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rob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县域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的主战场。进一步提升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要遵循城镇规律,推动可持续发展,构建县域城镇集群,夯实产业基础,强化四化融合,注重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城镇品位。
  【关键词】县域城镇化;四化融合;可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内在要求,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我们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把县域城镇化(包括县城、重点中心镇、一般乡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提升规划建设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城镇综合承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然而,部分县市在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发展的水平不高,规划科学化、建设集约化、管理现代化的步伐亟需提升;城镇聚集能力较弱,产业承载力不强,功能完善的差距较大;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微弱,县城带动中心镇、中心镇带动一般乡镇、乡镇带动农村的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一、遵循城镇规律,推动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有其自身发展规律,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把速度与效益结合起来,更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把新型城镇化放到更长的历史时期去谋划推进。一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城镇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灵魂,决定城镇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充分发挥城镇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合理确定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综合考虑和科学预测资源禀赋、环境承载、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等重要因素,加强城镇发展各项规划的统筹制定和衔接配套,为城镇当前发展指明方向,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严格规划管理,加强规划的执法监督,强化规划约束,减少资源浪费,确保规划的严肃性。二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河南人多地少,工业用地、城镇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冲突较大,土地供应不足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机制,以“人地挂钩”政策为抓手,以强化集约节约为途径,有效破解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用地矛盾;坚持集约、集中、集聚发展,注重节约土地资源,降低物耗水平,切实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积极推进城镇和产业集群同步发展,进一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避免粗放式发展。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实现物质财富的增加,还要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要有金山银山,还要有绿水青山。顺应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发展趋势,把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节能、节水、节材等工作,加大城镇污染源的达标控制和综合治理力度,引导城镇居民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推进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实现城镇发展方式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向低碳、绿色、环保转变。
  二、构建县域城镇集群,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县城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支点,是县域经济的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战场;城郊镇、重点中心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要示范带动周边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在这个体系中,县城是龙头,城郊镇、重点中心镇是支撑,一般乡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是基础单元。首先,坚持县城的龙头地位不动摇。县城具有承上启下、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作用。必须优化城镇环境,完善城镇功能,提高产业承载能力,把县城建设成为汇集要素的样板地、功能完善的示范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集聚人口的主载体,更加充分、更加快速地发挥出县城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其次,加快城郊镇和重点中心镇发展。按照合理布局、适度发展的原则,分类推进小城镇发展。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件好的中心镇,通过加快专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采取整合政策、向上争取、财政扶持、社会融资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大对城郊镇和中心城镇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快扩大城镇规模和人口容量,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充分发挥其衔接城乡、带动周边的重要作用。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条件的特色镇,通过发展特色明显的矿产资源、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服务业,逐步做大城镇规模。其他小城镇,重点强化区域服务功能,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第三,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现代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品位
  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并举,开发建设与保护传承并行,着力在规模扩展上加快速度,在功能完善上提升档次,在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中原文化上显现特色,不断增强城镇的集聚能力、文化品位和城镇特色,这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要求。县城方面:切实按照县城总规划,推进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引导物资集散、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功能向产城融合发展区域布局。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着力改善城镇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推进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山水园林城市乃至国家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山水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创建工作,以此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城镇品位。乡镇方面:抓住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机遇,在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上狠下功夫,突出整合资源、快捷交通、规范市场、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社会管理、环境美化等内涵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方面: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遵循群众意愿,加快建成一批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产业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既为城镇腾出更多建设用地指标,又为村民过上幸福生活创造宜居环境,真正使新型农村社区成为联接城乡、承载产业、驱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新型城镇形态。   四、夯实产业基础,强化四化融合
  城镇是产业的载体和平台,产业是城镇的动力和源泉。城镇建设不好,项目落地、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而没有产业支撑,就业支撑、人口集聚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一手抓城镇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力实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要完成这个目标,关键是要积极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协调互动,实现产城融合。一是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原材料、矿产、农林产品等传统加工业,积极发展纺织、服装、家居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高,承接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吸纳农业劳动人口进城务工,推进人口加快向城镇集聚的同时,为城镇化提供强劲的经济动力。另一方面,要推动城镇体系与工业园区组团互动发展,既使园区成为城镇的重要产业配套区,又要通过提速发展城镇酒店、餐饮、娱乐、家政、物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园区工人和城镇居民的消费空间,使城镇成为园区的服务配套区,真正实现产业集聚区与城镇集群空间融合、功能配套、集约发展。二是发挥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经营,既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农产品,又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村劳动力需求,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积累财力、释放空间。城市郊区和城郊小城镇要积极发展蔬菜供给、园艺花卉种植、休闲和观光农业为主的现代都市农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基地、流通市场,增强城镇集聚要素、辐射农村的能力,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三是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信息化不仅能提升工业化和农业化的科技含量,以此更好作用于城镇化。最关键的是,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融合、推动、支撑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城镇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可以大大提高城镇发展信息化水平和居民生活的现代化水平。
  五、强化政府服务,注重改善民生
  改变一个地区的城乡面貌相对容易,但改变一个地区人的生活方式很难。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加强硬件支撑承载人,又要加强软件建设服务人,要通过城镇化的过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和进步。因此,必须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出发,按照人民的意愿、依靠人民的力量、建设人民满意的城镇,真正把进城居民变成经济发展的主体、民主政治的主人、文化活跃的主角和社会进步的主力,使城镇居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更加美好。要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市民城市生活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要坚持为民便民、利民惠民,加大社会建设力度,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切实增强广大居民自主管理、参与管理、相互管理的能力和自觉。同时,要深化基层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和城镇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建设,使广大居民充分享受快捷、高效的现代城镇化服务。要持续加大城镇文化建设,在加快完善文化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挖掘中原文化,着力塑造城镇灵魂,不断增强精神活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化城。要先行先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切实进城居民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和就业权利落到实处,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责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更充分、更全面地共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5)
  [2]喻新安.中原经济区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12)
  [3]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8)
  [4]李苗.县域城镇化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3)
其他文献
作为服务单位,我们把“以人为本,科技兴院”视为建设和谐医院为核心,把“内塑素质,外树形象”视为建设医院的内容.医院工会组织在建设和谐医院过程中,围绕医院行政和党组织的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的海外控股企业,公司在总结海外失败教训的基础之上,摸索出一套风险管理办法,使公司在
当下,群体性劳动争议已经成为民生话题中的热点,群体性劳动争议包含了劳动争议和社会争议的双重性,因而引起了更多的社会群众的目光,群体性劳动争议往往带来了严重的负面社会
本文分析了造成一部分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的原因及如何让学生去感悟文中的各种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们都在想尽各种办法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各种素养,新编的语文教材
近年来,各具特色的限牌模式逐渐在国内一、二线城市紧锣密鼓地铺开,从实施效果来看与有效配置的理想状态相差较远.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通过对两种主要的车牌发放政策进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先从教师自身做起,转变观念、身份、角色,学会大胆放手,营造氛围,巧设问题,技法创新潜能.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共76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
在 8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住房的双重属性,即福利性和商品性,因此,我国积极进行了住房制度的改革,变革以往的福利住房制度,实行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承认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的
期刊
医院是服务社会的窗口。医德医风是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要做好医改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创新工作思路,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新内容、新载体,才能适应医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