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高效课堂一直是教育界倡导最响的口号,何谓高效课堂?就语文课来说,笔者想借用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师于漪的话来阐释。于老师曾这样说过:“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追求怎样的境界,是雁过无声?还是感情搅动,留下无尽的思考?答案显然是后者。”能拥有后者这一境界的课堂,可谓高效课堂。那么,如何才能打造这样的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少不了一个情字。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才能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情是架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梁,情是推动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发掘出作品的内蕴;有了它,才会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如何从情字入手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真情,栽种民主之花
新课程强调:教学就是对话,是一种平等式的对话,教师要从教学的主宰者转化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可实际却与之相反,很多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当作有感情、有思想、有人格、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为了升学率,仍把他们当作可以任意摆布、约束要求、没有独立人格的工具,所谓的民主只是一种虚假现象。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课堂伊始,教师组织学生针对课文提出一些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这看似是很好地体现了民主平等,而其实,这是噱头。接下来的教学,教师多会抛弃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去授课,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学生就会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因而不愿去思考、去探讨。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用真情赢得学生的信赖,用真情栽种民主之花。
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有感情、有理想、有人格、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看待,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体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心声,体味学生的愿望与要求。只有这样,师生才能进行心灵的沟通,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如笔者在教学《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时,就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导入新课后,让学生针对教材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学生表现很踊跃,提出许多问题。如罗布泊为什么会消失?罗布泊现在是什么样?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从课题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对于这些问题我和学生商讨着归类,然后师生共同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地点拨,灵活地引申、补充。一堂课中,学生情绪高昂,强烈的环保意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二、养情,蓄积情感之火
相传王实甫创作《西厢记》时,写到“长亭送别”一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句时,竟吐血扑地,几乎气绝。无独有偶,巴尔扎克写到高老头死之时,神情恍惚,若有所失,竟好似生了一场重病。作家在创作时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作品之中,读者在阅读欣赏时才会引起情感共鸣。而初中生年龄小、阅历少、知识面窄,在阅读中不易与作家、作品达到情感共鸣,怎么办?这就需要教师的点拨、熏染,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狠下工夫,在备课中进行养情,蓄积情感之火,然后用这些火点燃学生,唤醒学生,达到与作家、作品的情感共鸣。如何养情?笔者认为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教师要注重阅读。首先阅读文本,通过反复阅读,理清课文的思路,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再阅读和文本相关的资料,力争把文本读厚,为情感的触发积蓄能源。有名师说:“备课如同打井,只有深钻才能得水。”“教师备课的功力就在于先把课文读厚,再把课文读薄,备课时要深入,上课时要浅出。”只有这样,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以蓄积的情感之火,点燃学生。如教学胡适《我的母亲》一文,备课时笔者除了钻研文本,还查阅了《胡适自传》,特别拜读了《九年的家乡教育》和《先母行述》两篇。通过对这些材料的阅读,我深叹胡适成就之大、人品之高。也深深体味到母亲对儿子深沉地关爱,感悟到胡适对母亲那种“生未能养,病未能传,毕世够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之情,感叹胡适母亲生活之艰、性格之刚、待人之厚,心中溢满对胡适的敬仰之情,对其母亲的赞美之情。带着这样的情感去讲课,怎能不感染学生?怎能不激起学生与作者、与作品的情感共鸣呢?
