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学应尽量结合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欣赏进行,有目的地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体验音乐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与丰富对音乐的美好记忆;当音乐中的美感因素被完全体验,音乐的审美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关键词】音乐记忆 儿童经验 音乐审美教学
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的特殊价值在于:音乐审美。音乐教育不能狭义地理解为音乐技能或技巧方面的训练和获得。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儿童的音乐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以音乐的美感染儿童,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儿童,进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而在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表现”领域中的“歌唱”一直居于音乐教学的中心地位。新课程改革后,《音乐课程标准》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划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即音乐课≠唱歌课;并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音乐课程最基本的理念。这种新理念的整合与拓展,突出了音乐听觉审美体验的艺术特征,淡化了技能与知识的专业性;在降低难度的同时,激发儿童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并在实践中获得音乐审美的愉悦,使他们在欣赏中享受音乐,并用音乐来丰富、美化自己的人生。
一、经验“无意”是有意
儿童的音乐经验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如小鸟的啾啾絮语、树叶的沙沙声、流水的哗哗声和人们玩耍时的嬉笑声……这些自然的“音乐”对儿童的记忆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伴随儿童丰富而独特的情感体验,日渐沉淀在儿童的记忆深处,奠定了他们的精神底子和审美触觉。
笔者认为,培养儿童的音乐审美素养,首先要帮助儿童积累并丰富音乐审美经验。即:拥有良好的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和记忆能力,使儿童从小在头脑中积累美好的音乐印象。
1.再现儿童经验中的“音乐记忆”。
音乐记忆是一种由音乐作品唤醒的“特殊”记忆,是儿童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旋律、节奏、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审美经验的形式再现出来。这种“经验”是儿童对音乐作品多次聆听体验、感悟交流,经过不断的音乐审美实践,在积累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在音乐活动中犹如一把无形的钥匙,能够带领儿童开启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
2.把握审美经验中的“音乐特性”。
作曲家把自己的审美经验、情感体验以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的形式转化为音乐作品,并以音乐这种特殊形式传达给审美者聆听、欣赏,使人在灵魂震撼中,得到共鸣与享受。然而审美者能否感悟作曲家的意图,能否真正把握作品的内涵,取决于审美主体对音乐所拥有的审美经验。大致说来,这种经验具有以下五个特性:
(1)丰富性。多姿多彩的事物构成了儿童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会与多种事物、情感联系在一起。比如聆听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渴望春天》时,仿佛看到了换上绿装的树林、河旁开放的紫罗兰、歌唱的布谷鸟和夜莺,还有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游戏的人群。这是因为所倾听到的音乐与他们已拥有的审美经验相似的缘故。
(2)差异性。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不同,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对音乐美的记忆想象也会出现千差万别。
(3)早慧性。这种经验是在儿童的早期年龄阶段形成的独特感受力与记忆力。儿童对于音乐的敏感,是为“特殊期”,表现为一种“早慧性”。错过这个特殊的训练阶段,其对音乐记忆的感受力也会逐渐退化、消失。
(4)缄默性。这种经验沉潜在人的意识深处、情感深处、心灵深处。没有音乐情境的呼唤,就不会主动地活跃。例如,在欣赏管弦乐《打字机之歌》时,儿童随着音乐在击键声音的位置模仿打字,仿佛置身于一种繁忙的办公场面之中。
(5)内生性。这种审美经验是音乐感的基础,会在反复的音乐活动中不断地从已有的实践性经验上拓展、延伸,继而生成一种更深层次的“新”的经验。如儿童凭已拥有的审美经验欣赏管弦乐《雷鸣电闪波尔卡》,很快就能从主题的重复入手,进而听辨、把握出现的次数、变化特点和情绪特征,用体态动作表现作品的曲式。
二、教学“无为”先有为
音乐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这意味着激活儿童的音乐经验,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先天敏感力,在充满审美的音乐活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发展。音乐教学要紧紧围绕审美这个核心,基于儿童的音乐经验,设计出有创意的、切合儿童音乐学习需要的教学活动,把儿童带入音乐学习的自由王国之中。
1.反复出现:变模糊为清晰。
