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新课程高考自2009年开始全面自主命题,正由平稳过渡逐渐走向创新与成熟,笔者通过分析2009~2011年福建高考物理试题和实测情况,力求准确地把握2012年备考的复习方向,同时寻找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
一、试题特点分析
1.以主干知识为重点,兼顾知识覆盖面
三年的试卷对《考试说明》所列的108个考点(不含实验)中,2009年、2010年均考查了63个,占58.33%;2011年考查了70个,占64.81%。对《考试说明》中作为主干知识列出的31个Ⅱ级要求的考点,2009年、2010年均考查了30个,占96.77%;2011年考查了28个,占90.32%。物理必考部分共108分,占总分的90%;选考部分共12分,占总分的10%;在全部考试内容中,实验共18分,占总分的15%。
2.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物理学科知识、能力、方法考查
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注重物理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如:2009年第17题考查考生对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的理解;2010年第18题则注重考生推理能力和物理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2011年第18题考查了考生建立模型,应用假设法、整体法、隔离法、极值法等物理学基本思想方法,定性的分析和定量的运算相结合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第22题依托知识的交汇,强调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检测了考生是否具备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真正考查了学习能力。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科知识在生产、生活、科技中的应用
试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如2009年第14题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环绕飞行为情景考查探测器的轨道随引力变化问题;2010的第13题以我国1000kV特高压输电工程为背景,考查远距离输电的功率损耗问题;2011年第20题以反射式速调管产生微波为背景,第21题以鱼饵自动投放器为背景等,考查了考生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考查,适度体现开放性
实验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通过改进和创新从实验原理、实验探究、实际操作等方面,多角度地考查了实验能力,并适度体现了探究性和开放性。如2009年第19题通过测量小螺母内径及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等情景,要求考生会正确选择仪器及测量方法,将学过的实验原理进行迁移比较,用物理语言正确表达观点,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第(2)题第③问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2010年第19(3)题要求考生必须在熟练掌握教材中有关伏安法测定电阻等电学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连接电路,对考生的实验能力要求较高。2011年第19(2)题通过“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考查了多用电表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实验过程中的故障分析和判断,既考查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选考试题相当,难度适中,体现公平性
选考试题分别考查选修3-3和选修3-5两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三年的实际考题从试题的情景、信息呈现方式以及设问角度和解答的难度上,都力求保持相当,以体现对选择不同模块的考生的公平性。
二、难度与失分点分析
1.难度值规定与实测结果偏差的理解
《考试说明》中对物理科的难度规定为0.55~0.60,但从实测情况看2009年难度为0.52,2010年难度为0.46,均与规定值有较大的偏差,2011年估计难度应在0.5~0.55间,可见三年来试题难度均高于考试说明规定,但较为稳定,难度值在0.50左右。从实际情况看,为兼顾两个“有利于”,要真正达到0.55以上的难度值恐怕一时难于实现,0.50可以视为较合理的难度值。
2.实测试卷反映的失分点
从实测情况看,除了压轴题的合理失分外,每年均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失分点。如:2009年第16题主要考查交变电流的描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的理解,为I级要求,但实测0分率达68.32%,难度系数0.32;第17题主要考查对简谐运动规律的理解,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理解和分析应用,重在考查理解能力,但实测0分率达61.01%,难度系数0.27,成难度最高的题目。2010年第13题以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的输电工程为背景,考查远距离输电的功率损耗问题,为I级要求,但正确率仅为56%,难度系数0.56,错误答案中27%考生选择D选项尤其突出,反映出相当数量的考生对基本概念理解很不准确;第21题以导体棒沿置于斜面上两平行金属导轨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为问题情境,主要考查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与应用,主要考查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情境比较常规但物理过程比较复杂,中等程度的考生失分严重。零分率32.70%,满分率5.29%,难度系数0.24。2011年第13题以“嫦娥二号”绕月飞行为背景,考查中心天体质量、密度的计算,虽然是简单题,但仍有不少学生误将R当成已知量而错选B。
三、三年高考试题对物理教学及高考备考的启示
1.立足物理基础教学,培养物理学科能力
