强学习意志,便于更好地进行有意记忆,提高效率。
   三、检查朗读效果
   1、自查、互查
   在朗读一段时间后,教师感觉到大部分同学基本完成任务了,就要求他们自查或互查,在彼此交流之后,发现不足再加以解决。这样既缓解学生的朗读疲劳也调节了朗读气氛,增强学生的朗读活力。
   2、教师抽查
   在早读即将结束之时,教师可以对全班的学生进行检查,如齐背、分组背、个别抽查。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展示一下早读的成果,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目标任务完成的情况,以便再作安排;针对学生来讲了解自己的收获如何,别人收获多少,最后交流朗读记忆的方法,自觉地取长补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有效的记忆方法,这样的早读可算是生动有效的了。
   此外,早读课前还要调整学生的状态,因为学生早饭后再过半小时是开始消化时间,进行消化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早读课前教师要早到教室督促学生打开门窗,确保空气流通。同时也可要求学生到室外呼吸一两分钟的新鲜空气,保证早读课时学生精神振奋。
   所以说,早读课我们语文学科教师不能只看护学生,放任学生无目的地随便乱读,而是指导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记忆。紧张而有序,生动而有趣,这样的早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
其他文献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原因就是没有素材,无话可说。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总体上说都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能够为我们提供写作素材、帮助我们积累写作资料。因此,对于写作中苦于没有素材可用的学生来说,将课本的阅读材料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写作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注意课文材料的归纳。譬如,在学习《鸿
期刊
任何一个好的班主任,都会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然而,在具体操作时,由于个性的差异,对学生施行情感教育要因人而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千篇一律。我在对曾凡同学的教育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同学们看到我又忙又累,大家都比较听话,热心的班干部更是为我担忧,班上的一般小事,不忍打扰我,就是有了较大的事,想说,又怕我没时间。有什么心里话,有什么困难写在日记上,交给我。由于大家的理解支持,班上形成了自觉遵守纪律,
期刊
一、落实读诗要求,读出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   1.读准字音   吐字清晰,准确有力,分清四声,才能把握诗歌的用韵,体会迭韵、转韵对诗歌语言的影响。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是对押韵限制得多与少、严与宽不同而已。学生只有在真切地体味蕴涵在诗句中的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之后,经过反复诵读,将自己溶进诗歌情境,才能进入诗歌特有的情境中。   2.把握好节奏  
期刊
一、立足亲身经历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摘犹如泉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指出了生活是作文的本源,写作时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情真意切。经过适当的加工和提升,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不会是件难事。所以回归生活的本真,写自己的真实生活是写出真情实感的法宝。如(盐城一考生满分文《妈妈改变了我》)片段
期刊
一、导入要新颖、精彩   “导入”顾名思义就是“引导”“进入”的意思。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设计出有效的课堂导人.引导学生进入对文本的学习。即找准学习的切人点,给予铺垫、相机诱导,迅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真实体验,激发后续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不能忽视这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学习和借鉴,希望能不断完善这一环节。幸运的是,
期刊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   基础知识,主要是字词知识、修辞知识、语法知识、文学知识、文化常识以及标点知识等。尽管现行教材编排上有点淡化,但我认为这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积累,在教学指导中还是应该有所强化。   1、字词的积累,要求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词语的积累,则可指导学生有课内外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分门别类的积累,对每篇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要安排学生反复地读、写,或要求学生选
期刊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好思想与知识储备   1.思想素质   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如果一个教师是一个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权贵家长面前唯唯诺诺,而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吗?一个教师如果没事业心,不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排斥他,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相反,一个教师一身正气,遇困难永不低头、遇邪恶毫不怯懦、正直善良、同情弱小,
期刊
针对初中生缺乏对“语文的表达”之实际,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必须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教学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力。  1.更新理念,提高自身修养。教师必须继续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教师还要有容纳学生不同感受和兴趣的胸怀,让学生对作文感到有趣、精彩,进行关注;教师还必须掌握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应用各种现代电教媒体,网络媒体,多媒体资源等教育
期刊
一、优化课堂提问的次数   我有一个同事,一堂课他提问少则四五十多则上百,学生戏称其是提问先生。对于他这种做法,我不敢苟同。试问一节课四五十分钟,学生要在一分或更短时间思考一个问题,时间怎么充足,往往上一个问题没考虑清楚下一个问题就来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但是不是越少越好呢?有些老师上课基本不提问,一味自己讲,这样课堂就变成了满堂灌,这与当前所倡导的新课改精神又背道而驰,那提问多少为好呢?我个人
期刊
一、立足教材,借用文本的语言   听陈老师的课,处处被感动,特别是最后的演讲,几乎每个小孩的发言都能引起别人的共鸣。究其原因,在于陈老师深挖教材,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使学生进入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体验文本蕴涵的感情。反观有些课例,课文没有怎么研读就让学生进行漫无边际议论的有之;把教材抛到一边,一味整合(竞赛)课外内容的有之;大量进行非语文活动的有之。须知,解读文本,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是我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