音乐教育家吴斌先生曾说过,欣赏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乐曲的主题。笔者认为:只要当相同的音乐再次响起时,能够唤起儿童的音乐记忆,也就是音乐中的审美经验被完全激发,那么,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也就水到渠成。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应注意训练:(1)反复聆听,感知变化;(2)反复聆听,记忆主题。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铜管乐合奏曲《祝你快乐》是一首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的乐曲。记得某教师在教授这一课的时候,鼓励学生边走边听,并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设计出不同的队形和动作。当儿童听到主题重复出现的时候,即做相同的动作和队形,这样,很快乐曲的框架就显现出来了:由A→B→A→C→A五个部分,即主题部分出现三次,作品的结构很快从模糊变得清晰可感。这样的学习过程,一方面让儿童从音乐中获得美的感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另一方面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的鉴赏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得到增强,丰富了其在音乐艺术上的审美经验。
2.形象再现:变听到为看到。
当一个个音符有组织地串联形成乐句或是一小段旋律,这时的音符就变成了句子,显然它已具备了表达意思的能力。如果能让儿童“读懂”这样的哪怕是一句,也将会对整个音乐的理解起到很大的作用。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歌曲《五月的夜晚》导入部分,某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1)聆听感受,模仿动作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段录像,里面有我和其他班的学生一起跳的舞蹈。请大家听着音乐,仔细看看我们做了些什么动作?(播放)
(2)分析顺序及路线
师:下面再看一遍,这次请注意我们的动作顺序以及走的路线。(播放)
生:共三组不同的动作。
生:第一、二组相同的动作分别做了两次(师板书:2 2),还有一组原地站着(师板书: 1)。
师:这样看来,这段音乐有5个部分组成(2 2 1=5)。用音乐的语言来说的话,它有5个乐句。
(3)全体用动作感受5个乐句的变化
教师将歌谱直接录制成集体舞的伴奏音乐,儿童在反复的体验活动中不仅熟悉了《五月的夜晚》的分句、旋律走向、结构,同时获得了音乐审美,把欣赏的旋律变为可观赏的舞蹈,儿童很快就感悟到歌曲由5个乐句组成。
3.结构呈现:变无序为有序。
如苏少版第三单元民乐合奏《赶花会》,经过多次的呈示变奏,表现了我国西南地区的“花会”佳节中,人们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欣赏第一段落,即主题部分时,某教师这样设计:
师:仔细听这一段有没有相同的乐句?用图谱表示。
V V V V ︴, , V V V V ︴, ,
( ( ○ ○ ○ ○ ○ ○ ○ ○
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给图谱配上适合的动作加以表现。V表示拍手;︴表示晃手;,表示捻指; ( 是舒展手臂的动作;○表示手叉腰,按节奏点头(左、右)。
完整聆听音乐作品
师:有几个地方出现了这段熟悉的音乐?
生:两段。
生: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相同的。
师:除了引子外,你总共听到了几段音乐?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3段。第2段给我一种逍遥、快乐的感觉。
师:如果用图形表示这3段的区别,你会怎么表示?
生现场笔画:△○△
通过图谱记录将抽象复杂的曲式结构变得有迹可循。儿童在活动中很快就感悟到了作品的单三部曲式:A→B→A(△○△)结构,从而提高了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再根据音乐节奏、音高、速度等变化配以简单的律动,不仅帮助儿童更好地把握音乐形象、作品的情感和意境,而且对记忆音乐内容与表达音乐情感也有一定的效果,这一过程极好地丰富了儿童的音乐审美经验。
4.生动表现:变不确定为可把握。
音乐审美经验既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同时又是审美主体内省与概括的结果。其表现为通过听觉来感受、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一种审美活动。如: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歌曲《云》,要求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能用明亮、轻柔两种不同音色表达歌曲情感。某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1)闭上眼睛——在想象中练声
教师引导学生用“呜”做发声练习,并用聆听、想象的方法: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已经变成一朵白云,身体越来越轻,慢慢地往天上飘去……
(2)欣赏不同的云的画面——在感受与理解中练声
欣赏月光下的云,范唱轻柔的“呜”声;欣赏阳光下的云,用明亮、流畅的“啦”声;欣赏带着小雨点的云,用短促、有弹力的“哒”声表现……
(3)教师弹奏歌曲《云》的旋律
学生很快就能用明亮、轻柔两种不同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并主动为歌曲配上云在空中飘浮的律动。
这个过程说明:通过训练,儿童在音乐审美感知的基础上,把不确定的转化为可把握的,由朦胧的升华为清晰的,由表象的跃升为本质的。通过感性形式的浸染,激发起儿童丰富的音乐遐想,从而使其获得悦心悦意的审美经验,并积极地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儿童在亲身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丰富的审美经验,为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教师应尊重音乐艺术的表现特点,以一种更为“音乐”的方式进行审美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从而把儿童经验的音乐审美教学升华到更为理性的境界,并让儿童感受到学习音乐带来的快乐与美好!
