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篇文章的产生源自于一次南方之行,在走访与考察中接触了首饰工厂、首饰企业的设计管理者、公司主管等,在交谈中能够感受到他们对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教师,我不禁反问自己:我们培养的人才真的能够达到企业管理层的需求,能适应市场化的竞争,设计出引领市场的成功产品吗?我开始反思如何改变、调整现行的首饰设计教育观念,以一种更具时代化、市场化的角度,予以突破和完善。目前,全国各院校现行的首饰设计教育体系,大多关注学生创意性设计思维、制作加工工艺等能力的培养,主要以传统手工工艺为主,强调学生独立完成实物设计及制造的实操能力。但在与实际项目结合和首饰产品化、批量化、工业生产流程系统化等方面,仍有进步的空间。以往的首饰设计课程,其教学成果只是检验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工艺技能是否掌握娴熟,只是单纯地上交一份获得分数的设计作业。如果我们能抛弃这些干瘪的教学成果,能够将工业化、市场化等元素注入课堂,探索教学成果的市场化转换,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实战能力以及直接同工业化生产流程相对接的技能的话,那么我的课堂将更加鲜活与实际。
课程中工业化生产技术的介入
目前,首饰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往往反映无法适应市场化设计及生产,表现出对整个产品工业设计流程、终端制作的陌生。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设置全新的课堂内容,使学生有效掌握前沿、先进的首饰批量生产技术变得尤为迫切。打破传统首饰教学体系注重单纯的工艺实施技术,而转为对终端输出市场的多元思考,将设计流程、生产流程系统化、市场化,使教学成果能够促进行业发展、推动市场进程,成为检验首饰设计教学成果的新窗口和完善首饰教学体系的新突破。教学研究在服务教学的同时,应能满足企业对于首饰设计应用人才的实践技能需求。例如目前教育领域内多所院校均会开设课程《电脑首饰建模》,但大多只拘泥于软件JewelCAD的学习,即电脑效果图的绘制,没有电脑辅助生产,即终端输出技术领域的内容。前端的软件技术固然重要,但终端的蜡模机械输出更为关键,因为在实际输出过程中,学生可以更为严谨地了解工业制模的技巧与要求,而不是含混地拼接首饰效果图。学生会思考所建模型能否被机械完整地雕刻出来,具体的技术参数控制、刀头的不同用法,以及用料控制,都是需要迫切了解与弥补的。
课程中市场化内容的介入
其实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首饰既可以被看作是艺术品,是艺术家表达理念的载体,亦可以被看作是产品。当首饰被认知为艺术载体时,设计师只需要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实现它的技艺即可(当然,一个没有商业头脑的艺术家也不能成功兜售自己的作品,从而生存下去)。但当首饰被看作是产品时,它的身份就变得复杂化了,对设计师的要求也会更高。在这里我并不鼓励学生们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去设计市场已有的,无关痛痒的产品,而是设计能够引领未来首饰发展方向,提出具备创新理念与想法的“有新意的产品”。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市场化意识:设计是否只是做给自己?这是个需要思索的问题。如果只关注自己而忽视外部环境的需求,那么设计就不能为社会大众服务。如果不了解目前市场的消费趋势,就无法创造引领市场的时尚设计,从而为企业创造利润。所以,在课程中,我总是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主题:A与实际项目结合,进行设计仿真训练;B充分接触并了解市场,提交国内外品牌调研报告;C锻炼学生首饰产品开发能力,D懂得设计知识如何转化为“生产价值”,E设计到底有何用处。我会请每位同学回答自己对市场的了解,回答自己能为这个市场做些什么?你是否能让自己的设计影响其他人?你是否知道并能够预测未来的流行趋势?你在做设计的时候是否具备市场意识、产品意识?相信能回答这些问题的学生,也一定能够得到企业老板的认同和重用,因为他始终能对自己身处的环境认识清晰,并寻找到努力的方向。我希望学生能够“残忍”的认识到,你不再是为了自己做设计,而是要让别人喜欢你的设计;要让别人为你的设计付钱。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通过课程的任务设置予以解答。解答问题的人并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本人。我更愿意让他们站在讲台上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分析国内外著名的、成功或不成功的品牌案例,以及产品开发经验,关注外部的同时反思自己。此时学生们收获的是独立的见解,当然还伴随有沉痛的“打击”。