一方面应注重基础,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物理学科能力。从实测情况可发现考生对物理概念理解混乱、规律掌握不牢的现象相当严重,同时对应用物理基本思想和方法来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要认真抓好物理基础知识传授,不仅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内涵,而且要理解概念和规律的产生背景、适用条件、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有意识地将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每堂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目的。
另一方面应注重实践,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高考实测情况可看出不少考生物理实验能力较弱,不能运用学过的原理、方法和所掌握的实验技能,完成实验题的作答,造成严重失分。这要求老师要切实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做好学生分组实验,也要做好演示实验,对考纲中所列的所有实验,都要求学生能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会控制实验条件,会正确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要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实验,充分体验实验过程,才会留下深刻印象,才会真正掌握实验原理,也才能灵活应用已掌握的实验原理、方法和熟悉的仪器去处理新的实验。可精心选择一些新情景实验或实验拓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已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去探究新情景下的物理实验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2.准确解读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提高复习质量
深入研究并准确解读《高考大纲》和《考试说明》是备考过程的重要一环,这样既能准确把握复习方向,确定复习教学策略,有效选择复习内容,确保复习工作扎实推进,提高复习教学质量,又避免出现由于主观原因,忽视或弱化部分知识的复习。尤其要注意处理好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扎实进行I级要求知识的教学。如2010年选择题第13题命题意图设置为考查I级要求的容易题,但实测难度系数仅为0.56,这说明学生分析解决物理实际问题能力偏弱,且复习不够全面。
3.全面规范训练审题、答题、数学运算和书写,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考是规范性考试,但从高考评卷的反馈意见可知,考生因数学运算能力弱,造成失分相当严重;审题、答题和书写格式不规范,也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教学中应利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进行认真读题、审题,从题中找出隐含条件、关键词、排除干扰因素,理解题意,通过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加强答题规范、书写格式规范化的训练,包括未知物理量假设、研究对象、物理过程、所用物理规律等项目的文字说明,重要关系式、计算结果、作图等规范表示方法,以及考试绝不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等。
一、试题特点分析
1.以主干知识为重点,兼顾知识覆盖面
三年的试卷对《考试说明》所列的108个考点(不含实验)中,2009年、2010年均考查了63个,占58.33%;2011年考查了70个,占64.81%。对《考试说明》中作为主干知识列出的31个Ⅱ级要求的考点,2009年、2010年均考查了30个,占96.77%;2011年考查了28个,占90.32%。物理必考部分共108分,占总分的90%;选考部分共12分,占总分的10%;在全部考试内容中,实验共18分,占总分的15%。
2.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物理学科知识、能力、方法考查
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注重物理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如:2009年第17题考查考生对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的理解;2010年第18题则注重考生推理能力和物理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2011年第18题考查了考生建立模型,应用假设法、整体法、隔离法、极值法等物理学基本思想方法,定性的分析和定量的运算相结合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第22题依托知识的交汇,强调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检测了考生是否具备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真正考查了学习能力。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科知识在生产、生活、科技中的应用
试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如2009年第14题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环绕飞行为情景考查探测器的轨道随引力变化问题;2010的第13题以我国1000kV特高压输电工程为背景,考查远距离输电的功率损耗问题;2011年第20题以反射式速调管产生微波为背景,第21题以鱼饵自动投放器为背景等,考查了考生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考查,适度体现开放性
实验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通过改进和创新从实验原理、实验探究、实际操作等方面,多角度地考查了实验能力,并适度体现了探究性和开放性。如2009年第19题通过测量小螺母内径及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等情景,要求考生会正确选择仪器及测量方法,将学过的实验原理进行迁移比较,用物理语言正确表达观点,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第(2)题第③问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2010年第19(3)题要求考生必须在熟练掌握教材中有关伏安法测定电阻等电学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连接电路,对考生的实验能力要求较高。2011年第19(2)题通过“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考查了多用电表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实验过程中的故障分析和判断,既考查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选考试题相当,难度适中,体现公平性