注:本文获2012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关键词】音乐记忆 儿童经验 音乐审美教学
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的特殊价值在于:音乐审美。音乐教育不能狭义地理解为音乐技能或技巧方面的训练和获得。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儿童的音乐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以音乐的美感染儿童,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儿童,进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而在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表现”领域中的“歌唱”一直居于音乐教学的中心地位。新课程改革后,《音乐课程标准》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划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即音乐课≠唱歌课;并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音乐课程最基本的理念。这种新理念的整合与拓展,突出了音乐听觉审美体验的艺术特征,淡化了技能与知识的专业性;在降低难度的同时,激发儿童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并在实践中获得音乐审美的愉悦,使他们在欣赏中享受音乐,并用音乐来丰富、美化自己的人生。
一、经验“无意”是有意
儿童的音乐经验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如小鸟的啾啾絮语、树叶的沙沙声、流水的哗哗声和人们玩耍时的嬉笑声……这些自然的“音乐”对儿童的记忆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伴随儿童丰富而独特的情感体验,日渐沉淀在儿童的记忆深处,奠定了他们的精神底子和审美触觉。
笔者认为,培养儿童的音乐审美素养,首先要帮助儿童积累并丰富音乐审美经验。即:拥有良好的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和记忆能力,使儿童从小在头脑中积累美好的音乐印象。
1.再现儿童经验中的“音乐记忆”。
音乐记忆是一种由音乐作品唤醒的“特殊”记忆,是儿童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旋律、节奏、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审美经验的形式再现出来。这种“经验”是儿童对音乐作品多次聆听体验、感悟交流,经过不断的音乐审美实践,在积累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在音乐活动中犹如一把无形的钥匙,能够带领儿童开启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
2.把握审美经验中的“音乐特性”。
作曲家把自己的审美经验、情感体验以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的形式转化为音乐作品,并以音乐这种特殊形式传达给审美者聆听、欣赏,使人在灵魂震撼中,得到共鸣与享受。然而审美者能否感悟作曲家的意图,能否真正把握作品的内涵,取决于审美主体对音乐所拥有的审美经验。大致说来,这种经验具有以下五个特性:
(1)丰富性。多姿多彩的事物构成了儿童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会与多种事物、情感联系在一起。比如聆听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渴望春天》时,仿佛看到了换上绿装的树林、河旁开放的紫罗兰、歌唱的布谷鸟和夜莺,还有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游戏的人群。这是因为所倾听到的音乐与他们已拥有的审美经验相似的缘故。
(2)差异性。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不同,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对音乐美的记忆想象也会出现千差万别。
(3)早慧性。这种经验是在儿童的早期年龄阶段形成的独特感受力与记忆力。儿童对于音乐的敏感,是为“特殊期”,表现为一种“早慧性”。错过这个特殊的训练阶段,其对音乐记忆的感受力也会逐渐退化、消失。
(4)缄默性。这种经验沉潜在人的意识深处、情感深处、心灵深处。没有音乐情境的呼唤,就不会主动地活跃。例如,在欣赏管弦乐《打字机之歌》时,儿童随着音乐在击键声音的位置模仿打字,仿佛置身于一种繁忙的办公场面之中。
(5)内生性。这种审美经验是音乐感的基础,会在反复的音乐活动中不断地从已有的实践性经验上拓展、延伸,继而生成一种更深层次的“新”的经验。如儿童凭已拥有的审美经验欣赏管弦乐《雷鸣电闪波尔卡》,很快就能从主题的重复入手,进而听辨、把握出现的次数、变化特点和情绪特征,用体态动作表现作品的曲式。
二、教学“无为”先有为
音乐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这意味着激活儿童的音乐经验,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先天敏感力,在充满审美的音乐活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发展。音乐教学要紧紧围绕审美这个核心,基于儿童的音乐经验,设计出有创意的、切合儿童音乐学习需要的教学活动,把儿童带入音乐学习的自由王国之中。
1.反复出现:变模糊为清晰。