建立教学成果面向市场化的检验体系
当我们有了美好的愿望,并为之做出努力之后,随之会关注事情的结果是否能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发展。观察众多的四年级毕业生,我发现最大的共性,莫过于“没有自信”。这种丧失自信的现象责任在于教师平时授课的“马虎”与“大意”。传授技艺、知识,并不是最完美的课堂,最完美的课堂是交给学生这些知识和技艺的用途。如果在课程中他们能够为某企业、某品牌设计并开发出明星产品,或者在市场的打击、鼓励下最终找到设计畅销产品的方法,这才是信心来源。找到自己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用处,能够换取什么样的价值,才能够让个毕业生“挺直腰杆”站在社会面前选择职业。所以,我提倡课堂教学成果进行市场化检验,寻求与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的科研合作,以科研带动教学,使学生在“市场实战”中获得宝贵经验,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用途,能够创造什么价值?在我自己新近结束的一门课程中,就做了这样的一次快乐的尝试。课程中,学生们不仅要使用生活中的创意材料在非常规的身体部位上进行装饰,还要将其延伸的产品拿到“疯果”旗下的店铺中展示、销售,让消费者评判设计作品的好坏,看似残忍,但学生们的收获良多。因为他们的设计作品,不仅需要非凡的创意和意想不到的材料应用,还需要具备产品价值,能够获得他人的喜爱,在交流与反馈中成长。这是一个很困难,但却是一旦实现便会获得莫大幸福的一次考验。
除了同“疯果”公司的这次销售合作外,还积极探索教学成果同企业产品开发的多元合作,着力在课程中积极引入校企合作等科研模式,使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树立产品意识、市场意识,而学生充满创意的设计方案,也能为合作企业提供灵感借鉴和产品发展方向。如自主命题,根据企业的品牌定位、产品定位、消费群体定位、成本控制等特征,学生进行自主命题的系列化设计,此系列包括概念化首饰设计产品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推广方案。或者企业命题,学生根据企业提出的命题要求进行系列化设计,筛选后的成功方案可直接生产,或部分学生命题方向和效果图具有借鉴和深入设计的意义等。
上述的看法只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若干体会,若想成体系化的实现,仍需要多次的尝试与修正。在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工业化生产、市场化内容,增加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机会,使教学密切联系社会。让教学与行业生产做到无缝对接,学生同设计职业同样做到无缝对接。
课程中工业化生产技术的介入
目前,首饰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往往反映无法适应市场化设计及生产,表现出对整个产品工业设计流程、终端制作的陌生。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设置全新的课堂内容,使学生有效掌握前沿、先进的首饰批量生产技术变得尤为迫切。打破传统首饰教学体系注重单纯的工艺实施技术,而转为对终端输出市场的多元思考,将设计流程、生产流程系统化、市场化,使教学成果能够促进行业发展、推动市场进程,成为检验首饰设计教学成果的新窗口和完善首饰教学体系的新突破。教学研究在服务教学的同时,应能满足企业对于首饰设计应用人才的实践技能需求。例如目前教育领域内多所院校均会开设课程《电脑首饰建模》,但大多只拘泥于软件JewelCAD的学习,即电脑效果图的绘制,没有电脑辅助生产,即终端输出技术领域的内容。前端的软件技术固然重要,但终端的蜡模机械输出更为关键,因为在实际输出过程中,学生可以更为严谨地了解工业制模的技巧与要求,而不是含混地拼接首饰效果图。学生会思考所建模型能否被机械完整地雕刻出来,具体的技术参数控制、刀头的不同用法,以及用料控制,都是需要迫切了解与弥补的。
课程中市场化内容的介入