选考试题分别考查选修3-3和选修3-5两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三年的实际考题从试题的情景、信息呈现方式以及设问角度和解答的难度上,都力求保持相当,以体现对选择不同模块的考生的公平性。
二、难度与失分点分析
1.难度值规定与实测结果偏差的理解
《考试说明》中对物理科的难度规定为0.55~0.60,但从实测情况看2009年难度为0.52,2010年难度为0.46,均与规定值有较大的偏差,2011年估计难度应在0.5~0.55间,可见三年来试题难度均高于考试说明规定,但较为稳定,难度值在0.50左右。从实际情况看,为兼顾两个“有利于”,要真正达到0.55以上的难度值恐怕一时难于实现,0.50可以视为较合理的难度值。
2.实测试卷反映的失分点
从实测情况看,除了压轴题的合理失分外,每年均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失分点。如:2009年第16题主要考查交变电流的描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的理解,为I级要求,但实测0分率达68.32%,难度系数0.32;第17题主要考查对简谐运动规律的理解,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理解和分析应用,重在考查理解能力,但实测0分率达61.01%,难度系数0.27,成难度最高的题目。2010年第13题以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的输电工程为背景,考查远距离输电的功率损耗问题,为I级要求,但正确率仅为56%,难度系数0.56,错误答案中27%考生选择D选项尤其突出,反映出相当数量的考生对基本概念理解很不准确;第21题以导体棒沿置于斜面上两平行金属导轨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为问题情境,主要考查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与应用,主要考查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情境比较常规但物理过程比较复杂,中等程度的考生失分严重。零分率32.70%,满分率5.29%,难度系数0.24。2011年第13题以“嫦娥二号”绕月飞行为背景,考查中心天体质量、密度的计算,虽然是简单题,但仍有不少学生误将R当成已知量而错选B。
三、三年高考试题对物理教学及高考备考的启示
1.立足物理基础教学,培养物理学科能力
一方面应注重基础,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物理学科能力。从实测情况可发现考生对物理概念理解混乱、规律掌握不牢的现象相当严重,同时对应用物理基本思想和方法来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要认真抓好物理基础知识传授,不仅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内涵,而且要理解概念和规律的产生背景、适用条件、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有意识地将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每堂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目的。
另一方面应注重实践,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高考实测情况可看出不少考生物理实验能力较弱,不能运用学过的原理、方法和所掌握的实验技能,完成实验题的作答,造成严重失分。这要求老师要切实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做好学生分组实验,也要做好演示实验,对考纲中所列的所有实验,都要求学生能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会控制实验条件,会正确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要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实验,充分体验实验过程,才会留下深刻印象,才会真正掌握实验原理,也才能灵活应用已掌握的实验原理、方法和熟悉的仪器去处理新的实验。可精心选择一些新情景实验或实验拓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已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去探究新情景下的物理实验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2.准确解读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提高复习质量
深入研究并准确解读《高考大纲》和《考试说明》是备考过程的重要一环,这样既能准确把握复习方向,确定复习教学策略,有效选择复习内容,确保复习工作扎实推进,提高复习教学质量,又避免出现由于主观原因,忽视或弱化部分知识的复习。尤其要注意处理好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扎实进行I级要求知识的教学。如2010年选择题第13题命题意图设置为考查I级要求的容易题,但实测难度系数仅为0.56,这说明学生分析解决物理实际问题能力偏弱,且复习不够全面。
3.全面规范训练审题、答题、数学运算和书写,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考是规范性考试,但从高考评卷的反馈意见可知,考生因数学运算能力弱,造成失分相当严重;审题、答题和书写格式不规范,也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教学中应利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进行认真读题、审题,从题中找出隐含条件、关键词、排除干扰因素,理解题意,通过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加强答题规范、书写格式规范化的训练,包括未知物理量假设、研究对象、物理过程、所用物理规律等项目的文字说明,重要关系式、计算结果、作图等规范表示方法,以及考试绝不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