音乐教育家吴斌先生曾说过,欣赏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乐曲的主题。笔者认为:只要当相同的音乐再次响起时,能够唤起儿童的音乐记忆,也就是音乐中的审美经验被完全激发,那么,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也就水到渠成。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应注意训练:(1)反复聆听,感知变化;(2)反复聆听,记忆主题。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铜管乐合奏曲《祝你快乐》是一首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的乐曲。记得某教师在教授这一课的时候,鼓励学生边走边听,并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设计出不同的队形和动作。当儿童听到主题重复出现的时候,即做相同的动作和队形,这样,很快乐曲的框架就显现出来了:由A→B→A→C→A五个部分,即主题部分出现三次,作品的结构很快从模糊变得清晰可感。这样的学习过程,一方面让儿童从音乐中获得美的感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另一方面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的鉴赏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得到增强,丰富了其在音乐艺术上的审美经验。
2.形象再现:变听到为看到。
当一个个音符有组织地串联形成乐句或是一小段旋律,这时的音符就变成了句子,显然它已具备了表达意思的能力。如果能让儿童“读懂”这样的哪怕是一句,也将会对整个音乐的理解起到很大的作用。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歌曲《五月的夜晚》导入部分,某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1)聆听感受,模仿动作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段录像,里面有我和其他班的学生一起跳的舞蹈。请大家听着音乐,仔细看看我们做了些什么动作?(播放)
(2)分析顺序及路线
师:下面再看一遍,这次请注意我们的动作顺序以及走的路线。(播放)
生:共三组不同的动作。
生:第一、二组相同的动作分别做了两次(师板书:2 2),还有一组原地站着(师板书: 1)。
师:这样看来,这段音乐有5个部分组成(2 2 1=5)。用音乐的语言来说的话,它有5个乐句。
(3)全体用动作感受5个乐句的变化
教师将歌谱直接录制成集体舞的伴奏音乐,儿童在反复的体验活动中不仅熟悉了《五月的夜晚》的分句、旋律走向、结构,同时获得了音乐审美,把欣赏的旋律变为可观赏的舞蹈,儿童很快就感悟到歌曲由5个乐句组成。
3.结构呈现:变无序为有序。
如苏少版第三单元民乐合奏《赶花会》,经过多次的呈示变奏,表现了我国西南地区的“花会”佳节中,人们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欣赏第一段落,即主题部分时,某教师这样设计:
师:仔细听这一段有没有相同的乐句?用图谱表示。
V V V V ︴, , V V V V ︴, ,
( ( ○ ○ ○ ○ ○ ○ ○ ○
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给图谱配上适合的动作加以表现。V表示拍手;︴表示晃手;,表示捻指; ( 是舒展手臂的动作;○表示手叉腰,按节奏点头(左、右)。
完整聆听音乐作品
师:有几个地方出现了这段熟悉的音乐?
生:两段。
生: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相同的。
师:除了引子外,你总共听到了几段音乐?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3段。第2段给我一种逍遥、快乐的感觉。
师:如果用图形表示这3段的区别,你会怎么表示?
生现场笔画:△○△
通过图谱记录将抽象复杂的曲式结构变得有迹可循。儿童在活动中很快就感悟到了作品的单三部曲式:A→B→A(△○△)结构,从而提高了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再根据音乐节奏、音高、速度等变化配以简单的律动,不仅帮助儿童更好地把握音乐形象、作品的情感和意境,而且对记忆音乐内容与表达音乐情感也有一定的效果,这一过程极好地丰富了儿童的音乐审美经验。
4.生动表现:变不确定为可把握。
音乐审美经验既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同时又是审美主体内省与概括的结果。其表现为通过听觉来感受、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一种审美活动。如: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歌曲《云》,要求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能用明亮、轻柔两种不同音色表达歌曲情感。某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1)闭上眼睛——在想象中练声
教师引导学生用“呜”做发声练习,并用聆听、想象的方法: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已经变成一朵白云,身体越来越轻,慢慢地往天上飘去……
(2)欣赏不同的云的画面——在感受与理解中练声
欣赏月光下的云,范唱轻柔的“呜”声;欣赏阳光下的云,用明亮、流畅的“啦”声;欣赏带着小雨点的云,用短促、有弹力的“哒”声表现……
(3)教师弹奏歌曲《云》的旋律
学生很快就能用明亮、轻柔两种不同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并主动为歌曲配上云在空中飘浮的律动。
这个过程说明:通过训练,儿童在音乐审美感知的基础上,把不确定的转化为可把握的,由朦胧的升华为清晰的,由表象的跃升为本质的。通过感性形式的浸染,激发起儿童丰富的音乐遐想,从而使其获得悦心悦意的审美经验,并积极地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儿童在亲身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丰富的审美经验,为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教师应尊重音乐艺术的表现特点,以一种更为“音乐”的方式进行审美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从而把儿童经验的音乐审美教学升华到更为理性的境界,并让儿童感受到学习音乐带来的快乐与美好!
注:本文获2012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