其实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首饰既可以被看作是艺术品,是艺术家表达理念的载体,亦可以被看作是产品。当首饰被认知为艺术载体时,设计师只需要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实现它的技艺即可(当然,一个没有商业头脑的艺术家也不能成功兜售自己的作品,从而生存下去)。但当首饰被看作是产品时,它的身份就变得复杂化了,对设计师的要求也会更高。在这里我并不鼓励学生们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去设计市场已有的,无关痛痒的产品,而是设计能够引领未来首饰发展方向,提出具备创新理念与想法的“有新意的产品”。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市场化意识:设计是否只是做给自己?这是个需要思索的问题。如果只关注自己而忽视外部环境的需求,那么设计就不能为社会大众服务。如果不了解目前市场的消费趋势,就无法创造引领市场的时尚设计,从而为企业创造利润。所以,在课程中,我总是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主题:A与实际项目结合,进行设计仿真训练;B充分接触并了解市场,提交国内外品牌调研报告;C锻炼学生首饰产品开发能力,D懂得设计知识如何转化为“生产价值”,E设计到底有何用处。我会请每位同学回答自己对市场的了解,回答自己能为这个市场做些什么?你是否能让自己的设计影响其他人?你是否知道并能够预测未来的流行趋势?你在做设计的时候是否具备市场意识、产品意识?相信能回答这些问题的学生,也一定能够得到企业老板的认同和重用,因为他始终能对自己身处的环境认识清晰,并寻找到努力的方向。我希望学生能够“残忍”的认识到,你不再是为了自己做设计,而是要让别人喜欢你的设计;要让别人为你的设计付钱。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通过课程的任务设置予以解答。解答问题的人并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本人。我更愿意让他们站在讲台上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分析国内外著名的、成功或不成功的品牌案例,以及产品开发经验,关注外部的同时反思自己。此时学生们收获的是独立的见解,当然还伴随有沉痛的“打击”。
建立教学成果面向市场化的检验体系
当我们有了美好的愿望,并为之做出努力之后,随之会关注事情的结果是否能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发展。观察众多的四年级毕业生,我发现最大的共性,莫过于“没有自信”。这种丧失自信的现象责任在于教师平时授课的“马虎”与“大意”。传授技艺、知识,并不是最完美的课堂,最完美的课堂是交给学生这些知识和技艺的用途。如果在课程中他们能够为某企业、某品牌设计并开发出明星产品,或者在市场的打击、鼓励下最终找到设计畅销产品的方法,这才是信心来源。找到自己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用处,能够换取什么样的价值,才能够让个毕业生“挺直腰杆”站在社会面前选择职业。所以,我提倡课堂教学成果进行市场化检验,寻求与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的科研合作,以科研带动教学,使学生在“市场实战”中获得宝贵经验,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用途,能够创造什么价值?在我自己新近结束的一门课程中,就做了这样的一次快乐的尝试。课程中,学生们不仅要使用生活中的创意材料在非常规的身体部位上进行装饰,还要将其延伸的产品拿到“疯果”旗下的店铺中展示、销售,让消费者评判设计作品的好坏,看似残忍,但学生们的收获良多。因为他们的设计作品,不仅需要非凡的创意和意想不到的材料应用,还需要具备产品价值,能够获得他人的喜爱,在交流与反馈中成长。这是一个很困难,但却是一旦实现便会获得莫大幸福的一次考验。
除了同“疯果”公司的这次销售合作外,还积极探索教学成果同企业产品开发的多元合作,着力在课程中积极引入校企合作等科研模式,使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树立产品意识、市场意识,而学生充满创意的设计方案,也能为合作企业提供灵感借鉴和产品发展方向。如自主命题,根据企业的品牌定位、产品定位、消费群体定位、成本控制等特征,学生进行自主命题的系列化设计,此系列包括概念化首饰设计产品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推广方案。或者企业命题,学生根据企业提出的命题要求进行系列化设计,筛选后的成功方案可直接生产,或部分学生命题方向和效果图具有借鉴和深入设计的意义等。
上述的看法只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若干体会,若想成体系化的实现,仍需要多次的尝试与修正。在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工业化生产、市场化内容,增加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机会,使教学密切联系社会。让教学与行业生产做到无缝对接,学生同设计职业同样做到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