另一方面要注重诵读。备课少了诵读,就少了语言品味,少了情感熏陶。名师们在备课时很注重对文本的诵读,著名语文教师于永正说:“朗读是钻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不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意皆出吾口是不罢休的。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孙双金如是说:“为了教好《二泉映月》,我反复吟诵,放声朗读,读通、读顺、读畅、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口,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心。通过诵读入情入境、品词品句。”可见,诵读是教师进行养情,蓄积情感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充分重视。
三、煽情,煽动学习之欲
煽情是一个教师在学生情感处于兴奋期或休眠期采用的调动学生情绪的一种手段。语文教师要力争做一个煽情高手,能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不失时机地进行煽情。煽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自身要有激情。作为一名教师,上课前不管遇到什么不愉快,上课时一定要及时调整自我,课堂上要全情投入。不能像一个局外人,在讲述一段和自己不相干的事,不相干的情。教师要像演员那样入境、入戏,要和作者、作品同呼吸、共命运,该激昂时激昂,该低缓时低缓,该欢笑时欢笑,该悲伤时悲伤。这样,自然会感染学生,进而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碰撞出学生的思维火花,播下创新的种子。
其次,教师要抓好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上课伊始,教师就应当用巧妙地导入,把学生的情感煽动起来,这样容易将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状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时,笔者这样导入: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海燕在苍茫大海上搏击的场面,并让学生用一些词语描绘这只海燕,这就从直观上拉近学生和海燕的距离。接下来,笔者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海燕》:“同学们,高尔基就是以这只海燕为原型创作了一篇散文诗,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即使在今天,仍受到人们的关注、追捧。它有何魔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它吧!”此时学生走入文本的欲望已被充分调动起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最后教师要根据具体课文,选准煽情方式。教材选编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的重于抒情,有的重于说理,有的重于说明。因而不同文体选用的煽情方式会有所不同。比如诗歌,散文,戏剧,小说这类感情线索明显、感情丰富的作品,一定不能缺少有感情诵读这一煽情方式。诵读时教师最好能身先士卒,做好示范,即使不能,也要借助多媒体,用好这一重要煽情方式。如笔者在教学《安塞腰鼓》这一课时,采用的煽情方式就是诵读,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腰鼓的节奏美、力量美,感受到那震天撼地的磅礴气势,感受到陕北后生的力量之美、生命之美,感受到作者对腰鼓、对陕北人民的赞美之情、热爱之情,最终达到与作家、作品的情感共鸣。总之,学生年龄小、意志力弱,听课易疲倦、易分神,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文本,选准煽情方式,找准切入点。可能一个有趣的故事,几句幽默风趣的语言,一场小小的辩论……就会挑起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更大潜能。
美国教育家杜威这样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孩子的童年、少年、青年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教师,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一个“雁过无声,一潭死水”的课堂,还是“有声有色,有情有义,群情激昂”的课堂?答案无疑是后者。“草无心不发芽,花无情不烂漫”,教师惟有在情字上下工夫,才能让学生心门洞开,情深似海,才能让学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得以滋润涵养,才能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得以同构共建,协同发展。真是,问君哪得效率高?惟有心中情字装。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情字少不了!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如何从情字入手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真情,栽种民主之花
新课程强调:教学就是对话,是一种平等式的对话,教师要从教学的主宰者转化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可实际却与之相反,很多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当作有感情、有思想、有人格、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为了升学率,仍把他们当作可以任意摆布、约束要求、没有独立人格的工具,所谓的民主只是一种虚假现象。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课堂伊始,教师组织学生针对课文提出一些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这看似是很好地体现了民主平等,而其实,这是噱头。接下来的教学,教师多会抛弃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去授课,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学生就会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因而不愿去思考、去探讨。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用真情赢得学生的信赖,用真情栽种民主之花。
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有感情、有理想、有人格、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看待,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体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心声,体味学生的愿望与要求。只有这样,师生才能进行心灵的沟通,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如笔者在教学《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时,就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导入新课后,让学生针对教材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学生表现很踊跃,提出许多问题。如罗布泊为什么会消失?罗布泊现在是什么样?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从课题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对于这些问题我和学生商讨着归类,然后师生共同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地点拨,灵活地引申、补充。一堂课中,学生情绪高昂,强烈的环保意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二、养情,蓄积情感之火
相传王实甫创作《西厢记》时,写到“长亭送别”一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句时,竟吐血扑地,几乎气绝。无独有偶,巴尔扎克写到高老头死之时,神情恍惚,若有所失,竟好似生了一场重病。作家在创作时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作品之中,读者在阅读欣赏时才会引起情感共鸣。而初中生年龄小、阅历少、知识面窄,在阅读中不易与作家、作品达到情感共鸣,怎么办?这就需要教师的点拨、熏染,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狠下工夫,在备课中进行养情,蓄积情感之火,然后用这些火点燃学生,唤醒学生,达到与作家、作品的情感共鸣。如何养情?笔者认为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教师要注重阅读。首先阅读文本,通过反复阅读,理清课文的思路,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再阅读和文本相关的资料,力争把文本读厚,为情感的触发积蓄能源。有名师说:“备课如同打井,只有深钻才能得水。”“教师备课的功力就在于先把课文读厚,再把课文读薄,备课时要深入,上课时要浅出。”只有这样,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以蓄积的情感之火,点燃学生。如教学胡适《我的母亲》一文,备课时笔者除了钻研文本,还查阅了《胡适自传》,特别拜读了《九年的家乡教育》和《先母行述》两篇。通过对这些材料的阅读,我深叹胡适成就之大、人品之高。也深深体味到母亲对儿子深沉地关爱,感悟到胡适对母亲那种“生未能养,病未能传,毕世够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之情,感叹胡适母亲生活之艰、性格之刚、待人之厚,心中溢满对胡适的敬仰之情,对其母亲的赞美之情。带着这样的情感去讲课,怎能不感染学生?怎能不激起学生与作者、与作品的情感共鸣呢?
另一方面要注重诵读。备课少了诵读,就少了语言品味,少了情感熏陶。名师们在备课时很注重对文本的诵读,著名语文教师于永正说:“朗读是钻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不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意皆出吾口是不罢休的。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孙双金如是说:“为了教好《二泉映月》,我反复吟诵,放声朗读,读通、读顺、读畅、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口,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心。通过诵读入情入境、品词品句。”可见,诵读是教师进行养情,蓄积情感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充分重视。
三、煽情,煽动学习之欲
煽情是一个教师在学生情感处于兴奋期或休眠期采用的调动学生情绪的一种手段。语文教师要力争做一个煽情高手,能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不失时机地进行煽情。煽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自身要有激情。作为一名教师,上课前不管遇到什么不愉快,上课时一定要及时调整自我,课堂上要全情投入。不能像一个局外人,在讲述一段和自己不相干的事,不相干的情。教师要像演员那样入境、入戏,要和作者、作品同呼吸、共命运,该激昂时激昂,该低缓时低缓,该欢笑时欢笑,该悲伤时悲伤。这样,自然会感染学生,进而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碰撞出学生的思维火花,播下创新的种子。
其次,教师要抓好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上课伊始,教师就应当用巧妙地导入,把学生的情感煽动起来,这样容易将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状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时,笔者这样导入: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海燕在苍茫大海上搏击的场面,并让学生用一些词语描绘这只海燕,这就从直观上拉近学生和海燕的距离。接下来,笔者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海燕》:“同学们,高尔基就是以这只海燕为原型创作了一篇散文诗,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即使在今天,仍受到人们的关注、追捧。它有何魔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它吧!”此时学生走入文本的欲望已被充分调动起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最后教师要根据具体课文,选准煽情方式。教材选编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的重于抒情,有的重于说理,有的重于说明。因而不同文体选用的煽情方式会有所不同。比如诗歌,散文,戏剧,小说这类感情线索明显、感情丰富的作品,一定不能缺少有感情诵读这一煽情方式。诵读时教师最好能身先士卒,做好示范,即使不能,也要借助多媒体,用好这一重要煽情方式。如笔者在教学《安塞腰鼓》这一课时,采用的煽情方式就是诵读,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腰鼓的节奏美、力量美,感受到那震天撼地的磅礴气势,感受到陕北后生的力量之美、生命之美,感受到作者对腰鼓、对陕北人民的赞美之情、热爱之情,最终达到与作家、作品的情感共鸣。总之,学生年龄小、意志力弱,听课易疲倦、易分神,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文本,选准煽情方式,找准切入点。可能一个有趣的故事,几句幽默风趣的语言,一场小小的辩论……就会挑起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更大潜能。
美国教育家杜威这样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孩子的童年、少年、青年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教师,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一个“雁过无声,一潭死水”的课堂,还是“有声有色,有情有义,群情激昂”的课堂?答案无疑是后者。“草无心不发芽,花无情不烂漫”,教师惟有在情字上下工夫,才能让学生心门洞开,情深似海,才能让学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得以滋润涵养,才能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得以同构共建,协同发展。真是,问君哪得效率高?惟有心中情字装。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情字少不了!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